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0月7日下午5時48分許,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法國和美國科學家Emmanuelle Charpentier、Jennifer A. Doudna獲獎,以表彰她們「開發出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
今年的諾貝爾獎單項獎金增加到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760萬元),比2019年增加100萬瑞典克朗。
諾貝爾化學獎近5年獲獎者
2019年,美國得州大學奧斯汀分校John B Goodenough教授、紐約州立大學賓漢姆頓分校M.stanley Whittlingham教授和日本化學家Akira Yoshino,以表彰其在鋰離子電池的發展方面作出的貢獻。
2018年,美國科學家弗朗西斯·阿諾德、喬治·史密斯和英國科學家格雷戈裡·溫特爾獲獎,以表彰他們在酶進化控制研究等領域的貢獻。
2017年,瑞士洛桑大學的雅克·迪波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約阿基姆·弗蘭克和英國劍橋大學的理察·亨德森獲獎,理由是「研發冷凍電子顯微鏡,用於測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高解析度結構」。
2016年,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的讓 - 皮埃爾·索維奇,美國西北大學的J·弗雷澤·斯託達特爵士和荷蘭格羅寧根大學的伯納德·L·費林加獲獎,以表彰他們在分子機器設計與合成領域的貢獻。
2015年,瑞典科學家託馬斯·林達爾、美國科學家保羅·莫德裡克和擁有美國、土耳其雙重國籍的科學家阿齊茲·桑賈爾獲獎,理由是「DNA修復的機制研究」。
數說諾貝爾化學獎(1901年~2018年)
▲ 110次
1901年~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共頒發110次。其間有8年未頒發,分別是:1916年、1917年、1919年、1924年、1933年、1940年、1941年和1942年。
▲ 63次,23次,24次
有63次只頒給一位獲獎者
有23次頒給兩位獲獎者
有24次頒給三位獲獎者
▲ 180人
1901年~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共授予181位獲獎者。其中,弗雷德裡克·桑格(Frederick Sanger)曾兩次獲獎,因此共有180人獲得化學獎。
▲ 35歲
截至2018年,最年輕的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是弗雷德裡克·約裡奧(Frédéric Joliot)。1935年,35歲的他和妻子艾琳·約裡奧-居裡(Irène Joliot-Curie)一起被授予化學獎。
▲ 85歲
截至2018年,年齡最大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是約翰·芬恩(John B. Fenn)。2002年,85歲的他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 5位
在180位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中,有5位是女性。其中有兩位——瑪麗·居裡(Marie Curie)和正多羅西·克勞福特·霍奇金(Dorothy Crowfoot Hodgkin),單獨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1911年——瑪麗·居裡
1935年——艾琳·約利奧特-居裡(Irène Joliot-Curie)(瑪麗·居裡的女兒,弗雷德裡克·約利奧特的妻子)
1964年——正多羅西·克勞福特·霍奇金
2009——阿達·尤納斯(Ada Yonath)
2018年——弗朗西斯·阿諾德(Frances H. Arnold)
▲ 3人
在180位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中,有3人多次獲獎。他們分別是:
瑪麗·居裡
1903年 物理學獎
1911年 化學獎
萊納斯·鮑林(Linus Pauling)
1954年 化學獎
1962年 和平獎
弗雷德裡克·桑格
1958年 化學獎
1980年 化學獎
其中,萊納斯·鮑林是唯一兩次單獨獲得諾貝爾獎的人。
▲ 家族
居裡夫婦一家是最成功的「諾貝爾獎家族」。1903年,瑪麗·居裡和丈夫皮埃爾·居裡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911年,瑪麗·居裡再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1935年,兩人的大女兒艾琳·約利奧特·居裡和她的丈夫弗雷德裡克·約利奧特一起被授予諾貝爾化學獎。
小女兒伊芙·居裡(Eve Curie)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工作,並且嫁給了亨利·拉博伊斯(Henry R. Labouisse)。1965年,亨利·拉博伊斯代表UNICEF接受了諾貝爾和平獎。
更多家族獲獎者還包括:
Hans von Euler-Chelpin(父親),192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Ulf von Euler(兒子),197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Arthur Kornberg(父親),195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Roger D. Kornberg(兒子),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來源:材料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