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內江地震與長寧地震成因雷同,因板塊相互擠壓
新京報訊(記者 劉名洋)今日(9月8日)清晨,四川威遠縣發生5.4級地震。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研究員孫士鋐告訴新京報記者,此次地震與今年6月四川長寧6.0級地震成因雷同,均是印度板塊與亞歐板塊相互擠壓,在應力作用下發生地殼運動,之後應會有餘震發生。
-
陳運泰詳解汶川地震成因及成災機理
中國科協常委、中國科學院院士陳運泰研究員做報告,報告的題目是《汶川地震的成因斷層、破裂過程及成災機理》: 主席,尊敬的各位領導、尊敬的各位專家,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以《汶川大地震成因:斷裂、破裂過程、成災機理》為題向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做一個簡要的匯報。汶川地震發生在龍門山斷裂帶,龍門山斷裂帶圖中這個位置。
-
專家:九寨溝強震與汶川地震成因相同 但無實際聯繫
中新網北京8月8日電(記者 張尼)8日晚,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引發社會關注。專家分析稱,此次地震和2008年發生的汶川地震沒有實際聯繫,但兩次地震成因相同。圖為九寨溝縣城。圖片來源:中國地震臺網速報據中國地震臺網官微消息,8月8日21時19分,在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北緯33.20度,東經103.82度)發生7.0級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對於此次強震,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研究員孫士鋐向中新網記者分析稱,這次地震並不在汶川地震的餘震期,所以兩次地震沒有實際的聯繫。但孫士鋐強調,這一地區在歷史上地震比較多。
-
九寨溝地震原因分析 大陸板塊擠壓造成走滑型地震
就在2017年8月8日21時19分,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截至9日凌晨5時,經初步核查,地震已造成9人死亡、164人受傷。那麼這次地震原因到底是什麼?科學家分析這次地震與汶川地震成因大致相同,但此次地震並不是汶川地震的餘震期。所以兩者並不相關,這次造成地震的最主要原因是印度板塊向亞洲板塊的俯衝,造成青藏高原的快速隆起,導致地震。此次地震發震區域構造複雜,為走滑型地震,所謂走滑型地震就是發生在走滑型斷裂上的地震。
-
專家析內江5.4級地震:與6月宜賓6.0級地震成因相同
中新網北京9月8日電(楊雨奇)9月8日6時42分,四川內江市威遠縣發生5.4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當地市民表示震感強烈。地震專家認為,此次地震從成因上看,與今年6月四川宜賓長寧6.0級地震成因相同,均為印度板塊擠壓歐亞板塊,應力場作用下發生地殼運動。
-
汶川地震原因有結論 印度板塊向亞洲板塊俯衝所致
新華網北京5月18日電(記者王立彬)中國地質調查局初步監測和評價認定,汶川地震是印度板塊向亞洲板塊俯衝,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導致的,震源深度為10千米—20千米,持續時間較長,因此破壞性巨大。記者18日從國土資源部獲悉,15日以來,中國地質調查局召開汶川地震及其誘發的次生地質災害情況分析會,中國國土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中國地質科學院,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所、地質力學所等單位專家根據調查監測和評價研究結果,對災情進行「會診」初步形成三個結論。一是印度板塊向亞洲板塊俯衝,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
-
陳運泰:汶川地震的成因斷層、破裂過程及成災機理
今天,我以《汶川大地震成因:斷裂、破裂過程、成災機理》為題向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做一個簡要的匯報。 汶川地震發生在龍門山斷裂帶,龍門山斷裂帶在圖中這個位置。 (圖)印度板塊相對於歐亞板塊是由南向北偏東的方向運動,印度板塊在7100萬年以前遠遠在現在位置的前面,但是經過了7100萬年以指甲生長的速度,印度板塊現在運動到我們熟知的地方。板塊運動的速率雖然是很低的,但是它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到底是什麼力量驅使板塊運動和變化呢?趨勢板塊運動的機制就是因為在巖石層板塊的下面軟流層裡的對流。
-
科學網—汶川地震成因解析
汶川地震成因的各家觀點 1.法國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專家認為,汶川發生的強烈地震,與青藏高原往北和往東移動有關。還有地震學者擔心造成「連動」,引發連鎖強烈地震。 青藏高原外圍經常發生嚴重地震,這個高原在印度板塊於5000萬年前開始推擠歐亞大陸時隆起。
-
日本特大地震成因:板塊擠壓
江蘇省地震局研究院副院長侯康明如此描述日本本次大地震。 震級定義:8.8級 本次日本地震,震級達到了8.8級,專家認為「比較嚴重」。國家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員高建國稱,「這可以算得上是日本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
-
近日「海城地震」成因披露!專家分析遼寧地震形勢!
近日「海城地震」成因披露!專家分析遼寧地震形勢!遼寧省地震局預報中心主任賈曉東介紹,11月4日海城地震屬正常地質活動,遼寧省地震形勢總體穩定。海城地區為何地震頻發?這次地震對全省地震形勢有何影響?
-
分析:智利位於板塊交界處地質斷層上 地震頻發
人民網4月2日訊 據專家分析,智利位於南美地質斷層上,被一座山脈擋在南美以西,其實這是明顯的地質斷層的特徵,地質的斷層也有大有小。 一般說來,板塊內部地殼相對比較穩定,而板塊與板塊之間的交界處。則是地震的活躍地帶。尤其當大洋板塊和大陸板塊相撞時,大洋板塊因密度較大,位置較低,俯衝到大陸板塊之下,大陸板塊以同樣的傾角仰衝上來,當俯衝帶垂直面中的剪應力達到剪切強度值時,就產生一個垂直斷層,同時也就發生一次地震。
-
專家:汶川大地震斷裂、破裂過程、成災機理(圖)
地震以來,圍繞著這次地震發生的原因,圍繞這這次地震為什麼會給我們造成如此重大的災害,社會各界人士提出了許多問題。今天,我以《汶川大地震成因:斷裂、破裂過程、成災機理》為題向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做一個簡要的匯報。 汶川地震發生在龍門山斷裂帶,龍門山斷裂帶在圖中這個位置。
-
專家提出地震成因新觀點:與地球自轉有關
陳學忠博士初步判斷玉樹地震的成因時說,此次青海玉樹地震屬於汶川地震後巴顏喀拉地塊的回彈,青海玉樹這次地震發生的斷裂帶屬於巴顏喀拉地塊南邊界,汶川地震屬於巴顏喀拉地塊東南邊界。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是青藏板塊衝擊揚子板塊,此次屬於該板塊的回彈,此次玉樹地震與汶川地震中心點的連線與地塊回彈反作用力的方向一致,這說明玉樹就是上次汶川地震板塊回彈的著力點。
-
雅安地震:兩板塊「角力」擠出強震
雅安與汶川同處「龍門山斷裂帶」,在科學家看來,從汶川到雅安,龍門山地震帶上的城市接連被摧毀,絕非偶然。中國地質調查局研究員、知名地質專家欒錫武表示,青藏和成都兩個板塊活躍的地區不僅是龍門山斷裂 雅安與汶川同處「龍門山斷裂帶」,在科學家看來,從汶川到雅安,龍門山地震帶上的城市接連被摧毀,絕非偶然。
-
長寧地震頻發是頁巖氣開採惹的禍?
網上的一些評論稱,開採頁巖氣時,水力壓裂破壞了地層穩定的應力狀態,從而誘發了地震。然而,事實是否果真如此?1地震頻發都是水力壓裂惹的禍?水力壓裂是否會誘發中等強度的地震,學術界對此並未取得共識。值得一提的是,6月18日,在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召開的 「四川長寧6.0級地震專家集體訪談」 活動上,中國地震臺網中心主任王海濤表示,目前尚無充分證據證明此次地震與水壩、頁巖氣開採有關。有學者表示,從地震學角度來說,目前對誘發地震是否能夠引起中等強度以上地震仍不清楚 [3] 。
-
回顧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成因:龍門山地震帶
光明網訊 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北京時間2013年4月20日8時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北緯30.3,東經103.0)發生7.0級地震,震源深度13公裡,成都市震感強烈。據重慶市民介紹,重慶震感十分強烈,可以聽見玻璃噼裡啪啦的響。從地震帶分布圖示資料了解到,今日四川雅安蘆山地震位於大陸斷裂地震帶。
-
回顧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成因:位於龍門山地震帶
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北京時間2013年4月20日8時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北緯30.3,東經103.0)發生7.0級地震,震源深度13公裡,成都市震感強烈。據重慶市民介紹,重慶震感十分強烈,可以聽見玻璃噼裡啪啦的響。從地震帶分布圖示資料了解到,今日四川雅安蘆山地震位於大陸斷裂地震帶。
-
了解地震分布規律 掌握板塊構造學說
四、地震的主要類型:按地震成因分為構造地震和火山地震;按震源深淺分為淺源地震(0~70千米)、中源地震(70~300千米)和深源地震(300~700千米)。 五、震感特徵:地震波分為縱波(P波)和橫波(S波);縱波傳播速度較快,可以通過固體、液體和氣體傳播;橫波傳播速度較慢,只能通過固體傳播。
-
地震雲、成因、危害程度…你想知道的事都清楚了
受訪專家:蘇德辰 中國地科院地質研究員 國土資源首席科學傳播專家 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截至今天9時25分,地震已造成13人死亡、175人受傷(28人重傷)。 科普中國:這次九寨溝地震的成因是什麼? 大家都知道這次地震發生在我國地震活躍的南北地震帶上。南北地震帶是我國大地震多發的地區,近年來汶川、玉樹、盧山、魯甸、景谷等地震都甚發生在南北地震帶上。這次地震發生在巴顏喀拉塊體北部東崑崙斷裂和塔藏斷裂與東部龍門山斷裂的交匯處,說明巴顏喀拉塊體邊緣活動劇烈。
-
分析:智利位於板塊交界處地質斷層上 地質災害頻發
人民網4月2日訊 據專家分析,智利位於南美地質斷層上,被一座山脈擋在南美以西,其實這是明顯的地質斷層的特徵,地質的斷層也有大有小。 世界現在被劃分為六大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及南極洲板塊,這些板塊漂浮在深約200~400千米的軟流層上,始終處於相互擠壓、拉張等運動之中,各種巖石在這些力的作用下,也相應地產生擠壓、拉張或扭曲。當巖石承受不了這些力時就產生錯動,由錯動產生的能量一經釋放,就造成地震。大地震是活動斷層貯存的巨大能量突然釋放而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