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能力是幹部的「第一能力」,也是衡量幹部能否挑重擔的「第一標準」。履行兵團職責使命,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必須進一步提升把握方向、把握大勢、把握全局的政治能力,在辨別是非上有定力,在把握大局上有底氣,在駕馭複雜局面上有本領,既站得高、看得遠,又挑重擔、善創新,積極主動解決問題。
提升把握方向的能力。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舉什麼旗,走什麼路,事關黨的前途命運和事業興衰成敗。把好政治方向,最關鍵的就是堅持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只有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排除各種幹擾,任何情況下都做到政治信仰不變色、政治立場不動搖、政治方向不偏移,不當「牆頭草」,不當「老好人」,做政治上的老實人、明白人,才能切實擔負使命履行職責。
提升把握大勢的能力。毛澤東同志指出:「當桅杆頂剛剛露出的時候,就能看出這是要發展成為大量的普遍的東西,並能掌握住它,這才叫領導」「如果沒有預見,叫不叫領導?我說不叫領導」。回顧歷史,革命先驅正是看到了時代潮流和民心所向,從而作出正確的抉擇,站在歷史正確的一方,順應了時代發展大勢,推動了時代進步。面對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兵團各級幹部要爭做「桅杆上的瞭望者」,既要用好歷史的「長鏡頭」,也要用好世界的「廣鏡頭」,還要用好實事求是的「微鏡頭」,透過紛繁複雜的表面現象和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把握事物本質,看清發展大勢,全力推進兵團各項事業不斷取得新的勝利。
提升把握全局的能力。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做好兵團工作,必須統籌兼顧,加強整體統籌和長遠謀劃,處理好當前與長遠的關係。當前有成效、長遠可持續的事,要放膽去做;當前不見效、長遠打基礎的事,也要努力做好。善於把分管工作放在兵團事業全局中來思考,把當前任務放在過程鏈條中來運籌,做到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效果導向相統一,防止坐井觀天、急功近利。對國之大者心中有數,既為本單位爭光,更為全局添彩。
兵團各級幹部只有練就把握方向、把握大勢、把握大局,辨別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駕馭政治局面、防範政治風險的慧眼,才能「不畏浮雲遮望眼」,切實把黨和人民賦予的政治責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實在行動上。(榮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