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咆哮萬裡,一路奔湧,在入海處的黃河三角洲孕育出萬千氣象。
作為黃河入海口城市、黃河三角洲中心城市,東營在這片土地上披荊斬棘,一往無前,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昂首闊步。
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之下,至今保持著「零疫情」防控成果,經濟運行呈穩定恢復、持續向好發展態勢,各項經濟指標增速走在全省前列。今年1至10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8.8%,增幅連續保持全省第1位;35個省重點建設項目開工和投資完成率分別位居全省第5位、第1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升至第5位。
持續向好發展的背後,石化、橡膠輪胎等優勢傳統產業功不可沒。東營靠工業起家,靠工業發展,但又不滿足於體量大、規模大的現狀,瞄準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定位,抓住新舊動能轉換這一國家級區域發展戰略,布局一批高端項目,建設一批創新平臺,推動工業由大到優、由大到強,轉型升級邁出堅實步伐。
堅持科學謀勢與戰略推動,讓優勢特色產業「老樹發新芽」
東營是一座因油而生、因油而建、因油而興的新型工業化城市,構建了與石油相輔相成的工業體系,培育了一大批規模較大、綜合實力較強的骨幹企業。與此同時,受產業結構偏重、科技創新力不足等影響,傳統優勢產業需要更多內生動力。
對於落後產能,東營態度非常堅決,該淘汰的淘汰,該關停的關停。但落後產能與傳統產業並不能劃等號,應該說,傳統產業是東營推動新舊動能轉換最可靠的支撐,也可以成為新的「風口」。
兩年前,市委六屆四次全會提出了「打造山東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的目標定位,方向直指高質量發展。東營突出資源型城市轉型、經濟轉型升級「兩大任務」,著力發展「5+2+2」新舊動能轉換產業體系,培育引進龍頭企業,實施高端高質項目,發展路徑進一步明晰。
高端化工是山東省確定的「十強」產業,而這也正是東營這座石油城市的特色優勢產業,是長板就要把它拉長,向著綠色、循環、安全、高效、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抓住新舊動能轉換這一國家級區域發展戰略,東營把建設綠色循環高端石化產業基地作為全市新舊動能轉換的突破口,堅持高端化、基地化、智能化、綠色化、國際化方向,有序推進煉化產能優化整合,全力打造國家現代能源經濟示範區。重點以東營港經濟開發區為主體,統籌產業、環境容量、管網基礎設施,建設魯北高端石化產業基地核心區。
「誰英雄誰好看,項目現場比比看。」東營港經濟開發區威聯化學有限公司PX二期和PTA項目及配套工程施工現場一片火熱。兩個項目都是拉長芳烴產業鏈的龍頭項目,下遊可帶動發展PET等化工新材料和高端專用化學品,這對東營市加快改變油多化少局面,構建油頭化身高化尾的石化產業格局,具有戰略基礎性支撐性作用。
通過發揮油氣資源豐富、產業基礎雄厚、配套設施完善等優勢,東營優勢特色產業正實現高端升級——
利華益集團作為首批入選高端化工產業的領軍企業,持續加強對全產業鏈條構建投入,目前已構建起國內唯一的非光氣法聚碳酸酯全產業鏈,低成本、低風險、高效益、高競爭力的優勢凸顯,名列2020年度中國石油和化工企業500強第18位。
廣饒縣齊成綜合提升改造項目,是現有煉化企業轉型升級的代表,由之前生產半成品蠟油、石腦油、燃料油轉型生產國內緊缺的食品級白油、航空煤油等石化產品,產業鏈條的延伸,將有力提升企業的綜合效益和競爭力。
實施新一輪技術改造,為傳統產業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廣饒縣賽輪高性能半鋼子午胎智能製造項目,產能全球單廠最大。搭上人工智慧技術改造生產裝備的快車,輪胎生產效率提高25%,不良率降低60%,能源利用率提高10%,綜合運營成本降低20%,產品可以達到歐盟標籤法A級標準,性能優於國際一線品牌。未來,將會成為輪胎智造的「樣板工廠」,帶動形成全市橡膠輪胎企業轉型升級的智能製造新模式。
技術改造,作為工業企業提升自我、開拓市場的「強心劑」,具有投資省、見效快的特點,是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推手,是支撐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穩定工業投資運行、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的有效手段。
東營的比較優勢在工業,未來更要靠工業領域的智能製造、科技創新實現跨越突破。在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浪潮中,東營提前布局,深入實施「優勢產業+人工智慧」三年行動計劃,加快推進新一輪高水平技術改造,自今年起,每年拿出3億元專項資金支持企業技改,推動企業向高端化、智能化、品牌化、綠色化轉型升級,目前總投資291.1億元的319個技改項目順利實施。各縣區、市屬開發區,積極行動、靶向發力,通過實施企業技改項目,傳統產業工藝裝備水平得到明顯提升、煥發出新的活力——
作為全國首個「5G+」智慧化工園區,東營港經濟開發區的5G+智慧園區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了園區運行的實時監測、系統集成、智能追蹤,有效解決了化工園區管理的老大難問題。
東營區永利高端油井管智能製造項目,通過對原有生產線進行全方位自動化、智能化升級改造,企業成長速度加速。今天的「小巨人」「隱形冠軍」「瞪羚企業」,將有望成為明天的行業領軍企業。
河口區瑞致新材料PVC結構泡沫項目,利用自主技術對生產線進行深度改造,可有效為下遊產品進一步減重、提高能源利用率,在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新形勢下,越來越具有市場競爭力。
事實證明,用新技術加快改造升級,傳統產業也能釋放出強大新動能。近兩年,全市入選省級「現代優勢產業集群+人工智慧」試點示範項目21個,數量位列全省第3位;7家企業入圍全球輪胎行業75強,廣饒方興公司建成國內首條全鋼乘用車輪胎,成為世界首個具備批量生產全鋼乘用車輪胎企業;石油裝備產業方面,建成全國唯一的國家採油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獲批國家火炬計劃石油裝備特色產業基地。
強化高質量項目帶動,助優勢產業集群和領軍企業壯大發展
謀項目就是謀未來,抓項目就是抓發展。圍繞「四項重點工作」和「九個三年行動計劃」,東營市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截至10月底,35個省重點項目開工率100%,投資完成率117.6%,居全省首位。
為檢驗各縣區、開發區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成效,今年11月27日至28日,利用兩天時間對全市重點項目進行了觀摩。觀摩的項目中,既有補強拉長產業鏈條、推動技術升級、促進產業集聚的項目,也有創新平臺、新業態新模式等「以四新促四化」項目,一個個新項目、大項目展現出東營經濟穩中向好、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態勢。
企業是發展的主體,各縣區、市屬開發區按照「工業為主、企業為尊、集群發展」的理念,積極支持企業特別是龍頭企業上項目、快發展,支撐引領作用發揮明顯,產業集聚效應開始顯現——
東營區勝利石油科技創新園項目,打造高端石油裝備產業園、科技型企業加速器、專精特新企業集聚區,截至目前,已有23個項目入駐,是東營市石油裝備和油服產業的又一新板塊,將為創建國家高新區增添砝碼。
廣饒縣新舊動能轉換創新創業示範中心項目,已集聚6家高端科研院所,未來還要建設眾多創新創業平臺。這一項目的建設,將為石化、橡膠等傳統產業科技賦能,打造連結技術研發與科技轉化的紐帶。
墾利區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園項目,由石大勝華、石大富華強強聯合共建,一次開工5個產業協同配套項目,後續跟進實施7個項目,將形成東營市一個新的產業組團,成為國內最完整和最先進的鋰電池材料產業基地。
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在於高素質產業。在新技術、新業態、新項目層出不窮、亮點頻頻的背景下,東營並沒有簡單地喜新、求新、追新,而是把長板拉長,傳統產業「老樹發新芽」「舊貌換新顏」,激蕩起東營高質量發展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