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公開愛滋身份:舅舅"恭賀"他給家裡長臉

2020-12-08 網易新聞

(原標題:90後公開愛滋身份:舅舅「恭賀」他給家裡長臉)

2013年8月,劉石在西單門口徵婚。

四年前,只是在門口抽根煙的功夫,劉石發現整個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都在找他。當他拿到了HIV陽性的檢驗報告後,腦子裡只有一個念頭——結束自己的生命。

在朋友的鼓勵下,劉石重拾生活的信心。「知道是愛滋感染者後,一開始讓我住院的醫生忙改口讓我回家。」劉石對「北京時間」(ID:btime007)說起自己的遭遇。

「社會上對愛滋病人的歧視的情況依然存在,依舊沒有得到根本改善。」劉石此後加入了愛滋病相關的公益組織,並成為近60萬愛滋病患者中為數不多敢於公開身份的人,「為這個群體吶喊,爭取基本的權利。」

但即使是這個勇敢的「鬥士」,「不會主動跟室友說明病情,很有可能會被趕出來。」他坦言,沒有公益組織給予的生活保障,他也不會選擇在媒體公開身份。

確診後一門心思想「尋死」

「得知感染後的第一感覺就是想死。」說這話的時候,劉石竟是一臉的陽光。

劉石個頭不高,身穿運動褲和套頭衫,顯得很有活力。頭上還抹了一點髮蠟,左耳帶著一個很別致的耳釘。如今談起自己的患病經歷,他表現地非常淡定從容。

劉石是一位男性同性戀,2012年7月,他身體出現嚴重不適。因為曾有過高危性行為,他意識到自己應該去疾控中心做HIV病毒檢查。很不幸,檢查結果最後顯示為陽性。

那一年,他剛20歲。

回到四年前,他極度消沉,一門心思想「尋死」。

確診成為HIV病毒攜帶者之後,他以患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理由辭職,回家後便開始不停地查資料,找網友諮詢,就是為了找個「不那麼痛苦的死法」。

「一幢靠近海邊的別墅!」從小生活在內陸城市的劉石想到了一個最佳的自殺地。

他把真實的病情告訴了一位最信得過的朋友。聽聞他的病情,朋友立馬趕來安慰並照顧他,這也成為了他「向死而生」的轉折點。

「他陪了我一個月,幫我做一切我想做的事,陪我吃一切我想吃的東西。」劉石很慶幸自己有這樣的朋友,「等他離開的時候,他問我這段時間快樂嗎?如果感到快樂,為什麼不能快樂地過好每一天?」

「從內心底講,我畢竟是想活下去的。」一個月後,劉石打消了輕生的念頭。

他開始學著接受現實,並進行了系統的治療。四年來,他的免疫力細胞(CD4)由極低的2個上升到500個左右(正常人是500-1600)。「我的身體已經和普通人基本無異。感冒發燒的小毛病,吃正常的藥物也可以好。」

選擇正視病情,並不意味著可以坦然面對他人的目光。

「舅舅在醫療領域做事,對愛滋病的了解會比別人多。當時他看我身體不好,頻繁地去傳染病科和疾控中心,就開始有所懷疑了。」劉石不得已告訴了舅舅實情。

「千萬不要告訴我爸媽。」劉石對舅舅千叮萬囑,父母始終是他心裡最難邁過的坎。劉石覺得父母肯定承受不了自己的獨子既是同性戀又是愛滋病患者的事實。

直到有一次離家時,媽媽把他送上公交車,回頭時,劉石看見媽媽在哭。他擔心母親是不是知道了什麼。「畢竟這麼大的事情,家裡人肯定得知道。」後來證實,舅舅確實告訴了母親。

「此前,身體不舒服父母總是會刨根問底。知道我感染愛滋以後便不再問了。」劉石發現父母的關心變得異樣起來,說話越來越小心,桌上的飯菜越來越多。

「不太聊生病的事情,總是說『多吃點這個增加免疫力』、『天冷了要多加衣服』的話。」劉石聽了覺得五味雜陳,「就像一個人快要死了,見一面少一面,需要臨終關懷。他們會背地裡哭,不讓我看到。」

劉石在一場關於愛滋病的報告中做演講。

公開愛滋身份家庭被孤立

真正的重生是在劉石加入公益組織之後,他在那找到了心靈的慰藉,並且大膽做出了公開身份的決定。

2012年10月,走出生命中最陰暗的一段時光後,劉石首先加入了山西一家防艾志願團體做兼職,學習如何快速檢測,如何幫助別人檢測,如何對陽性患者關懷陪同。

「因為周圍的人和我一樣,志願者知道我的病情,也會鼓勵我。那段時間我非常開心。」劉石對「北京時間」(微信號:btime007)說。

此後,劉石認識了魏建剛,他在一家專注於中國性與性別以及性健康問題的NGO工作。

有一次,魏建剛問劉石:「你願不願意站出來以感染者的身份去發聲,這個時候我覺得應該有一個人做這件事情。」

劉石告訴「北京時間」(ID:btime007),在周圍的朋友及志願者的鼓勵下,他做出了公開身份的決定。

2013年7月,劉石在一場愛滋徒步發布會上首次公開了自己的身份。為了能讓大家記住他,他給自己取了「劉石」這個名字,「好記」。1個月後,他來到北京加入魏建剛所在的組織,開始從事全職公益工作。

「儘管每月只拿五六千元的薪水,但能夠滿足在北京的開銷了。」劉石為生病之後仍能夠養活自己而感到驕傲。

初次的曝光並沒有帶來如潮的關注。前來報導的媒體把視線放到了參加活動的一位影視明星身上。

一個月後由他策劃的在西單門口公開徵婚的活動,對他產生了始料未及的影響。那年的七夕節,劉石來到西單大悅城門口,微笑著舉起寫有「我是愛滋病感染者,七夕徵婚」字樣的粉色牌子,向大眾宣傳愛滋病人的正常權利。

次日,一條關於「90後愛滋病感染者徵婚」的消息登上了各大網站的頭條。

「幾乎各大網站的醒目位置都是這條新聞。各大新聞客戶端的頁面,甚至彈窗也推送。」劉石有些竊喜,心裡覺得「好牛逼呀,到處都是我」。

很快,壓力接踵而至。

第一通「問罪」的電話是上海的一位親戚打來的,「你是感染愛滋病了麼?」

「我只是配合當地的媒體做新聞,沒感染。只是配合他們演出。」劉石慌亂極了,本能得想把事情隱瞞過去。

緊接著是舅舅電話,「恭賀」他給家裡人長臉了。

很快這條消息也被父母知道了,來自家庭的巨大壓力讓劉石後悔了一段時間。有些朋友也開始疏遠他,甚至乾脆不再聯繫。

但他很快調整了自己,「我覺得自己還是做了件好事,覺得自己也算偉大了一回。」

令劉石感到欣慰的是,周圍真正親密的朋友沒有離開他,工作的夥伴也沒有離開他。

但他始終對父母抱有歉意,「他們(父母的親友)會想為什麼我們家是這樣?雖然見面的時候表面上依然和氣,但背地裡的猜疑甚至中傷早就把隔閡建立了起來。」

劉石在美國參加世界同性戀運動會。

生活若無保障不會選擇公開

「如果沒有公益組織的工作作為保障線,我確實不會勇敢站出來。這條保障線可以確保自己不會因為曝光而無法生存。」劉石對「北京時間」(ID:btime007)坦言。

「一些人公開身份後最終卻沒能承受住後果。」他解釋,身後沒有保障,公開後遭受到的壓力和歧視是一個人處理不了的,站出來也顯得單一無力。

2005年,一段名為《以生命的名義》的視頻向公眾揭示了同性戀的愛滋病患者這一群體。視頻中,北京某一大學學生大瑋選擇完全暴露在鏡頭前,講述自己的患病史,希望獲得公眾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劉石說,事後學校很快便找到了他,建議他休學一年。一年後,以跟不上課程為由,建議他退學。

所以,愛滋人群在生活中只能「躲躲藏藏」。

劉石的一個朋友也是愛滋病毒感染者,有一天室友偶然間看到了他的藥瓶,便「很關心地」問了很多問題。之後,委婉地表達了要他離開的意思。迫於壓力,朋友不得不捲鋪蓋捲走人。

有了「保障」的劉石也並非無堅不摧,無所顧忌。

「如果室友知道了有可能會把我趕出去。」 劉石在日常生活中也不敢過於坦白,他表示自己也沒有主動跟房東說過自己的病情。

讓他更不安的仍然是父母的反應,首次公開身份後,劉石和父母之間維持著脆弱的平靜。

2014年,劉石參加了在美國克利夫蘭舉辦的第九屆世界同性戀運動會,在18-24歲男子組年齡50米蛙泳比賽摘得銀牌。消息很快被家人知道了。

「媽媽知道我參加運動會後表達了不滿,她覺得我過分的曝光會引來更多的指責。媽媽還說,『你能不能為我們想想』。」劉石覺得母親一直望子成龍,但自己得了病,身份又曝光了,媽媽這樣的希望應該沒有以前那樣強烈。不過劉石認為,在母親的內心深處至少有一塊柔軟的地方還是認可他的,「至少她會為我現在做的事情驕傲吧」 。

公開身份不是為了出名

「我去看病,醫生建議我住院。但當我和醫生說明自己感染HIV的時候,這個省級醫院的醫生連忙說,『不用住了,回家吧』。」劉石的遭遇更加堅定了他為愛滋群體發聲的決心。

「在全國能夠完全公開身份的人,一隻手就能數完。」劉石略帶自豪的伸出手比劃著,但他高調的宣傳方式也引來「炒作」的質疑聲。

「這些事情不是人們普遍理解的『炒作』,而是一種為群體的『吶喊』。 」劉石認為,「既然選擇站出來了,就有義務向大家宣傳愛滋的常識,消除公眾對它的誤解。」

劉石記得有次在計程車上和司機談起了愛滋病的話題,「共用馬桶圈都會得愛滋病」,司機的回覆著實讓他一驚。

「這樣群體的人很多,他們表現出來的是無知。給他們宣傳正確的理念,改變原有的想法,倡導平權,這是我一直也是未來要做的。」劉石篤定地說。

除了無知和誤解,「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心態下的過分恐懼是導致歧視的根本原因。

此前,上海有一檔節目打算安排紅絲帶小學的學生去一般學校體驗生活,和沒有感染HIV病毒的孩子一起上課。然而卻得到了這所學校幾乎所有家長的反對。家長說我們也不想歧視,但這些愛滋孩子如果出現,我們的孩子就請假。

但讓他印象深刻的是醫務工作者對愛滋病人的「區別對待」,「這可能代表了一個更為嚴重的體制問題」。

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在中國的一項調查發現,在職場和學校這兩類場所對愛滋病毒感染者的歧視現象最嚴重,而醫療機構對感染者也存在著較高的歧視態度。

2012年11月,因術前被查出攜帶愛滋病病毒,天津25歲的腫瘤患者小峰(化名)在求醫時屢次遭拒。在轉入第三所醫院時,小峰私改病歷隱瞞病情,最終手術順利進行。

不少網友斥責小峰隱瞞病情,但劉石覺得,這樣的做法雖然有些不妥,但小峰終歸得到了治療,延長了生命。「我們最基本的生存權和生活權需要得到保證。」

「希望有更多的愛滋病患者——無論匿名與否——把他們的故事講出來,讓更多人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劉石稱,他希望公眾明白一件事——愛滋人群和正常人是沒有差別的。



本文來源:北京時間 作者:張璇 責任編輯:張洋洋_NN2149

相關焦點

  • 宇宙最強舅舅,8個孩子16人吃飯,網友:一個月吃舅舅家一年口糧
    宇宙最強舅舅,8個孩子16人吃飯,網友:一個月吃舅舅家一年口糧經常在網上衝浪的人,一定看過這樣一個視頻,視頻中,一個中年男子家裡有好多孩子,擠得滿滿當當的,不過看起來氛圍卻是非常的好。這段視頻在網上發布後,迅速引起衝浪者的圍觀,後經過視頻了解到,該男子名叫龔玲軍,是孩子們的舅舅,因為是過暑假,所以孩子們都來家裡玩。看到過視頻後,龔玲軍也被網友稱為宇宙最強舅舅,而孩子們的飯量也是非常驚人,網友還直呼:一個月能吃舅舅家一年口糧。
  • 廣州首例愛滋病人故事 抗艾20年已結婚生子
    廣州首例愛滋病人抗艾20年 結婚生子  ●關於歧視 跟著醫生來家裡做抽血做檢測的護士,因為不小心被蚊子咬了,當場嚇到,聽說回去哭了兩天。  ●關於愛情 奧運會閉幕那天,跟玉文提出登記結婚的想法,「想要找一個伴兒一起活下去」。
  • 以三本書走入暴動:酷兒、謀殺與愛滋 | 石牆50年
    McDarrah/Getty石牆暴動二十年後,我以一個年輕活動分子的身份從衛斯理安大學(Wesleyan University)畢業。1985年,我在讀大學的時候出櫃,一開始是以雙性戀的身份(也算是真相的第一版初稿),後來才正式以同性戀的身份出櫃。
  • 【手記】愛滋拆遷回訪:當年受訪病人近半離世
    尹小楓  唯一同意使用真名的愛滋病人  尹小楓是當年前往汝南縣西關村參與拆遷的愛滋病人之一,也是唯一同意記者使用真名見報並公開形象的愛滋病人。但待到稿件正式見報前2小時,我決定對他使用化名。  他在一次驗血時被查出HIV陽性,這是他1990年代賣血後的「遺產」。
  • 網友發了一張舅舅坐的破電競椅,沒想到評論區直接沸騰了,這是電競...
    大家有沒有這樣一個想法,就是自己的某個親戚是知名電競選手,然後他隱藏自己身份,最後有一天自己發現了這個秘密,從此以後走上了一條電競之路……在很多人看來,這或許只存在於小說中,但是最近有位網友卻是發現了關於他舅舅的大秘密。
  • 河南愛滋病人的"生意經":組團幫拆遷討債【2】
    昨晚,王向財告訴新京報記者,因為地理位置接近,他和多名愛滋病患者此前在政府為愛滋患者舉辦的醫療培訓中互相結識。   王向財稱,他通過此渠道認識的「病人」不下300人。   所謂「互助」,就是愛滋患者熟人間相互介紹一些如收帳、站隊助陣的「生意」。   王向財說,患者之間並沒有誰專門出來牽頭組織這些生意,都是有需要幫忙時就臨時打電話找人。
  • 廣州社區防艾十年,越來越多愛滋感染者由社區發現
    林海良是一名年輕的社區防艾醫生,發信息的是愛滋感染者阿鵬(化名)。阿鵬確證感染後一直拖著不肯吃藥,在林海良連續幾年的勸說下,最近他終於回心轉意,開始接受治療。12月1日是世界愛滋病日,今年的主題為「社區動員同防艾,健康中國我行動」。從2009年起,廣州市在全國率先將愛滋病感染者管理隨訪的工作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建立起了一支300多人的社區防艾醫生隊伍。
  • 母親拿錢給舅舅,他推推搡搡的不要,這時母親說了這樣一句話……
    文:李靜 前天上午,我帶著兒子和父母親,去看望七十多歲的舅舅。我買了些禮品,母親說打算給他二百塊錢,讓他買點自己喜歡的東西,這樣更實惠。不一會兒就到了舅舅家。我們進屋寒暄後,母親便掏出錢給舅舅,他自然是推推搡搡的不要。這時母親說了這樣一句話:「哥,拿著吧,我也能掙錢了!」聽到這句話,我心裡一陣酸楚,以致這兩天一直回憶母親勤勞忙碌的身影。
  • 一部「他的歷史」| 愛滋病在中國三十年
    ▌他國的愛滋,他們的愛滋,他的愛滋他國的愛滋:舶來的「愛資」病(1985-1999)1985年6月4日下午4點40分,因持續高燒和呼吸困難,一名34歲的男子到北京協和醫院就醫,經檢測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 戰雙帕彌什恭賀新春登錄獎勵一覽
    戰雙帕彌什恭賀新春獎勵是什麼?登錄獎勵是什麼?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想知道,下面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戰雙帕彌什恭賀新春登錄獎勵一覽,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一起了解一下吧。
  • 請對你們的舅舅都好點,因為他至高無上
    在一些習俗裡面,舅舅是最親的人,農村有句老話「舅舅大似天,外甥坐上邊」,外甥跟舅舅的親密程度要遠遠超過自己的叔叔大大,尤其是離現在比較久遠的古代。在過去女性的地位比較低下,嫁到婆家去如果娘家不幫襯著點很容易就會受到婆家人的欺負。
  • 妻子檢查出愛滋後致丈夫感染 男子訴醫院索賠
    事發後,王鑫質疑院方為何在體檢時不告知自己妻子疑似患愛滋病一事,並起訴了知情的婦幼保健院。法律界人士對北京青年報記者表示,保障愛滋病人隱私權的相關規定,與婚檢機構的工作條例存在衝突。  婚檢女方疑似愛滋 無人告知男方  2015年3月,王鑫和未婚妻葉青在永城市婦幼保健院進行婚檢,檢查報告出來後,醫生單獨叫住了葉青。
  • 凌霄笑了,舅舅罵他是冷血動物,網友:陳婷一家都有毒
    由譚松韻、宋威龍和張新成主演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正在熱播,為了照顧病重的媽媽,凌霄的18歲生日是在醫院過的,李尖尖、李爸、子秋和親爸都給他發了生日祝福簡訊,尤其是當看到李尖尖的祝福後,他嘴角不由自主往上揚,一掃多日積壓的鬱悶。
  • 一日企血液製品或致人感染愛滋,食藥監稱中國沒進口過日本的
    一日企血液製品或致人感染愛滋,食藥監稱中國沒進口過日本的 食藥監總局官網 2016-01-11 22:27 來源:澎湃新聞
  • 喬碧蘿真實身份曝光 90後王詩錦接受採訪談稱自己很美只是需要減肥
    喬碧蘿真實身份曝光 90後王詩錦接受採訪談稱自己很美只是需要減肥時間:2019-12-14 11:03   來源:主播八卦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喬碧蘿真實身份曝光90後王詩錦接受採訪談稱自己很美只是需要減肥 真人版喬碧蘿終於現身,喬碧蘿真實身份曝光,90後王詩錦接受採訪談事情原委。
  • 宇宙最強舅舅帶8個外甥過暑假,出門吃飯得排隊,這場面簡直了
    家住重慶南岸區的龔玲軍有16個外甥,今年夏天他將外甥們接到家裡來玩,來了8個外甥,舅舅將和外甥們一起過暑假,因此也被網友們稱為"宇宙最強舅舅"。宇宙最強舅舅!外甥們來了後,家裡共有16口人,每餐得煮五六斤米,炒上七八個菜,點外賣都是10個菜起,好在孩子們都不挑食,有什麼吃什麼,也很好"伺候"。孩子們多了,在家吃飯要排隊,帶出去玩至少得3部車,更是要隨時數人數,防止走丟。
  • 一位21歲愛滋病女大學生親身講述:在我確診愛滋後,男友把我告了
    我撥打他的電話,沒有人接聽,我沒想過瞞著他,可是現在說什麼都晚了。我很擔心,我想叫他也去查一查有沒有感染。三天後,我接到了律師的電話,我的男友就我傳染他愛滋的事情提起了訴訟。我實在想不到,愛我的男友,在我確診愛滋後,男友把我告了。
  • 《愛滋女生日記》:記錄了一位女孩感染愛滋的真實經歷
    可是如果一個女孩不僅失戀了,還因為輕信男友而感染愛滋,面對這樣的現實,女孩所感受到的悲痛和壓力是雙倍的,甚至伴隨著絕望。01一部《愛滋女生日記》記錄了一位女孩感染愛滋的真實經歷,女孩敢於面對已經發生的事情,與此同時,她也希望通過自己的經歷去告誡所有女孩子,一定要自愛,不要在無知的情況下失去了最高貴的健康。
  • 國內第一個公開愛滋病情的女大學生找到工作(圖)
    朱力亞,中國愛滋病患者群體中第一個公開自己病情的在校女大學生。隨後,她出版了《愛滋女生日記》。本報於2006年3月8日對朱力亞進行了專訪,那時朱力亞的心願是:「在北京找一份工作,然後快樂地生活。」一年後,她的願望終於實現了,她現在已經是某國駐北京辦事處的一名工作人員。昨天,第24屆國際愛滋病燭光祈禱日北京燭光紀念活動如期舉行,而朱力亞是此次活動的志願者。昨天17時,記者在燭光紀念活動現場見到了朱力亞。
  • 國服血淚史:縱觀層出不窮的舅舅
    中間長達一年的時間,蘋果牛沒有再發過確鑿的舅舅貼,就在近期,5月份,蘋果牛開始頻繁的在他的騰訊微博上發布WLK這個夏天就會來臨的消息,不過已經沒人把他的話當回事了。關鍵詞:2499POE舅舅中的傳奇人物,在NGA中第一個被打倒到死的舅舅,曾經非常的春風得意,在3.0開放後,CWLK即將開放的那段日子裡,POE連發各種舅舅貼,而且還搞出了99帖中的第一個文字內涵報料: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