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沒有感覺
天冷的時候,颳風會讓人感覺更冷
這就是風寒效應惹的禍
最近的幾次寒潮天氣對各地的小夥伴來說太不友好了!
低溫本就讓人渾身打顫了,再加上大風這個「催化劑」,那真是寒風砭骨、冷風刺骨!
在大風的「加持」下,人們為何感覺格外冷?
這種因風所引起使體感溫度較實際氣溫低的現象,被稱作風寒效應。不要小瞧風寒效應,公眾務必注意防寒保暖,體弱人群和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尤其需要關注氣溫變化,做好健康防護。
「風寒效應」
讓人感覺更「凍人」
大多數人都有這樣的經驗:當你靜止或徒步行走時,穿著衣服感覺冷暖剛好適宜,這時候如果你騎上電動車,馬上就會感到風聲大作,周身寒冷。這是為什麼呢?
是因為人的體溫一般為36℃至37℃,在多數情況下會高於周圍環境氣溫,在無風或微風情況下,人體周圍的空氣分子交換很弱,這就在人體和大自然空氣之間,形成了一個比較穩定的過渡層。由於空氣是熱的不良導體,這個過渡層就在貼近人體的表面起到了保暖的作用。
可是,當空氣流動很快的時候,人體周圍的空氣保溫層便不斷地被新來的冷空氣所代替,並把熱量帶走。風速越大,人體散失的熱量越快、越多,人也就越來越感到寒冷。這就是在氣溫相同的條件下,颳風天比無風或微風時使人感到寒冷的原因。
從大量的科學實驗中,人們找出了風速大小和人體冷暖感覺的關係——
當氣溫在0℃以上時,比如無風時溫度為10℃,風力達3級時,人體感溫度為5℃;5級風時,人會感到氣溫像0℃時一樣;而當7級風時,人就會感覺到和-3℃時相同。通過實驗大致計算出這樣的數據:當氣溫在0℃以上時,風力每增加2級,人的寒冷感覺會下降到3~5℃;氣溫在0℃以下時,風力每增加2級,人的寒冷感覺會下降6~8℃。
風寒指數 圖/中國天氣網
好消息是,風寒效應只發生在暴露在衣物之外的皮膚上,所以只要挑選合適的衣物,儘量減少裸露在外的皮膚,就能將風寒效應降到最低。
這個冬天
為啥這麼冷?
專家解釋說,持續的「西高東低」經向型環流和持續偏強的冬季風是導致2020年12月以來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氣溫偏低的直接原因。
此外,赤道中東太平洋最近即將達到峰值的拉尼娜現象和秋季北極海冰偏少是兩個不容忽視的信號。歷史統計分析表明,在多數的拉尼娜年,冬季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活動比常年更加頻繁,且強度偏強,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的概率也較大。
未來一周氣溫仍然較低,公眾務必做好防風、防寒、防凍措施。體弱人群和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做好健康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