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是在燃燒還是在爆炸,我們到底應該怎麼理解這個問題?

2020-12-05 時空通訊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有人常有質疑:太陽一直在劇烈燃燒,據說又是核聚變,但為什麼不像地球氫彈爆炸一樣的爆炸呢?

太陽到底是在燃燒,還是在爆炸?其實這是一個認知局限的問題。

首先弄弄清楚何為爆炸?

爆炸是什麼意思?從本質上來說,爆炸就是能量的釋放,與一般能量釋放不同的是爆炸是能量的快速瞬間釋放,是能量劇烈爆發對周邊形成的巨大壓力和破壞力。

在我們地球環境下,人類普通認知的爆炸就是物體體積急劇膨脹擴大,使周圍的氣壓發生巨大壓縮壓強,由此產生突然的壓力釋放,並發出巨大聲響。爆炸的後果是閃光、衝擊波,使周邊物體受到破壞。如果是核爆還會發出巨大光輻射、核輻射、核汙染等。

因此,在地球上爆炸所造成的威力,主要是空氣的膨脹,在高溫高壓狀態下,劇烈膨脹的空氣無法及時疏散開來,就會發生地球式爆炸。但在太陽裡,是沒有空氣可供其膨脹開來的,太陽的主要組成是氫和氦,其中氫佔了約90%,氦佔了約10%,其餘元素加起來只有1%左右,而氫在沒有氧的情況下本身是不會燃燒的。

但太陽作為巨大的能量源,每時每刻都在發生巨大的能量爆發。

地球的任何爆發,在太陽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

人類現在擁有的最大氫彈是前蘇聯製造的大伊萬,又叫沙皇炸彈,裝藥爆炸當量為5000萬噸TNT。人類目前擁有的核彈總量不到10000枚,若平均每枚100萬噸TNT當量的話,也不過100萬億噸。

而太陽是怎樣一種情況呢?

在太陽中心,每秒鐘有6億噸的氫轉化為5.958億噸的氦,其中420萬噸質量轉化為能量。這個能量有多大呢?根據愛因斯坦質能方程E=MC^2計算,為3.78x10^26J的能量。也就是每秒鐘太陽爆發出的能量相當於10500億億度電;相當於9億億噸TNT爆炸威力,18億顆世界最大氫彈沙皇炸彈同時爆炸威力,約7萬億顆廣島原子彈同時爆炸的威力。若按照100萬噸TNT為1枚核彈計算,相當900億顆,是人類擁有核彈總量的900萬倍。

也就是說,每秒鐘要有900萬倍人類核彈總量的能量,才能維持太陽輻射的能量。這些能量源源不斷的輻射到太空,我們地球能夠享受到其中的22億分之一,相當每秒鐘有3182顆廣島原子彈同時爆炸的威力,一個小時就爆炸了1000多萬顆廣島原子彈。

所以,千萬不要以地球小人之心度太陽君子之腹。

太陽的「核爆炸」是「受控」進行的。

事實上,太陽每時每刻都在「核爆炸」,但這個爆炸是在中心引力約束中進行的。

太陽是一個巨大的等離子體,聚集了太陽系99.86%的質量,半徑有69.6千米,其實中心的核聚變就是在高溫高壓下進行的,尤其是高壓。太陽中心溫度只有1500萬K,壓力卻有3000億個地球海平面大氣壓,正是這個巨大的壓力,把核聚變爆炸的威力約束在核心裡。

要知道地球上最大壓力在地核,那裡的壓力也只有300多萬個,只是太陽中心的10萬分之一。根據萬有引力定律,物質質量越大,向心的引力壓力越大,恆星就是在收縮過程中,由於中心引力壓力越來越高,溫度越來越高,從而點燃了中心核聚變的。當核聚變一旦激發後,恆星的收縮壓就被核聚變巨大的輻射壓抵消了,形成了一個平衡。恆星從此就進入了一個穩定的狀態,太陽是一顆普通的恆星,當然也是遵循這個規律。

這個規律正是我們宇宙中可見物質最多的一種存在,佔可見物質比例的90%以上,因此以等離子體形態存在的物質佔據了我們宇宙可見物質的90%以上。

恆星中心不斷進行著核聚變,這樣,一方面核聚變形成的巨大輻射壓抵禦著恆星本身巨大的引力壓,使恆星維持一個穩定狀態;另一方面核聚變巨大的輻射能量通過內部輻射和對流,不斷的從中心向表面傳遞,最終以電磁輻射的方式,將這些能量輻射到太空。恆星這個穩定平衡的時期,就是恆星的主序星時期。恆星的主序星時期佔據了恆星壽命90%以上的時間段。

恆星的壽命與其質量成反比。

也就是恆星質量越大壽命越短,質量越小壽命越長。我們太陽是一個中小型黃矮星,壽命約100億年,現在已經50億歲了,還有約50億年就會壽終正寢。比太陽小的紅矮星佔銀河系或者說宇宙絕大多數,壽命可以達到萬億年以上,與宇宙同壽;而一些大質量恆星,比如大於太陽100~300倍質量的恆星,壽命則只有幾千萬年甚至幾百萬年。

這是因為,質量越大的恆星,中心壓力和溫度越高,核聚變反應越激烈,消耗的能量就越大越快;反之核聚變很溫和,消耗小,而且後期也無法激發出氫以上元素的核聚變,只會慢慢燒完熄滅。

在地球上,氫彈爆炸時中心溫度可以高達數千萬度甚至上億度,溫度是超過了太陽中心的,但所形成的壓強只有幾百萬上千萬個大氣壓,比起太陽中心壓力差遠了,如果將這些氫彈弄到太陽中心去爆炸,一個泡泡都起不來。因此地球上的任何爆炸都是無法與太陽爆炸相比的。

太陽表面隨便冒一個泡泡,威力也秒殺地球。

太陽是一個巨大的等離子體,事實上,太陽不但中心爆炸威力強大,即便其能量傳遞到了表面,激起的太陽表面風暴也是風起雲湧,其洶湧澎湃的程度是地球任何風暴都無法比擬的。

太陽黑子一般被認為是太陽等離子體由於磁場擾動形成的風暴漩渦,實際上有點像我們看到地球上巨大火災形成的火焰漩渦,漩渦裡的溫度稍低,所以人們看起來就比周圍火焰暗一些。當然太陽的這些等離子風暴漩渦無法用地球火災來比喻,但由於我們距離遙遠,相隔1.5億千米,看起來,這些風暴漩渦就是太陽明亮臉龐上一顆顆小黑痣。這些黑痣小的有地球一個州大,大的有幾個地球大,隨便丟個把地球進去,瞬間就會被吞沒。你說這個漩渦風暴是多少核彈可以比擬的?

太陽黑子活動越激烈,會對太陽磁場擾動越大,積聚能量就越巨大,以太陽耀斑的方式爆發。隨便一個耀斑爆發,都要比地球上所有儲存的核彈同時爆炸能量大多了。一個耀斑在幾分鐘到幾十分鐘的持續時間裡,可以釋放出10^20~10^25J的巨大能量,這相當於地球上百億顆核彈的能量,而地球上所有的核彈加起來才不到10000枚。

大的耀斑爆發所產生的劇烈太陽風,以每秒800~1000千米的速度飛馳來到地球,這可比任何地球核爆炸輻射要強烈N倍。如果地球沒有磁場保護,任何生物都會被這種強烈輻射所殺滅,或者說地球就無法孕育出任何生命。即便地球有了強勁的磁場保護,如果發生巨大的耀斑,也會引發地球磁暴,導致衛星、通訊、航空、電力、各種管網遭到衝擊或破壞。要知道我們距離太陽1.5億千米,其爆發能量的巨大破壞力都能夠到達,這種威力是地球一個炸彈爆炸或者最大的沙皇炸彈爆炸根本無法仰望的。

所以,太陽的「爆炸」無法用地球之渺小來度量。

時空通訊認為,用地球核彈爆炸的思維去類比太陽的爆炸,實在是一種缺乏常識,完全不知天外有天,天高地厚的淺薄意識。相比太陽,地球人類,地球上所有的爆炸物,包括地球本身,加起來都當不得太陽這個大熔爐裡面的一顆煤球。我們一定要記住,地球質量只是太陽的33萬分之一,體積只是太陽的130萬分之一。

用一個可以容納33萬個煤球的爐子燒出來的火,比喻其中一個煤球上的弱弱爆出來的一粒火星,你覺得合適嗎?

就是這樣,歡迎討論,感謝閱讀。

時空通訊原創版權,侵權抄襲是不道德的行為,敬請理解合作。

相關焦點

  • 太陽是在燃燒還是在爆炸,我們到底應該怎麼理解這個問題?
    有人常有質疑:太陽一直在劇烈燃燒,據說又是核聚變,但為什麼不像地球氫彈爆炸一樣的爆炸呢?太陽到底是在燃燒,還是在爆炸?其實這是一個認知局限的問題。事實上,太陽每時每刻都在「核爆炸」,但這個爆炸是在中心引力約束中進行的。太陽是一個巨大的等離子體,聚集了太陽系99.86%的質量,半徑有69.6千米,其實中心的核聚變就是在高溫高壓下進行的,尤其是高壓。太陽中心溫度只有1500萬K,壓力卻有3000億個地球海平面大氣壓,正是這個巨大的壓力,把核聚變爆炸的威力約束在核心裡。
  • 太陽已有50億年的壽命,沒有氧氣是怎麼燃燒的,太陽會爆炸嗎?
    太陽已有50億年的壽命,沒有氧氣是怎麼燃燒的,太陽會爆炸嗎?大家好,歡迎朋友們來閱讀小編的科普小知識!隨著人們對科技知識了解的範圍越來越廣泛,自然的產生了許多奇妙的想法。據說太陽已經有50億年的壽命,那麼在沒有氧氣的太空中,太陽是怎麼燃燒的呢?還有,太陽一直在燃燒下去,在某一天會發生爆炸嗎?曾有天文學家對太陽的壽命進行過估算,說太陽已經燃燒了50億年的壽命,也就是說曾為地球上的生命默默奉獻了50億年的光源,專家還預言太陽內部的燃料還可以不間歇的燃燒50億年的時間,加在一起共有100億年的壽命。那麼,太陽是由什麼組成的呢?
  • 都說太陽是燃燒著的大火球,那麼在真空中太陽靠什麼燃燒?
    遇到小火情的時候應該怎麼處置,其實迅速處置也是有講究的。比如說我就知道油鍋裡著火就不能往裡倒水,因為油比水輕,它會浮在上面,你倒水進去其實並不能解決問題。當然了,這其中的道理其實還不僅僅只有這一點,再比如說水流它會附帶著燃燒的油到處亂竄,擴大這個燃燒的範圍,從而增加活躍空氣接觸的面積等等。
  • 太陽為什麼燃燒46億年而不滅?質能方程式很好地解釋了這個問題
    地球誕生於46億年前,能夠有幸成為宇宙稀少的生命星球,自然離不開恆星太陽的功勞。如果沒有太陽對地球的照顧,也不會有地球生命的誕生,更不會有人類的誕生,可是說太陽是地球生命之母一點也不為過。正是由於太陽對地球的重要懷,自古以來人們才對太陽有一種特殊的情懷,在遠古時期,人類更是將太陽當成一種圖騰,一種精神力量。直到現在,世界上不少的民族和部落的圖騰仍然還是太陽。
  • 太陽「燃燒」了50億年?不,其實太陽從未燃燒過
    所以從這個觀點上來說,太陽燃燒的能量也不能被當作是一臺永動機,也是應該由某些東西產生,從而轉變成我們所需要的光能、熱能等等。然而就我們目前所擁有的認知和經驗來說,太陽就像一個巨大的火球,在星系中不停地燃燒著自己,而散發出整個星系所需要的光和熱,同樣透過大氣層,抵達到地球上,為人類提供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光能和熱能。
  • 太陽到底是氣態還是液態?科學家:太陽的形態超過人類的想像
    自從有了人類誕生,在全世界範圍內,太陽都是被人類崇拜的對象。西方的太陽神阿波羅非常出名,而東方也有后羿射日的故事。直到現在太陽依然是地球上最被人看重的清潔能源,維持地球的基本運轉。要是失去了太陽,地球就會變成黑暗的地獄,一切的生命都會滅絕。
  • 太陽的宿命是什麼樣子的?會爆炸麼?
    太陽的一生很多人認為太陽的一生應該是極其壯烈的,尤其是在最終死亡的時候或許有一次驚天地泣鬼神的大爆炸,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太陽的死到底是咋樣的呢?其實這個問題和恆星的演化有關,事實上也確實存在一些恆星在演化的過程中會發生爆炸,下文我們會具體提到。
  • 同是核聚變,為什麼氫彈爆炸連渣都不剩,太陽卻在持續燃燒
    氫彈的爆炸和太陽能持續燃燒的原因都是因為核聚變的反應才產生的,那人們會提出疑問,同樣都是核聚變,為什麼氫彈的爆炸會連渣都不剩,而太陽卻能燃燒很多年呢?原子彈爆炸從歷史中我們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向日本的兩個地方:廣島和長崎投射了2枚原子彈,原子彈的爆炸造成了很多人員的無辜死亡。
  • 同是核聚變,為什麼氫彈爆炸連渣都不剩,太陽卻在持續燃燒?
    氫彈的爆炸和太陽能持續燃燒的原因都是因為核聚變的反應才產生的,那人們會提出疑問,同樣都是核聚變,為什麼氫彈的爆炸會連渣都不剩,而太陽卻能燃燒很多年呢?原子彈爆炸從歷史中我們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向日本的兩個地方:廣島和長崎投射了2枚原子彈,原子彈的爆炸造成了很多人員的無辜死亡。從那裡我們認識到了原子彈爆炸所產生的威力與殺傷力。原子彈它是怎麼爆炸的呢?在這裡不得不說一位眾所周知的科學家:愛因斯坦。
  • 是爆炸還是?那太陽會發生爆炸嗎?
    我們依靠太陽使地球保持舒適的溫度,每天晚上我們上床睡覺的時候都相信第二天早上太陽會重新升起,陽光會照耀我們的每一天。然而,太陽不會永遠存在,隨著時間的流逝,太陽會怎麼樣呢?它會爆炸嗎?它會在什麼時候爆炸?
  • 同樣是核聚變,氫彈爆炸只是一瞬,為何太陽卻能燃燒百億年?
    自從人們發現了核聚變反應以後,就摒除了曾經對太陽燃燒的不切實猜測。我們都知道在人類發展中,經歷過數次工業革命,每進行一次工業革命,人們就會發現全新的能量來源,製造出相應的能量供應設備。比方說在一次工業革命中,人類發明了蒸汽機,在這一過程中,人們也研究過太陽的能量來源,但是研究來研究去只得出了太陽的能量來源不是煤炭的結論。這以後人們一直為了太陽的能量來源爭論不休,直到核物理學的誕生以及進步,人們才知曉太陽是利用核聚變反應燃燒的。
  • 太陽一直依靠什么元素在燃燒,地球上的重元素又是怎麼來的?
    本文基於回答網友一個這樣的問題:太陽目前氫核聚變是氦碳氧穩定燃燒地球上的鐵鎳重元素哪裡來的?可以說,這是一個毫無邏輯亂七八糟的問題,但既然邀請回答,就從中挑出幾個稍顯合理的問題說明一下。太陽核心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氫核聚變,但並非是「氦碳氧穩定燃燒」。太陽中心有1500萬℃高溫,僅憑這點溫度要維持穩定的氫核聚變是不可能的。
  • 一會說爆炸,一會說不爆炸,參宿四到底怎麼了?
    ,不過後面的觀測發現推翻了這個說法。 「參宿四」到底是怎麼了? 參宿四現在這個樣子,也讓人感到鬱悶,合著眾人都被參宿四給耍了。 一邊說要爆炸,一邊說不會爆炸,這確實讓人感到無奈,而且,對於參宿四這種奇怪現象,天文學家也無法解釋其中的原因。
  • 太陽是怎麼誕生的?為什麼可以燃燒幾十億年,它的燃料又是什麼?
    毫無疑問,太陽是太陽系中質量最高的天體,如果把整個太陽系內的所有天體質量加在一起,甚至包括小行星和宇宙塵埃,太陽佔據總質量的99.86%,從這個角度來看,太陽系中除了太陽之外的天體都是「陪襯」。那麼太陽是怎麼誕生的?它為什麼可以持續燃燒幾十億年,太陽的燃料又是什麼呢?
  • 太陽到底是液態固態還是氣態?真實形態你可能無法理解
    太陽是位於太陽系中心的恆星,它幾乎是熱等離子體與磁場交織著的一個理想球體。太陽直徑大約是1392000(1.392×10 )千米,相當於地球直徑的109倍;體積大約是地球的130萬倍;其質量大約是2×10 千克(地球的330000倍)。
  • 太陽到底是氣體、液體還是固體?都不是,答案居然是這個!
    太陽到底是氣體、液體還是固體?都不是,答案居然是這個!我不知道你是否考慮過一個問題:太陽是固體還是液體還是氣體?說到這個,這個問題看起來有點奇怪,但這裡有一個很深的門道,首先如果你讓你回答,你會給出什麼答案?有人會說:它應該是固體吧嗎?氣體如何聚集成球?不會消失嗎?有些人可能會說:它怎麼散走?萬有引力在太陽質量的尺度下遠遠超過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能想像的級別,氣體也不會丟失所以太陽應該是一種氣體。
  • 太陽是怎麼燃燒的?太陽會成為黑洞嗎?
    這樣的能量釋放機制,我們人類也可以製造出像氫彈爆炸就是核聚變釋放出的能量,只是目前我們沒有掌握可以控制的核聚變,也就是可控核聚變這個與核能發電可是有很大區別,還能發電利用的是核裂變釋放出的能量。核裂變是將重的原子分裂成較輕的原子,原子彈就是利用這樣的能量釋放,我們目前還沒有掌握這樣可控核聚變的技術。
  • 太空連氧氣都沒有,太陽是怎麼燃燒50億年的?看了毛骨悚然
    初中化學的時候我們就學過,物體燃燒的條件之一就是氧氣,那麼太空一直處於真空狀態,太陽是怎麼燃燒幾十億年的呢?太陽的燃燒也與我們所理解的燃燒是不同的。據科學家解釋,太陽其實不是在燃燒,它是一種通過核聚變釋放能量的過程。大家都知道核聚變的能量是非常強大的,而太陽的中心一直都在發生著核聚變。
  • 太陽之死:太陽燃燒殆盡之後會怎樣?會變成一個黑洞麼?
    太陽是一顆黃矮星,壽命大概在100億年(現在的年齡是45.7億年),差不多處於青壯年。也就是說,再過50多億年,太陽的燃料就會燃燒殆盡,壽終正寢。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這樣的問題:太陽燃燒殆盡之後會發生什麼? 或者我們先問這樣一個問題:太陽是靠什麼保持現在這樣的「身材」的?
  • 太陽已經燃燒了50億年,為什麼還沒有熄滅,它到底還能支撐多久?
    太陽是太陽系中最重要的恆星,太陽不僅是形成太陽系的核心天體,而且還是地球誕生生命最重要的外部條件,如果沒有太陽不僅無法誕生生命,整個太陽系都不會形成,那太陽是如何形成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