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產業經濟總量連續28年位居全國首位,已形成煉化、無機化工、合成材料等「七大板塊」的產業體系……
近年來,山東主動作為,超前謀劃,實施重大技術創新、智慧化工建設等工程,在穩固化工第一大省地位的基礎上,還為全國化工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一個絕佳的「他山之石」。
打破國外壟斷新項目將成行業「單項冠軍」
在山東濱州,一個年產丁基橡膠可達15萬噸的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丁基橡膠具有優異的氣密性、阻尼性,其氣密性是天然橡膠的7倍,與其他膠種的融合性也更好。」山東京博中聚新材料有限公司丁基材料一車間主任鮑佳說,丁基橡膠具備其他天然或合成橡膠無法比擬的優勢,廣泛應用於輪胎的氣密層、醫藥包裝、建築防水、阻尼減震等領域。
山東京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在發展過程中,通過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與公司自有技術創新融合,京博中聚生產出了合格的產品,一條5萬噸/年溴化丁基橡膠的生產線很快投產。新產品從無人問津到一筆筆訂單紛至沓來,京博中聚利用四年時間,在2019年實現了銷售收入突破10億元。
京博中聚董事兼副總經理王衍金說,溴化丁基橡膠項目實施後,打破了國外壟斷,有效彌補了國內溴化丁基橡膠的缺口,提高國內產品自給率,還實現了部分產品出口,推動了輪胎產業的升級步伐,「該項目目前已達到國內溴化丁基橡膠生產的最高水平,也成為京博控股集團新舊動能轉換的代表項目。」
目前,京博中聚投資建設的15萬噸/年溴化丁基橡膠項目,入選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庫第二批優選項目名單。項目將於2021年4月份投產,屆時產品的國內市場佔有率將達到45%,預計實現新增銷售收入28.8億元,成為行業「單項冠軍」。
形成「七大板塊」產業體系 連續28年居全國首位
山東省位於中國東部,北依渤海,南靠黃海,為沿黃河經濟帶與環渤海經濟區的交匯點,地理區位優勢明顯。石油、海鹽、煤炭以及無機礦產等資源較為豐富,為煉油和氯鹼等化工源頭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豐富材料,具有發展化學工業的先天有利條件。
「山東省工業底蘊深厚、基礎良好、體系健全,擁有各種門類的工業產品。」在日前舉行的「對話山東-中日精細化工對接交流會」上,山東省工信廳總工程師孫京軍介紹,山東省化工產業經濟總量連續28年位居全國首位,形成了煉化、化肥、無機化工、有機化工、橡膠加工、精細化工、合成材料「七大板塊」的產業體系。
近年來,山東省的化學工業以結構優化升級為主線,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實施生產園區化、自主創新化、清潔節約化、國際一體化、企業大型化、投資拉動化六大戰略措施,保持了穩定、健康發展,整體素質不斷提高、競爭能力不斷增強,化工大省的地位不斷鞏固。
數據顯示,2019年,山東規模以上石油和化學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08萬億元人民幣,佔全國的17%;規模以上化工企業3073家,佔全國的11.7%。
21家化企及項目入選試點示範 產業智能化轉型提速
偏傳統、偏基礎、偏中低端,這是傳統化工產業在人們腦海中的印象。2018年7月,山東省政府印發《山東省高端化工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2年)》,將其列為「十強」產業並大力培植,這成為山東化工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一環。
上述《規劃》中提出,實施重大技術創新、智慧化工建設、綠色安全發展等七大工程。今年6月1日,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公布了第二批「現代優勢產業集群+人工智慧」試點示範企業名單。這是繼去年5月山東省政府印發《關於大力推進「現代優勢產業集群+人工智慧」的指導意見》、明確實施高端化工產業智能提升工程以來,山東省第二年發布該名單。
目前共有兩批21家化工類企業及項目上榜,其中山東玲瓏輪胎股份有限公司連續兩次入選試點示範企業。
「玲瓏輪胎兩次入選,得益於公司多年來堅持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建設智能製造體系,採用智能晶片技術、視覺檢測技術、智能化生產裝備等先進技術,不斷推動企業向產業集群化、高端化、品牌化發展。」玲瓏輪胎智能製造與大數據融合應用示範項目負責人說,項目建設完成後將有效推動我國輪胎產業向高端、綠色、智能化轉型升級,為我國傳統製造業的創新發展和轉型升級提供新的思路。
補強高端產業鏈條 告別老大笨粗
2017年6月,山東省委、省政府部署開展為期5年的化工產業安全生產轉型升級專項行動。三年來,全省通過建設專業園區推動企業進區入園,強化上下遊企業協作、延伸、補強高端產業鏈條,加快形成化工產業生態,化工產業向高質量發展邁出了堅實步伐。
淄博齊翔騰達公司一起10萬噸/年MMA項目建成投產儀式 資料圖
今年9月7日,國內最大產能年產20萬噸MMA項目在淄博齊翔騰達公司建成投產。MMA材料用於有機玻璃製造,是石油化工碳四產業鏈高端產品。然而在幾年前,齊翔騰達還只能生產碳四產業的初級產品,資源綜合利用率不足40%。企業想延伸產業鏈條,但當時產品行情低迷,轉型困難重重。
這時,淄博市啟動了化工專業園區建設,重點圍繞碳三、碳四等產業鏈,發展下遊深加工項目,齊翔騰達在困境中看到了機遇,成為第一家進駐齊魯化工區的企業。齊翔騰達建成了國內產能最大的順酐裝置,把碳四資源 「吃幹榨淨」,公司營業收入增長6倍多。
三年以來,山東化工企業入園率由不足20%提高到34%。山東正在研究通過構建產業鏈聯盟、培育領航型企業等方式,牽引帶動園區加快形成產業生態。
「把一些國內頂尖水平的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項目,圍繞打通產業鏈堵點,替代進口,打造良好的產業生態,實現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山東省化工專項行動辦公室產業升級組負責人劉梅生說。
來源: 齊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