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恆星,它幾乎是熱等離子體與磁場交織著的一個理想球體,太陽的直徑為地球的109倍,體積大約是地球的130萬倍,其質量大約是地球的330000倍。現在太陽質量中的大約四分之三的化學組成是氫,剩下的幾乎都是氦,而氧、碳、氖、鐵和其他的重元素質量少於2%,其以核聚變的方式向太空釋放光和熱。太陽是一顆黃矮星,黃矮星的壽命大致為100億年,目前太陽大約45.7億歲。當太陽以核聚變方式轉向新元素的過程結束時,太陽的質量將稍微下降,太陽的外層將延伸到地球或者火星目前運行的軌道處,而這兩顆行星由於太陽質量的下降,這兩顆行星將會離太陽更遠。
那麼如果太陽在運轉期間突然毀滅,地球會發生什麼事呢?有2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
首先太陽是一個熱等離子體與磁場交織的理想球體,在我們認知的常規毀滅(爆炸),那麼太陽中被磁場約束的等離子體將被大量釋放出來,向周邊星球噴射而出,當噴射到地球的時候,大量熱等離子字體轟擊地球,在地球的磁場作用下,抵擋部分熱等離子但仍然有不少熱等離子體轟擊到地球,使得地球表面迅速升溫,地球一面被轟擊成高熱環境,使得地球一面一瞬間生靈塗炭,噴射結束後由於太陽的消失地球地表迅速進入一個冰封的狀態。例如像冥王星一般,到處是宛如一個冰封的星球。然後有由於太陽的消失,地球不再進行繞日公轉,將脫離太陽系的運行軌道,直至遇到下一個星系軌道。
第二種情況
高緯度文明,利用空間武器驅散太陽核聚變材料,太陽核聚變結束。地球迅速進入冰封狀態,由於沒有太陽能輻射,使得地球地表所有動植物一瞬間被冰凍,地球逐漸脫離原公轉軌道,可能會被其他星系吸引至其他星系軌道。
網友你們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