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的壽命還有多少年 太陽毀滅後人類會怎樣

2020-11-22 中國日報網

【科技訊】8月6日,太陽的壽命還有多少年,太陽毀滅後人類會怎樣。太陽是地球上出現生命的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有太陽才會有人類的誕生,太陽就是一個燃燒的火球,總有燃燒殆盡的一天,那麼太陽燃燒殆盡後人類會怎樣呢?讓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詳情吧。

  2016年的太陽儘管已經燃燒了45億年之久,但太陽正值壯年,還有一半的壽命

與萬事萬物一樣,恆星不斷產生,繁盛,然後死亡。我們賴以生存的太陽也不會是例外,而當太陽走向死亡之時,我們生活的地球也將隨之消亡。但地球的消亡將不會是無聲無息的,相反,它將在已經成為紅巨星的太陽強烈的高溫作用下被炙烤,然後蒸發。

這或許不是你想聽到的故事,但如果你現在就想出門去找地方辦理一份「恆星死亡保險」的話,請先等一等,因為時間還很長——這樣的情景要發生,至少是在70~80億年之後。相比之下,全部的人類歷史加起來也只不過是這個時間長度的一個零頭。

如果將地球的年齡濃縮成一天的時間,那麼人類的誕生不過是這一天的最後一秒鐘發生的事。這樣的對比能夠最生動地表現我們人類自身面對宇宙的渺小和卑微。

太陽的青年時代:氫的燃燒

那麼當太陽最終迎來生命的終結,將會發生什麼?要想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必須弄清楚太陽是如何發光的。恆星形成於巨大的星雲之中,這些星雲的大部分物質成分是氫氣和氦氣,以及少量其他元素。氣體本身擁有質量,因此如果你將足夠多的氣體放在一起,它們會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發生塌縮過程。

這一收縮過程會產生大量熱量(在天文學上這被稱作「開爾文-亥姆霍茲收縮」)從而造成核心位置氣體的加熱,直到這些氣體發生電離(也就是其原子核中的電子脫離原子核,成為自由電子,從而導致原子帶電)。當達到一定臨界條件時,氫原子之間開始引燃核聚變過程,氫原子(各包含一個質子)聚變為氦原子(包含兩個質子和兩個中子)。

這一過程會以光和熱的形式大量釋放能量,而這會產生自內向外的擴張力,從而阻止其他進一步塌縮的進行。當這兩股力量達到平衡狀態時,一顆恆星便就此誕生了。

一顆恆星內部的氫燃料足夠維持其持續發光發熱長達數十億年的時間。但這些燃料總有耗盡的那天,到那時候,恆星內部的氫燃料幾乎已經全部經過核聚變轉變成了氦。此時我們的太陽便再也無法產生足夠多的能量並產生足夠強大的外向壓強來對抗自身重力的影響了,於是它將開始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繼續向內塌縮。

然而這一收縮過程產生的熱量將不足以像一開始在塌縮過程中引發氫的核聚變過程那樣引發氦的核聚變過程。但殘留在這個氦核外緣的氫物質將達到足夠高的溫度並開始發生核聚變,這一過程會產生足夠多的熱量讓太陽繼續維持一段時間的相對穩定。

藝術示意圖:當恆星膨脹為一顆紅巨星時吞噬旁邊的一顆氣態巨行星。太陽也是一樣,當太陽成為紅巨星時,其體積將大大膨脹,將水星、金星和地球吞入其中徹底摧毀

太陽的老年時代:氦的燃燒和地球的毀滅

但隨著越來越多氫物質經過核聚變後將氦殘渣落入核心,太陽中心位置的氦核越來越大,它開始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塌縮。這種情況也將釋放能量,當然並非經由核聚變的方式,而是簡單的壓縮產熱過程。這一過程產生了額外的光和熱,造成這一時期的太陽變得格外明亮。但這股力量也同時造成了太陽的膨脹,此時它將變身為一顆紅巨星。紅巨星的光呈現一種紅色色調,因為相比現在的太陽,紅巨星階段的太陽因為體積大大增加,其最外層的表明溫度將會相應降低,於是顏色會顯得偏紅一些。

2008年的一項研究顯示,當太陽進入紅巨星階段時其半徑將變得極其巨大,最外層幾乎將抵達1.7億公裡之外,從而將水星、金星和地球全部吞噬。太陽完成向紅巨星轉化的整個過程大致需要500萬年左右,相比恆星的壽命,這幾乎可以說是一瞬間的事。

另外,太陽的光度一直在以大約每10億年增加10%左右的速度持續上升。因此太陽周圍的所謂「宜居帶」範圍也將逐漸發生變化。所謂宜居帶是指恆星周圍距離適中,因而其地表溫度較為適中,允許水以液態形式在行星表面存在的區域範圍,目前太陽系的宜居帶範圍大致是在距離太陽0.95~1.37個天文單位(AU)之間。

隨著太陽光度的上升,這一區域將逐漸向外移動。當太陽最終成為紅巨星時,火星在那之前便早就已經被納入宜居帶範圍內了。而與此同時地球距離太陽就太近了,它將在與日俱增的太陽光熱炙烤下逐漸乾涸,海洋將全部蒸發殆盡,水分子將在紫外線作用下被分解為氧氣和氫氣並全部逃逸到太空之中——在太陽真正吞噬地球之前很長時間,地球便早已成為一片不毛之地。

我們的命運

在地球上的氧氣和氫氣逐漸消失的過程中,大氣中的氮氣和二氧化碳將逐漸成為地球大氣的主要成分,就像今天的金星大氣,儘管我們目前還不能斷言當時的地球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會不會達到今天的金星那麼驚人。這一問題的答案部分將取決於到那時地球上還有多少火山仍在持續噴發,以及當時地球上的板塊運動是否還依然活躍。

我們希望我們的後代到那時候已經變得足夠強大,也足夠有智慧,在這樣的命運到來之前便已經全體移民火星甚至是太陽系中其他更加遙遠的星球,以便躲過這一滅頂之災。

但即便我們的後代移民到了火星上,這裡也並非久留之地。一旦太陽成為紅巨星,太陽系的宜居帶將向外推移到距離太陽49~70個天文單位處。在這樣的情況下,在今天的海王星軌道可能都會太熱而不適合生命生存,到那時,太陽系中我們的庇護所或許將是冥王星和其他柯伊伯帶天體,彗星或者其他小型冰凍星球。

另外,在2008年的論文中,研究人員指出像太陽這樣的恆星會隨著時間推移而逐漸丟失質量,主要的途徑是太陽風。在這樣的情況下,行星圍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半徑就會逐漸增加。這樣的過程太過緩慢,無法拯救地球被太陽吞噬的命運,但如果海王星也會經歷同樣的軌道演變,那麼海王星系統或許在未來就將能夠成為人類在太陽系中的庇護家園。

然而這樣的狀況並不能持久——太陽氦核外圈的剩餘氫燃料很快就將耗盡,此時太陽將再次進入塌縮過程,產生大量熱量並最終抵達足夠高的臨界溫度,從而開啟另一個輪迴的核聚變機制——氦聚變。在接下來的大約20億年內,太陽將藉助氦聚變維持發光發熱,在此過程中產生的「灰燼」則是碳和少量的氧。而一旦氦也被消耗殆盡之後,太陽已經沒有其他可以用來維持自身的燃料了。

此時塌縮過程將再次啟動,太陽核心將收縮成為一顆白矮星。而在此過程中,太陽的外層物質將幾乎不受什麼明顯的影響,因為在那之後由於太陽外層已經膨脹地太過巨大,外層物質已經實際上與內核部分聯繫很弱了。於是太陽的外層物質便逐漸散去,最終飄散形成一個行星狀星雲。

由於白矮星的加熱機制是收縮產熱而不是核聚變,因此一開始它們的溫度會很高,表面溫溫度常常可以達到2.8萬攝氏度左右,它們會照亮周圍逐漸擴散的星雲物質,在這一階段,天琴座的指環星雲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

這也就是說,在遙遠的將來,一個遙遠的外星文明遠遠地透過望遠鏡觀察曾經的太陽系方向,他們將會看到的或許就是類似指環星雲的模樣,而我們人類是否仍然存在則不得而知了。

版權聲明: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

相關焦點

  • 太陽還有50億年壽命,為何距離「毀滅」地球,卻僅剩10億年時間?
    導語:太陽還有50億年壽命,為何距離「毀滅」地球,卻僅剩10億年時間?如今,太陽和地球的距離剛好合適,這樣地球既能感受到溫暖,又不會感覺太熱。對於地球來說,太陽是不可或缺的。如果失去了太陽,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會凋零。科學家經過估算,發現太陽還有五十億年的壽命。五十億年之後,它體積會膨脹至原來的數倍。到時候即使地球沒有被太陽吞沒,地球上的生命也會因為受不了高溫而衰亡。太陽的外殼會逸散,核心會成為白矮星。如果那時候地球還在的話,那麼它仍然會圍繞太陽公轉。雖然太陽有五十億年的生命,但是科學家卻表示太陽毀滅地球上的生命只需要十億年。
  • 海水滾燙的像開水,人類怎麼辦?50億年後的太陽會毀滅世界?
    作者:石蘭(抄襲必究)50億年後太陽毀滅世界?地球命運將會怎樣?有些行星消失,人類將何去何從?其實,人類的去向根本等不到50億年之後就見分曉,地球上已經發生過的生物大滅絕事件就不止一次。而且,太陽更不可能在這個時間之後將整個世界毀滅,它也不過是一顆再普通不過的恆星,靠核聚變反應為其周圍的世界提供能量。不同於往上幾代人對「地球是宇宙的中心」的認知,越來越多的人在了解地球能量來源之後,又簡單粗暴的將人類未來的去向歸結於太陽演化這一個方面,並將太陽演化階段的更替影響擴大到整個宇宙世界。
  • 假如太陽毀滅後,地球會發生什麼?科學家表示:人類生存不堪設想
    太陽是一顆黃矮星,分子演變而成,誕生至今已有40多億年,是一顆具有生命壽命的球星,在現有的研究數據表示,太陽已經壽命過半了,等到50~60億年的時候,太陽的內部結構就會發生變化,到時候體內能量就會發生聚變並且會慢慢被消耗殆盡,溫度越來越高使得膨脹的速度會超常人所想,吞噬其他的行星,直到原有的化學元素變質,100億年左右,太陽就會燃盡生命毀滅。
  • 太陽壽命還有50億年,人類最多卻撐不過1億年,這是為什麼?
    、春夏秋冬,都有太陽的參與,因此太陽有多重要人類深有體會,但是宇宙萬物都遵循生老病死的規律,以前我們以為只有生命會出現生老病死,後來才發現小到一顆原子,大到太陽、宇宙都有生命終結的一天,也就是說太陽在未來的一天終究會滅亡,它無法逃脫滅亡的結局,一旦太陽滅亡人類也別想活下來,那該怎麼辦?
  • 太陽的壽命還有50億年,科學家卻表示,人類最多還能生存1億年
    地球什麼時候會毀滅?相信很多朋友都會覺得,地球與太陽是共生共死的,畢竟,地球作為太陽系中的一員,圍繞著太陽旋轉。而且地球上適宜的溫度、豐富的液態水等等,都離不開地太陽能量的賜予。如果有一天太陽進入生命的尾聲,那麼地球也會猶如《流浪地球》中那般,隨著溫度的下降,就再也無法適合生命繁衍進化。那麼,太陽還剩多少壽命呢?科學家們研究發現,太陽還可以存在50億年的時間。不過,這漫長的50億年時間裡,屬於人類的卻連50分之一都不到,也就是說,留給人類的時間不足1億年,這是為什麼呢?
  • 50億年後太陽將毀滅世界,地球命運將會怎樣,人類又將何去何從
    那一天肯定會到來,不過在座的每一位是看不到了,因為沒有人可以活幾十億年。地球的命運有兩個,有可能會幸運地躲掉被太陽吞噬的命運,但已經是一顆火熱的星球了,另一個就是被太陽吃掉了。人類的命運又會怎樣呢,幾十億年後的事情,誰又能說得準。
  • 假如太陽突然熄滅,留給人類的時間會有多少?
    太陽其實是一顆恆星,它之所以放出光和熱其實是由於太陽內部不斷的核聚變,但是太陽內部的氫也有消耗完的一天,核聚變也有停止的一天,因此太陽也是有壽命的,只不過距離太陽死亡還有非常遙遠的距離。因此我們現在仍然可以享受著日出東方,日落西山的風光。不過,科學界免不了一些腦洞大開的研究學者,有人就提出了一個假設:假如有一天太陽突然熄滅了或消失了,地球會發生什麼?留給人類的時候還會有多少?
  • 太陽毀滅是何時?人類還能生存多久?
    我們的宇宙外物都避免不了生老病死,生命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人類是地球上最智商的動物,但是也避免不了天災人禍,太陽系和地球息息相關,直到太陽系毀滅的時候,地球也將不復存在,太陽系的毀滅是何時?人類還能生存多久?
  • 太陽現三年來最強耀斑爆發,50億年後太陽滅亡?人類文明怎麼辦
    ,當然,這些能量爆發瞬間是發生在太陽,並不是在地球,在傳到地球以後,能量就沒多少了,所以我們一般是沒法感受到太陽活動爆發時帶來的影響。既然太陽也會有滅亡的那一天,那太陽還有多長時間呢?太陽是太陽是一顆黃矮星,而黃矮星的壽命一般為100億年,目前太陽大約已經有45.7億歲了,也就是說,在大約50億年以後,太陽就會到達「終點」,內部的氫元素幾乎會全部消耗盡,再也不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太陽了。
  • 太陽現三年來最強耀斑爆發,50億年後太陽滅亡?人類文明怎麼辦
    時,一般會持續幾分鐘到幾十分鐘,能夠在短時間內釋放出大量的能量,幾乎相當於上百億顆巨型氫彈同時爆炸釋放的能量,當然,這些能量爆發瞬間是發生在太陽,並不是在地球,在傳到地球以後,能量就沒多少了,所以我們一般是沒法感受到太陽活動爆發時帶來的影響。
  • 當太陽在50億年後毀滅時,地球會怎樣?仍會保持自轉和公轉
    雖然太陽會在50億年後迎來毀滅,但太陽毀滅地球生命用不著等到那個時候只要再過不到20億年的時間,地球生命就會因為太陽溫度變得太高而毀滅。 太陽內部的氫核聚變會不斷製造出更重的氦,這些元素會在太陽中心不斷富集,使得引力坍縮效應增強,從而讓氫核聚變的反應速率越來越快,導致太陽的溫度越來越高。溫度升高的太陽會使宜居帶向外偏移,使得地球不再運行在宜居帶中。
  • 如果太陽變成白矮星後,地球沒有毀滅,人類將如何生存
    如果太陽變成白矮星後,地球沒有毀滅,人類將如何生存 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這個美麗的地球,在這個宇宙中已經存在了四十六億年了。那麼我們知道,地球是在太陽形成的三億年後才出現的。所以太陽對這個地球上生命的出現和發展,是起到了一個關鍵性的作用。但是這個太陽不會永遠的伴隨著我們,雖然理論上來講,地球可以一直在這個宇宙中存在下去。太陽是沒有辦法做到的,因為它是一顆主要由氫元素和氦元素組成的恆星。恆星都是有壽命的,像太陽這種黃矮星,壽命只有一百億年而已。而現在這個太陽,已經走過了其生命歷程的一半了。
  • 如果太陽突然毀滅了,地球會怎樣?
    現在太陽質量中的大約四分之三的化學組成是氫,剩下的幾乎都是氦,而氧、碳、氖、鐵和其他的重元素質量少於2%,其以核聚變的方式向太空釋放光和熱。太陽是一顆黃矮星,黃矮星的壽命大致為100億年,目前太陽大約45.7億歲。當太陽以核聚變方式轉向新元素的過程結束時,太陽的質量將稍微下降,太陽的外層將延伸到地球或者火星目前運行的軌道處,而這兩顆行星由於太陽質量的下降,這兩顆行星將會離太陽更遠。
  • 太陽的壽命還有50億年,但人類只有9億年,9億年後人類將何去何從
    2020-11-24 01:14:39 來源: 星樂快報 舉報   太陽的壽命還有
  • 都說太陽的壽命還有50億年,那麼地球還有多少年呢?看後大吃一驚!
    太陽與地球是同類的,壽命應該也是同等的,宇宙空間唯一不一樣的,就是地球上有了人類,而且人類的進步每天都在發展著,而太陽和地球的能量每天都在消耗著,太陽就靠它的內核在產生熱能量,還有50億年的壽命就不錯了,而地球上的資源也在被人類利用著,還有50億年壽命也算不錯了。
  • 太陽毀滅之後,全人類要何去何從?科學家的回答讓人既欣慰又踏實
    我們首先來看樂觀的一面,在未來,我們人類會發展得很好,我們的文明將會延續下去,世界和平,我們的生活水平條件都非常的好,科學科技水平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我們擁有非常完善的安全系統,不用擔心隕石和小行星的襲擊,甚至我們可以通過科學技術手段抵消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
  • 太陽壽命或只剩50億年,如果太陽消失,人類還能生存多久?
    只要有太陽存在的一天,那麼地球上的萬物就能夠繼續繁衍下去,但是根據科學家的研究數據來看,目前太陽的壽命或許只剩下50億年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如果到了未來太陽消失後,人類又能夠撐多久呢?就在某一時刻,核心區域開始釋放能量,一顆能夠散發光和熱的星球由此誕生,這便是太陽。按照太陽的能量釋放來看,到了未來,太陽也會變得更熱更大,而太陽的能量也影響著地球上的環境,地球的氣溫也會隨著太陽而繼續升高,如果到達某個臨界值後,地球的環境將不再適合人類生存了,如果那個時候人類還沒有走出地球,那麼或許我們的文明也會走向終結,也變成一顆渺小的宇宙塵埃。
  • 太陽多久後會「毀滅」人類?:不必等50億年,10億年時間就夠了
    我們人類和腳下的地球,在宇宙空間當中,確實算不上安全,而且從地球誕生伊始,也一直都受到著許多來自宇宙的威脅——而要說未來必然會發生的,莫過於就是太陽的演變。在《流浪地球》當中,太陽即將發生「氦閃」,雖然在現實世界裡這種情況要大概50億年後才能發生,但是來自太陽的「威脅」,確實也是地球,或者說人類必須要面對的威脅。
  • 50億年後太陽或毀滅,太陽系不復存在,人類如何繼續生存下去?
    在太陽系中,人類是唯一的生命體,儘管科學家們花費長時間的心思希望能夠找到與人類一樣的智慧生物,可這幾十年的研究並沒有獲得什麼實質性的進展,人類在太陽系中的確是唯一的!不過,許多科學家們也並沒有因此洩氣,而是將目光放到了太陽系以外的其他星球。
  • 太陽還有數十億年的壽命,人類能否活到那會?科學家:會先行一步
    太陽公公其實是一顆黃矮星,據科學家的研究發現黃矮星的壽命一般在100億年左右,現如今太陽已經過了50多億年了,已經步入中年的太陽變得越來越懈怠和疲憊。科學家認為太陽還有70億年左右的壽命。如果太陽消失了,地球是否也會跟著消失呢?實際上,太陽恐怕還沒有消失,但人類或許就已經滅絕了,為何這麼說呢?我們接下來一起往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