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黑洞的對面,還有一個白洞.

2021-01-18 杭州幼兒頻道


4月10日晚9點,人類史上第一張黑洞的照片亮相了。

 



照片發布當晚,最開心的當屬愛因斯坦了,因為他的預言成真了。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裡說,黑洞具有超級超級強大的引力,連光都無法掙脫他的勢力範圍,而該勢力範圍被稱作黑洞的半徑。

 

所以人類只能看到中心區域有一個黑洞視界形成的陰影,其周圍環繞一個由吸積或噴流輻射造成的如新月狀的光環。

 


所以之前很多對於黑洞的假想圖都是基於廣義相對論裡的理論,而首張黑洞圖像恰恰從觀測的角度論證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正確性。

 

看愛因斯坦春風得意的樣子,霍金不甘落後,在《時間簡史》中也提出了自己的設想,他認為黑洞並非是只進不出,具有壽命期限,也會定時將吞沒的物質轉變成為能量釋放出來,而且黑洞可能會通往另一個宇宙,如果掉入黑洞,我們會毫髮無損的出現在另一個宇宙。他把這個洞戲稱為「灰洞」

 


所以他建議,把討厭的東西和不喜歡的人,都扔進黑洞裡去。但如果你不小心掉進黑洞了,千萬不要放棄,是有機會出去的。

 

愛因斯坦覺得霍金說的很有道理,給他點了一個贊,接著說:「有黑就有白,在黑洞對面站著的就是白洞。黑洞不停地吸進東西,總要從某個埠再釋放出去。而這個出口,就是白洞。白洞和黑洞一樣,有一個封閉的「視界」。不過和黑洞不一樣,時空曲率在這裡是負無窮大,也就是說,在這裡,白洞對外界的斥力達到無窮大,即使是光筆直向白洞的奇點衝去,會被其彈回,所以它不可能進入白洞一步。」

 


他們是完全相反的兩個洞。白洞並不是吸收外部物質,而是不斷地向外圍噴射各種星際物質與宇宙能量,是一種宇宙中的噴射源。因為黑洞的引力使得光也無法逃脫,而白洞和黑洞是完全相反的(連光也會被排斥掉),所以呈現為白色,叫做白洞。白洞內部的物質,只可以向外運動,而不能向內部運動。因此,白洞可以向外部區域提供物質和能量,但不能吸收外部區域的任何物質和輻射。

 


「你的意思是黑洞白洞是相連的?那他們拿什麼作為連接呢?」霍金跟上了愛因斯坦的思維。

 

愛因斯坦:「嘿嘿,你忘記蟲洞啦,老弟。」

 

霍金尷尬而不失優雅的一笑:「斯坦老哥,我想把你扔進黑洞裡,看看你會不會從白洞裡出來。」

 

聽到這裡,我已經跟不上他們的思維了,我只想知道到時候愛因斯坦會不會從白洞裡出來。畢竟,黑洞的存在得到了證實,接下來,我們就該去探索黑洞的奧秘了。




✎文 | 哈利波特

✪ 圖 | 網絡








微信:HZyouer

電話:0571-87248721



相關焦點

  • 你知道宇宙中還有一種白洞嗎,白洞和黑洞有什麼密切關係?
    世上的萬物都具有雙重性,有黑洞就有白洞,就像正與負、陰與陽、天與地一樣,這樣才能和諧統一。當黑洞吞噬著一切物質的時候,白洞則將物質迸射出去。經過白洞前的光線及一切物質都會被白洞的強大排斥力噴射出去,使其改變原有的運動方向,向著白洞的對面運行。具體地說,白洞可以向外界提供物質和能量,卻不吸收外部的任何物質和輻射。
  • 黑洞已被人類找到,愛因斯坦預言的「白洞」會被證實嗎?
    雖然科學家已經研究黑洞很多年了,但事實上科學家對於黑洞的了解還是非常片面的,比方說宇宙中最普遍的恆星級黑洞,根據科學家的研究,恆星級黑洞在宇宙中分布非常廣泛,只在銀河系中,恆星級黑洞的數量就在上億個,不過目前科學家卻只發現了20個左右,由此可見,我們對於黑洞的研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黑洞的一個性格惡劣的雙胞胎妹妹-白洞
    白洞是一個時空區域,而且沒有任何物體可以進入裡面。白洞和黑洞恰好相反,是物質與光線放射出來的一個區域。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把黑洞的一生拍攝起來再把影片倒回去播放,就會變成白洞的一生了。這種事情是有可能的嗎?你是不是已經覺得有一點混亂了呢?不用擔心,這裡可是濤濤隨記。接下來我會好好解釋給你聽的。白洞的外觀長得是什麼樣子呢?
  • 愛因斯坦預言的黑洞已被公布照片,他預言的白洞呢?或許宇宙就是
    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依靠廣義相對論曾經預言過黑洞和白洞這兩種天體,雖然他本人並不相信這兩種天體在宇宙中真的存在,但是目前已經有大量的觀測證據可以證明黑洞的確是宇宙中存在的一種天體,前段時間更有首張黑洞的照片被公布於世,所以黑洞的存在基本已沒有任何疑問,但是與黑洞性質相反的白洞卻還沒有任何蹤跡
  • 宇宙中除了黑洞和白洞,還有灰洞,有人認為類星體的核心可能是一個...
    1916年,德國天文學家卡爾·史瓦西通過計算得到了愛因斯坦引力場方程的一個真空解,這個解表明,如果將大量物質集中於空間一點,其周圍會產生奇異的現象,即在質點周圍存在一個界面——「視界」一旦進入這個界面,即使光也無法逃脫。這種「不可思議的天體」被美國物理學家約翰·阿奇博爾德·惠勒命名為「黑洞」。
  • 宇宙中有黑洞,與黑洞相對的是白洞,白洞有多強?
    黑洞是宇宙中客觀存在的一種強大天體。而最初人類並沒有能力去尋找和觀測黑洞,黑洞在人類世界是以純理論的形式出場的。為黑洞提供理論支持的人是愛因斯坦,而將黑洞呈現在人類面前的人是史瓦西。史瓦西是一名德國物理學家,他根據愛因斯坦所提出的廣義相對論,通過求解推導出了一種理論上的強大天體,最初,這種天體被稱之為「史瓦西解」,而後才有了「黑洞」這個名字。
  • 宇宙中有黑洞,與黑洞相對的是白洞,白洞有多強?
    黑洞是宇宙中客觀存在的一種強大天體。而最初人類並沒有能力去尋找和觀測黑洞,黑洞在人類世界是以純理論的形式出場的。為黑洞提供理論支持的人是愛因斯坦,而將黑洞呈現在人類面前的人是史瓦西。史瓦西是一名德國物理學家,他根據愛因斯坦所提出的廣義相對論,通過求解推導出了一種理論上的強大天體,最初,這種天體被稱之為「史瓦西解」,而後才有了「黑洞」這個名字。
  • 與黑洞相對的白洞到底是否存在著?
    我們都知道黑洞宇宙裡最強大的天體,它是一可以吞噬一切的存在,那麼到底有沒有一個和它相對的存在呢?別著急,聽院長慢慢道來。上世紀初,黑洞有了明確的概念,它是一種引力大到時光曲率都無法逃脫的天體,當然這只是經典意義上的黑洞,真正的黑洞是廣義相對論推理出來的天體,我們知道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可以知道不存在引力,引力的效果無非是扭曲了,或者說它壓縮了周圍的時空,沒錯這就是真正的黑洞。
  • 白洞與黑洞,這對孿生兄弟,究竟存在怎樣的內在聯繫?
    人類在宇宙中哪裡可以找到「白洞」?白洞是黑洞的對立面:一種可視的奇異現象!愛因斯坦的引力場方程對時間是對稱的(時間反轉不變性),即場方程的解做一次時間反轉變換後的結果仍然是一個解!一個不自旋的白洞對應著一個施瓦西黑洞的愛丁頓-芬克斯坦解。
  • 白洞比黑洞更可怕嗎?
    白洞是一種理論上存在的物體,它的特性與黑洞完全相反,簡單來說:物質遇到黑洞就是有進無出,而物質遇到白洞,連進都進不去,也就是有出無進。但實際上,人類目前也只有發現了黑洞的存在,而白洞至今沒有被發現,因此我們對於白洞的了解,也僅僅是理論上而已,無實際觀測。雖然白洞的概念聽著挺奇幻,但實際上它和黑洞是一母親所生,甚至在這個過程中還存在另一個宇宙,雖然咱們的宇宙和這個宇宙並不能建立任何信息聯繫。
  • 黑洞會變成白洞嗎?
    他們已經證明,圈量子引力(是為引力提供量子力學描述的候選理論)預測,時空將連續地穿過黑洞的中心,進入一個新的區域,這個區域存在於未來,並且具有白洞內部的幾何。(白洞是黑洞的時間倒轉鏡像,在白洞中,物質只能向外移動。)顯然,穿過中心進入未來區域的通道這一概念有些違反直覺。
  • 白洞vs黑洞
    我們聊聊黑洞吧,存在宇宙中的可怕天體,具有無比強大的引力場,黑洞最初的形成是類似於中子星的形成過程,它由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中提出的,存在宇宙中一個孤立的宇宙體!拿恆星舉例,當這個恆星的壽命臨近死亡的時候,這顆恆星內部的物質將會逐漸分散開來,受到自己本身內部引力的作用,開始塌陷,並且迅速的收縮,它是一種強烈的爆炸,這種爆炸所具有的力量,屬於強的相互作用力,也是一種強力,迅速收縮後,會被壓縮成一個比較密實的星體,同時也對內部的空間、時間產生了壓縮,在這種情況下,基本就形成了一個比較穩定的黑洞。
  • 黑洞和白洞是一體的嗎?黑洞吞噬物質,白洞排斥物質?
    首先,白洞其實是人類所想像出來的假想天體。而在以前,白洞與黑洞都是是物理學家們根據黑洞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上所提出的「假想」物體,在前段時間,人類觀測到首張黑洞照片,證實了黑洞的存在。但是白洞呢?目前沒有證據證明存在黑洞的對立天體---白洞。
  • 奇妙的黑洞、白洞、蟲洞與灰洞
    1916年,德國天文學家卡爾·史瓦西(Karl Schwarzschild,1873~1916年)通過計算得到了愛因斯坦引力場方程的一個真空解,這個解表明,如果將大量物質集中於空間一點,其周圍會產生奇異的現象,即在質點周圍存在一個界面——「視界」一旦進入這個界面,即使光也無法逃脫。
  • 白洞與黑洞有關聯?宇宙起源又起爭議,難道它真的起源於白洞?
    在1799年,有關黑洞的概念開始出現。黑洞理論出現一波三折科學家拉普拉斯認為,一個質量極大的物體,本身會擁有強大吸引力。因為各種原因,當時他並沒有找到這種物體。大約過了一百年的時間,影響科學界多年的愛因斯坦出現了,他在拉普拉斯的基礎上,作出了進一步升級。
  • 黑洞、白洞、蟲洞分別是什麼意思?你都了解了嗎?
    黑洞或許是普通百姓對於天文物理最熟悉的天體,但也是最陌生的天體。黑洞是愛因斯坦預言的天體,愛因斯坦的確是個偉大的人,它的相對論幾乎為整個宇宙學開了先河。愛因斯坦也是一位傑出的預言家,並且沒有古人的經驗,卻做出了後無來者的準確預言,黑洞,就是其中之一的產物,其他著名的預言還有引力波等。白洞:白洞,白色的明天在等著我們!不知不覺念起來了。不過不得不佩服日本的漫畫家,那個時候就給出了白洞的腦洞!白洞就是任何東西都進不去的區域啦,強大的排斥力。這是理論推算出來的。沒有證實。
  • 黑洞、蟲洞、白洞,三個宇宙中神秘的存在,但最奇怪的是白洞
    最常見到的字眼是黑洞,那麼在這裡就放在最後簡單說說,在前頭不妨細細說說蟲洞以及白洞是怎麼一回事吧!「蟲洞」——可以理解為時空洞,也可稱之為愛因斯坦—羅森橋,這個概念最早是由路德維希弗萊姆在1916年提出,愛因斯坦以及納森羅森在1935年將蟲洞的概念加以完善。
  • 黑洞?白洞?蟲洞?灰洞?這到底都是什麼東西!
    白洞 白洞是一個只發射、不吸收的特殊宇宙天體,與黑洞剛好相反。白洞是一個強引力源,其外部引力性質均與黑洞相同,可以把它周圍物質吸引到邊界上形成物質層,這樣看來白洞其實就是黑洞的反演。因此,也有人認為白洞與黑洞是同一種天體,經過熱平衡或者一些其他的觸發條件可以相互轉變。
  • 黑洞與白洞,空間隧道的出入口
    一半頒給羅傑·彭羅斯 (Roger Penrose)以表彰其在黑洞形成的證明上的功績。另一半由賴因哈德·根策爾 (Reinhard Genzel)安德烈婭·蓋茲 (Andrea Ghez)共享,表彰他們在銀河系中心發現超高質量高密度物質。隨著黑洞存在的合理性再次被證明,則關於黑洞與白洞的關係再次引起人們的廣泛思考。
  • 白洞和黑洞屬性相反,為何有人說白洞比黑洞可怕?吞不是更嚇人嗎
    白洞和黑洞屬性相反,為何有人說白洞比黑洞可怕?吞不是更嚇人嗎?黑洞和白洞本質上都是天體的一種,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預測的兩種不同天體,也可以說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天體。黑洞,大家都應該聽說過,是一種質量和心裡極大的天體,引力之大甚至連光線本身也不能逃脫黑洞強大的引力,被它吞噬,所以黑洞看起來「一片漆黑」,這也是黑洞難以尋覓的主要原因,科學家們只能通過間接觀察方式尋找黑洞!簡單來說,黑洞「只吃不吐」,而白洞恰恰與黑洞相反,它「只吐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