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李妍楠
4月30日,集團公司五四運動100周年暨第十屆「十大傑出青年」座談會上,裴明波、曹寬、郭旭光、王鄂川、劉強、高才、陳思楊、劉曉凱、魏晨吉、王琦、陳驍、蔣浩偉等12人獲得集團公司第十屆「十大傑出青年」榮譽稱號。
集團公司黨組副書記、副總經理徐文榮與「十大傑出青年」在鐵人像前合影留念 常正樂 攝
從50多萬石油青年中脫穎而出的他們,到底有哪些過人之處呢?小編詳細梳理了他們的個人事跡,入地三千、深海尋「冰」、海外拓荒……個個身手不凡,絕對擔得起「十大傑出青年」榮譽稱號。
敢於挑戰的「三超」先鋒——裴明波
大慶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地震解釋一室主任工程師
裴明波帶領團隊創建爆發相火山巖儲層預測技術,提交探明儲量1000億立方米。負責國家「973」項目子課題,創建火山巖油氣藏地球物理預測理論與技術,破解世界級難題。創建緻密氣「甜點」預測技術,提交三級儲量1350億立方米。創建基巖風化殼預測技術,落實資源儲量3300億立方米,實現新區新領域的重大勘探突破。其成果達到國內外領先水平,累計創造經濟效益100億元。個人先後榮獲全國青年崗位能手標兵、黑龍江省青年五四獎章、龍江最美人物等榮譽。
煉化轉型升級的青年衛士——曹寬
吉林石化建修公司東部檢維修一車間鉗工班長
曹寬積極投身吉化轉型升級重大項目,攻克中部乙烯裝置檢修恢復開車核心機組安裝難題,實現裝置一次開車成功,累計盈利20億元,為公司三年盈利100億元做出突出貢獻。參與國Ⅵ汽油質量升級攻堅,確保裝置成為集團公司同期建設的同類項目開工最晚、投用最早的一個。曹寬提出「偏角函數找正法」、「大型設備溫差拆解法」等5項工作法,發明「設備內部監測取出器」等6套專用工具,改造關鍵零部件8個,解決設備疑難問題70餘項,創效500餘萬元。先後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技術能手、第七屆全國石油與化工行業職業技能競賽金牌等榮譽。
瑪湖勘探禁區的追夢人——郭旭光
新疆油田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勘探研究所常務副所長
郭旭光帶領油氣勘探團隊,突破被視為「死亡線」的礫巖勘探難題,發現了世界上迄今最大的礫巖油田—瑪湖10億噸級特大型油田,其發現過程中的創新理論和經驗,更為全球凹陷區礫巖重大接替領域的油氣勘探提供了可複製、可推廣的「中國理論」與「中國技術」,為世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在頁巖油勘探中,郭旭光和團隊通過釐米級巖心精細描述和配套的實驗聯測,建立了吉木薩爾凹陷頁巖油「鐵柱子」,最終發現了10億噸級吉木薩爾頁巖油。其成果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017年度「十大地質找礦成果」與2018年度「十大地質科技進展」等獎項。4月28日,郭旭光獲得第23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稱號。
攻堅世界難題的破「冰」者——王鄂川
海洋工程公司深水研究中心鑽井技術工程師
王鄂川全程參與了國家重大專項南海可燃冰首次試採項目。作為深水鑽井技術帶頭人,他帶領團隊攻克了深水淺層固井、粉砂質儲層防排砂、可燃冰窄密度安全鑽井等世界級難題,創造了國際領先的深水淺層大環空固井技術和適用於6~15um的微粒徑防控砂工藝技術,為項目成功實施提供了關鍵技術保障。該項目創造了產氣總量和連續產氣時長兩項世界紀錄,其成果獲得集團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和管理創新一等獎,2017年度「地質科技十大進展」和廣東省海洋創新與發展「十大科技進展」等獎項。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新年賀詞中將其列為我國科技創新、重大工程建設成果之一。
南美油氣貿易的開拓者——劉強
國際事業巴西公司副經理
劉強紮根海外艱苦地區8年,只身前往巴西創建公司。他堅定文化自信,用石油精神凝心聚力,帶領外籍員工團隊實現公司當年註冊,當年盈利,業績連創新高,貿易量年均增長105%,南美原油累計貿易量2.5億噸。實現中石油第一個超深海項目裡貝拉項目首船權益油運抵中國,中石油首船LNG銷往巴西,收購巴西知名能源企業股權,填補中國與南美能源貿易多項空白,成為首家在南美中下遊油氣市場立足的中國企業,為維護國家能源安全、落實中石油國際化經營戰略、提升中石油優化配置全球資源能力做出重要貢獻。先後獲得集團公司優秀青年、集團直屬機關青年崗位能手等榮譽,並在去年走上石油精神「勞模青年」論壇,樹立了當代石油青年的良好形象。
服務創造價值的營銷人——高才
中國石油山東濰坊銷售分公司奎文坊子黨支部書記
「油窩子」裡拓市場,一年三立「軍令狀」。高才將三千噸小站打造成為萬噸站,非油業務收入實現9連跳,先後打造7座客戶管理標杆站。她善於總結創新,先後獲得山東銷售公司創新成果31項,並赴全國22個省市地區開展事跡巡講、技能培訓和經驗分享,為銷售系統基層隊伍素質提升貢獻力量。2018年8月,洪災侵襲山東濰坊,危難時刻,高才帶領員工堅守現場,奮戰七天七夜,全力搶救國家資產,展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先後獲得中國石油「感動石油」十大人物、油品銷售「十大創新標兵」、山東省勞動模範等榮譽。
為國「增氣」的排頭兵——陳思楊
長慶油田分公司第二採氣廠榆12集氣站站長
陳思楊堅持清潔文明生產和氣田上產「兩手齊抓」,帶領團隊實現連續11年安全環保零事故,累計生產的65億立方米天然氣可供3600萬戶家庭一年的生活用氣,完成了向北京及華北地區供氣的重任,為「打贏藍天保衛戰」貢獻了力量。他勇於創新,研發技術成果22項,承擔「中心站+無人值守站」的試點工作,為信息化、智能化油田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他培養出班組長21名,11人走上管理崗位,為長慶油田5000萬噸連續6年高效穩產做出了突出貢獻。先後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集團公司「青年崗位能手」,陝西省「青年五四獎章」等榮譽,並奪得寧夏自治區職工技能大賽金牌。
國家能源動脈的守護者——劉曉凱
西部管道烏魯木齊輸油氣分公司副經理
劉曉凱帶領團隊攻克西氣東輸二、三線工程中國產電驅壓縮機組投產運行的系列技術難題,完成國產機組優化提升項目40餘項,歷時5載編制完成第一份國產機組「技術診斷書」《國產電驅機組運行報告》,以精湛的「中國技術」和專業的「中國製造」為國產化裝備運行保駕護航。從「清華學子」到「國門衛士」,他紮根祖國的西部邊陲,把青春夢想與這條世界上裡程最長、壓力最高的西氣東輸二線緊緊連一起。他帶領的「國門團隊」獲得集團公司「模範集體」等多項榮譽,他個人先後榮獲全國青年崗位能手、「最美西部管道人」等榮譽。
勇闖中東的青年科技專家——魏晨吉
勘探開發研究院油田開發所阿布達比項目部主任
魏晨吉帶領團隊紮根中東阿布達比,瞄準獲取NEB資產領導者這一目標,通過對上百個開發方案的優化,最終形成整體優化方案。該方案在與BP、道達爾等國際石油公司的同臺競技中脫穎而出,為集團公司獲取NEB資產群領導者發揮了重要作用,保證年增效益2200萬美元,內部收益率提高1個百分點,實現了中國石油在中東高端市場的歷史性突破,成為「一帶一路」油氣合作的新範例。他承擔「十三五」國家重大專項,任副課題長。其成果獲集團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等省部級科技進步獎5項,發表SCI/EI收錄論文25篇,出版專著4部,獲專利授權5件。他帶領的團隊先後獲得團中央青年文明號、中央企業先進集體等榮譽。
駕馭最大起重設備的巾幗女將——王琦
中國石油工程建設有限公司第一建設公司MYQ型5000噸門式起重機操作班班長
該起重機是世界最大單門液壓吊裝系統,被譽為中國石油「十大利器」之一,代表吊裝領域國際領先水平。作為主操作手,王琦用纖纖素手擎起大國重器,先後完成華北石化、恆力石化等千噸級以上設備吊裝13次,累計吊裝32140噸,平移3696噸,保持著起重機萬次運行「零失誤」的紀錄,創造並刷新多項吊裝行業新紀錄。曾榮獲河南省「五一巾幗標兵」、洛陽市「五一勞動獎章」等獎項;其成果獲得1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國家級成果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2項;她帶領的團隊先後獲得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崗」等榮譽稱號。
火山巖油氣勘探的突破者——陳驍
西南油氣田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長
作為80後科研青年,陳驍從6萬公裡地震資料中抓住100毫秒細節,創新提出簡陽-三臺地區沿龍泉山深大古斷裂發育火山巖地質新理論,刻畫火山巖噴溢有利相區7千平方公裡,論證永探1井獲高產工業氣流,新增天然氣地質儲量預計上萬億方,為打造中石油西南增長極開闢增儲上產重大接替領域。他創新開啟地質地震一體化工作模式,在超深層碳酸鹽巖儲層預測模式上攻克多個技術瓶頸,為迄今為止中國陸上最大單體海相碳酸鹽巖整裝氣藏——安嶽氣田磨溪龍王廟組氣藏的勘探開發做出重大貢獻。心中有信仰,腳下才有力量,參加工作8年以來,他用堅韌的付出換來國際水準特色技術3項,各級科技進步獎16項,其成果獲集團公司油氣勘探重大發現一等獎等多項殊榮。
建功美麗中國的煉化工匠——蔣浩偉
蘭州石化公司高密度聚乙烯裝置一線操作工
蔣浩偉一年記錄了5萬多字學習筆記,破記錄的熟練掌握多個崗位技能,以他名字命名的工作法受到全廠學習推廣,連續5年被評為勞動模範。他創新創效追求卓越,主持多項QC項目獲得國家級優秀成果獎,累計產生經濟效益160萬元。總結出「三加一帶班法」,連續多年班組競賽名列第一。牽頭解決冰機製冷效率低改進方案,減少乙烯損失213噸,挽回經濟損失110萬元。他守護黃河展現功績,排查隱患60多項,處置險情20餘次,創造黃河北罐區安全生產2000天的記錄。他的奮鬥歷程正如這蜿蜒的黃河矢志東流、百折不回,他用行動詮釋著新時代石油青年的「工匠精神」。先後榮獲甘肅省「勞動模範」、集團公司「優秀青年」等榮譽。
當最美的年華遇上最好的時代,就讓蓬勃的青春穿上紅工衣、戴上寶石花,守望責任、守護夢想,讓我們放飛石油夢想,讓青春奏響石油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