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億歐網
壁虎互助創始人兼CEO李海博認為,做金融一定要把時間拉長,網絡互助是110欄加1萬米的長跑。在沒有風險的時候要走快,看不清的時候就要放慢腳步。
億歐6月22日消息,網絡互助平臺「壁虎互助」宣布獲近億元B輪融資。壁虎互助創始人兼CEO李海博在接受億歐採訪時表示,此次融資將主要用於人才引進、擴大原有業務規模、發力大病籌款業務項目。
李海博向億歐透露,此輪融資的部分金額在5月已經交割完畢,投資方包括玖州建圓、玖創資本和唯獵資本。剩餘部分計劃於7月完成交割,主要投資方為歐洲某頂級保險集團及國內大型機構。
「壁虎互助」成立於2015年3月,是面向個人和組織機構,以自願加入、籤訂協議的方式撮合有同質規避風險訴求的人群「抱團取暖」、分散風險而形成的網絡互助組織。目前團隊成員70人左右。
成立至今,壁虎互助累計撮合互助契約189萬份,給付互助金超5000萬元,救助壁虎互助會員 609 人次。李海博透露,壁虎互助目前5次以上的續費率達到99%,這部分會員都已經有一定的心理價格錨定,完成了良好的網絡互助市場教育。
李海博自述,從2005年加入保險行業以來,積累了豐富的行業經驗,尤其是參與過華匯人壽等業務從0-1的籌建工作,為自己的創業奠定了一定的基矗
「我們是一家奢侈品公司,我們只經營一種產品」
作為一家網絡互助平臺,線上獲客的方式並不新奇,但將互助和社群電商結合起來的並不多見。壁虎互助走的正是這條路線。目前壁虎互助業務線條有甄品商城、互助伴侶、全民互助計劃、家財互助計劃、諾言籌等5款主要產品。這些業務又都依託於微信公眾號的入口展開。
其中,甄品商城是為壁虎會員延伸出的精選商品的社群電商服務,主要售賣日用品和快消品;互助伴侶是與眾安保險合作代理銷售的保險產品-尊享e生;全民互助計劃是滿足會員發生重大疾餐意外事故產生的救助需求;家財互助計劃則是主要是為分散會員的房屋和室內附屬設施損壞的產生的風險;諾言籌是一款個人大病籌款工具,與一般大病籌款不同的是,諾言籌的發起者要做出回饋社會的承諾,承諾的形式多樣,不限於還款。
在5款主要產品業務上,全民互助計劃和家財互助計劃是業務重心。李海博透露,壁虎互助接下來將基於優質社群提供優質的衍生服務,將發力甄品商城和諾言籌。
李海博暢談壁虎互助未來商業模式時對標了全球第一大合作制企業集團「蒙德拉貢」。蒙德拉貢是全球合作制企業的典範,擁有超過14萬員工,集合作制保險和銀行、消費者合作社及勞動者合作社三位一體,它建立了一套兼具開放性和獨立性的經濟體,在經濟體內具備比一般性資本主義更優的生態體系。歐洲經濟危機時,西班牙失業率高達25%,而蒙德拉貢總部所在地失業率只有11%。這種經濟體的三個核心詞是:信任、團結和依賴。
李海博判斷,「『信任度變現』是壁虎互助未來的盈利模式。壁虎的Slogan是:『我們只經營一種產品,那就是信任!』互助是一種基於信任的社群經濟,而信任在中國是極為稀缺的,所以壁虎互助也標榜自身是一家『奢侈品公司』」。
在李海博眼中,壁虎互助未來要打造「三位一體」的經濟體。其中互助是底層,上層是產品和服務,通過服務費、管理費、銷售佣金、媒體廣告費等來將社群內部的成員的互信、團結和依賴進行商業化呈現。
有行業分析人士認為,「互助真正的門檻在於規模,沒有穩定的用戶數量或者用戶增長,這個模型並不穩健」,對此李海博有完全不同的理解:「壁虎互助堅決不做流量模式!大部分商業模式都是基於流量的基賜漏鬥來運作,但是長遠來看泛流量轉化思維,在保險領域,在網絡互助領域意義不大。『泛流量轉化思維』不是壁虎互助的菜。」
泡沫破滅,投機者退場,網絡互助春天要來?
李海博分析,利他行為有多種形式和動機:
第一種,不住於心而施助,叫菩提;
第二種,有心無求而施助,叫慈善;
第三種,有心有求而施助,叫公益;
第四種,以自利心而施助,叫互益,例如保險。
對於壁虎互助平臺,李海博形象的比喻:上不異菩提,下不斥互益,只要有助於平臺參與者整體福利的提升,甚或社會整體的改善,都是我們所提倡的。互助比較特殊,是自利和利他的結合體。
事實上直到現在,談到網絡互助,人們很自然的會聯想起相互保險。一方面,二者在國內興起的時間點幾乎是「同一起跑線」。2015年年初,保監會發布了《相互保險組織監管試行辦法》,一年之後,批准眾惠相互、信美相互、匯友建工三家相互保險公司籌建。政策信號利好、獲客成本低、潛在客群主動性強,再加上線上獲客的方式與網際網路公司的「打法」不謀而合,相互保險市場瞬間被攪動起來。
另一方面,由於網絡互助和相互保險都有自願聯合、相互扶助、共擔風險的特徵,而彼時關於互助的監管處於空白狀態,資本開始變換賽道,悄然而至。2016年下半年,夸克聯盟、斑馬社、水滴互助、17互助、同心互助、眾託幫等上百家網絡互助平臺先後獲得百萬級到千萬級不等的融資。
「當時的市懲態勢是非常混亂的,只有冬天早點到來,才能避免劣幣驅逐良幣。」李海博分析到,在他看來,2016年的這段時間是網絡互助行業的泡沫期。
很快,「冬天」就來了。2017年1月,保監會發布《關於開展以網絡互助計劃形式非法從事保險業務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對網絡互助行業進行整改,收緊網絡互助的邊界,打壓涉嫌變相或實際經營保險業務的網絡互助平臺。隨後,同心互助、八方互助、蒲公英互助等平臺相繼宣布退出。網絡互助的洪潮「來去匆匆」。
至今,除去部分「頭部玩家」偶爾在媒體上引起爭議外,互助行業整體陷入沉寂,甚至淡出了資本的視野。
面對目前網絡互助的發展階段,李海博的態度則是一反常態,在資本「寒冬」裡他表現的相當樂觀。「我認為這是最好的時間。網絡互助的發展必然要經歷四個階段:冷啟動、泡沫期、沉澱期、成熟期。現在是第三階段之末,投機者清退離場,冬天已經接近尾聲,春天即將到來。」
對於網絡互助市場「成熟」的標誌,李海博給出了兩點自己的「標準」:
1、網絡互助市場的合規化。只有合規化的制度、規範,才有順暢的行業路徑可依賴,可遵循。
2、持續市場教育下,大眾對網路互助有一定的認知。即在大眾對網絡互助全周期理解透徹後,大家有持續的成本接受能力和意願。
賽道本質:110米欄加萬米長跑
2016年,資本市場曾經對網絡互助有過賽道性質的辯論,主流觀點認為這是百米賽道,速度第一。李海博曾在多種誠表示反對,他認為這是110欄加1萬米長跑。前期既要追求速度同時要兼顧合規,因為監管環境趨嚴,上了負面清單對後續發展極為不利。
「目前網絡互助已經進入萬米長跑賽道, 做金融一定要把時間拉長。」李海博說:「沒有風險的時候要走的快,看不清的時候要放慢腳步。如果在百萬規模下出現問題還可以調整,但是千萬規模可能就回天無力。反思來看,濫用禁術、根基不穩、貪大求全和急功近利是很多金融巨鱷在百億規模或千億規模下瞬間崩盤的罪魁禍首。萬米賽道很長,可以10年為單位;也很寬,可以十萬億為單位」。
採訪最後,李海博預判,保險科技及網絡互助都將在半年之後迎來春天,整個行業或將重新洗牌,進而奠定未來10年行業的基矗作為親身經歷者,李海博認為雖然網絡互助的存在有其偶然性,但在如此嚴苛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原生平臺,反映的是其內在需求和必然性,這種生命力不可阻擋。 熱門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