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化工加速智能化轉型 形成七大板塊產業體系

2020-12-03 魯網

化工產業經濟總量連續28年位居全國首位,已形成煉化、無機化工、合成材料等「七大板塊」的產業體系……

近年來,山東主動作為,超前謀劃,實施重大技術創新、智慧化工建設等工程,在穩固化工第一大省地位的基礎上,還為全國化工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一個絕佳的「他山之石」。

打破國外壟斷新項目將成行業「單項冠軍」

在山東濱州,一個年產丁基橡膠可達15萬噸的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丁基橡膠具有優異的氣密性、阻尼性,其氣密性是天然橡膠的7倍,與其他膠種的融合性也更好。」山東京博中聚新材料有限公司丁基材料一車間主任鮑佳說,丁基橡膠具備其他天然或合成橡膠無法比擬的優勢,廣泛應用於輪胎的氣密層、醫藥包裝、建築防水、阻尼減震等領域。

山東京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在發展過程中,通過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與公司自有技術創新融合,京博中聚生產出了合格的產品,一條5萬噸/年溴化丁基橡膠的生產線很快投產。新產品從無人問津到一筆筆訂單紛至沓來,京博中聚利用四年時間,在2019年實現了銷售收入突破10億元。

京博中聚董事兼副總經理王衍金說,溴化丁基橡膠項目實施後,打破了國外壟斷,有效彌補了國內溴化丁基橡膠的缺口,提高國內產品自給率,還實現了部分產品出口,推動了輪胎產業的升級步伐,「該項目目前已達到國內溴化丁基橡膠生產的最高水平,也成為京博控股集團新舊動能轉換的代表項目。」

目前,京博中聚投資建設的15萬噸/年溴化丁基橡膠項目,入選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庫第二批優選項目名單。項目將於2021年4月份投產,屆時產品的國內市場佔有率將達到45%,預計實現新增銷售收入28.8億元,成為行業「單項冠軍」。

形成「七大板塊」產業體系 連續28年居全國首位

山東省位於中國東部,北依渤海,南靠黃海,為沿黃河經濟帶與環渤海經濟區的交匯點,地理區位優勢明顯。石油、海鹽、煤炭以及無機礦產等資源較為豐富,為煉油和氯鹼等化工源頭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豐富材料,具有發展化學工業的先天有利條件。

「山東省工業底蘊深厚、基礎良好、體系健全,擁有各種門類的工業產品。」在日前舉行的「對話山東-中日精細化工對接交流會」上,山東省工信廳總工程師孫京軍介紹,山東省化工產業經濟總量連續28年位居全國首位,形成了煉化、化肥、無機化工、有機化工、橡膠加工、精細化工、合成材料「七大板塊」的產業體系。

近年來,山東省的化學工業以結構優化升級為主線,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實施生產園區化、自主創新化、清潔節約化、國際一體化、企業大型化、投資拉動化六大戰略措施,保持了穩定、健康發展,整體素質不斷提高、競爭能力不斷增強,化工大省的地位不斷鞏固。

數據顯示,2019年,山東規模以上石油和化學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08萬億元人民幣,佔全國的17%;規模以上化工企業3073家,佔全國的11.7%。

21家化企及項目入選試點示範 產業智能化轉型提速

偏傳統、偏基礎、偏中低端,這是傳統化工產業在人們腦海中的印象。2018年7月,山東省政府印發《山東省高端化工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2年)》,將其列為「十強」產業並大力培植,這成為山東化工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一環。

上述《規劃》中提出,實施重大技術創新、智慧化工建設、綠色安全發展等七大工程。今年6月1日,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公布了第二批「現代優勢產業集群+人工智慧」試點示範企業名單。這是繼去年5月山東省政府印發《關於大力推進「現代優勢產業集群+人工智慧」的指導意見》、明確實施高端化工產業智能提升工程以來,山東省第二年發布該名單。

目前共有兩批21家化工類企業及項目上榜,其中山東玲瓏輪胎股份有限公司連續兩次入選試點示範企業。

「玲瓏輪胎兩次入選,得益於公司多年來堅持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建設智能製造體系,採用智能晶片技術、視覺檢測技術、智能化生產裝備等先進技術,不斷推動企業向產業集群化、高端化、品牌化發展。」玲瓏輪胎智能製造與大數據融合應用示範項目負責人說,項目建設完成後將有效推動我國輪胎產業向高端、綠色、智能化轉型升級,為我國傳統製造業的創新發展和轉型升級提供新的思路。

補強高端產業鏈條 告別老大笨粗

2017年6月,山東省委、省政府部署開展為期5年的化工產業安全生產轉型升級專項行動。三年來,全省通過建設專業園區推動企業進區入園,強化上下遊企業協作、延伸、補強高端產業鏈條,加快形成化工產業生態,化工產業向高質量發展邁出了堅實步伐。

淄博齊翔騰達公司一起10萬噸/年MMA項目建成投產儀式 資料圖

今年9月7日,國內最大產能年產20萬噸MMA項目在淄博齊翔騰達公司建成投產。MMA材料用於有機玻璃製造,是石油化工碳四產業鏈高端產品。然而在幾年前,齊翔騰達還只能生產碳四產業的初級產品,資源綜合利用率不足40%。企業想延伸產業鏈條,但當時產品行情低迷,轉型困難重重。

這時,淄博市啟動了化工專業園區建設,重點圍繞碳三、碳四等產業鏈,發展下遊深加工項目,齊翔騰達在困境中看到了機遇,成為第一家進駐齊魯化工區的企業。齊翔騰達建成了國內產能最大的順酐裝置,把碳四資源 「吃幹榨淨」,公司營業收入增長6倍多。

三年以來,山東化工企業入園率由不足20%提高到34%。山東正在研究通過構建產業鏈聯盟、培育領航型企業等方式,牽引帶動園區加快形成產業生態。

「把一些國內頂尖水平的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項目,圍繞打通產業鏈堵點,替代進口,打造良好的產業生態,實現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山東省化工專項行動辦公室產業升級組負責人劉梅生說。

來源: 齊魯網

相關焦點

  • 六盤水:「七大板塊」扶搖直上
    無論是張合的「沒想到」,還是敖女士的「大吃一驚」,都是六盤水在建設國家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進程中大力推進七大產業板塊全鏈條發展,並取得階段性成效的一個縮影。數據是最好的佐證。自2018年10月我市正式出臺推進「七大產業板塊」全鏈條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來,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圍繞省「培育壯大新動能,加快推進「雙千工程」,著力打造「十大千億級工業產業」的發展目標,紡織、農產品加工、新材料、新型能源化工、旅遊裝備、現代物流、物聯網「七大產業板塊」培育工程成效初顯。產業規模漸大、成效初現。
  • 六盤水:「七大板塊」扶搖上
    無論是張合的「沒想到」,還是敖女士的「大吃一驚」,都是六盤水在建設國家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進程中大力推進七大產業板塊全鏈條發展,並取得階段性成效的一個縮影。    數據是最好的佐證。    自2018年10月六盤水市正式出臺推進「七大產業板塊」全鏈條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來,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圍繞省「培育壯大新動能,加快推進「雙千工程」,著力打造「十大千億級工業產業」的發展目標,紡織、農產品加工、新材料、新型能源化工、旅遊裝備、現代物流、物聯網「七大產業板塊」培育工程成效初顯。    產業規模漸大、成效初現。
  • 布局七大板塊、擁有270餘家成員企業
    在圍繞汽車主價值鏈做強主業的同時,瞄準未來產業高地創新培育、孵化新興產業——途居露營正是奇瑞培育的眾多產業「喬木」之一。以2010年10月奇瑞控股成立為標誌,奇瑞正式拉開「集團化發展」序幕。經十年悄然布局,奇瑞已不再僅僅是當初的車企奇瑞,而是一路成長為擁有七大產業、270餘家成員企業的集團公司,業務範圍遍布海外80餘個國家和地區。
  • 重點布局七大板塊!愉悅集團全力打造大健康產業
    現場,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愉悅集團積極融入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建設,立足高新區特色,重點布局的大健康產業擁有康復醫院、醫養聯合體、健康研創平臺、智能製造基地、新零售、健康教育、萬物生頤養小鎮等七大板塊。
  • 山東與阿里巴巴合作推進石油化工智能製造
    雙方表示將應用人工智慧、雲計算等前沿技術,全力推進山東石油化工產業的轉型升級,共同探索新製造落地實踐,在智能製造領域打造一批標杆示範項目。  此次兗礦集團與阿里巴巴的合作備受化工業界矚目。兗礦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希勇在協議籤署儀式上表示,在協議有效期內,以兗礦集團新的信息化戰略推動和數據化轉型為契機,依據雙方的戰略規劃大力促進雲計算、大數據、AI等新技術的應用,進一步探索傳統化工行業智能化轉型創新模式,打造"新舊動能轉換"新標杆,為兗礦集團的數位化轉型帶來世界頂級的實踐道路,助力兗礦集團全產業鏈的價值重構。
  • 菏澤潤鑫生物醫藥產業園:打造「231」特色產業體系 集中要素資源...
    今天上午,專家團一行首站抵達菏澤市定陶區潤鑫生物醫藥產業園,調研山東賽託生物科技項目、山東二葉青黴素類注射用無菌粉針劑和原料藥等項目。 潤鑫生物醫藥產業園是2018年6月省政府批覆的首批省級化工園區,也是菏澤市唯一一家以生物醫藥為主導產業的省級化工園區,總規劃面積6.79平方公裡,目前建成區面積3.15平方公裡。
  • 山東不僅有孔子和煎餅|轉型升級|濟鋼集團|孔子|菏澤|海水稻|山東
    圖為祭孔大典 中新社記者 梁犇 攝其實,山東不僅有諸子百家爭鳴的文化璀璨星河和深厚的歷史文脈,更有完備的工業體系,種類豐富的農副產品。近年來山東在發展的路上努力由大到強,摘掉「老大粗黑」的帽子,加大新舊動能轉化力度。山東,這個和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區域布局、產業結構最相似的省份,正在鳳凰浴火,轉型重生。
  • 落實突破之臨淄 丨傳統產業的顛覆與基因重構
    技術工藝落後、產品體系單一、產業鏈不完整等問題成為臨淄區轉型升級的「緊箍咒」。 2020年1至6月份,臨淄區29個市重大建設類項目目前已開工24個,項目開工率、投資完成率均位列淄博市前列,新舊產業的「引擎」載著臨淄區一路向前。
  • 山東十強產業巡禮·現代海洋篇|山東海洋產業加速崛起:佔全國海洋...
    編者按:2018年1月,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獲國務院批覆,成為我國第一個以新舊動能轉換為主題的國家戰略。隨後,《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等文件陸續出臺,「十強」產業發展規劃明晰。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智慧海洋、醫養健康等五個新興產業,快成長、上規模;綠色化工、現代高效工業、文化創意、精品旅遊、現代金融等五個傳統產業,提層次、強實力。騰籠換鳥,鳳凰涅槃,三年轉換圖破壁,新動能開闢新局面,山東經濟從質量結構,到體制機制,到發展環境,正在發生脫胎換骨的系統重塑。
  • 六盤水市明確工作思路推進2021年七大產業板塊全鏈條發展
    六盤水市明確工作思路推進2021年七大產業板塊全鏈條發展   1月5日上午,六盤水市七大產業板塊全鏈條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在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七樓會議室召開2021年第一次會議。
  • 【工業網際網路萬企行】智能化成為東營工業發展強引擎
    而隨著資源型城市發展的制約性顯現,如何實現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發展新興產業,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成為了東營市迫切需要突破的問題。11月26日~28日,由中國工業報社黨委書記、社長徐金寶帶隊的「2020年工業網際網路萬企行」調研組走進山東省東營市,見證了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智慧化為東營市工業轉型升級注入的蓬勃動力。
  • 轉型發展蹚新路!東營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綜述(上)
    但落後產能與傳統產業並不能劃等號,應該說,傳統產業是東營推動新舊動能轉換最可靠的支撐,也可以成為新的「風口」。兩年前,市委六屆四次全會提出了「打造山東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的目標定位,方向直指高質量發展。東營突出資源型城市轉型、經濟轉型升級「兩大任務」,著力發展「5+2+2」新舊動能轉換產業體系,培育引進龍頭企業,實施高端高質項目,發展路徑進一步明晰。
  • 山東重拳出擊 擬關停逾200家化工企業
    如果政策落地,化工行業長期會存在供給收縮的預期,一些環保、安監水平較低的企業會被加速淘汰。如今,繼江蘇之後,全國各地正掀起一輪又一輪的關停化工企業潮。據山東當地媒體報導,山東作為化工大省,正在對「不達標」化工企業進行大規模調整。山東濟南、淄博、威海、泰安、棗莊等地市公示了擬關停化工企業名單,但合計數量已經超過200家。
  • 潘清軍:抓實七大板塊發展 推動鎮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霑化區人大代表、區臨港產業園管理中心管委會主任、濱海鎮黨委書記潘清軍(左)接受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採訪  大眾網·海報新聞霑化1月20日訊(記者 郭九濤 吳雪頌)「2020年,濱海鎮將以建設『港城融合、文明誠信、和諧宜居』新濱海為目標,以推進『建設誠信政府、打造孝義濱海』為載體,以抓實七大板塊發展為主線
  • 「數字科技」來襲,加速企業轉型升級
    目前已經有產業數位化轉型,有了新基建的布局,還需要在給數字經濟的基礎研究,特別是產業和科技結合的環節上,有一個關於「數字科技」的準確提法。 二、「數字科技」的定義與特徵 數字科技+產業數位化轉型+新基建正成為三位一體來支撐數字經濟的。
  • 現代化工高質量發展暨「十四五」磷化工產業...
    本次論壇由貴州省科學技術協會、中國化工學會指導,貴州省化學化工學會、中低品位磷礦及其共伴生資源高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聯合主辦,貴州磷化集團、中科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等協辦,旨在為行業主管部門、專家學者、高校院所、重點企業、科研機構等搭建一個匯聚各方智慧、推進產學研用的高層學術與產業融合的交流平臺,以促進「十四五」磷化工產業創新與轉型提升,推動高質量發展。
  • 加快推進浙江長江經濟帶化工產業汙染防治與綠色發展工作方案印發
    一、主要目標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分類施策,依法依規深化推進產業整治提升和轉型升級,突出「兩高兩低」(高科技、高效益,低排放、低風險)產業導向,加快建成高端化、特色化、智能化的現代化工產業體系。
  • 光線傳媒揚州項目進入招聘 七大板塊打造影視產業夢工
    項目正式落戶江都區空港新城,項目建成後將圍繞影視產業,打造七大核心板塊,集影視拍攝、影視製作、電影主題公園於一體,也是目前我市引進的規模最大的文旅產業項目。    圍繞影視產業落地    打造七大核心業務板塊    光線(揚州)中國電影世界項目是光線傳媒在長三角區域籤約的第一個文旅項目,將利用揚州獨特的地理區位、城市特質、產業基礎及文化底蘊,建設集影視拍攝製作、教育培訓、旅遊度假、休閒娛樂等多元業態於一體的影視產業綜合體。
  • 中國化工巨頭加速全球布局圖「破壁」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靠近國內大市場,面向全球石油大通道,這是省內外石化產業之「同」;廣東石化大項目以央企、外企投資為主,上遊技術先進規模大,中下遊仍有巨大空間,山東浙江等地以當地國企、民企為主,基本形成全產業鏈配套,這是兩者之「異」。同異之間,蘊含著怎樣的產業發展規律?廣東石化產業如何更好融入全球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