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揭曉 吉大何志鵬、校友林維當選,黃...

2020-12-05 吉大新聞網

【消息來源:法學院】日前,中國法學會發布公告,經第八屆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評選委員會2月17日評選、第八屆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終評委員會(中國法學會會長會議) 3月1日審議投票,產生出第八屆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

吉林大學何志鵬教授,校友、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副校長、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審判一庭副庭長林維教授獲此榮譽。校友黃文藝教授獲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提名獎。

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評選活動是經中央批准設立、由中國法學會主辦的重大獎項,是我國青年法學法律界的最高榮譽。該評選活動自1995年啟動第一屆,對於扶持法學青年健康成長、脫穎而出,激勵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繁榮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理論體系,積極投身全面依法治國和法治中國建設的偉大實踐發揮了重要作用。

何志鵬教授1992年入學,在吉林大學取得了法學學士、法學碩士、法學博士學位。自1999年在法學院進行教學研究工作,講授國際法、國際關係與國際法(英文、雙語、中文)、人權法等課程,從事國際法理論、人權理論、法學教育方面的研究工作,不僅發表了200餘篇學術論文、獨立出版了9部學術著作,對於國際法治等問題提出了具有廣泛影響的見解,而且熱愛教學,關注學生的專業發展與人格成長。作為國際法和法學教育專家,曾經參與起草全國法學教育的專業合格評估標準、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對於國家及其財產豁免、人權立場、周邊局勢等問題向外交部門提交過建議。

林維教授在吉林大學獲得法學學士、法學碩士學位,歷任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法律系副主任、主任、法學院院長,現任黨委常委、副校長。在《中國法學》《中外法學》《法學家》及其他法學核心期刊共發表論文30餘篇,被《中國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人大報刊複印資料《刑事法學》等全文轉載10餘篇。共出版學術獨著3部,其中《刑法解釋的權力分析》一書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主編、副主編《最高法院如何控制死刑》等著作7部。

黃文藝教授在吉林大學獲得法學學士、法學碩士學位,歷任吉林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吉林大學理論法學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吉林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現任中央政法委研究室副主任。在《法學研究》《中國法學》等刊物發表論文100多篇,出版《中國法律發展的法哲學反思》等學術專著4部,先後獲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2004),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005),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2006),吉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2008),吉林省第十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2014)等榮譽。曾於2015年3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1次集體學習主講深化司法體制改革、保證司法公正問題。

相關焦點

  • 山東省法學會第九屆「全國傑出青年法學家」推薦候選人公示
    山東省法學會第九屆「全國傑出青年法學家」推薦候選人公示按照中國法學會《第九屆「全國傑出青年法學家」評選辦法》要求,山東省法學會發布《關於推薦參加中國法學會第九屆「全國傑出青年法學家」評選表彰活動的通知》,有關單位積極組織申報。
  • 8位校友當選為武漢大學第八屆傑出校友!
    8月28日上午,8位武大校友當選為武漢大學第八屆傑出校友,他們是(按姓氏拼音排序):桂建芳、胡春宏、李小林、倪晉仁、解振華、劉亞洲、閻志、周旭洲。中共第十五屆、第十七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中共第十六屆、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委員。解振華於1982年開始從事環境保護工作,長期負責中國的環境保護、資源節約、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事務,為促進中國的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推動全球環境和氣候治理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副所長李洪雷教授榮獲「全國傑出青年...
    2020年11月4日,中國法學會公布了第九屆「全國傑出青年法學家」和第九屆「全國傑出青年法學家」提名獎獲得者名單。「全國傑出青年法學家」提名獎。回顧往屆的評選,現在我校法學院任教、曾獲「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稱號的還有:孫憲忠 第二屆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莫紀宏 第四屆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熊秋紅 第六屆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
  • 第19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評選揭曉
    第19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評選揭曉 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2008-12-08    [列印] [關閉]     上排左起:向南林 趙海清(羌族) 尼瑪拉木(女,藏族) 劉春紅(女) 宋徵宇     下排左起:張泉靈(女) 胡果(女) 金晶(女) 王洪軍 譚晶(女)        本報北京12月7日電(姚文)由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
  • 第九屆「全國傑出青年法學家」提名獎獲得者簡介
    第九屆「全國傑出青年法學家」提名獎獲得者簡介 (按姓氏筆畫排序) 於同志   1974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最高人民法院刑二庭審判長、高級法官榮獲第七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第三屆、第四屆中國法學優秀成果獎,第二屆方德法治研究獎,第二屆首都法學優秀成果獎,第二屆、第四屆董必武青年法學成果獎等。   深度參與證券法修訂,力促發行註冊制,得到立法機關採納。參與電子商務法、統計法及多部稅法的制定、修改。積極參與中國法學會組織的決策諮詢活動,提供稿件並得到採納。
  • 第十五屆「煙臺十大傑出青年」評選結果揭曉
    中國山東網煙臺5月1日訊 (記者 盧偉霞 通訊員 周君) 4月29日,由煙臺團市委、市青聯組織開展的第十五屆「煙臺十大傑出青年」評選結果揭曉。經宣傳推報、初步候選人確定、社會公示、社會投票及專家評審團投票等環節,葉建初等10名同志被推選為第十五屆「煙臺十大傑出青年」,王凱等20名同志被推選為第十五屆「煙臺十大傑出青年」提名獎,石一鳴等10 名同志被推選為第十五屆「煙臺十大傑出青年」單項獎。
  • 吉大六名校友當選2015年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
    12月7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官網公布2015年院士增選結果,吉大校友、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安立佳研究員當選中國科學院化學部院士,校友、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吳福元研究員當選中國科學院地學部院士,校友、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高銳研究員當選中國科學院地學部院士;校友、北京飛機強度研究所研究員閆楚良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院士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校友張喜文榮獲「2008中國經濟十大傑出人物」
    「2008中國經濟十大傑出人物」 http://www.huaue.com  2008年8月
  • 全球「百強」化學家 吉大校友彭笑剛名列第八
    據科學網訊,日前,世界一流的企業及專業情報信息提供商湯森路透(ThomsonReuters)發布了2000~2010年全球頂尖一百化學家榜單,這份依據過去十年中所發表研究論文的影響而確定的榜單中,共有12位華人科學家入選,吉大校友彭笑剛「上榜」,名列第八。
  • 西南大學附屬中學校友傅曉田成為「十大傑出新香港青年」候選人
    「十大傑出新香港青年」評選活動意在表彰內地來港的「新香港青年」在香港金融、地產、 建築、工程、醫療、文化、藝術、社會等各領域所取得的成就,及其為香港社會的繁榮穩定不斷做出的傑出貢獻。此次活動由益利樂生教育基金特別呈現,十大傑出新香港青年評選組委會主辦,港漂圈承辦,香港青年聯會,香港菁英會,香港華菁會,港區政協青年聯會,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總會,香港優才及專才協會,百川匯協辦。活動的權威性和影響力不僅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還獲得了中央駐香港聯絡辦公室、香港特區政府的支持。
  • 山東大學兩教授同日當選院士!另有3位山大校友入選!
    當天上午,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先後公布增選院士名單,山東大學陳子江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李術才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另外3名山東大學校友成功當選。陳子江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與醫學學部院士。她為人正直, 治學嚴謹,醫德高尚,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和「林巧稚杯-婦產科好醫生」等多項獎勵和榮譽。她注重青年人才培養,獲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她所帶領的團隊已培養出泰山學者特聘教授2人、國家優青2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專家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3人、泰山學者青年專家6人,齊魯青年學者2人。
  • 衡陽四中傑出校友聶建國當選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
    日前,日本工程院第35次理事會通過,湖南省衡陽縣第四中學傑出校友聶建國院士當選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同時,他也是這次增選中唯一當選的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並收到日本工程院小林喜光院長的祝賀。聶建國,衡陽縣第四中學74級傑出校友,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結構工程專家。
  • 廈大教授孫世剛當選院士 另有兩名廈大校友榜上有名
    另有兩名廈大校友入選  上一屆的院士增選,時年53歲的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韓家淮當選,再上一屆,海洋學的教授焦念志當選,也就是說,廈大連續數屆都有老師入選院士。  此外,廈大1979級化學系校友、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席振峰,今年也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廈大浙江校友會理事長、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陳純,則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 南京大學校友鮑哲南當選「自然」雜誌年度十大人物
    近日,最新出版的《自然》雜誌揭曉年度十大人物,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南京大學校友鮑哲南,在一個專注於在人身體上結合電子設備的多學科實驗室中用碳納米管制作出了人造皮膚,成為十大人物之一。  鮑哲南1970年11月出生於南京,現執教於美國史丹福大學化學工程系。
  • 第13屆十大傑出青年候選人確定 簡歷今起公示
    第13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候選人昨天確定,30名候選人的簡況同時向社會公示。  本屆評選活動於今年6月10日啟動,各省級團委、青聯和軍委總政治部組織部等36家單位經過嚴格篩選,共推報了49名人選。經組委會認真審核,確定了30名候選人。  這30名候選人分布在科技、教育、企業管理、社會服務等各個領域,具有廣泛的代表性。
  • 吉大校友戴向明:做文物守望者,續華夏文明情
    他就是吉林大學1989屆校友、中國國家博物館考古院院長、研究員、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負責人戴向明。5月5日,有「文物界的奧斯卡大獎」之稱的「2019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了評選結果。由戴向明負責,中國國家博物館、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及運城市文物保護研究所合作發掘的「山西絳縣西吳壁遺址」從上千個評選項目中脫穎而出,成功入選。
  • 吉林大學迎來「院士」新校長,42歲當選中科院院士
    他還是吉林大學的校友,1982年9月進入吉大化學系,先後獲得分析化學理學學士學位、高分子化學與物理理學碩士學位。此後他赴德國留學,1992年12月,獲得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專業理學博士學位的張希,回到母校吉林大學任教,先後擔任講師、教授、博士生導師。2004年,張希進京進入清華大學化學系工作,2008年任清華大學化學系主任,2013年任清華大學理學院院長。
  • 五位山大人當選2019兩院院士
    我校陳子江副校長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李術才副校長當選為工程院院士。此外,我校三位校友同時當選:數學77級張繼平校友、化學80級馬大為校友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醫學78級曹義海校友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