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家寶藏》系列導演喬·德特杜巴執導,傑森·斯坦森(《速度與激情》系列,《兩桿大煙槍》),李冰冰,趙文瑄主演,中美聯合投資出品的災難科幻大片《巨齒鯊》,在8月10日上映。
巨齒鯊的大名,如雷貫耳。
巨齒鯊是已發現地球歷史上具有最強咬合力量的生物,平均咬合力為28噸,最大咬合力可達36噸,其牙齒撕咬力量遠遠超過了霸王龍。
歷史悠久的鯊魚唯一一次在海洋中佔據不可動搖的頂端地位、身為最低等的脊椎動物的魚類卻捕食比自己智商高多的鯨類。
巨齒鯊可以獵食海中的任何生物,但最喜歡的還是捕食鯨類。其他海洋哺乳動物也是它的盤中餐。
成年巨齒鯊在開闊的大洋中獵食,幼年的則生活在離岸較近的海域中。巨齒鯊在當時無天敵,只有與巨齒鯊同為頂級掠食者的梅爾維爾鯨相匹敵。
而電影《巨齒鯊》將於明天上映,這部電影由中美合拍,《國家寶藏》系列導演喬·德特杜巴執導,主演陣容包括傑森斯坦森(飾演潛水專家),李冰冰(飾演女科學家張蘇茵),魯比·羅絲,趙文瑄等。
影片講述中國科考隊在深海發現巨型鯊魚,被其攻擊,部分考察隊員被困,一位曾與巨齒鯊遭遇過的潛水專家被僱前去救援。
盤點除了巨齒鯊之外,史前海洋還有哪些霸主?
上龍
如果拿上龍的顱骨與鱷魚的對比,就會很清楚了解:上龍的頭顱巨大,頸部短小,長有彎刀般鋒利的尖齒,且咬齧起來更厲害,其肌肉的橫斷面積的比鱷魚大幾,因此,上龍的肌肉更粗更強,顎部龐大又有力。
一對鰭狀肢和形如長鞭的尾巴幫助它在大海中乘風破浪。上龍捕食獵物時更是迅猛絕倫。上龍處於侏羅紀時期海洋食肉動物頂層,主要以海洋爬行動物為食,也大量捕食烏賊、魚類和其他水生食肉動物等。
鄧氏魚
鄧氏魚是來自遠古時期的一種魚類,其咬合力能夠達到五千千克,被稱為是史前咬合力最巨大的史前生物,關於鄧氏魚名字的來歷有人說由於這種魚的化石被發現的時候被稱為定是魚,後來根據音譯就叫成了鄧氏魚。
它目前是被認為咬合力最為巨大的史前魚類,並且是寒武紀時期最為巨大的魚類,根據考古學家以及動物學家的研究表明,鄧氏魚當時在海底幾乎可以說是稱霸的地位,是一種處於頂級的海洋掠食動物。
龍王鯨
龍王鯨,又稱帝王蜥蜴、械齒鯨,是龍王鯨科中的一個屬,被認為是現代鯨的祖先,約生活於晚始新世4500萬-3600萬年前,現已滅絕。目前科學研究發現它的天敵可能是鯊魚。
龍王鯨為肉食性動物,體長約為15~20米。龍王鯨的化石第一次是在美國路易斯安納州被發現的,剛開始被誤認為是巨大的海洋爬蟲類,古生物學家從埃及與巴基斯坦發現的化石中辨認出至少存在兩個其他的種。
龍王鯨的骨骼暗示它起源於陸地動物:一雙小腳。雖然埃及的化石並不常得到良好的保存,但在一個械齒鯨化石的胸腔找到一團魚化石。
這似乎是它胃內的東西,其中包括幾種不同的魚類骨骸,以及一隻五十釐米長的鯊魚,足以證明:龍王鯨並非性格溫馴的動物。
責任編輯:李曉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