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海子當年寫得這首抒情詩,引得今日所有文藝青年所嚮往,「從明天起, 做一個幸福的人,餵馬, 劈柴, 週遊世界;從明天起, 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當我站在沙巴的海灘上,腦海裡是久久徘徊著這首詩,作為一個旅人的心之所向。
沙巴,是馬來西亞十三個州之一,有「風下之地」之美譽,英文是Lands below the Winds。但「風下之地」是什麼意思呢?有人形容是「風花雪月之地」,但正確的解釋應該是指沙巴的季候,沙巴處於北半球的颱風地帶以南,不受颱風的幹擾,是一個非常美麗、適合度假的旅遊勝地。
沙巴的日落,被譽為是全球三大最美落日地之一。若在此處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實在是一個幸福的人。幾乎每一個去過沙巴旅遊的人,都會被這裡的日落所陶醉。不少遊客聲稱,沙巴觀賞日落的最佳點是在丹絨亞路海灘(TanjungAruBeach),這是被譽為全沙巴欣賞落日的最佳地點。
每逢傍晚時分,丹絨亞路海灘邊迎來了世界各地等待落日的遊客,平靜或俏皮的海面上將出現世界上最美的色彩。
沙巴,是馬來西亞最美的旅遊勝地之一,擁有非常豐富的旅遊資源。而聞名全球的日落之景,可以說是上帝的寵愛與偏袒了。當日落餘暉之際,晚霞的色彩與藍色大海相融的時候,許多遊客忍不住驚呼起來,拍照打卡或錄小視頻。
但比起丹絨亞路海灘的最佳賞落日地點,我最喜歡的地方還是在可可山。在我眼裡,它是看沙巴欣賞日落和夜景最美的地方,連「之一」都懶得加上。可可山的發現,可以說沙巴悠閒度假之旅最是驚喜的收穫之一了,當時去的時候,它鮮為人知,很少會有遊客找到這地方。
而我也是在沙巴朋友的帶領下,才知道除了丹絨亞路海灘,沙巴還有一個更美賞日落的地點。可可山的位置相對偏僻,從市區出發,開車需要40分鐘左右。可可山是一個小眾景點,名氣不大,但山上有度假村,有餐館,可以一邊喝下午茶,一邊俯瞰整個沙巴以及近海的島嶼與原始雨林。
路邊的一家小餐館裡,幾個當地年輕人騎著機動車前來觀賞日落。從窗外望去,他們的身影在夕陽下也是一道不錯的風景。
沙巴的自然景觀不僅是有海,還有山、雨林、河流。沙巴的西半部普遍是多山地區,包括有馬來西亞三座最高的山峰。境內河流也是全長約560公裡, 河流的下遊盆地是馬來西亞面積最大的溼地平原,更是馬來西亞最大的野生物聚居地。
因而,也形成了沙巴非常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旅遊資源。沙巴的神山京那巴魯山非常有名,神山的最高峰有4095米,是東南亞最高的山峰,山下分布的雨林擁有數不勝數的植物和動物種類,它以其獨特的自然魅力已被列入了世界遺產。
所以,比起神山,可可山就太小眾了。遊客來到沙巴,如果要選擇一座山的話,神山是首選,可可山很多人未曾聽聞。大概也正是如此,當我站在可可山的山腰上看沙巴的日落,看亞庇(沙巴首府)的城市夜色,頓覺驚豔。
很遺憾,我忘記了這家位於可可山的度假酒店,但其酒店所在位置是觀賞日落和夜色的最佳位置之一。即便是不入住這裡,也可以坐下欣賞一番,但最好是點杯喝的。
沙巴屬於熱帶雨林氣候,常年如夏,每逢雨季更是潮溼。但令人感到驚喜的是,雨後的沙巴日落或晚霞會超乎意料的美麗與驚豔。關於沙巴,很多人都不陌生,大馬的旅遊宣傳一向很給力。但沙巴的歷史文化,了解得人卻不多。
沙巴舊稱「北婆羅洲」,這個名稱具有「秘境」感。在公元6世紀,沙巴就與我國有經濟往來,在沙巴博物館所館藏的各式各樣的甕,足證沙巴與我國之間關係的源遠流長。據記載,當時的中國商人來沙巴多為了香料、木材、燕窩等。今天的亞庇,還是馬來西亞較少見的以華人為主的首府,通行客家話,曾在當地一個集市見到許多喝早茶的華人,包括還開了很多家冰室。
亞庇作為沙巴的首府,是進入馬來西亞的「東方之門」,從很早的時候,這裡就已經是一片繁華的商貿聚集地。直到今天,沙巴的大部分的商業貿易活動都集中在這裡,成為馬來西亞發展最為快速的城市之一,最重要的的商業中心之一,同時也是最受歡迎的旅遊勝地之一。
如果來沙巴旅遊,一定不要錯過亞庇的可可山(Kokol Hill),它除了可以賞日落與城市夜景,也能遠眺神山之貌。幸運的話,還會看見雲霧飄落在山間,猶如移動的魔法城堡一般。據朋友說,現在的可可山還可以體驗滑翔傘、蕩鞦韆等活動。
如此美麗的沙巴、如此動人的亞庇,不愧是全球三大最美落日地之一,真的是相當醉人。然而,你可能不會想到,歷史上的亞庇曾多次遭火災,有「火之都市」之稱,二戰期間,更是被日本兵縱火燒成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