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敏捷、更強壯、更進化!鐵血戰士和異形的混種「鐵血異形」介紹

2020-12-03 豆芽罐子

在1989年,福斯影業的盟友「黑馬漫畫」出版社想出了讓《異形》和《鐵血戰士》兩大品牌合作,藉此融合了額外的支線品牌《AVP》,使得兩大科幻怪物可並存於同宇宙中,更開始擴展許多設定。其中最引人討論的,就是集結異形與鐵血戰士兩者特色的存在「鐵血異形」。

鐵血異形的概念最早是出現在1991年未上映的AVP電影《異形大戰鐵血戰士》中,由編劇彼得·布裡格斯所撰寫的第二版劇本裡,而負責外形設計的則是知名漫畫家多爾曼,他融合兩者外型特色創造了這個混種怪物,替往後創作者在設計上奠定基礎(上圖)。不過由於電影最終沒推出,導致鐵血異形的初次登場,變成了漫畫故事《異形大戰鐵血戰士》。

鐵血異形的外觀通常有著鐵血戰士中類似髮辮的附屬物,且有著細長且強力的下顎,但比異形更敏捷,且比鐵血戰士強壯。值得注意的是,鐵血異形的皮膚防禦力很高,能在巖漿內能短暫生存,甚至一定距離範圍內,遭受到鐵血戰士的等離子炮攻擊也能毫髮無傷。為此鐵血異形可以說是集合兩大怪物生理優勢但更強化的優秀物種,宛如站在食物鏈頂端。

此外,鐵血異形也會學鐵血戰士把被害者的頭顱給整個扯下,但它們並沒有榮譽和狩獵的概念,應該只是因為有著鐵血戰士宿主流傳的記憶和本能,才會下意識做出相關行為。

最早設定,鐵血異形女王無法靠自然演化而成,所以必須靠基因改造才會誕生,但電影裡,鐵血異形是能夠自己進化成女王形態,後來官方決定重新設定,表示鐵血戰士的DNA過於複雜且常被改造,導致每一個鐵血異形的演變生態都會跟著有所不同,同時這也能解釋漫畫、電玩、小說、電影的鐵血異形為何每個外觀都差很多的原因。

也因鐵血戰士基因的多樣性,導致即便同樣為鐵血異形,個體間也有不少差異,像是有的長相跟異形幾乎一模一樣;有的則是留著異形的酸性血,也有的是只留著鐵血戰士帶有螢光的綠色血。

其中大家要注意的是,官方強調鐵血異形不能被稱之為雜種,因為它們只是異形利用鐵血戰士作為宿主誕生的種類,就如同猩猩異形、犀牛異形、猴子異形一樣是平凡的存在(雖然對鐵血戰士來說是汙辱性的生物)

如果你遇到的鐵血異形是紅色版本,那就要更小心了,因為這類鐵血異形還有一個可怕的地方,那就是它每次受重傷就會脫皮,藉此拋棄掉受損的身體部位,藉此長出更強壯的替代品,使得物理優勢更加強許多。甚至有些人推測鐵血異形就是靠這樣的機制,進化成女王狀態也說不定!

相關焦點

  • 鐵血戰士和異形的混種鐵血異形概念圖:更敏捷、更強壯、更進化!
    在1989年,福克斯影業的盟友「黑馬漫畫」出版社想出了讓《異形》和《鐵血戰士》兩大品牌合作,藉此融合了額外的支線品牌《AVP》,使得兩大科幻怪物可並存於同宇宙中,更開始擴展許多設定。其中最引人討論的,就是集結異形與鐵血戰士兩者特色的存在「終戰異形」(Predalien)。
  • 鐵血戰士、異形以及工程師誰更強?
    那麼這三個強大的種族,究竟誰的戰鬥力要更強一點呢?首先要說的是雖然鐵血戰士官方認可了異形作為鐵血戰士的獵物這一設定,但是異形方面出的故事基本都是獨立且跟鐵血戰士沒有關聯的,畢竟鐵血戰士作為異形的強敵被拿到電影裡說有點導致異形的逼格下降,至於《AVP》也只能稱之為一個「大雜燴」。
  • 2018新鐵血戰士第四部:最強的還是異形變種
    我們看鐵血異形的特點:鐵血異形是以鐵血戰士為宿主,兼顧了鐵血戰士和異性的優秀基因。鐵血異形身高三米,擁有鐵血戰士的雙顎、頭部有鐵血戰士招牌的辮子,外部骨骼也呈現出鐵血戰士的外表,尾部有鋒利的鋸齒狀倒鉤。鐵血異性體型巨大,可以攀爬,但行動緩慢,不過其力量也遠遠超出普通異形,鐵血異性兇殘成性,嗜好殺戮。
  • 異形大戰鐵血戰士2010:高度還原鐵血獵殺過程和裝備的暴爽遊戲
    最近新的《鐵血戰士》電影上映了,又帶動了一波鐵血影迷的懷舊,但是影片的質量卻不咋地,裡面的鐵血實在太弱了,這讓很多喜歡看鐵血戰士獵殺過程的鐵粉感到不滿。而有一款鐵血戰士元素的經典遊戲,完美的還原鐵血戰士獵殺的過程還有武器裝備。
  • 《鐵血戰士》曝光棄用概念造型,鐵血科學家,「異形抱臉蟲」現身
    ,影片最新曝光了關於片中的「特使鐵血(emissary predator)」和抱臉蟲裝置概念圖,並曝光了一些相關介紹,來一起看一下:1、特使鐵血造型設計。從這裡我們能看出,電影原本設定中,展現了鐵血戰士的兩個等級,或者說兩種分類,科學家階層和戰士階層在鐵血星球上的關係怎樣並不清楚。
  • 《異形大戰鐵血戰士3》原將出現「異形王」,體型巨大帶翅膀
    《異形大戰鐵血戰士》是個很有意思的系列,一部分異形和鐵血戰士粉絲不喜歡,但是另一部分人卻是從這個系列開始認識並喜歡上異形和鐵血戰士的。在《異形》系列和《鐵血戰士》系列未來都充滿變數,《異形大戰鐵血戰士3》更是遙遙無期的現如今,這兩個系列的粉絲的確有點失落。
  • 鐵血戰士的宿敵——異形全種類科普
    上次講完了鐵血戰士,也講了鐵血戰士、工程師以及異形之間的關係,很多讀者覺得異形和鐵血戰士並不是一個宇宙的,這裡首先要說的是在鐵血戰士的世界觀裡,異形的存在是被官方承認的。異形的生態系統其實跟蜜蜂有點相像,異形女皇就跟蜂后一樣,而外出獵食的異形跟工蜂也並無二致以至於這種外出獵食的異形直接被稱為「工蜂」。那麼在簡單的熟悉了異形的設定以後,就開始介紹異形的種類吧!
  • 來看看讓異形聞風喪膽的鐵血戰士,到底是什麼來頭?
    對於科幻迷來說「鐵血戰士」這個名字如雷貫耳,不過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我還是有必要重新為你們介紹下。鐵血戰士,英文名叫做「Predator」,意為「掠奪者」或「捕食性動物」。和「異形」一樣,「鐵血戰士」的銀幕形象也出自好萊塢電影特效大師斯坦·溫斯頓之手。
  • 異形大戰鐵血戰士中,鐵血戰士為什麼會殺異形皇后和幼崽
    看過這一系列電影的人應該清楚,鐵血戰士是不殺孕婦和孩子的。那麼他為什麼會殺皇后和幼崽呢?其實嚴格來說,鐵血並不是不殺孕婦和幼崽,而是不殺沒有威脅性的對手,而且這一條規則並不是信條或者鐵則,而是這樣的殺戮沒有榮譽感而已,所以他們不屑於這樣的殺戮。
  • 計劃中的《新鐵血戰士2》,超級鐵血再登場,與《異形》正式聯動
    不僅《異形》系列有各種沒有拍出來的項目,《鐵血戰士》系列也是一樣的,2010年的《新鐵血戰士》的編劇Alex Litvak在近日採訪中,談及了他們原本計劃中的《新鐵血戰士2》,其中的很多設定都挺有意思。
  • 異形品種大百科
    點擊上面「科幻新紀元」關注我們設為「星標」不再錯過精彩內容
  • 《普羅米修斯》揭秘異形因人類誕生
    什麼是異形異形(Alien 或 Xenomorph)是一種虛構的兇猛外星生物,其首次出現在1979年由著名導演萊德利斯科特導演的電影《異形》中,隨後再次出現在異形系列電影《異形2》(1986),《異形3》(1992)和《異形:浴火重生》(1997)以及《異形大戰鐵血戰士》和《異形大戰鐵血戰士2:安魂曲》中。另外在許多文學作品和遊戲中也可以看到他的身影。
  • 不存在的,鐵血戰士與異形相愛相殺14年
    而喜愛科幻動作片的觀眾們都知道,另一大科幻IP異形和鐵血戰士一直是食物鏈上的死對頭。正逢七夕節來臨,不知不覺鐵血戰士和異形已經打打鬧鬧度過了兩個「七年之癢」,如果能用一個詞來形容這對冤家的話,那必定是「相愛相殺」。今年的8月13日,是鐵血戰士和異形攜手度過的第14個紀念日。為了慶祝這一對璧人,二十世紀福斯在官博發布了紀念日賀圖。
  • 新鐵血戰士/異形掠奪者
    新鐵血戰士/異形掠奪者 Alien.Predator.2018.1080p.AMZN.WEBRip.DDP5.1.x264-NTG 6.2GB
  • 《鐵血戰士》又來了?終極進化更致命!外星掠奪者獵殺手冊
    (《鐵血戰士1》1987年,《鐵血戰士2》1997年,《新鐵血戰士》2010年,《異形大戰鐵血戰士》2004年,《異形大戰鐵血戰士2:安魂曲》2007年)延續了之前鐵血戰士的一貫套路,《鐵血戰士2018》中這群外星來的掠奪者不僅又回到了地球進行新一輪的殺戮,而且過程中進過和不同物種DNA的融合,還有無數次的進化,已經成為了更加狂暴,更加聰明和致命的生物。
  • 禽獸大亂鬥:《異形大戰鐵血戰士》
    ◆異形VS鐵血戰士:實力大比拼◆  20世紀福克斯公司有兩部賣座系列片:《異形》和《鐵血戰士》。1979年,雷德利·斯科特的《異形》剛上映,評論界和觀眾叫好一片,這部電影的成功,直接衍生出後來的三部續集(分別由詹姆斯·卡梅隆、大衛·芬奇、讓-皮埃爾·熱內導演)。
  • 異形大戰鐵血戰士,最後正義終將戰勝邪惡
    哈嘍大家好,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異形大戰鐵血戰士》這部電影給人的感覺要比前幾部看的刺激很多,特別是鐵血和異形開戰時,行了,開始正片。電影開始玉芬在進行野外冰川探險,忽然接到了當地億萬富翁打來的電話,說是僱傭他去參加一次冒險,事成之後給他提供一年的冒險經費。
  • 幾萬年前外星文明殖民地球,用人類繁衍異形,訓練鐵血戰士!
    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是一部名字極其中二的科幻片《異形大戰鐵血戰士》。2004年韋蘭德公司的一顆衛星偵測到在南極洲的地下深處,有一個詭異的形似金字塔的不明物正在散發熱量。鐵血戰士也因為沒有武器被異形殺掉兩個,勁剩的一個鐵血殺死兩隻異形後,摘下了自己的面罩在臉上做勝利的記號,沒想到反被異形偷襲。科研小隊等人在這裡發現了金字塔的來歷,每個鐵血戰士都要通過獵殺異形當做自己的成人禮,而地球只是他們的其中一個試煉場。
  • 美漫志|鐵血戰士打過施瓦辛格,打過異形,也打過蝙蝠俠
    1987年第一部《Predator》在香港上映,當時的翻譯老師就給它起了《鐵血戰士》這個中文片名,片名實際指代的並不是片中的外星生物,而是電影裡與外星生物作戰的特種兵們。到了1990年《Predator 2》上映,儘管前一部裡的那些特種兵們基本都死了,中文片名蕭規曹隨叫做《鐵血戰士2》。所以華語世界的觀眾有一種獨特煩惱,因為被稱為「鐵血戰士」的外星生物,它們並不是「鐵血」,而只能說是「嗜血」。
  • 宇宙夢魘,進化之王:異形是一種怎樣的生物,緣何「偉大」
    用句俗話來說,你有科學,我有神功,你有強大的科技和智慧來武裝自己羸弱的身體,那麼如異形這樣的外星怪物,就用逆天的身體機能和繁衍能力作為應對,這大概就是傳說中的「進化平衡」,代表著著《進化論》的兩個完全相反的極端。異形,就是「進化至上」的王者沒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