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化工整治方案出臺,2020年底前不達標企業將關閉退出

2021-01-20 澎湃新聞

江蘇響水「321」爆炸事故過去一個月後,江蘇省化工行業的整治提升方案出臺。

日前,江蘇省委辦公廳下發《江蘇省化工產業安全環保整治提升方案》(下稱「《方案》」),提出全省要大幅壓減沿江地區化工企業數量,取消部分化工園區定位,壓減化工園區數量等舉措。

江蘇省是中國的化工尤其是農藥、染料、石化的生產大省。截至2017年,江蘇省化工產業收入為兩萬多億元,全國排名第二,當年江蘇全省共有化工企業逾5000家。

在壓減化工企業數量方面,沿江地區、環境敏感區域的化工企業以及規模以下化工企業成為整治重點。根據此前意見稿中披露的數據,江蘇省沿長江幹支流兩側1公裡範圍內、化工園區外的化工企業共34家,環境敏感區內的企業共71家;規模以下企業約1660家。

大幅壓減企業數量,取消部分化工園區定位

與此前的意見稿相比,《方案》未提出「到2020年底全省化工生產企業數量減少到2000家」的目標,但仍然明確了化工企業「退城入園」的要求。

《方案》提出,長江幹支流兩側1公裡範圍內且在化工園區外的化工生產企業原則上2020年底前全部退出或搬遷。嚴禁在長江幹支流1公裡範圍內新建、擴建化工園區和化工項目。在太湖一級保護區內、京杭大運河(南水北調東線)通榆河清水通道沿岸兩側1公裡範圍內的企業,以及位於生態保護紅線區域、自然保護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等環境敏感區域內的企業,2020年底前基本關閉或搬遷。

除此之外,《方案》要求壓減規模以下化工生產企業的數量,對評估安全和環保風險,不達標的企業需在2020年底前全部關閉退出,鼓勵達標企業進入化工園區發展。對安全衛生防護距離不達標的企業,凡是達不到有關安全環境衛生等標準的,2020年底前需依法關閉退出;無法關閉和搬遷的企業,則必須在2020年底前將安全衛生防護距離的居民全部遷出。

另一方面,《方案》對化工園區明確了劃分的要求,並強調將壓減化工園區(集中區)的數量,未提到意見稿中曾出現的「將化工園區壓減到20個左右」。

目前江蘇省全域有53個化工園區(化工集中區)。2018年中國化工園區30強名單中,江蘇7個園區上榜,數量位居全國第一,其中蘇南地區24家,蘇中地區有12家,蘇北地區17家。

《方案》提出,江蘇省全省將全面開展化工園區(集中區)再評價,對規模化生產、產業鏈完備、基礎設施齊全、綜合管理水平高的確定為化工園區;對具有一定規模、形成一定產業集聚效應、產業層次較高、管理基礎較好但產業鏈不夠明晰的確定為化工集中區;對規模小、產業關聯度低、基礎設施不完善、安全環境問題突出和周邊敏感目標分布密集的取消化工園區定位。被取消化工定位的園區(集中區),嚴禁新建化工項目,同時大幅壓減現有企業數量。

同時《方案》鼓勵符合安全、環保標準的企業搬入環境承載能力較強的區域;對於少量管理規範、技術先進、產品檔次高、安全和環保風險可控的化工企業,由各設區市政府列為化工重點監測點。

建立一體化安全信息管理,企業須完善環評、安評報告

安全監管方面,在意見稿的基礎上,《方案》提出要加強信息化監管能力和企業人員的安全意識。2019年底,化工生產企業應建成集重大危險源監控信息、可燃有毒氣體檢測報警信息、企業安全風險分區信息、生產人員在崗在位信息以及企業生產全流程管理信息等於一體的信息管理系統。

此外,企業法定代表人和第一大股東、技術負責人、安全負責人、環保負責人和特種作業人員需參加應急管理部門、生態環境部門及其授權機構執業能力培訓考核,持證上崗,每年接受不少於16學時的相關崗位技術再培訓。其他從業人員的再培訓時間每年不得少於20學時,在本企業內調整工作崗位或離崗一年以上重新上崗時,應當重新進行有針對性的安全培訓。

與意見稿相比,《方案》著重強調了危險廢物的嚴格處置管理,包括化工企業須在環評報告中準確全面評價固體廢物的種類、數量、屬性及產生、貯存、利用或處置情況。同時,在安評報告中對固體廢物貯存、利用處置環節進行安全性評價,並按標準規範設計、建造或改建貯存、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的設施設備。生產企業應按照相關管理要求申報、處置廢棄危險化學品。

應急管理、生態環境和交通運輸等部門研究制訂危險廢物風險評估和監管處置措施,對危險廢物的產生、收集、貯存、運輸和處置實行全鏈條、全過程的監督管理。化工監管任務重的設區市應建立不少於20人、化工重點縣應建立不少於10人的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執法隊伍,各類生產性園區(集中區)都應單獨設立安全監管機構,專業監管人員配比不低於在職人員的75%。省安委會組織化工企業多、監管任務重的縣(市、區),從化工企業和化工設計單位聘任有關專業專家常駐。

同時,《方案》要求加大對違反安全、環保法律法規企業的執法處罰和失信懲戒力度。對不能穩定達標排放、「三廢」處理設施不完備、配套不完善和運行不正常的企業將依法停產或責令關閉。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江蘇:年底前關閉化工生產企業579家、化工園區9個
    江蘇:年底前關閉化工生產企業579家、化工園區9個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陳凌瑤 2019-09-24 21:41 來源:澎湃新聞
  • 江蘇:今年底前,對不符合要求的化工企業堅決關閉退出
    江蘇:今年底前,對不符合要求的化工企業堅決關閉退出 2020-08-29 12: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江蘇出臺沿海化工園區整治方案 達不到要求的化工企業堅決關停
    中國江蘇網7月4日訊 省政府近日發布《全省沿海化工園區(集中區)整治工作方案》,並同時公布《沿海化工園區(集中區)整治標準》和《沿海化工園區(集中區)企業整治標準》,全面部署開展我省沿海化工園區整治。本次方案的出臺將全面整治化工園區和企業的環境汙染等突出問題,實施系統治理、提升環境質量,淘汰落後產能、促進結構調整,實現沿海化工園區、化工企業規範有序、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此次整治範圍包括沿海地區南通、連雲港、鹽城三市轄區內所有化工園區及園區內所有化工生產企業。
  • 多省化工園遭「勸退」,年底前或將關停98000家化企!
    6月3日,湖北省要在2020年年底前完成47家危化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和119家沿江化工企業關改搬轉。98000多家化企將在年底前關停?疫情已經令不少企業因長期停產無法生存,而疫情過後,為了環保和生產安全,各省開始對化工園和廠商進行「勸退」。江蘇自從發生響水3.21事故之後,對化工行業的監督和整改越發嚴格。
  • 多省化工園遭「勸退」,年底前或將關停98000家化企!
    6月3日,湖北省要在2020年年底前完成47家危化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和119家沿江化工企業關改搬轉。98000多家化企將在年底前關停?疫情已經令不少企業因長期停產無法生存,而疫情過後,為了環保和生產安全,各省開始對化工園和廠商進行「勸退」。江蘇自從發生響水3.21事故之後,對化工行業的監督和整改越發嚴格。
  • 江蘇化工整治「風暴」再升級!超4000家關停整治化企名單陸續公布!
    2019年計劃關閉退出化工生產企業579家,關閉和取消化工定位的化工園區(集中區)9個。  2020年江蘇化企將減少到2000家!  2019年4月1日,江蘇省發布關於徵求《江蘇省化工行業整治提升方案(徵求意見稿)》意見的緊急通知,要求全省到2020年化工企業減少到2000家,2022年不超過1000家;化工園區(集中區)減少到20家。
  • 江蘇化工整治方案正式出爐,明年底前關停不達標企業,一隻直接受益...
    日前,江蘇省委辦公廳正式下發《江蘇省化工產業安全環保整治提升方案》,提出「依法依規推進整治提升」、「壓減沿江地區化工生產企業數量」、「壓減環境敏感區域化工生產企業數量」等嚴厲舉措。這意味著,今明兩年,江蘇大量的化工園區、化工企業將面臨整治、搬遷與關停的命運。
  • 45個化工園區被取消!近400家企業被關停!
    在化工行業專項整治三年攻堅行動方案中,石家莊市計劃今年再關閉取締20餘家規模小、條件差的危化品企業,持續優化全市危化品行業發展結構。附件1:沿江岸線1公裡範圍內關閉退出類化工生產企業名單附件2:沿江岸線1公裡範圍內鼓勵搬遷類化工生產企業名單附件3:沿江岸線1公裡範圍內保留類化工生產企業名單山東:確保2020年底前完成化工園區安全風險排查評估分級工作,年底前全面完成
  • 回望2019|關停、破產、整改,化工企業的艱難重生
    「政府關於園區企業的處理,還未出臺具體方案,該進還是該退,我也不知道。」園區的一位企業負責人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界面新聞記者致電響水縣工信局,一位工作人員表示,針對響水縣化工園區企業的處理方案,已經上報縣委縣政府領導審批,何時出臺尚不清楚。
  • 浙江江蘇等省幾千家化工企業將被關停
    2018年9月底前制定本地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實施方案,紮實有序推進搬遷改造工作,確保2025年底前完成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任務,力爭實現化工生產企業戶數在各市公告的7595家基礎上減少20%以上。
  • 南通今年將關閉103家化工企業,湖北今年將關改搬轉166家化工企業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湖北今年將關改搬轉166家化工企業年底前,湖北省將完成47家危化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和119家沿江化工企業關改搬轉。湖北省經信廳在全國率先出臺《湖北省磷銨等化工過剩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嚴控化工過剩行業新增產能;在全國率先研製《湖北省沿江化工企業關改搬轉暨危化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驗收標準及工作程序(試行)》,嚴格驗收標準。湖北省發改委牽頭制定《化工園區確認指導意見》,共確認了40個合規化工園區;湖北省財政廳設立省級專項獎補資金,每年統籌2億元,三年安排6億元,獎補市州。
  • 江蘇明年底關停低端落後化工企業2000家,今年先關逾千家
    江蘇明年底關停低端落後化工企業2000家,今年先關逾千家 「今明兩年,淘汰關閉化工生產企業不少於200家。」今年,泰州市出臺史上最嚴「減化」舉措。
  • 江蘇響水24家化工企業關閉退出,其中多家染料和染料中間體生產企業
    近期,江蘇省響水縣相繼公示了兩批關閉退出化工生產企業名單,經現場聯合驗收,24家化企已關閉退出
  • 關於印發《南京市化工(危險化學品)企業停產停業復產及關閉退出...
    各區(國家級開發區)應急管理局、工信局、公安分局、派出生態環境局、市場監管局、消防救援大隊:近年來,隨著化工產業轉型升級、安全環保整治提升、安全生產整治等專項行動的深入開展,我市化工(危險化學品)企業的停產、停業、復產和關閉退出情況頻率較高。
  • 南通未完成VOCs治理任務或不達標的化工企業關停(附政策)
    北極星VOCs在線訊:日前,南通市政府印發關於開展全市化工企業「四個一批」專項行動的通知。通知提出,對不能按期完成VOCs治理任務或VOCs排放不能穩定達標的的化工企業依法依規堅決予以取締和關閉。(蘇政辦發〔2017〕6號)和南通市委市政府關於印發《南通市「兩減、六治、三提升」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通委發〔2017〕6號)等文件精神,決定在全市範圍內開展化工企業「四個一批」(關停一批、轉移一批、升級一批和重組一批)專項行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總體要求和工作目標貫徹落實省、市「兩減六治三提升」專項行動部署和省「四個一批」
  • 加快推進浙江長江經濟帶化工產業汙染防治與綠色發展工作方案印發
    加快淘汰落後工藝裝備,推動產業關聯度高、安全環保達標的企業集聚入園,對標國內國際先進水平,培育示範企業。消減危重企業。相關地市人民政府按《浙江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推進落實2020年城市建成區化工重汙染企業搬遷改造或關閉退出工作。2025年底前,全面完成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  (三)加強區域布局管控。
  • 6千多家化工廠強制關停 軟包裝化工原料價格將飆漲
    導語:做軟包裝自然少不了膠粘劑以及滿足不同功能需要的化學助劑,響水爆炸事故發生後,全國各地拉開化工企業地毯式安全排查,軟包裝上遊原料企業已率先感受到了價格上漲的衝擊波。近日,江蘇省宣布將省內化工園區壓減至20個左右,化工企業2022年底前控制到1000家以內,這樣的行業大震蕩必將引發化工原料價格繼續飆漲,軟包裝行業將持續受到影響!
  • 應急管理部有關負責人解讀《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分類整治目錄(2020...
    國務院安委會《危險化學品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從項目準入、外部安全防護距離、自動化控制、精細化工反應風險評估、從業人員素質能力、企業主體責任等方面對危險化學品企業提出了嚴格要求,同時明確要求依法淘汰達不到安全生產條件的產能經整改仍達不到安全生產條件的,依法予以關閉,實現規範達標一批、改造提升一批、依法淘汰一批。
  • 南通今年將關閉103家化工企業 確保完成主要汙染物減排任務
    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監測指標中,南通主要汙染物排放指數尚未達標。現在到年底還剩下7個多月時間,我市將採取哪些措施,確保全面完成主要汙染物減排任務?針對水兩項減排指標,2020年我市計劃投入60億元、推進實施255項治理項目,三管齊下,持續削減汙染物排放總量。市生態環境局局長孫立新介紹,在強化結構減排方面,將會同工信等部門,依法依規推動淘汰類產能關停退出,年內淘汰8625噸紡織印染低端產能。在去年關閉99家化工企業基礎上,今年還要關閉103家化工企業。
  • 市政府辦公室轉發市化治辦關於南通市化工生產企業專項整治關閉...
    為有效推動全市化工生產企業專項整治工作順利開展,全面完成省政府下達給我市的依法關閉化工生產企業目標任務,現依據省化工行業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要求,結合本市實際,就依法關閉違法違規化工企業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基本原則   (一)依法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