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先來了解一下人類的演化進程。人類屬於哺乳動物,根據已掌握的化石證據,在2.05億年前的三疊紀末期,早期的似哺乳動物和恐龍幾乎同時出現。到了1.42億年前的侏羅紀,各種食草恐龍和食肉恐龍佔據了地球上的統治地位,而哺乳動物則為夜行性小型食蟲動物。
一直到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恐龍的霸主地位仍然穩如泰山,而哺乳動物還是夜行性小型食蟲動物,唯一有點進展的是這個時代的哺乳動物進化出了胎盤。從6500萬年前到180萬年前的古近紀和新近紀,恐龍因為某種原因日漸式微,在這期間哺乳動物出現了井噴式的演化,在4000萬年前就出現了現代哺乳動物的大多數目。在100多萬年前,地球經歷了冰河期,很多大型哺乳動物慘遭滅絕,人類的祖先登上了舞臺,並慢慢演化成現代人類。
從以上考古成果可以看出,哺乳動物出現的時間是相當早的,但是它們一直處於配角的地位。在1億多年的時間裡,各種食草的、食肉的、地上跑的、天上飛的、水裡遊的恐龍長時間的佔據著地球的生態位。面對強大的恐龍,哺乳動物根本不可能向大型化發展,它們只能晝伏夜出,以蟲子為食,勉強在夾縫中求得生存(這一點可以從很多哺乳動物都擁有極強的夜視能力看出來)。而當恐龍式微的時候,哺乳動物卻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崛起了,因此,本人大膽的給出結論,如果恐龍沒滅絕的話,根本就不可能出現人類文明!
可能有人會說了,人類是社會性的智慧生物,可以製造工具,還有著恐龍無法比擬的團隊協作能力,完全可以通過群體的力量挑戰恐龍的霸主地位。好吧,如果人類真的是憑空冒出來的物種,那這種可能性是相當大的,但是人類真的是「空降」到地球上的嗎?答案是否!
根據現有的科學認知,人類的出現是經過相當長的時間演化而來。而當時的恐龍對哺乳動物是全方位的壓制,根本就不可能給人類的祖先有演化的機會,單從大型化這一點來講就行不通,在恐龍橫行的時代,體型稍大一點的哺乳動物,很快就會變成無處不在的食肉恐龍的美餐。
值得一提的是,恐龍並不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生物,在白堊紀晚期,有一些種類的恐龍已經具備了比較高的智力。根據古生物學家的研究,恐龍中智力較高的恐龍--傷齒龍,它的智力已經可以與如今的鳥類相比,大家都知道鳥類是動物界裡智商很高的動物,有些經過訓練的鳥類甚至可以模仿人類的語言與人類交流。除此之外,古生物考古學家在加拿大的阿爾伯達省找到了一種小型恐龍的化石,他們發現這種被命名為「窄趾龍」的大腦比同時期的其它恐龍要大上很多,可能具備了很高的智力。由此可見,如果恐龍沒有滅絕再進化幾千萬年,它們的智力會發展到什麼地步。
基於以上發現,加拿大的古生物學家戴爾.羅素還提出的聳人聽聞的「恐龍人學說」,他指出如果沒有6500萬年前的那場大災難,傷齒龍等高智力的恐龍很可能會進化成高等智慧生物--「恐龍人」,並替代人類成為地球真正的主宰!事實上,戴爾.羅素的這種說法嚴重的挑釁了人類的尊嚴,由於太過荒誕和缺乏佐證而很快被科學界否定了。
綜上所述,人類的出現完全是集天時地利人和之大成,如果恐龍沒有在白堊紀晚期發生滅絕事件,地球上很可能就沒有人類這種物種的出現。至於恐龍為什麼會在快要進化出智慧的時候突然遭到滅絕,大家可以大膽的想像一下,歡迎大家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