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白新鑫
通訊員 範興馳 王磊 曹士剛
聯合重組後,山東能源集團的發展一直受到社會各界關注。近日,記者從山東能源集團了解到,截至2020年12月31日,該集團化工產品年總產量超過1500萬噸,甲醇協同產銷量位居國內第一,在受疫情等多種不利影響下超額完成目標任務,年度總產量創出歷史新高。
亮眼成績單的取得離不開山東能源集團化工人的忠誠與擔當、智慧與汗水,更離不開山東能源集團聯合重組後的整合效應和大力實施管理、市場、資源、人員、產業、區域「六大協同」效應。
2020年10月中旬,兗礦魯南化工高端化工園區內,4萬噸聚甲醛裝置正在滿負荷生產,所用的原料就是棗礦集團濱湖煤礦的高硫煤。因煤炭含硫高,濱湖煤礦一度為市場銷路犯愁,現在卻成為魯南化工「營養豐富」的原料。每年20萬噸的高硫煤,在魯南化工轉化為被業內稱為「賽鋼」的高端新材料「聚甲醛」,產品附加值翻了4倍。
兗礦集團和山東能源集團聯合重組實現技術與產能的強強聯合,形成了生產流程中的協同效應,濱湖煤礦高硫煤從銷路難到「不愁嫁」只是該集團板塊協同、優勢互補的縮影之一。
「下步,山東能源集團將全面優化提升化工產業產品價值鏈,打造省內高端化工新材料深加工基地,培育壯大省外化工原料生產基地,做到1+1>2的倍數效應、乘數效應、幾何效應。」山東能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希勇說。
本稿件所含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
齊魯晚報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