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的基層幹部要注意提高「三個能力」

2020-12-05 選調生

新時代呼喚新使命,新使命需要新擔當和新作為。我們基層幹部要注重提升「三個能力」,與時俱進才能更好的服務群眾。一是提升學習能力。「學」,然後知不足。很多幹部平常更多的是忙於事務性的業務工作,完全疏忽的自身學習。我們應該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為自己充電補鈣,向書本學習,向實踐學習,向領導同事學習,向群眾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素養和綜合能力。二是提升反應能力。作為基層幹部,直接面對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如何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如何得到群眾的理解、贏得群眾的支持,是我們需要深思和力踐的問題。在新形勢下,群眾工作也面臨新的挑戰。要做好群眾工作,就要在各種錯綜複雜的矛盾面前,臨危不懼。就要增強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能力,做到及時反應、準確反應。就要承受得起各種壓力,掌握科學的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化解矛盾。三是提升執行能力。黨的執政能力集中體現在黨員幹部的執行力上。強大的決心必須付諸行動。在平常的工作中,我們要增強時間觀念和效率意識,確保質量,注重實效,以勤勤懇懇的態度、奮發進取的精神、真抓實幹的作風乾好每一項工作,更好的服務基層,服務廣大人民群眾。

作者/來源:小雪畢

#社會百態#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從五個維度提高基層社會治理能力
    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重點在基層,難點也在基層。基層幹部處在服務群眾、化解矛盾的第一線,直接與群眾接觸,直接決定著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能否不走樣地在基層貫徹執行,直接關係到黨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加強基層幹部隊伍建設,提升基層幹部的社會治理能力,需要通過加強思想淬鍊、政治歷練、實踐鍛鍊、專業訓練,引導廣大基層幹部從強化制度意識、增強制度自信、抓好制度落實,不斷提高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基層社會治理理念。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關鍵在體制創新,核心是人,只有人與人和諧相處,社會才會安定有序。
  • 基層幹部在危機治理中要防止陷入路徑依賴丨領導科學
    在面臨危機事件時,基層政府因權力有限,有時儘管已經掌握了風險信息,但必須依照相關規定層層上報,經上級部門批准才能公開信息,啟動應急響應,有時容易錯過危機防控的黃金期。基層資源薄弱,專業力量缺乏,有時一個基層幹部要應對上級七八個部門的督查考核,常常忙於迎評迎檢、報表材料,無暇解決實際問題。由於上下級政府間權力不對稱,責任邊界不清,一旦出現危害性後果往往強調屬地責任,問責基層幹部。
  • 基層幹部網絡運用普遍滯後 面對輿情眼高手低
    儘管這些年基層幹部的網絡知識、參與能力以及對新興媒體傳播規律的認識有明顯提高,但總體上與廣大網民尤其是網絡意見領袖相比,基層幹部大多處在「菜鳥」水平,彌補「本領缺陷」尚需要幹部與「網」俱進。重慶市去年的調查表明,儘管幹部整體上網率已超過90%,但多屬淺層單向觸網狀態,81%的人只是上網「看看新聞」,不會使用QQ等即時通訊工具的達42.7%,對微博等社交網站完全不了解的達81.3%。
  • 辰時雨:青年幹部接受基層鍛鍊才能更好服務民眾
    青年幹部應該積極到基層-線去鍛鍊。深入到群眾內部,增加工作經驗,提高工作能力, 不應怕吃苦,也不應以功利之心去看待下基層, 基層條件艱苦,工作任務繁重,許多年輕幹部因無法適應基層複雜的工作環境而不願下基層,出現了逃避的想法。
  • 三個強化,加強基層政治生態建設
    「政治生態同自然生態一樣,稍不注意就容易受到汙染,一旦出現問題再想恢復就要付出很大代價。」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打造基層良好的政治生態對於實現各地方政通人和、繁榮穩定有重大意義。  強化理論學習,增強紀律規矩意識。
  • 基層幹部優勢「混凝土」
    他們用「復工專員」的新身份貼心上崗,給企業送政策「禮包」,幫助企業補齊防疫「短板」,摸排企業困難問題51個,其中協調解決43個。(2020年5月13日,中國組織人事報)混凝土是一種人造石材,它原料豐富,價格低廉,生產工藝簡單,在使用上具有和易性、抗壓強度高,耐久性好等特點,使用範圍十分廣泛。作為基層幹部,需要面多樣複雜的環境,不放多學學「混凝土」的優秀品質。
  • 年輕幹部要學好三門必修課
    新時代賦予了年輕幹部幹事創業的機遇和挑戰,年輕幹部要珍惜大好機會,用實際行動去努力奮鬥,牢記使命,勇擔重任,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進程中,披荊斬棘,一往無前,在基層一線實踐中,不斷自覺磨練自己,鍛造真本事,練就真本領,真正成為新時代發展的「中流砥柱」。
  • 基層減負年是什麼意思?給基層減負要怎麼減
    客觀而言,這幾年基層承擔著三大攻堅戰的任務,絕大多數幹部是理解的,也是願意為此付出的。在島叔調研過的多個貧困縣,幾乎都有倒在扶貧一線的基層幹部——他們或因勞累過度而倒在工作崗位上,或因意外倒在扶貧路上。  但給基層幹部負擔最大的,很大程度上是精神負擔,是累死累活還得不到承認的受挫感。  他們抱怨的是,做實際工作的同時,為什麼要花大把的時間去做一些無用功?
  • 一項基層年輕幹部培養的「破圈」實驗
    (□記者孟一報導)  □ 本報記者 姜國樂 孟一  本報通訊員 李 驍  「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是應對當前複雜形勢、完成艱巨任務的迫切需要,也是年輕幹部成長的必然要求。」2020年10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對幹部尤其是年輕幹部提出了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明確要求,也為年輕幹部成長成才、更好肩負起新時代的職責使命指明努力方向。  基層,一直是磨礪年輕幹部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舞臺。
  • 兩頭抱怨:"基層幹部說群眾不聽話,群眾說幹部不像話"!末梢治理如何...
    上面一聲令下、下面層層傳達,快速響應有時差;黨員幹部幹、普通群眾看,要打「人民戰爭」但發動組織人民有落差;重點人群、風險人員在哪裡、怎麼管?「表哥」「表姐」手工摸排跟不上,精準管控有誤差……甚至一些地方由於社區幹部組織動員能力不足,出現「基層幹部說群眾不聽話,群眾說幹部不像話」的兩頭抱怨現象。末梢治理機制的不盡協調,力度的難以均衡,讓人感嘆與現代基層治理「全覆蓋、無盲區、扁平化」還有距離。
  • 機關幹部到基層營連「打卡」上課
    「本以為機關就走個過場,結果宣傳科科長和覃幹事連課後討論都一同參加,真是太給力了。」回憶起主題教育第一專題的場景,五連指導員嚴龍關笑著對記者說,這是旅裡今年探索開展主題教育新路子出現的新景觀。「主題教育覆蓋全員,必須人人參與,不漏一人。」
  • 軍委對政治幹部明確了對黨絕對忠誠「五個特別」要求
    習主席在講話中,著重對政治機關和政治幹部隊伍建設作了集中闡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比如,關於政治工作主體力量的地位作用、「兩個下功夫」的建設重點、「兩個行家裡手」的能力標準、「三學」的部署,以及培訓選拔需要注意兩個方面、新型作戰力量部隊政治工作力量編配要求、強化「三個意識」,等等。
  • 準確把握提高群眾工作能力的科學內涵
    準確把握提高群眾工作能力的科學內涵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面對複雜形勢和艱巨任務,我們要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幹部特別是年輕幹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科學決策能力、改革攻堅能力、應急處突能力、群眾工作能力
  • 提高「七種能力」 不負時代使命:看南寧市法院的派出庭長們這樣說...
    今年10 月10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秋季學期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講話時,要求年輕幹部提高「七種能力」,即提高政治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科學決策能力、改革攻堅能力、應急處突能力、群眾工作能力、抓落實能力。
  • 20個基層難題集中「診脈開方」
    本報訊 吳中和、記者賴文湧報導:「新時代政治工作者要樹立專業理念,把政治工作當成學問來鑽研……」深秋時節,東部戰區陸軍某保障大隊政治工作幹部集訓課堂上,國防大學政治學院劉正斌教授圍繞「政治工作基本問題和政治工作傳統」進行授課,引導集訓學員在查擺問題與破解矛盾中探求政治工作方法路子。
  • 2021時政熱點分析:青年幹部提升能力是第一要義_安徽中公教育
    2021時政熱點分析:青年幹部提升能力是第一要義 當前,我國社會正處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青年幹部成長成才是「百年大計」,習總書記也強調幹部特別是年輕幹部要提高「七種能力」:政治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科學決策能力、改革攻堅能力、應急處突能力
  • 年輕幹部要有七種能力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儀式上發表重要講話,講話中要求年輕幹部提高七種能力:政治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科學決策能力、改革攻堅能力、應急處突能力、群眾工作能力、抓落實能力。學習並培養這七種能力,在一個年輕幹部的成長曆程中是必經之路。
  • 時政新聞眼丨 從三個關鍵詞,讀懂這場不一般的基層代表座談會
    對象是基層幹部群眾代表,主題是聽取對「十四五」規劃編制的意見和建議。這也是總書記圍繞該主題主持召開的第六場座談會。 △聯播視頻丨習近平在湖南長沙主持召開基層代表座談會 哪些基層代表在座談會上發言? 座談會上,有10位基層幹部群眾代表作了發言。他們來自湖南省內的多個領域。「很榮幸再次見到總書記。」
  • 烏魯木齊航空順利召開基層幹部員工座談會
    (通訊員 楊智宇)9月22日至9月28日,為深入貫徹海航集團「員工是最寶貴的財富」企業理念,打造有溫度的僱主品牌形象,搭建企業和員工全方位的交流平臺和機制,烏魯木齊航空順利召開基層幹部員工座談會。員工座談會覆蓋公司11個部門,各部門通過部門例會、中心例會、班組例會、黨支部民主生活會、視頻會議等形式先後開展了17次員工座談會,共計8名公司領導、1236名員工參會。
  • 基層幹部「壓力山大」 警惕壓力傳導淪為「層層加碼」
    然而,半月談記者調研發現,一些地方在推進工作過程中,也出現了「壓力層層傳導」異化為「壓力層層加碼」的現象,讓處於政策執行末端的基層幹部感覺「壓力山大」。  上級壓下級,級級加碼  「一個計劃一年多建成投產的項目,到我們執行時,已經壓縮成要半年建成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