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在宇宙中誕生已有五十億年,對地球而言,它的重要性是無可挑剔的。如果太陽在宇宙中消失了,會給地球和太陽系內的其他行星帶來怎樣的影響?科學家們說,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即使地球僥倖倖免於難,人類也無法逃避。可以看出,人類每天都離不開陽光和溫暖。
人若想長久地在地球上生存下去,就必須考慮到一切可能發生的危險,面對太陽的消逝,人所能想到的逃生之道,除了離開地球,去其他星球生存,也只有建造另一個太陽,來取代消逝的太陽。那麼太陽是無法取代的嗎?
地球的四分之三是氫,四分之一是氦,這兩種熱等離子體在磁場的包裹下,不斷地激烈地碰撞,才把光和熱帶給地球。如果拋開太陽質量極大這一外部條件不談,在科學家看來,太陽實際上是一個巨大的氫彈,因為製造氫彈的原理是模仿太陽核聚變時的反應原理。如果人類能夠製造出一個質量和太陽一樣的氫彈,那它會不會在生命終結之時取代太陽?
實際上,太陽和氫彈又有了本質區別。從兩種反應過程所呈現的狀態來看,太陽核聚變已經有50億年的歷史,在宇宙中仍然存在著,但是氫彈可以瞬間消失殆盡。理由也很簡單。整個太陽系超過99.86%都是太陽的質量。雖然太陽核融合已有50億年之久,但其質量也僅損失0.03%。
很明顯,即使太陽走到了生命的終點,太陽的質量也沒有明顯的下降,反觀人類製造的氫彈,即使爆炸時氫彈的能量達到千萬噸,但原材料也僅僅是幾十斤,因此根本無法維持長期的燃燒反應。如果科學家們不能持續地向氫彈添加原料,那麼目前這項技術就不太現實,也很危險。如果不小心,就會給人類世界帶來巨大的災難。
這顆世界上最大的氫彈是前蘇聯製造的,爆炸時可以產生500萬噸的能量,但其原料也只有100公斤。當太陽的氦全部轉化為重元素之後,太陽就成為了黃巨星,它將在大約10多億年後繼續膨脹,其體積將會增加到現在的數百萬倍。很有可能,太陽會吞噬太陽系內的所有行星,當然也包括地球。當太陽到達生命的終點時,它就會塌縮成白矮星。緩慢的將完全變成一個寒冷、黑暗、沒有光和熱的星球,直到被淹沒在宇宙之中。
太陽能永遠不會是一個可以讓人類接近的星球,也永遠不會是幾百萬年後的事,僅僅是美國宇航局在2018年發射了第一個太陽探測器帕克。離人類真正接近太陽還有很長一段時間。太陽之所以美麗,是因為它產生於距離。把太陽看作氫彈的強化版形容一點也不錯。核武是人類文明發展到現在所創造的最危險的軍事武器和武器裝備。僅僅發射幾十枚氫彈就會毀掉人類幾千年來發展起來的文明。人一定不希望那一天到來,也一定不希望太陽能到達生命的終點。所以,人類應該懷著敬畏之心,無論是對太陽還是對核武器。每個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