同樣是核聚變,氫彈爆炸只是一瞬,為何太陽卻能燃燒百億年?

2020-12-03 天下將令

自從人們發現了核聚變反應以後,就摒除了曾經對太陽燃燒的不切實猜測。我們都知道在人類發展中,經歷過數次工業革命,每進行一次工業革命,人們就會發現全新的能量來源,製造出相應的能量供應設備。比方說在一次工業革命中,人類發明了蒸汽機,在這一過程中,人們也研究過太陽的能量來源,但是研究來研究去只得出了太陽的能量來源不是煤炭的結論。這以後人們一直為了太陽的能量來源爭論不休,直到核物理學的誕生以及進步,人們才知曉太陽是利用核聚變反應燃燒的。

這一結論出現以後,在一段時間內的確很振奮人心,但是隨著氫彈等同樣利用核聚變反應的武器誕生以後,人們又發現了新的問題:氫彈與太陽同屬於核聚變反應提供能量,氫彈從反應到爆炸只需要幾秒種,為什麼太陽能夠燃燒100億年呢?於是人們又開始就這個問題進行研究,在經過對核聚變反應的不斷實踐以及記錄後,人們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

首先核聚變反應想要發生,需要的條件是相當嚴格的,這裡先以氫彈為例,氫彈爆炸主要是利用其本身攜帶的核反應堆在高壓高溫條件下使其進行核聚變,也就是說利用高溫高壓直接將氫原子核變成氦原子核,這一過程中丟失的質量將會轉變為巨大的能量,當這一能量超出氫彈外殼的承受極限時,氫彈就會發生爆炸。我們很容易就可以找到關鍵——高溫高壓,根據數據計算,氫彈中攜帶的核反應堆想要發生核爆炸,必須處於一億度的高溫環境中,而一般只有核武器爆炸才能產生如此之高的溫度。因此可想而知,太陽的點燃難度。

雖說太陽的核心發生核聚變反應時溫度可達1500萬度,但是按照我們分析的數據不難發現這種情況下的太陽依舊沒有辦法進行核聚變反應。後來隨著人們對微觀世界的深入了解,人們發現微觀粒子間都存在著弱相互作用,這種作用使得太陽內核的物質形態發生變化,出現了等離子態物質。

等離子態是物質的一種新形態,具有比其它三態更加優越的流動性和擴散性,同時還具有相當出色的導電性和導熱性。這種物質形態可以加劇原子核之間的碰撞,導致太陽的反應速度變慢。不光如此,幾乎整個太陽都在發生這樣的反應,這就使得太陽的反應速度更加緩慢了,這才導致太陽的燃燒時間非常之長。假如能夠解決約束核聚變反應的場所問題,說不定人類就可以製造出人造太陽,但是比較可惜,能夠約束核聚變反應的場所實在是太大了,因此如果想要造出人造太陽,人類還有很長的領域需要探索。

相關焦點

  • 都是核聚變,為何氫彈爆炸只是一瞬間,而太陽能炸100億年?
    但是原子彈並不是人類威力最強大的武器,雖然原子彈是在二戰中使用過威力最強的武器,但是和現在的氫彈比,也不過是瑩瑩之火而已。氫彈會利用核聚變產生巨大的能量,而對於太陽來說隨時都在發生核聚變。但是都是核聚變,為何氫彈爆炸只是一瞬間,而太陽能炸100億年?原來太陽是利用核聚變反應燃燒的。
  • 同樣是核聚變,為什麼太陽能夠燃燒數百億年,而氫彈一下就炸了?
    太陽能夠持續百億年的核聚變反應主要是依靠「自身的引力」來維持的,而太陽最終會熄滅也是因為「自身的引力不足」導致的。那就是咋回事呢?太陽的核聚變反應這件事要從太陽的形成說起。舉個例子,氫彈也是氫原子核的核聚變反應,但是要引爆氫彈其實很難,因為這需要1億度的溫度,為了能夠引爆氫彈,科學家用到的辦法是先引爆一顆原子彈,原子彈可以提供氫彈反應的溫度條件,當原子彈被引爆後,氫彈才會跟著引爆。
  • 同樣是核聚變,為何太陽可以燃燒100億年,而核彈卻不行?
    上文中說過,太陽之所以會釋放出能量,都是因為它的內部不斷進行核聚變,而之所以太陽會進行核聚變,都與大量的氫氣有關不過這裡就出現了一個問題,既然太陽都是氫氣,那麼為何太陽不會「一點火就爆炸」呢?
  • 同樣是核聚變, 為何太陽可以燃燒100億年, 而核彈卻不行!
    太陽都是氫氣,為何不會爆炸?    上文中說過,太陽之所以會釋放出能量,都是因為它的內部不斷進行核聚變,而之所以太陽會進行核聚變,都與大量的氫氣有關。不過這裡就出現了一個問題,既然太陽都是氫氣,那麼為何太陽不會「一點火就爆炸」呢?
  • 同樣都是核聚變反應,為什麼氫彈瞬間爆炸,太陽卻能維持100億年
    氫彈是人類製造出的威力巨大的核武器。我們在一些關於氫彈爆炸的資料中可以領略一下氫彈爆炸的威力。它的爆炸主要是利用了氫的同位素(氘、氚)的核聚變反應。這個過程中氫彈釋放能量實在是大得令人恐懼。氫彈爆炸我們發現太陽內部也在進行著和氫彈一樣的核聚變反應。氫彈爆炸那幾乎是瞬間的事情。
  • 同是核聚變,為什麼氫彈爆炸連渣都不剩,太陽卻在持續燃燒
    氫彈的爆炸和太陽能持續燃燒的原因都是因為核聚變的反應才產生的,那人們會提出疑問,同樣都是核聚變,為什麼氫彈的爆炸會連渣都不剩,而太陽卻能燃燒很多年呢?原子彈爆炸從歷史中我們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向日本的兩個地方:廣島和長崎投射了2枚原子彈,原子彈的爆炸造成了很多人員的無辜死亡。
  • 同是核聚變,為什麼氫彈爆炸連渣都不剩,太陽卻在持續燃燒?
    氫彈的爆炸和太陽能持續燃燒的原因都是因為核聚變的反應才產生的,那人們會提出疑問,同樣都是核聚變,為什麼氫彈的爆炸會連渣都不剩,而太陽卻能燃燒很多年呢?太陽的核聚變從上文可以看出氫彈爆炸的先決條件之一是溫度要高,然而太陽表面的溫度為6000度,核心處的溫度高達1500萬度,這樣的溫度根本達不到核聚變反應的要求,那為什麼太陽內部能發生核聚變呢?
  • 同樣是核聚變,為什麼太陽能夠燃燒數百億年,可氫彈一下就炸了?
    正因如此,人類對於太陽的研究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從古代的日心說到現在,人類已經基本上搞懂了太陽燃燒的原理,但也有疑惑:同樣是核聚變,為什麼太陽能夠燃燒數百億年,而氫彈一下就炸了? 核裂變其實就是原子彈爆炸的原理,按原子彈爆炸的威力來說,引爆氫彈自然是足夠了。
  • 同樣是核聚變,為何太陽能燃燒100億年,而氫彈頃刻間就炸完了
    自此之後人類終於進入了核時代。而到如今,早就已經不只有美國一個國家擁有核武器了,包括我們中國也成功研發並爆破了核武器,特別在原子彈的基礎上還研發出了氫彈。相比較原子彈而言,氫彈的爆炸威力更巨大。氫彈的爆破原理其實就是利用太陽的核聚變來完成的。但不同的是,太陽能夠無時無刻不進行著核聚變反應,可是地球上的一顆氫彈在引爆的同時就會慢慢的消失。
  • 同樣是核聚變,為什麼太陽能燃燒100億年,而氫彈一下就炸了?
    同樣都是依靠核聚變反應,氫彈一下子炸得渣都不剩,而太陽到如今已經燃燒了接近50億年,而且它還會這樣繼續燃燒幾十億年,那這到底是為什麼呢?要了解氫彈的核聚變,我們就得先搞清楚什麼是核聚變。這裡的「核」指的是原子核。核反應實際上分為核聚變和核裂變。從字面意義上,我們其實也能知道,核聚變就是幾個原子序數小的原子核發生融合,而核裂變實際上就是原子序數大的原子核分裂成原子序數小的原子核。
  • 同樣是核聚變,為什麼太陽能燃燒100億年,而氫彈一下就炸了?
    太陽源源不斷的能量來自於它內核的核聚變反應,這其實和氫彈的原理是類似的。可是你發現沒有?同樣都是依靠核聚變反應,氫彈一下子炸得渣都不剩,而太陽到如今已經燃燒了接近50億年,而且它還會這樣繼續燃燒幾十億年,那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同樣是核聚變反應,為什麼太陽沒有像氫彈那樣一下子全炸了?
    氫彈也屬於核武器的一種,它主要是利用氫的核聚變反應形成爆炸的一種殺傷性武器。而太陽的燃燒同樣是由核聚變反應所引起的,四個氫原子核通過核聚變反應產生一個質量更重的氦原子核,從而釋放出大量的能量以此來維持太陽的燃燒。那麼,為何太陽內部發生核聚變反應時沒有像氫彈那樣一下子全炸了呢?
  • 同樣是核聚變,為什麼太陽能燃燒100億年,氫彈一下子就炸了?
    地球的能量主要來自於太陽輻射,但是實際上太陽輻射只有大概二十二億分一被地球接收到,而人類只能利用其中的萬分之一。太陽的能量來源於它內核的核聚變反應,和氫彈是類似的,可問題就來了,同樣都是核聚變反應,為什麼氫彈會一下子全炸掉,而太陽可以維持數百億年的核聚變反應?
  • 太陽發光是因為核聚變,為什麼它不像氫彈瞬間爆炸並燃燒殆盡?
    太陽是一顆普通的黃矮星,根據太陽質量天文學家預估模型,太陽有100億年的壽命,目前已經過去了50億年。恆星的演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短的數千萬年,長的數百億年甚至更久,這主要跟恆星的質量有關。恆星質量越大壽命越短,質量越小壽命越長。
  • 同樣是核聚變,為什麼氫彈不能像太陽一樣持續發光和熱?
    氫彈爆炸的原理實際上是利用太陽的核聚變來完成反應,但不同之處在於太陽可以一直進行核聚變反應,但是地球上的氫彈爆炸時會慢慢消失。儘管氫彈會造成廣泛的破壞,但氫彈也會因爆炸而失去作用。與可以永遠存在的太陽不同,太陽已經燃燒了50億年,而太陽仍然可以繼續發光和熱50億年。
  • 太陽和氫彈一樣是核聚變反應,它怎麼能夠維持46億年而不瞬間爆炸
    氫彈是人類製造出的威力巨大的核武器。我們在一些關於氫彈爆炸的資料中可以領略一下氫彈爆炸的威力。例如蘇聯在1961年試爆的大伊萬氫彈是人類歷史上製造的最大規模的爆炸。它爆炸產生的火球半徑達4600米,產生的蘑菇雲寬約40公裡,高約64公裡。
  • 太陽是可控核聚變嗎?不然的話為什麼不會爆炸?
    事實上,在茫茫宇宙中無時無刻都在發生著核聚變,時刻進行著核聚變的天體被人們稱之為恆星!太陽便是這樣的天體!根據科學家的推算,太陽內部的核聚變已經持續了近50億年,而且在未來大約50億年內仍將繼續。太陽將在這種穩定的核聚變下「燃燒」完自己的生命,然後膨脹成為紅巨星,再坍縮成為白矮星,最後完全冷卻,消失在黑暗中!
  • 有人說太陽是一顆「巨型氫彈」,為何燃燒50億年不爆炸?
    ,人所能想到的逃生之道,除了離開地球,去其他星球生存,也只有建造另一個太陽,來取代消逝的太陽。如果拋開太陽質量極大這一外部條件不談,在科學家看來,太陽實際上是一個巨大的氫彈,因為製造氫彈的原理是模仿太陽核聚變時的反應原理。如果人類能夠製造出一個質量和太陽一樣的氫彈,那它會不會在生命終結之時取代太陽?
  • 太陽是一顆「巨型氫彈」,為何燃燒50億年不爆炸?看完長知識了
    太陽誕生於宇宙中已經50億年時間了,對於地球來說,太陽的重要性是無可厚非的。若是太陽在宇宙中消失了,將會對地球和太陽系內的其他星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科學家稱若真的到了那一天,地球即便僥倖不受到影響,人類卻無可逃避。可見,人類一天也離不開太陽的光照和溫暖。
  • 太陽也是核聚變,為什麼不像氫彈一樣瞬間炸完,能燃燒一百億年?
    這是一個非常能迷惑人的話題,因為太陽發光發熱的原理就是傳說中人類不該擁有的、隱藏在原子核中的聚變能!威力最大的氫彈「沙皇炸彈」用的就是氚氘核聚變,1961年10月30日在新地島,人類歷史上最為耀眼的一道閃光閃過,似乎要撕裂宇宙,總重量達到27噸沙皇炸彈中大量核聚變裝藥中蘊含的核能瞬間釋放出5800萬噸TNT的能量,衝擊波在短時間內橫掃上數百千米半徑內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