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
大約在46億年以前,通過一次宇宙大爆炸,產生了巨大的氫氣雲,其中有的被釋放出來,隨著漂浮的氫的集中,在太陽系形成了分子雲,在重力的施壓下開始高速旋轉,後來形成了巨大的圓環狀,再後來成了巨大的氣體球,在經過劇烈壓縮,促使原子產生核聚變從而加速了太陽的形成。
太陽是個特別活躍的天體,它的內部始終發生著劇烈的核反應,從中心到0.25太陽半徑是太陽發射巨大能量的真正源頭,也稱為核反應區。也就是從這裡,太陽核心處的溫度高達1500萬度,壓力相當於3000億個大氣壓,隨時都在進行著四個氫核聚變成一個氦核的熱核反應。根據原子核物理學和愛因斯坦的質能轉換關係式E=mc2,每秒鐘有質量為6億噸的氫經過熱核聚變反應為5.96億噸的氦,並釋放出相當於400萬噸氫的能量,正是這巨大的能源帶給了我們光和熱,但這損失的質量與太陽的總質量相比,卻是不值一提的。
根據對太陽內部氫含量的估計,太陽至少還有50億年的正常壽命。其中產生的光和熱有的照射到了地球,使我們人類有白天黑夜,有了溫暖的環境,它的活動也會對無線電產生幹擾,對衛星,通訊,都有可能造成威脅和毀壞。
氫彈
說到氫彈,我們大家馬上就會想到核武器,沒錯,它就是核武器的一員,主要原理就是利用氫的同位素(氘,氚)核聚變反應,用它釋放出來能量來進行大規模殺傷和破壞。
氫彈屬於熱核彈,資料顯示,65噸當量的氫彈,它的爆炸產生的威力能達到1000萬噸。相當於美國投在廣島原子彈的500倍。
總結
太陽之所以能持續不斷的核聚變反應,就是因為它有太多太多的支持它核裂變的原料,而且在不停地重複著這個核裂變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