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2017年8月8日21時19分,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截至9日凌晨5時,經初步核查,地震已造成9人死亡、164人受傷。
為更好開展震後救災工作,共青團四川省委發出倡議,倡議志願者和社會組織夥伴,專業、理性、有序參與「8.8」九寨溝救災工作,在未與當地政府及相關部門取得聯繫前,暫時不要盲目前往災區,留出救援通道。四川團省委擬立即成立四川省社會組織和志願者協調中心,擬在九寨溝建立工作站,協調志願者和社會組織夥伴有序參與。
那麼這次地震原因到底是什麼?
科學家分析這次地震與汶川地震成因大致相同,但此次地震並不是汶川地震的餘震期。所以兩者並不相關,這次造成地震的最主要原因是印度板塊向亞洲板塊的俯衝,造成青藏高原的快速隆起,導致地震。
此次地震發震區域構造複雜,為走滑型地震,所謂走滑型地震就是發生在走滑型斷裂上的地震。近南北向的岷江斷裂、北西走向的東崑崙斷裂東段,兩條斷裂分別為巴顏喀拉塊體的東邊界和北邊界。此次九寨溝7.0級地震是巴顏喀拉塊體邊界斷裂持續活動的結果。
專家孫士鋐分析稱:此次地震比疊溪震級要小,預計裂度在9度。,這一級別的裂度,意味著震中區的多數房屋會有中等或嚴重破壞,另外,會產生滑坡、塌方等現象,震中區會出現地表裂縫,如果遇到下雨有可能會產生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並且專家預測在震區近幾日仍存在發生6級左右餘震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