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19人!九寨溝地震與汶川的成因相同 盤點中國近年大地震

2020-11-23 浙江在線

  浙江在線8月9日訊(浙江在線編輯 洪慧敏)正值旅遊旺季的著名景區四川九寨溝,8月8日21時19分發生7.0級地震。截至8月9日13時10分,地震已造成19人死亡,247人受傷。

  據中國地震臺網官微消息,在此次強震後,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新疆伊犁州尼勒克縣、新疆博爾塔拉州精河縣等地又發生多次餘震。截至8月9日12時0分,共記錄到餘震總數為108次。其中,今天7時27分,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縣發生6.6級地震。

  遊客:餘震不斷 雖然意外但還有序

  酒店的燈晃個不停,不久,酒店大堂地面上散落著碎裂的石頭;而在景區距九寨天堂10公裡處,面前出現山體滑坡……「震感很明顯!」赴九寨溝旅行的上海人楊榮飛昨晚告訴記者,餘震不斷。

  此時正值九寨溝的旅遊旺季,氣候涼爽,大量遊客前往九寨溝避暑度假。8月8日九寨溝共接待遊客38799人,比去年同天增加5483人次,同比增幅16.46%。

  人群不斷地匯聚在景區內的馬路邊上,「大家都覺得在開闊的地方待著,會安全一些,畢竟當時餘震不斷。」楊榮飛說,「目測了下,自己周圍可能有200多人左右,大家都坐在地上原地等待救援,實在累了就在地上睡覺。我和旅行團30餘人是在大巴上休息的。一開始有些緊張,但後來人很多,就不太害怕了。」

  楊榮飛說,今天凌晨4點左右,九寨溝縣政府的工作人員過來通知大家,前面的路通車了,大家抓緊撤離。沿途可以看到路邊還有不少殘餘的落石,還看到了從成都、綿陽等地開來的救援車輛。途經九寨溝縣醫院的時候,附近搭好了許多帳篷。

  今天上午10點左右,楊榮飛所在的旅行團已安全撤離出景區。

  中共中央發出重要指示 迅速組織力量救災

  地震發生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高度重視,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抓緊了解核實九寨溝7.0級地震災情,迅速組織力量救災,全力以赴搶救傷員,疏散安置好遊客和受災群眾,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目前正值主汛期,又處旅遊旺季,要進一步加強氣象預警和地質監測,密切防範各類災害,切實做好抗災救災工作,盡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出批示,要求抓緊核實災情,全力組織搶險救援,最大程度減少人員傷亡,妥善轉移安置受災群眾。加強震情監測,防範次生災害。

  根據習近平指示和李克強要求,國務院已派出由國家減災委、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組成的工作組趕赴現場指導抗震救災工作。四川省委、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已趕赴現場開展救援工作。

  四川省、阿壩州已啟動Ⅰ級地震應急響應。中國地震局啟動Ⅲ級應急響應。

  目前,抗震救災各項工作正在緊張有序進行。

  星夜馳援 這些救援力量溫暖人心 

  據報導,8日晚,接到災情報告後,四川省公安消防總隊已調集阿壩、成都、廣元、巴中、達州、廣安等地地震應急救援隊610人、8條搜救犬趕赴震中進行救援。

  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迅速啟動應急響應,自成都備災救災中心眉山倉庫向災區緊急調撥家庭包1000個,棉被2000床,帳篷200頂。四川省紅十字會已向災區派出救災工作組,首批調派德陽市紅十字賑濟救援隊趕赴災區。

  中國地震局已根據地震應急預案組建55人現場工作隊,緊急部署流動觀測。四川地震局、甘肅地震局共派出4輛車,搭載11名技術人員、9套強震儀和7套測震儀奔赴現場,開展地震加密觀測工作。

  遊客可撥打這些求援電話

  目前,12301國家旅遊服務熱線已啟動緊急預案,在九寨溝地區遊客如需幫助,可撥打12301,或通過12301微信公眾號、12301微博等尋求幫助。  

  影響:部分旅客列車扣停 九寨溝景區暫時關閉

  來自成都鐵路局消息稱,受九寨溝地震影響,成都鐵路局管內部分旅客列車扣停,具體車次如下:蘭渝線:D5159(南充北),D5126(南部),K9433(太公),K2611(廣元);成綿樂:C6263(羅江東至綿陽北區間),C6229(江油城際場);寶成線,下行:K545(羅江),K245(小溪壩),寶成線上行K284(小溪壩至後壩區間),1486(三和場),K2616(黃許鎮),K452(廣漢),K6(廣漢),K246(青白江)。

  地震原因

  四川九寨溝7.0級地震為何發生?

  九寨溝地震,跟2008年汶川地震成因相同。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研究員孫士鋐分析,此次地震的成因與汶川地震相同,即印度板塊向亞洲板塊的俯衝,造成青藏高原的快速隆起,導致地震。

  專家分析認為,此次地震為走滑型地震,發震區域構造複雜,有近南北向的岷江斷裂、北西走向的東崑崙斷裂東段,兩條斷裂分別為巴顏喀拉塊體的東邊界和北邊界。此次九寨溝7.0級地震是巴顏喀拉塊體邊界斷裂持續活動的結果。

  據介紹,九寨溝的景色源於數百年前發生大型地震後出現的堰塞湖。本次強震後,會不會再出現堰塞湖?專家認為,還需要根據現場情況進行研判。

  專家認為,在震區近幾日仍存在發生6級左右餘震的可能。

  九寨溝景區所在的四川盆地,歷史上地震較多。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地震預報部主任蔣海昆說,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中國大陸地區發生的7級以上地震主要發生在巴顏喀拉塊體,也就是四川盆地。

  『盤點:中國的那些大地震』

  疊溪7.5級地震

  1933年8月25日,在四川疊溪發生過一次7.5級地震,裂度為10度。

  孫士鋐介紹,疊溪距離此次地震震中只有100公裡左右。當時地震造成6800餘人死亡,且地震後形成堰塞湖,震後45天潰壩,又造成人員死亡,所以那次地震的人員傷亡較大。

  四川盆地曾發生過雙震型地震,即1976年8月16日、8月23日先後發生在松潘—平武的兩次7.2級地震。

  墨脫大地震

  1950年,西藏墨脫縣發生8.5級墨脫大地震,千裡之外的拉薩震感強烈,布達拉宮受到了多處損壞。墨脫地震是有儀器記錄以來中國級數最高的地震。

  當雄8級地震

  1951年11月18日,西藏當雄發生8級地震。9個月後的1952年8月18日,當雄東北又發生了一次7.5級地震。

  西藏自治區地震局局長朱荃說,一般來說,地震容易發生在各板塊的邊緣,當雄縣正好處於拉薩板塊的邊緣,歷史上曾發生過比較大級別的地震,地表破壞程度較大。

  唐山大地震

  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53.8秒,中國河北省唐山、豐南一帶發生了7.8級地震。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16.4萬人重傷,位列20世紀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數第二,僅次於海原地震。

  1985年8月23日,新疆烏恰發生7.4級地震。

  2008年汶川地震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四川省汶川縣突發8.0級地震,截至2008年9月18日12時,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傷,17923人失蹤,成為唐山大地震後傷亡最嚴重的地震。

  數據:中國地震災害全世界最嚴重 

  盤點歷年地震,發現四川、新疆、西藏等地,屬地震發生較多的地區。專家介紹,地震是由巖石圈的巖層突然破裂而釋放出的能量引發的,算得上是破壞性最大的突發性自然災害。從古到今,地震一直威脅著人類生命和財產安全。

  中國不是世界上地震最多的國家,卻是地震災害最嚴重的國家。截至2008年,地震記錄顯示,全世界一共發生死亡人口達到20萬的4次巨大災難性的地震中,中國就佔了3次(1556年陝西華縣8.5級地震死亡80萬人,1920年寧夏海源8.6級地震死亡23萬人,1976年唐山7.8級地震死亡24萬人)。20世紀全球地震造成的人口死亡總數,中國就佔了一半。

  資料記載,在l966——1976年的10年間,中國大陸地區發生了9次7級以上強震。

  地震時如何自我保護

  九寨溝地震,牽動千萬人心。災難一旦發生,生死就在瞬息之間。學好地震安全逃生,未雨綢繆。

  迅速尋找室內避震三角空間:室內房屋倒塌後形成的三角空間,往往是人們得以倖存的相對安全的地點,可以稱其為避震空間。主要是指大塊倒塌體與支撐物構成的空間,例如:結實牢固的家具附近;內牆(特別是承重牆)牆根、牆角;廚房、廁所、儲藏室等開間小、有管道支撐的地方。

  餘震前改善所處的環境,設法脫險。震後,餘震還會不斷發生,要儘量改善自己所處的環境。若不幸被困,應設法避開身體上方不結實的倒塌物、懸掛物或其他危險物;搬開身邊可移動的碎磚瓦等雜物,擴大活動空間;設法用磚石、木棍等支撐殘垣斷壁,防止周圍雜物進一步倒塌;不要隨便動用室內設施,包括電源、水源等,不要使用明火;聞到煤氣等有毒異味或灰塵較大時,設法用溼衣物捂住口鼻;不要亂叫,保持體力,用敲擊聲求救。

  地震預測,難!

  史料顯示,中國是對地震現象記錄和研究最早的國家。國外對地震的認識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80年的薩勒斯和公元前526年的Anaximenes(薩勒斯認為地球是漂在海洋上的,水的運動造成地震;Anaximenes認為地球的巖石是震動的原因)。而中國早在戰國時期的《墨子》和《竹書紀年》中就有關於地震的記載。公元前132年,東漢太史令張衡發明了候風地動儀,它是世界上第一臺觀測地震的儀器,在世界地震學發展史上具有裡程碑的意義。

  1956年,「中國地震活動性及其災害防禦研究」列入了國家《1956-1967年國家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國家級地震預報研究計劃,比西方領先10年左右。」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長吳忠良作出這樣的評價。

  地震給人類帶來了如此巨大的災難,但由於地震的複雜性和不重複性,對地震的預報被視為世界科學難題,甚至國際上很多科學家悲觀地認為這道難題無法求解。那麼隨著科技的發展,這一科學難題到底有沒有答案?地震預測難在何處?

  「地震預測的確是科學難題,需要長期探索才能解決,但另一方面它又是必須回答的問題。這是社會、政府、人民的需要,必須去做。」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名譽所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陳運泰曾說。

  『延伸閱讀』浙江磐安今年也發生地震

  2017年2月13日01時33分,在浙江省金華市磐安縣(北緯29.09度,東經120.68度)發生M3.5級地震。

  據浙江省地震局官方網站(http://www.zjdz.gov.cn)顯示,2017年1月13日、2月12日,磐安曾分別發生1.3級、1.4級地震,此前均已得到妥善處置。

  (綜合自新華社、中國新聞網、央視網、人民網、三聯生活周刊、西安晚報、瞭望、中國青年網、東方網等)

相關焦點

  • 專家:九寨溝強震與汶川地震成因相同 但無實際聯繫
    中新網北京8月8日電(記者 張尼)8日晚,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引發社會關注。專家分析稱,此次地震和2008年發生的汶川地震沒有實際聯繫,但兩次地震成因相同。圖為九寨溝縣城。圖片來源:中國地震臺網速報據中國地震臺網官微消息,8月8日21時19分,在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北緯33.20度,東經103.82度)發生7.0級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對於此次強震,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研究員孫士鋐向中新網記者分析稱,這次地震並不在汶川地震的餘震期,所以兩次地震沒有實際的聯繫。但孫士鋐強調,這一地區在歷史上地震比較多。
  • 九寨溝地震和汶川地震無直接聯繫 汶川地震多少級
    四川九寨溝地震後,9日凌晨零點中國地震局召開了第一次新聞發布會,對九寨溝七級地震的地質結構、地理位置、餘震的分布情況做了說明。  據四川省政府新聞辦消息,截至9日9點30分,地震造成13人死亡,175人受傷(重傷28人);被中斷道路301線K79處已搶通便道,K83處仍有落石,暫無法搶通。
  • 九寨溝地震原因分析 大陸板塊擠壓造成走滑型地震
    就在2017年8月8日21時19分,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截至9日凌晨5時,經初步核查,地震已造成9人死亡、164人受傷。為更好開展震後救災工作,共青團四川省委發出倡議,倡議志願者和社會組織夥伴,專業、理性、有序參與「8.8」九寨溝救災工作,在未與當地政府及相關部門取得聯繫前,暫時不要盲目前往災區,留出救援通道。四川團省委擬立即成立四川省社會組織和志願者協調中心,擬在九寨溝建立工作站,協調志願者和社會組織夥伴有序參與。那麼這次地震原因到底是什麼?
  • 【科普】地震,為什麼受傷的總是四川 ——專家解答關於九寨溝地震多個疑問
    8月8日21時19分,四川省阿壩州九寨溝縣(北緯33.2度,東經103.82度)發生7.0級地震,震源深度20公裡。
  • 汶川8.0級大地震的根源和成因
    本文指出了在地震學界和地質學界佔統治地位的用板塊運動來解釋大地震成因的板塊構造學說的致命性缺陷和板塊運動沒有驅動力以及板塊構造學說無法預報大地震這些關鍵性缺陷。中國地震部門在汶川大地震發生前沒有反應、沒有作為的狀況和對板塊構造學說的盲從有著重要的關係。
  • 2017九寨溝地震幾級?發生原因?與5·12汶川地震有關嗎?
    中新社北京8月9日電 題:九寨溝7.0級地震七疑問 專家逐一解析  中新社記者張素  四川省阿壩州九寨溝7.0級地震8日夜發生後,中新社記者採訪相關專家,對此次地震的七大疑問逐一進行了解析。——四川九寨溝7.0級地震為何發生?
  • 專家:甘肅夏河地震和「88九寨溝地震」成因有共性
    新京報快訊(記者 周依)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0月28日1時56分在甘肅甘南州夏河縣(北緯35.10度,東經102.69度)發生5.7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研究員孫士鋐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地震和「8·8九寨溝7.0級地震」的位置有一定相關性,成因有共性。據孫士鋐介紹,此次地震震區處在青藏塊體北部邊緣,整個青藏塊體在受到印度洋板塊推擠過程中,一些地塊或地段積累應力,就容易發生地震。這次夏河地震和今年9月16日張掖5.0級地震,都處在青藏塊體北緣。
  • 九寨溝、新疆精河地震相關嗎?震因、危害等你想知道的都在這
    受訪專家:陳會忠 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研究員受訪專家:蘇德辰 中國地科院地質研究員 國土資源首席科學傳播專家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截至今天9時25分,地震已造成13人死亡、175人受傷(28人重傷)。
  • 科學網—汶川地震成因解析
    20世紀全球因地震死亡120萬人,我國佔59萬人,居各國之首。另據統計,20世紀以來,我國因地震造成死亡的人數,佔國內所有自然災害包括洪水、山火、泥石流、滑坡等總人數的54%,超過1/2,因此可以說地震是群害之首。 我國位於世界兩大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與歐亞地震帶之間,受太平洋板塊、印度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的擠壓,地震斷裂帶十分發育。
  • 地震,為什麼受傷的總是四川
    本報記者 盛 利  8月8日21時19分,四川省阿壩州九寨溝縣(北緯33.2度,東經103.82度)發生7.0級地震,震源深度20公裡。9日,記者圍繞地震發生的成因、未來餘震走勢及未來救災避險等,採訪了四川省地震局、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相關專家。
  • 專家:甘肅夏河地震和「8•8九寨溝地震」成因有共性 - 國內...
    新京報快訊(記者 周依)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0月28日1時56分在甘肅甘南州夏河縣(北緯35.10
  • 地震雲、成因、危害程度…你想知道的事都清楚了
    受訪專家:蘇德辰 中國地科院地質研究員 國土資源首席科學傳播專家  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截至今天9時25分,地震已造成13人死亡、175人受傷(28人重傷)。  科普中國:這次九寨溝地震的成因是什麼?  大家都知道這次地震發生在我國地震活躍的南北地震帶上。南北地震帶是我國大地震多發的地區,近年來汶川、玉樹、盧山、魯甸、景谷等地震都甚發生在南北地震帶上。這次地震發生在巴顏喀拉塊體北部東崑崙斷裂和塔藏斷裂與東部龍門山斷裂的交匯處,說明巴顏喀拉塊體邊緣活動劇烈。
  • 回顧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成因:龍門山地震帶
    光明網訊 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北京時間2013年4月20日8時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北緯30.3,東經103.0)發生7.0級地震,震源深度13公裡,成都市震感強烈。據重慶市民介紹,重慶震感十分強烈,可以聽見玻璃噼裡啪啦的響。從地震帶分布圖示資料了解到,今日四川雅安蘆山地震位於大陸斷裂地震帶。
  • 回顧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成因:位於龍門山地震帶
    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北京時間2013年4月20日8時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北緯30.3,東經103.0)發生7.0級地震,震源深度13公裡,成都市震感強烈。據重慶市民介紹,重慶震感十分強烈,可以聽見玻璃噼裡啪啦的響。從地震帶分布圖示資料了解到,今日四川雅安蘆山地震位於大陸斷裂地震帶。
  • 2017年地震活動盤點:全球7級以上地震8次 中國5級以上地震19次
    新華網北京12月26日電(汪亞)中國地震局2017年第四季度例行發布會26日在京舉行,發布會對2017年發生的地震活動進行盤點和分析。總體來看,國內及全球地震活動均呈現頻次低、強度高的特點。據統計,2017年中國發生5級以上地震19次,其中大陸地區13次,臺灣地區6次,最大地震為8月8日四川九寨溝7.0級地震。共造成大陸地區37人死亡,1人失蹤,617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145.58億。2017年全球發生7級以上地震8次,最大地震為9月8日墨西哥近海沿岸8.2級地震。
  • 中國地震臺網:2017年中國三級以上地震盤點
    >  2017年中國共發生19次5級以上地震,其中大陸地區13次,含3次6級以上地震。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臺灣年均10次5.0~5.9級地震,2~3次6.0~6.9級地震,平均2~3年1次7級以上地震。  03  中國大陸地震災情  截至目前,2017年地震造成中國大陸地區37人死亡,1人失蹤,617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145.58億元。
  • 陳運泰詳解汶川地震成因及成災機理
    中國科協常委、中國科學院院士陳運泰研究員做報告,報告的題目是《汶川地震的成因斷層、破裂過程及成災機理》:  主席,尊敬的各位領導、尊敬的各位專家,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以《汶川大地震成因:斷裂、破裂過程、成災機理》為題向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做一個簡要的匯報。汶川地震發生在龍門山斷裂帶,龍門山斷裂帶圖中這個位置。
  • 九寨溝地震釋放的能量究竟有多大?
    地震,可能是這個世界上最讓人揪心的自然災害了。而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與歐亞地震帶之間的中國,在板塊活動的作用下,地震斷裂帶十分活躍,是世界上震災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大部分省份都遭遇過地震災害,其中又以四川地區受害最深。
  • 世界十大地震,第一讓明朝走向滅亡,汶川大地震排名第七
    明天就是汶川大地震十周年,雖然已經過去了很久,但地震給汶川人民造成的心靈傷痕卻需要更長的時間來撫慰。在世界近幾百年的歷史中,發生了無數次地震,有的地震甚至直接推動了歷史進城,今天就盤點一下受災最嚴重的十大地震。
  • 九寨溝地震|此次地震屬於什麼類型?如何認識震後餘震預警?
    新華社8月9日報導,8月8日21時19分,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一時間關於九寨溝地震的消息牽動著億萬華夏兒女的神經……此次四川九寨溝7.0級地震究竟屬於什麼地震類型?怎麼看此次地震後的次生災害?地震預警該如何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