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學迎來「院士」新校長,42歲當選中科院院士

2021-01-11 新京報網

12月13日教育部官網消息,張希任吉林大學校長,前任校長李元元已於11月調任華中科技大學校長。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張希是一位學術型幹部,42歲時便當選為中科院院士。

公開資料顯示,張希1965年12月出生,湖南長沙人。他還是吉林大學的校友,1982年9月進入吉大化學系,先後獲得分析化學理學學士學位、高分子化學與物理理學碩士學位。

此後他赴德國留學,1992年12月,獲得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專業理學博士學位的張希,回到母校吉林大學任教,先後擔任講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2004年,張希進京進入清華大學化學系工作,2008年任清華大學化學系主任,2013年任清華大學理學院院長。

今年2月,張希被任命為第八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至10個月後再次履新。這也是他時隔14年後,重回母校吉林大學。

作為一名學術型幹部,1999年,年僅34歲的張希便受聘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007年,42歲的張希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隸屬於化學部。


他還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中國青年科技獎,中國化學會-阿克蘇諾貝爾化學獎,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等多個榮譽。

張希簡歷

張希,男,漢族,1965年出生,湖南長沙人。教授,理學博士。

1982年9月,張希進入吉林大學化學系學習,先後獲得分析化學理學學士學位、高分子化學與物理理學碩士學位。

1989年9月,作為吉林大學化學系-德國Mainz大學有機化學所聯合培養的博士生,師從沈家驄院士、H.Ringsdorf教授。

1991年8月,前往德國Mainz大學有機化學所學習(-1992年11月)。

1992年12月,獲得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專業理學博士學位後留在吉林大學任教,先後擔任講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1993年1月,進入超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跟隨鄒廣田院士進行博士後工作。

1994年,入選原國家教委「優秀跨世紀人才計劃」。同年獲得霍英東青年基金。

1997年5月,擔任超分子結構與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同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同年入選國家人事部「百千萬人才工程」。

1999年3月,受聘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

2004年,進入清華大學化學系工作,擔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200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隸屬於化學部。

2008年,擔任清華大學化學系主任。

2011年6月,被評為北京市優秀共產黨員、北京市高校優秀共產黨員。同年成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創新研究群體學術帶頭人。

2013年,擔任清華大學理學院院長。

2014年7月,擔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化學部主任(-2018年3月)。12月,出任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

2016年10月21日,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獎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同年當選美國化學會會士。

2018年2月,被任命為第八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

2018年12月,被任命為吉林大學校長。


新京報記者 王俊  校對 王心


相關焦點

  • 2019年中科院新晉院士名單新鮮出爐,共64人當選,最小的年僅42歲
    2019年中科院新晉院士名單新鮮出爐,共64人當選,最小的年僅42歲。萬眾矚目的中國科學院2019年新晉院士名單於2019年11月22日終於出爐了。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於2019年1月1日正式啟動,經過推薦、通信評審、公示、會議評審以及全體院士終選投票等程序,最終共產生中國科學院院士64名。其中,數學物理學部11人,化學部10人,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10人,地學部11人,信息技術科學部7人,技術科學部15人。
  • 兩院新增院士揭榜 新當選的兩院院士你了解多少?
    最年輕 「新院士」:42歲     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名單中,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的孫斌勇研究員(42歲)是最年輕的一位。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38歲的盧柯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是改革開放後當選年齡最小的院士,這個「最年輕院士」的紀錄至今仍未被打破。
  • 中科院院士高銳受聘吉林大學雙聘院士
    3月21日,中科院院士高銳受聘吉林大學雙聘院士儀式在朝陽校區舉行。吉林大學副校長鄭偉濤,人才工作辦公室、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有關負責人和學院學術委員會成員以及各系、各中心主任出席了聘任儀式。 高銳院士於1981年畢業於長春地質學院應用地球物理專業並獲碩士學位,現任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高銳院士長期從事深部地球物理探測與大陸巖石圈構造及地球動力學研究,始終工作在第一線,主持和完成了多項各級科研項目。人才辦公室負責人宣讀了聘任高銳院士為吉林大學雙聘院士的決定。鄭偉濤為高銳院士頒發聘任證書並佩戴校徽。
  • 吉林大學新校長張希院士:難忘母校恩情,或帶領吉大崛起!
    吉林大學「換帥」,迎回院士校友。今天上午,張希在吉林大學教師幹部大會上發表就任校長講話。(來源:吉林大學新聞中心)恢復高考40年來,吉林大學本科教育培養出的院士數量,在全國範圍都名列前茅(有說法是和北京大學並列全國第1),今天(12月13日),這所名校迎來了一名院士校友「回家」,他就是張希。
  • 他考研三次成功,42歲評為院士,現又自清華南下出任這所大學校長
    媒體披露,清華大學副校長將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南方科技大學算是一所新學校,建校還不足十年,在創建之初就承載了改革創新、顛覆傳統的重任,可以說是一所面向未來的創新型大學。南方科技大學在薛其坤之前,已有2任校長,都大有來頭:第一任校長,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原校長朱清時院士,有著「中國高校改革第一人」之稱。
  • 兩位在漢部屬高校校長當選院士,湖北兩院院士增至73人,總人數居中...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羅欣揭明玥通訊員丘劍山陳麗霞吳江龍)繼前日中國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選名單出爐後,昨日,中國科學院公布了2017年院士增選名單,選舉產生了61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16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我省武漢大學竇賢康教授、徐紅星教授,武漢理工大學張清傑教授3人當選。至此,我省兩院院士增至73人,居全國前列,中部第一。
  • 雲南大學校長首次以聘任方式產生,中科院院士方精雲獲任
    4月23日,持續推進「雙一流」建設的雲南大學迎來一名「院士校長」。據云南網報導,當日,雲南省委在雲南大學召開幹部大會,宣布省委關於雲南大學黨委書記、校長的任職決定。省委決定:林文勳任雲南大學黨委書記;聘請中科院院士方精雲任雲南大學校長。
  • 吉林大學校友曲久輝當選美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消息來源:校友聯絡和教育基金管理處】美國國家工程院於2月7日公布了新晉院士名單,此次當選者共包括86名院士以及18名外籍院士。吉林大學校友、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特聘教授、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曲久輝當選為美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 吉林大學于吉紅院士當選中國化學會第三十屆理事會副理事長
    吉林大學于吉紅院士當選中國化學會第三十屆理事會副理事長成為學會歷史上首位女性副理事長 發布日期:2019-01-08     作者:未來科學實驗室     編輯:潘懿
  • 江西又多一位院士!江風益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公布了2019年新增院士名單。南昌大學江風益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信息技術科學部院士,這是南昌大學本土產生的首位中國科學院院士,標誌著南昌大學領軍人才隊伍建設取得了重大突破。南昌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獲得者江風益教授,當選新晉中科院院士。恭喜!!江西又多了一位院士!
  • 香港學者謝作偉滕錦光當選中科院院士
    據香港媒體報導,中國科學院11月28日公布2017年新當選的中科院院士名單。香港中文大學的謝作偉教授和香港理工大學的滕錦光教授當選為中科院院士。  據了解,謝作偉教授研究領域為d- 和 f- 族過度金屬有機化學、硼籠、碳硼烷和金屬碳硼烷化學、均相催化、小分子活化和聚合物合成化學。
  • 四名溫州人當選中國科學院新院士
    已逝世的溫籍院士有:張肇騫、蘇步青、夏鼐、施立明、鄭振鐸、伍獻文、谷超豪、王克明。在今年中科院院士增選名單出來前,健在的溫籍兩院院士中,年齡最小的是鄭曉靜,出生於1958年,年齡最大的是伍榮生,出生於1934年,今年已是83歲高齡。而本次當選院士的4名溫州人則紛紛刷新了溫州院士的最小年齡。沈志勳出生於1962年,滕錦光和謝作偉出生於1964年,吳朝暉出生於1966年。
  • 中科院院士任雲南大學校長 系安徽懷寧人(圖)
    方精雲 圖片來源:中國科學院北京分院網站 4月23日,雲南省委在雲南大學召開幹部大會,宣布省委關於雲南大學黨委書記、校長的任職決定。省委決定:林文勳任雲南大學黨委書記;聘請中科院院士方精雲任雲南大學校長。 聊時局(ID:shijuguanzhu)注意到,方精雲系安徽懷寧人。 公開簡歷顯示,方精雲,生態學家,男,1959年7月生,安徽懷寧人。1982年畢業於安徽農業大學,1989年獲日本大阪市立大學博士學位。200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 42歲當選院士,一門三才子,他是2019年當選的最年輕科學院院士!
    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正式公布了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名單。在名單之中,年紀最小的是42歲的孫斌勇,專業領域為基礎數學,工作單位是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雖然從院士當選的年齡來看,不是最小的當選者,但是也是比較年輕的院士當選者之一了,並且這位新科院士及其家人也是當地的傳奇!孫斌勇,1976年11月出生於浙江省普陀區六橫鎮雙塘社區孫家村,母親是劉雅娣,提起這個名字,村民都會豎起大拇指,誇她了不起,養育了三個優秀的兒子。
  • 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將任南科大新一任校長
    11月19日,小政從多個獨立信源處了解到,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將出任南科大新一任校長。▲薛其坤公開資料顯示,薛其坤,1962年12月出生於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1984年畢業於山東大學光學系雷射專業,考研「三戰」成功,1987年進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態物理專業,1994年獲得博士學位。他從2005年起進入清華大學物理系工作,同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13年起任清華大學副校長。
  • 媒體: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將任南科大校長
    11月19日,記者從多個獨立信源處了解到,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將出任南科大新一任校長。他從2005年起進入清華大學物理系工作,同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13年起任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是凝聚態物理領域的知名科學家,主要研究方向為掃描隧道顯微學、表面物理、自旋電子學、拓撲絕緣量子態和低維超導電性等。
  • 14位中國學者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了解一下?
    新一屆院士名單揭曉,本次大會共增選了46位院士,其中14位來自中國。 2019年新當選TWAS院士的14位中國大陸科學家分別是: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張福鎖
  • 2019年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增選院士名單公布!最小年齡42歲
    中科院2019年院士增選工作於1月1日正式啟動,經過推薦、通信評審、公示、會議評審以及全體院士終選投票等程序,2019年共產生中科院院士64名。其中,數學物理學部11人,化學部10人,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10人,地學部11人,信息技術科學部7人,技術科學部15人。新當選院士中,女性6名;平均年齡55.7歲,最小年齡42歲,最大年齡67歲,60歲(含)以下的佔87.5%。
  • 如何看待在趙繼校長卸任後,馮夏庭院士出任東北大學校長?
    在這其中,既有貴為C9院校的哈爾濱工業大學,也有綜合類巨無霸吉林大學,同樣還有大連理工大學和東北大學這樣的實力派985院校。東北大學發展態勢不佳,雙一流和學科評估工作備受打擊。2017年9月,國家首批雙一流高校名單正式出爐。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共計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A類36所,B類6所)。值得一提的是,原985大學絕大部分入選了A類建設高校,僅有東北大學,湖南大學等三所985院校列入B類建設,與鄭州大學等並列。雖然僅是A、B兩類之別,但明眼人都能看出這是「降級」。
  • 中科院遺傳發育所曹曉風院士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截至目前,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總人數達到2403人,外籍院士達到501人。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最新公布的這份名單中,現年55歲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植物表觀遺傳學家曹曉風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