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之死:太陽燃燒殆盡之後會怎樣?會變成一個黑洞麼?

2021-01-13 長尾科技

我們在地球上使用的各種能量,不管是電、煤、石油、天然氣,還是自己吃到肚子裡的麵包牛奶,除了核能、地熱等少數能量以外,其他的基本上都來自太陽。

 

太陽是一顆黃矮星,壽命大概在100億年(現在的年齡是45.7億年),差不多處於青壯年。也就是說,再過50多億年,太陽的燃料就會燃燒殆盡,壽終正寢。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這樣的問題:太陽燃燒殆盡之後會發生什麼?


 或者我們先問這樣一個問題:太陽是靠什麼保持現在這樣的「身材」的?

 

太陽何以保持現在狀態?

我們先來看一下太陽的基本數據:太陽的質量是地球的33萬倍,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它質量的四分之三都是氫,剩下的基本上都是氦。

 

太陽燃燒能量的來自於氫-氦的熱核反應,其實就是核聚變,跟氫彈爆炸產生能量的方式是一樣的。也就是說,太陽通過源源不斷的氫彈爆炸給太陽系提供能量。

 

太陽的質量這麼大,那麼它們之間的引力也是非常大的。太陽現在之所以沒有被它們之間的引力壓縮,是因為現在太陽還很熱,這種熱壓力能夠平衡引力。想像一個熱氣球,把氣球裡面的氣體用火加熱之後,它就能產生一股由裡而外的熱壓力把氣球撐起來。

 

我們在回顧一下中學的物理,熱現象的本質是什麼?熱無非是分子原子這些基本粒子做無規則運動的一種表現,溫度越高,粒子做無規則運動越劇烈,產生的熱壓力也就越大

 

也就是說,目前太陽是靠分子原子這種基本粒子的無規則運動來頂住引力的。

 

那麼太陽燃燒完了以後呢?沒有燃料了,太陽的溫度肯定就降下來了,溫度降下來了熱壓力肯定也就想對應的減小了,那麼這時候熱壓力就會比引力小,那麼太陽肯定要在引力的作用下開始被壓縮,也就是坍縮。

 

但問題的關鍵是:坍縮到何時是個頭

 

坍縮的過程

我們回顧一下物質的組成:分子由多個原子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繞原子核的運動的電子組成,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組成,質子由兩個上夸克和一個下夸克組成,中子是由兩個下夸克和一個上夸克組成

 

當恆星的燃料燃燒完了之後,分子原子的運動速度越來越慢,這時候在分子原子這一層是沒有什麼力量能夠對抗引力的了,這時候我們必須把眼光放到下一層來:原子核和電子。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如果原子是一個足球場,那麼原子核就相當於一隻螞蟻,但是原子核這隻螞蟻卻佔了原子99.96%以上的質量,所以原子核外面其實是很空的。

 

強大的引力繼續壓縮,這時候就會影響電子的正常運動範圍了。引力迫使電子慢慢像原子核聚集,隨著引力的增大,電子可以活動的範圍越來越小,這種小會無限的小下去麼?

 

電子簡併壓力

我們都知道波粒二象性是微觀粒子的基本屬性,電子當然也是這樣。當引力很大,電子不得不在很小的範圍內運動的時候,從波的屬性來看,當電子被限制在非常小的空間裡運動的時候,電子的波長一定是很短的,波長短意味著能量高,能量高意味著快速的運動。

 

電子的這種高速不規則運動會產生一種新的抵抗引力的壓力,物理學家們稱這種壓力為簡併壓力,由電子產生就叫電子簡併壓力。

 

於是,在恆星沒有燃料坍縮的過程中,如果這種電子簡併壓力能夠頂住引力,那麼這個恆星就可以重新達到一種平動態的平衡,從而使恆星處於一種新的穩定狀態。

 

這樣的恆星我們稱之為白矮星

 

但是,如果恆星的質量太大,引力太大,電子簡併壓力頂不住怎麼辦

 

中子星

當引力大於電子簡併壓力的時候,電子頂不住那就沒辦法了,只能繼續進一步被壓縮,那能壓縮到哪裡去呢?電子是圍繞原子核做高速運動,如果電子頂不住,那電子就只能被壓縮到原子核裡面去了。

 

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組成,其中質子帶正電,中子不帶點,而我們都知道電子是帶負電的。那麼,電子被壓到原子核裡面以後會發生什麼呢?

 

一個很自然的想法:質子帶正電,電子帶負電,而原子整體不帶電,那麼質子和電子的電量肯定是相同的。那麼,帶正電的質子和帶負電的電子會不會結合起來然後就呈中性了

 

你別說,答案還真是這樣的,電子被壓入原子核以後,就和質子結合形成了中子。而中子是不帶電的,這樣一來,原子內部再沒有質子沒有電子,全部變成了中子。

 

然後你就看到我們的恆星變成了一堆中子。

 

跟電子簡併壓力原理一樣,這麼一大堆中子被壓縮在一起,肯定會形成壓力更大的中子簡併壓力。如果這種中子簡併壓力能夠頂住坍縮的引力,那麼恆星又會再一次處於一種穩定狀態,那麼這樣的星體就叫中子星

 

同樣的,我們還是要繼續問一個問題:如果引力實在太大,連中子簡併壓力都頂不住怎麼辦

 

是否有夸克星?

按照我們上面的思路,中子如果頂不住,那麼肯定就必須進入下一層。

 

中子是由夸克組成的,具體來說是兩個下夸克和一個上夸克。如果中子簡併壓力依然頂不住引力,可以想像,中子應該會被壓碎,最後全部變成一堆夸克,那麼這個恆星看起來就像是一堆夸克組成的。

 

然後我們似乎可以稱這種星體為夸克星,夸克之間的簡併壓力頂住引力從而達到平衡。

 

再然後,吃瓜群眾似乎還會繼續問:如果夸克簡併壓力依然頂不住引力怎麼辦?會不會把夸克壓碎再進入下一層

 

當然,你確實可以這樣問,但是不一定有人能給出答案。白矮星和中子星是天文學家實際觀測到了,夸克星還只是一個猜想,沒有被真是的觀測到,到底有沒有夸克星我們現在也不得而知,那夸克星更下一層的我們就更加不知道了

 

有沒有夸克簡併壓力跟引力平衡從而形成的夸克星我們不知道,但是我們知道:任何簡併壓力(不管是電子、中子還是未知的夸克或者再下層的)都頂不住引力的星體是存在的

 

黑洞

如果一個星體,因為質量太大引力太大,結果使得任何簡併壓力都無法頂住它的引力,這回是怎樣一種情況呢?這個恆星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我相信很多人都能想像這個畫面,既然任何簡併壓力都頂不住壓力,那麼恆星會把電子入原子核,再把中子壓碎,再把夸克壓碎,再把一切的一切都壓碎,這種東西會是什麼呢?

 

相信有兩個字在很多人的嘴裡已經呼之欲出了,沒錯,這種引力碾壓一切簡併壓力的星體就是黑洞。

 

從文章的開始走到現在,相信大家心裡都有一個概念了。不同質量的恆星引力不一樣,然後就重點看那一個層面的簡併壓力能夠頂住這個引力,電子簡併壓力能夠頂住引力就成了白矮星,中子簡併壓力才能頂住引力的就成了中子星,啥簡併壓力都頂不住引力的就變成了黑洞

 

太陽的終極命運

再回到最開始的問題,按照這樣的分析,我們太陽的最終命運會是怎樣的呢?

 

下圖給出了一副不同質量恆星的坍縮圖,白色部分表示引力超過壓力,陰影部分表示壓力超過引力。



很顯然,不管是引力大於壓力還是壓力大於引力,這都是不穩定的狀態,恆星要最終穩定在一個狀態,必須是引力和壓力相同。而引力和壓力相同的點就都在那條曲線上,也就是說,只有曲線上的點才是穩定的。

 

所以我們看到,太陽對應的是白矮星的曲線,也就是說:太陽的燃料燃燒殆盡之後,會變成一顆白矮星


我是【長尾科技】,一個致力於用最通俗的語言科普相對論、量子力學、計算機、數學等高深理論的科技媒體。關注微信公眾號【長尾科技】,回復「相對論」、「量子力學」獲取最新的原創文章,有問題可以回復「【提問】+你的問題」,期待你的到來~

相關焦點

  • 氫、氦消耗殆盡後的太陽會變成什麼樣?恆星最終的歸宿
    太陽通過自己的氫聚變成氦,釋放出能量,根據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E=mc,太陽通過這樣消耗自己質量的方式成為太陽系最耀眼的天體,可終有一天太陽的質量會消耗殆盡,這是一個怎樣的過程,隨著太陽質量消耗,太陽就沒有多餘的氫提供這個聚變反應了維持平衡,這時候太陽的核心沒有足夠的能量對抗引力的坍縮,於是核心收縮,隨之而來太陽內部壓力變大,體積變小,溫度升高,溫度升高又為太陽的進一步變化提供了環境
  • 太陽會坍縮成黑洞嗎?如果太陽變成了黑洞,地球會被吞噬嗎?
    當恆星死亡時,核聚變反應停止,因為核聚變反應的燃料消耗殆盡。同時,恆星的引力將物質向內拉向核心,並壓縮核心。當核心壓縮時,它會升溫,最終產生超新星爆炸,爆炸後,物質和輻射被拋入太空,剩下的殘骸是高度壓縮的恆心核心。
  • 如果太陽變成黑洞,會吞了整個太陽系?答案出乎意料!
    太陽是太陽系的靈魂,如果沒有太陽,地球上也再難存在生命!而黑洞則是天體的終結者,沒有任何天體能在黑洞面前討到好處,那麼假如太陽突然變成黑洞,接下來它會吞噬掉整個太陽系嗎?答案是不會,除了沒有陽光以外,啥都不會發生?
  • 如果用黑洞替代太陽,人類會怎樣?
    太陽每秒燃燒約400萬噸氫燃料。看完這個視頻,它將消耗掉數億噸的重量。幾十億年後,太陽將燃燒殆盡。再過大約100萬億年後,根據科學家的說法,宇宙中的所有恆星都會消失,黑洞將是唯一的能源。如果用黑洞替代太陽,人類能生存嗎?
  • 太陽終究會燃燒殆盡,人類的歸宿會在哪裡?
    人類自古就對太陽有股崇拜之情,只不過古代的人把它當神,而現代人知道地球生長的最重要能量來源就是太陽能,不論是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還是風能、潮汐能等地質能量,又或是光合作用等生物能,最終來源都是植物固定的太陽能,而植物也依賴太陽的光能而生存。可以說地球上的生物的生命皆來自於太陽。
  • 太陽會變成黑洞嗎?
    太陽是一種恆星,恆星有點像有生命的個體,也會有從出生,壯年到死亡的演化歷程。恆星肯定會「死亡」,但「死亡」的狀態不一定是黑洞。至於太陽會不會變成黑洞,要從一些基本概念講起。科學研究表明,太陽誕生於45.7億年前,而它的主序星大約100億年,可見太陽目前正值壯年。根據質能關係,質量和能量是統一的物理量。太陽在不斷向外釋放能量,其質量也在不斷減少,引力對聚變的控制越來越弱,聚變也因此變得越來越強烈。當太陽到達晚年之時,其核心聚變得太厲害,因此體積會膨脹,變成一個大紅胖子,也就是紅巨星。紅巨星大到吞噬地球軌道,屆時地球將不復存在(被燒化)。
  • 太陽是怎麼燃燒的?太陽會成為黑洞嗎?
    太陽在宇宙之中並不是唯一的存在,像太陽這樣的恆星在宇宙之中真的是不計其數,光銀河系內的恆星就有兩千億顆之多,而且太陽這樣的恆星,在天文學中的名稱是黃矮星,比太陽小的恆星稱為紅矮星褐矮星,比太陽大的恆星稱為藍巨星,藍超巨星等,這是根據恆星的光度進行的分類。
  • 10000億桶的水同時澆到太陽上會怎樣?太陽或會成為黑洞
    「如果把1萬億桶的水,同時澆在太陽上,太陽會怎樣?」,關於這個問題,有人認為水還沒靠近太陽時就會被汽化,然後蒸發了。還有人認為,這些水不會熄滅太陽,頂多讓太陽溫度降低1-2℃……但其實,這些說法都不對。如果我們真的能把1萬億桶水澆到太陽上時,你會發現太陽的燃燒方式變得更劇烈了, 而且太陽的壽命也將會變得更短。
  • 如果我們的太陽變成一個黑洞,會發生什麼後果?
    如果我們的太陽被黑洞取代會發生什麼?根據目前的理論,在30-40億年後,我們的太陽會變得更熱,然後它將在大約50億年內膨脹成紅巨星。然後吞下內部行星,最終縮回到白矮星。變成白矮星後,這種亮度水平足夠強烈,壽命足夠長,有可能允許新生命的出現,如果不是在地球上,那麼可能是金星或水星。當然,這些都是後話。那麼如果我們的太陽變成一個黑洞,會發生什麼後果?
  • 太陽未來會是變成白矮星、中子星還是黑洞,太陽系會消失嗎?
    圖1 太陽的生命周期2006年8月24日第26屆國際天文聯會通過第5號決議,將冥王星劃為矮行星 ,自行星之列中除名。原九大行星變為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隨後,經過幾百萬年的時間,恆星會漸漸地達到平衡狀態,變成主序星。我們的太陽現在就是處於主序星的中年期階段。恆星從核心開始由內向外一層層將氫聚變成氦,恆星體積逐漸增加,通過次巨星的階段,達到紅巨星和超巨星。
  • 地球將被太陽「燃燒殆盡」,科學家公布最終結果,網友:世界末日
    地球即將被太陽「燃燒殆盡」,科學家公布最終結果,網友:世界末日!地球是人類唯一的居住地,我們從目前來看,有且只有這一個家園。但大家忙碌於每日的生活,很少思考宇宙星體演化的過程與未來。如果我們跳出每日生活的忙碌,選擇一個更加廣大的視野,去思考和觀察更大的事物,例如地球,也許我們能從中發現許多以前從未考慮過的事情和現象。我們有沒有在胡思亂想的時候思考過人類和地球的未來呢?如果時間持續不停,並且流逝五十億年之後,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子?地球還存在嗎,太陽還依舊閃耀嗎?地球會不會被太陽的光燃燒殆盡呢?
  • 把太陽壓縮成黑洞,地球會怎樣?科學家:是死亡也是新生
    而這一切都和太陽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在過去的46億年裡,太陽一直為地球提供著源源不斷的光與熱,可以說生命因為太陽而存在。那麼,如果有一天太陽忽然被壓縮成了黑洞,那時候,地球的命運是怎樣的呢?其實,這並不是一個聳人聽聞的問題,太陽在若干億年後有可能就會變成黑洞,黑洞是宇宙中目前已知最極端的天體,很多人都知道,黑洞幾乎可以吞噬宇宙中任何物質,即使是光也無法逃脫黑洞的引力。什麼是黑洞?
  • 太陽發光是因為核聚變,為什麼它不像氫彈瞬間爆炸並燃燒殆盡?
    太陽是一顆普通的黃矮星,根據太陽質量天文學家預估模型,太陽有100億年的壽命,目前已經過去了50億年。恆星的演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短的數千萬年,長的數百億年甚至更久,這主要跟恆星的質量有關。恆星質量越大壽命越短,質量越小壽命越長。
  • 銀河系中有非常多能源的太陽,為什麼也會有能量殆盡的時候?
    和太陽挨得比較近的叫做比鄰星所屬的紅矮星,距離在4.2光年左右。太陽還個黃矮星。黃矮星也是會死亡的,它的生命大約在110億年左右。至今為止太陽大概了45億年的生命左右。據科學家估計大約是在50到60億年以後,太陽內部的氫會被消耗殆盡。然後太陽核心也會相對的毀壞,溫度會升高。
  • 太陽死後會是什麼樣子呢?科學家預測:會變成一個白矮星
    大約50億年後,我們的太陽也將會遭受到同樣的命運。當氫氣耗盡時,它的生命將會發生戲劇性變化。太陽會開始膨脹,變成一個紅色「巨人」,然後,它的「身體」會被撕成碎,變成一個白矮星。但是,太陽死後會是什麼樣子呢?恆星的壽命取決於它的大小。
  • 當太陽燃燒殆盡,哪種生物能堅持到最後?人類會逃出生天嗎?
    拿地球所在的太陽系來說,太陽作為一顆黃矮星,壽命大約為100億年,根據科學家們的推測,目前太陽的生命已經走過半載,在大約50億-70億年之後,太陽會燃燒殆盡,內部的氫元素全部消耗完,太陽的核心開始坍縮,這個時候的太陽會迅速膨脹升溫變成一顆紅巨星,一直到氫元素全部變成碳元素,太陽才會徹底熄滅。那麼,如果太陽熄滅了,地球上哪種生物會堅持到最後,人類又能否可以在太陽熄滅的時候逃出生天呢?
  • 太陽為什麼會死,太陽死後木星能接上班嗎?
    導語:太陽是一顆黃矮星,這種恆星的壽命大概就100億年左右,這估計大家都知道了,但它為什麼會死,又是怎麼死的,太陽死後還有人來接班嗎?但太陽並不能徹底耗儘自己的燃料!太陽是怎麼死的?太陽就是一個等離子球體,所以很多朋友都認為太陽上到處都在核聚變,其實這是一個錯誤認識,太陽真正發生核聚變的地方在1/4半徑處,整個區域只有太陽整個體積的1/64都不到,正因為如此,各種恆星就開始粉墨登場了!
  • 太陽的壽命還有多少年 太陽毀滅後人類會怎樣
    【科技訊】8月6日,太陽的壽命還有多少年,太陽毀滅後人類會怎樣。太陽是地球上出現生命的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有太陽才會有人類的誕生,太陽就是一個燃燒的火球,總有燃燒殆盡的一天,那麼太陽燃燒殆盡後人類會怎樣呢?讓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詳情吧。
  • 如果我們的太陽變成了一顆黑矮星會怎樣?
    Calcada / NASA像我們的太陽這樣的恆星沒有足夠的質量成為中子星,它們最終會膨脹成紅巨星,然後剝離掉外層直到只保留核心,這時它們就變成了白矮星。圖片來源:NASA與類似於太陽的氫燃燒恆星不同,白矮星沒有核聚變反應來提供能量。它們逐漸冷卻下來並輻射出剩餘的全部能量,直到有一天,他們理論上變成了黑矮星。
  • 太陽未來會變成黑洞嗎?地球也會被吸進去嗎
    太陽未來會變成黑洞嗎?地球也會被吸進去嗎很多人喜歡談論黑洞,也有人聽說黑洞是恆星死亡的結局,於是就很關心:太陽未來會變成黑洞嗎?地球也會被吸進去嗎?不用擔心,地球不會被吸進去的,科學家說:因為太陽根本就不會變成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