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率先轉型 新路的「火箭軍」

2020-11-24 中國陽泉

  10月27日,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揭牌,全面開啟專攻新材料產業的新徵程。這是省委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在轉型發展上率先蹚出一條新路來」的殷殷囑託,聚焦「六新」突破的重大實踐,實施「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的重大戰略舉措。

  省委、省政府高瞻遠矚,站在未來產業發展高度,深度謀劃資源型地區轉型發展,優化國有資本布局,將陽煤集團更名為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對於匯聚創新資源要素,形成規模集群效應,打造新材料領域領軍企業,推動全省經濟高質量轉型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對於我市打造七大產業板塊,重塑競爭新優勢,傾力打造晉東區域中心城,在轉型發展上率先蹚出一條新路來具有深遠影響。

  回望歷史

  陽煤集團的發展變遷是共和國發展變化的一個縮影。幾乎與新中國同時誕生的陽煤集團,始終與共和國同呼吸、共命運,走過了70年的不平凡歷程,承擔和完成了黨和人民交給的各個階段的歷史使命。從新中國成立之初到1998年,我國經歷了從單一全民所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渡的艱辛探索。陽泉礦務局從計劃經濟時代,到改革開放初期實行經濟承包和經營責任制;從步入市場經濟後推行以產權為紐帶的改革改制,到實現工廠制向公司制的蛻變。於1998年公司制改制為陽泉煤業集團公司,實現了生產技術由落後到先進、產業結構由單一到多元的歷史性跨越。從1998年到本世紀前20年,黨中央全面深化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和改革創新動力,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發展道路,國有經濟加快布局優化、結構調整、戰略重組,步入高速發展時期。在市場經濟的浪潮中,搶抓機遇,一手抓老礦技改挖潛、新井建設和地方煤礦重組改造,一手抓非煤產業的規模化建設和兼併重組,煤炭產能億噸,煤化工形成支柱產業,現代工業新業態、現代物聯網大數據、現代智慧服務業、現代金融蓬勃發展,「中國納谷」、以「六統一」為鮮明特點的氣凝膠科創城園區成為開放的高地、政策的窪地、創新的噴泉,5G智慧礦山、氣凝膠、石墨烯、鈉離子電池、飛輪儲能、相變材料蓄熱、金剛石、節能環保等一批新興產業項目落地投產,成為推動高質量轉型發展的新動力源,陽煤集團逐步發展成為擁有三家上市公司,位居世界企業500強的跨國、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巨型企業航母。

  實施「127」發展戰略

  陽煤集團整體更名為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專攻新材料產業,標誌著企業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被賦予了新的歷史使命。這是落實省委、省政府「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的戰略布局,是實現「一煤獨大」到「八柱擎天」的有效舉措,是資源型地區率先轉型蹚新路的解決方案。華陽集團將傳承「同心做人、合力做事」核心理念,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以「合作、合資、合夥」為體製革命,創建「核心競爭力、核心生產力、核心盈利模式」,大力實施「127」發展戰略,「127」賦予了新的內涵:「1」即一個方向,聚焦轉型蹚新路這一戰略方向,「2」即兩條路徑,堅持走碳基材料和數字資產兩條路徑,「7」即七個支撐,形成氣凝膠綠色節能建築新材料、功能性纖維新材料、新能源蓄能新材料、石墨烯新材料、鋁鎂合金新材料、大數據物聯網、5G智慧礦山七大支撐協同發展的產業集群,推動新材料產業集群向高端、綠色、節能、環保邁進,打造世界一流的「火箭級」新材料產業集團。

  轉型蹚新路

  省委書記樓陽生指出:「創新是新材料之本,研發是新材料之根,把華陽打造成率先轉型蹚新路的火箭軍」。華陽集團將以建企70年來雄厚的文化積澱為依託,聚焦新材料這一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藍海產業,整合省內其他優質資產,保持資產規模不變,推動負債率降到合理水平,持續提升企業盈利能力和核心競爭力。作為省屬一級企業集團,華陽集團將始終把誠信作為企業發展的生命線,以同成長、共發展為目標,共享國資國企改革紅利,共創合作共贏新局面,交出一份無愧於歷史、無愧於使命、無愧於時代,經得起考驗、可複製、可借鑑的合格答卷!

 

新材料項目掠影

    氣凝膠科創城

氣凝膠生產車間

  氣凝膠科創城是集團公司傾力打造的新材料產業園區,佔地5.4平方公裡,以現有氣凝膠產業為基礎,聚集上下遊產業鏈資源,以構築平臺為思路,打造全球規模最大、應用最廣、鏈條最長、產品最全的氣凝膠行業龍頭企業。

  氣凝膠被譽為「改變世界的十大神奇材料」之一,集「超輕、防火、防水、保溫、隔熱、耐腐、高吸附、高彈性」等特性為一體。最早應用於航天和軍事領域,目前已經廣泛延伸至工業節能、建築保溫、安全防護、民用紡織等領域。

    煤層氣製備 金剛石項目

 

金剛石多晶產品

  煤層氣製備金剛石項目是華陽集團與太原理工大學合作的煤層氣高值利用的開發項目。該項目位於礦區神堂嘴煤層氣工業園區,佔地面積約2.6萬平方米。項目投資估算3.5億元,建設有150臺金剛石生產設備,年產45萬克拉高品質金剛石。第一階段建設50臺金剛石設備生產線,製備15萬克拉金剛石,第二階段建設100臺金剛石設備生產線,製備30萬克拉金剛石。目前第一階段50臺金剛石生產設備正在陸續投用,首批試驗產品培育金剛石生產正常。   

    山西碳烯科技石墨烯項目

  項目由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與杭州高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採用國際原創的全單層石墨烯技術和宏觀石墨烯材料應用技術。總規劃用地面積6.6萬餘平方米,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項目為100噸全單層氧化石墨烯及萬噸級石墨烯複合錦綸聚合及紡絲項目,建設周期為1年;二期項目為10萬噸石墨烯複合錦綸切片項目,建設周期為1年。新建生產廠房及配套工程包括:石墨烯生產車間、石墨烯複合錦綸聚合、紡絲車間、倉庫、動力站等。   

    飛輪儲能

飛輪部件生產場景

  飛輪儲能是一種機電能量轉換的儲能裝置,利用電動機帶動飛輪高速旋轉,在需要時再用飛輪帶動發電機發電的儲能方式。

  這種物理儲能方式突破了化學電池局限,具有綠色環保、儲能密度高、瞬時功率大、使用壽命長等優點,可廣泛應用於數據中心、精密製造生產線、UPS後備鉛酸電池替代、電網儲能調頻等領域。

  項目主營產品為飛輪儲能軌道再生能量回收系統和電動汽車飛輪儲能式大功率充電裝置。

  廠區規劃佔地17.3萬平方米,規劃投資25億元,年產儲能產品2500MW,分3期建設,一期實現產能2000套飛輪系統,產值40億元;二期實現產能5000套飛輪系統,產值70億元;三期實現產能10000套飛輪,產值100億元。

    中國陽泉時尚科創產業城

  由市政府、華陽集團、山東如意控股集團三方合作投資建設,瞄準新材料領域,打通現代煤化工全產業鏈,建設中國陽泉時尚科創產業城。本項目是目前全國唯一從煤炭原料做到終端產品的新材料鏈式產業。產品工藝路徑主要為煤炭-PTEMG-乙二醇-氨綸-滌綸-紡織-印染-品牌服裝等。該項目將建設纖維新材料、綠色印染、產業技術研究院三大類投資項目,進一步發揮如意集團和萊卡集團毛紡、棉紡、色紡、色織、化纖、針織、家紡、牛仔、服裝、數碼等11個品牌技術研究工作室、院士工作站、中科院-如意新材料聯合研究中心、清華美院-如意智能穿戴工作室等科研機構的優勢,設立萊卡纖維新材料產業研究院、陽泉時尚學院等,推動全產業鏈新材料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中國納谷

中國納谷產業園

  中國納谷是氣凝膠科創城下屬的新型產業集聚區和「雙創」項目孵化基地,以納米新技術、新材料為核心技術高地,以「納才、納智、納新」為宗旨,以「市場化、高端化、國際化」為原則,著力打造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政策鏈、資金鍊深度融合的開放高地、政策窪地、創新噴泉。

 

率先轉型 勢在必行——寫在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揭牌之際

任志青

  材料改變世界,科技成就未來。10月27日,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揭牌儀式隆重舉行!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歷史使命,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路徑選擇。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發出「在轉型發展上率先蹚出一條新路來」的進軍號令,賦予華陽集團新的重大歷史使命——率先轉型,勢在必行!

  勇擔「在轉型發展上率先蹚出一條新路來」的歷史使命,聚焦新材料產業,推動新材料產業向高端、綠色、節能、環保發展,逐步形成以碳基新材料為主業的戰略格局,打造世界一流的新材料產業集群——未來華陽,大有可期!

  率先轉型,彰顯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堅定信心

  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總結國內外發展經驗教訓、深刻分析國內外發展大勢的基礎上提出的,是新時代解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指引和重要遵循。

  新發展理念中,創新居於首位。因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發展動力決定著發展的速度、效能和質量。對於一個有著70年歷史的大型國有企業來講,如果動力問題解決不好,就難以實現高質量發展。

  10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又將「必須堅持創新是第一動力」歸納為特區建設10條寶貴經驗之一。

  5個多月前,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山西視察,提出「大力加強科技創新,在新基建、新技術、新材料、新裝備、新產品、新業態上不斷取得突破」的重大要求。

  「六新」,代表著先進生產力變革趨勢,代表著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發展方向。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是技術和產業的高度融合,具有創新性、超前性、先導性、引領性和基礎性特徵,發展前景無比廣闊。

  而「六新」中,新材料居於戰略性、基礎性地位。

  從石器時代到矽時代,材料一直是人類文明的推進器,材料的使用改變了人類的生活與世界。進入21世紀,材料更是被視為現代科學技術的支柱之一,某種意義上來說,未來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人們將過上什麼樣的生活,這都與材料的發展密切關係。

  當前,我國正處在經濟轉型和結構提升的關鍵期,加快發展新材料,對推動技術創新、支撐產業升級、建設製造強國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實踐證明,守穩求成、亦步亦趨,只能落於人後;必須前瞻性探索、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堅持創新驅動,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培育新動能,提升新勢能。

  可以說,抓住了創新,特別是抓住了材料領域的創新,就抓住了牽動未來發展的「牛鼻子」。從能源產業向新興產業轉型,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彰顯華陽集團落實中央精神、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堅定信心。

  率先轉型,展示踐行省委重大改革決策的奮進姿態

  道路決定命運。

  省委十一屆十次全會指出,回顧山西經濟發展歷程特別是工業結構的演變過程,資源型經濟積累的結構性、體制性、素質性矛盾,不僅造成了過度依賴煤炭產業、過度倚重煤炭價格的粗放發展方式,而且擠出了改革、擠出了創新、擠出了人才、擠出了山西發展的綜合競爭力。

  轉型發展是山西發展的根本出路、唯一出路,舍此別無他途!

  國資國企改革,是決定山西轉型前途的關鍵一招。重塑山西國企的競爭力和話語權,始終是省委省政府謀劃的重中之重。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轉型發展上率先蹚出一條新路來」的重要指示,我省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擂響戰鼓,以深化國資監管體制改革為牽引,推動國資國企改革實現重大突破、根本突破。

  按照新的改革方略,我省用好中央賦予的先行先試尚方寶劍,科學優化國有資本布局,採取更名重組、整合新設、聯合重組、吸收合併、分立設立、調整充實等方式,集中實施14大板塊的專業化重大改革重組,省屬企業數量從28家調整至21家,煤炭企業從7家集團調整為1家煤企、1家能源集團,新興產業企業大幅增加,從「一煤獨大」到「八柱擎天」加速轉變。

  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以及萬家寨水控集團、華遠國際陸港集團、華艦體育控股集團等,就是承載轉型發展使命、聚焦「六新」突破而精彩亮相的一批新興產業公司。

  新材料,是我省重點發展的14個新興產業之一。省委書記樓陽生指出,新材料產業是國民經濟戰略性、基礎性產業,是裝備和製造業的基石,是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支撐,要把新材料產業擺在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突出位置。

  時間推回7月27日。樓陽生書記在氣凝膠科創城調研時,看到氣凝膠產業初具雛形,十分高興。他說,新材料產業空間很大、潛力無限,要力爭把氣凝膠產業打造成陽煤的拳頭產業、陽泉的拳頭產業、山西的拳頭產業。

  日前,《山西省支持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出臺,明確實施27條支持政策,力推新材料產業成為山西轉型發展支柱產業。

  以敢為人先的勇氣膽識和換道領跑的競爭姿態,奮力在新材料產業上佔據主動、把握先機,是踐行省委重大決策、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具體行動!

  率先轉型,扛起蘊蓄70年積澱大型國企的使命擔當

  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是省委、省政府以「六新」建設、發展新材料產業為導向,對陽煤集團進行優化轉型和整合升級後、整體更名而來的創新型國有企業。

  發揮國企平臺作用,匯集全球創新資源,全力構建集科研、產業、資本為一體的新材料協同創新生態系統,推動新材料產業向高端、綠色、節能、環保發展,形成「以碳基新材料為主業」的戰略格局,打造主業突出、業績優良、市場競爭力強的「火箭」級現代化新材料產業集團——這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具體踐行,是省委、省政府賦予華陽集團的重要使命,是一個大型國有企業的責任擔當!

  回望走過的70年,作為共和國的長子,集團公司始終勇於承擔並圓滿完成黨和人民交給的各個階段的歷史使命,生產技術不斷迭代、產業結構更加多元、經營體制走向現代法人治理結構,一個位居世界企業500強的跨國、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巨型企業航母生機勃發。

  近年來,集團公司更是高度重視創新驅動,與全球40多所頂尖高校院所合作,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等數十個創新平臺鑽堅研微。在新基建上搶灘佔先,在新技術上彎道超車,在新材料上換道領跑,在新裝備上勇當標杆,在新產品上精準發力,在新業態上先行先試,下好創新「先手棋」,打好發展「主動仗」。

  10月10日,中國陽泉時尚科創產業城、山西碳烯科技石墨烯項目開工奠基;10月12日,數字資產(山西)研究院、山西連結數字工業科技有限公司揭牌;10月19日,參與建設的山西數據流量生態園揭牌……一個個堅實腳印,記錄轉型鏗鏘步伐。

  華陽選擇了創新,時代選擇了華陽!

  今天,站在70年歷史積澱、70年豐厚底蘊、70年文化傳承、70年精神賡續的基礎之上,有中央、省委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正確思想做指引,有「率先」上搶先機、「蹚出」上下苦功、「新路」上勇探索的堅定意識,有世界500強企業這個產業平臺、投融資平臺、創新平臺、孵化平臺,有「核心競爭力、核心生產力、核心盈利模式」和「合作、合資、合夥」作為轉型方法,華陽集團將開啟更加壯闊的航程!

  知重負重,馳而不息,從陽煤到華陽,不辱使命!

  同心合力,盡銳出戰,新起點新徵途,篤行致遠!

相關焦點

  • 除了中國 還有哪些國家有「火箭軍」?
    實際上,包括俄羅斯、美國等軍事大國在內的國家,都設有類似中國「火箭軍」的軍種或部隊,如俄羅斯戰略火箭軍、美國戰略飛彈部隊。而在上世紀80年代,朝鮮也效仿前蘇聯成立了自己的戰略火箭部隊。這些國家的火箭部隊有哪些職責?如何管理?又配備了哪些「殺手鐧」?
  • 蕭山新一輪轉型升級 發展臨空經濟打造天空之城
    新一輪的轉型升級,蕭山就圍繞天空做起了文章,發展臨空經濟,打造天空之城。11月17日,第九屆全國網絡媒體蕭山行,就走進了現代化臨空新城瓜瀝和杭州空港經濟區,感受臨空經濟給蕭山發展帶來的蓬勃生氣。    走進杭州萬隆光電設備股份有限公司,這裡的恆溫恆溼車間裡,工人們正在忙碌著新產品的製作,這家廣播電視通信網絡設備專業製造企業,在今年上半年已經成功在創業板掛牌轉板上市。    今年上半年,瓜瀝鎮啟動了「千企轉型升級」項目118個,工業技改、機器換人、節能降耗、電子商務、生產過程信息化應用等項目全面鋪開。
  • 火箭軍的「冬訓」 !飛彈勁旅攜「天劍」而來
    這標誌著某型號飛彈流程優化取得了突破性發展,由此確立了全新的飛彈發射新流程,為快速打擊目標縮短了作戰有效時間。  紅藍對抗演練已成火箭軍演訓主要內容  近幾年,像這樣的紅藍對抗演練已經成為火箭軍演訓的主要內容,為了更好地磨鍊部隊,火箭軍藍軍部隊潛心研戰,根據各型飛彈部隊職能任務特點,結合多樣新型裝備,先後探索創新出30餘種新戰法,為不同飛彈部隊「量身定做」百餘類貫穿演練全程的複雜戰場環境、空天威脅和高壓態勢,已形成一套完整可靠的演練體系,建成一支形像神似、抗檢一體、精幹有效的體系化
  • 火箭軍五周歲生日快樂!中國戰略威懾核心力量,任務不只是核打擊
    5年前的今天,第二炮兵由獨立兵種升格為火箭軍。從此,中國人民解放軍結束了陸海空三大軍種的歷史,火箭軍成為第四軍種。作為軍種,一個最顯著的標誌是,火箭軍擁有了屬於自己的軍裝——更具國際範兒的卡其色襯衣和墨綠色常服。火箭軍成軍5周年,但中國戰略飛彈部隊的歷史卻已超過60年。
  • 魯企觀察丨小鴨重生:一家老牌國企的轉型新路
    小鴨持續轉型——二次創業在路上位於濟南工業南路和世紀大道交叉口的小鴨工業園,正在上演著「二次創業」的精彩故事。上述戰略合作儀式的籤約就是這一故事的一個橋段。作為老牌國企,小鴨在業務衰退、資本市場退市後,一片「小鴨怎麼了」的質疑聲隨之而至。
  • 率先打造三個高地 建設現代化示範區
    這一年,一核三城加速打造。發力右岸經濟,強推長株融城,主城區進入地鐵時代;北部生態服務城編制完成總體規劃和產業規劃,東部臨空產業城運行質效大幅提升,南部國際會展城18個月完成長沙國際會議中心建設,成為省會新打卡地標。這一年,鄉村振興持續升溫。美學經濟蓬勃興起,全域旅遊如火如荼,集體經濟越來越好。全縣公路密度361.1公裡/百平方公裡,遠高於省市水平。
  • 史上最血腥飛彈爆炸事故,火箭軍司令被高溫氣化,燒到只剩肩章
    1957年,蘇聯人率先搞出了世界上第一枚P-7洲際飛彈,北約代號SS-6「警棍」。在試射活動中,該飛彈從哈薩克斯坦境內的發射場升空,總共飛行了6000公裡。從某種程度上說,SS-6還算不上一枚成功的洲際飛彈,首先它的射程不夠遠;其次它長達30米,重達254噸的體型太過碩大;再次它使用的液體燃料不易貯存,使得發射平臺很容易遭摧毀。因此,SS-6很快就被淘汰了。
  • 2020能源轉型論壇暨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峰會舉行
    由山西省能源局、中國能源報社聯合主辦,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呂梁市政府協辦的「2020能源轉型論壇暨第十屆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峰會」11月27日在太原舉行。峰會以「轉型發展 共享共融」為主題,多角度探討了能源轉型及新能源發展路徑。山西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胡玉亭,人民日報社編委會委員、秘書長喬永清出席會議。
  • 長三角區域率先形成「新發展格局」的路徑選擇
    他強調,要深刻認識長三角區域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結合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相統一,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抓好重點工作,真抓實幹、埋頭苦幹,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不斷取得成效。座談會還對長三角提出「率先形成新發展格局、勇當我國科技和產業創新的開路先鋒、加快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三大戰略定位新要求。
  • 轉型發展是山西發展的根本出路、唯一出路
    《山西日報》刊發評論員文章《轉型發展是山西發展的根本出路、唯一出路——二論深入學習貫徹省委十一屆十次全會精神》7月2日出版的《山西日報》刊發評論員文章《轉型發展是山西發展的根本出路、唯一出路——二論深入學習貫徹省委十一屆十次全會精神》文章說,省委十一屆十次全會號召全省上下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金光大道奮勇前進,強調轉型發展是山西發展的根本出路、唯一出路,舍此別無他途。
  • 跨越一座座轉型高山,一營到底有什麼樣的「先鋒秘訣」?
    來源中國軍網綜合 火箭軍某旅發射一營千裡躍進,在此運用新編成新裝備執行某重大對抗性檢驗任務。官兵突破「偵打抗破」層層阻擾,首次以最簡編組、最全要素,將研究探索的多項戰法構想成功實施於對抗演練。跨越一座座轉型高山,一次次挺立時代潮頭,一營到底有什麼樣的「先鋒秘訣」?
  • 轉型發展蹚新路!東營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綜述(上)
    東營靠工業起家,靠工業發展,但又不滿足於體量大、規模大的現狀,瞄準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定位,抓住新舊動能轉換這一國家級區域發展戰略,布局一批高端項目,建設一批創新平臺,推動工業由大到優、由大到強,轉型升級邁出堅實步伐。
  • 堅定走轉型升級發展新路——超彩鈦白科技(安徽)有限公司由巨虧變...
    超彩鈦白科技(安徽)有限公司作為外國全資企業,用3年時間踐行市委、市政府轉型升級發展戰略,一舉改變瀕臨倒閉的窘境
  • 火箭軍某地下「秘密基地」罕見曝光:發射車可並排通過隧道
    幾天前,央視罕見地曝光了火箭軍某地下「秘密基地」,分析認為,地下基地可以大幅提升火箭軍戰時生存能力。將指揮樞紐的決戰利器藏於地下,並非只有我國如此為之。只不過,由於我國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原則,那麼如何扛過敵人第一波核打擊並實施戰略反擊就顯得格外重要。
  • 尖兵競風流——火箭軍評選「十大礪劍尖兵」活動的輻射效應
    他們是磨礪大國長劍的「利刃刀鋒」,執劍者需練就駕馭長劍的過硬本領——    一個尖兵就是一面礪劍旗幟    「礪劍」二字,在火箭軍部隊營區隨處可見,從「礪劍石」到「礪劍路」,從榮譽室到俱樂部,處處呈現濃厚的礪劍氛圍;「礪劍」二字,鐫刻進了火箭兵將士心田、融入了官兵血脈。
  • 科天雲會議產品升級,打造企業數位化轉型辦公協同新基建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雲會議最新資訊 > 正文 科天雲會議產品升級,打造企業數位化轉型辦公協同新基建
  • 說說火箭軍總醫院迎接北京醫改的第一天
    火箭軍總醫院從院首長到機關各部,從基屋科室到服務保障人員,在這一天都放棄休息,和往常一樣衣著整齊、精神抖擻堅守崗位,以一流的熱情、一流的態度、一流的標準投入到此次首都醫改大考中。早上還不到8點,全院各部門、各點位、各服務窗口上上下下就呈現出一片忙碌的景象。
  • 火箭軍(PLA Rocket Force)現役中短程彈道及巡航飛彈圖鑑
    火箭軍列裝的「東風一百」(DF-100)超音速巡航飛彈火箭軍列裝的「東風一百」(DF-100)超音速巡航飛彈火箭軍列裝的「東風一百」(DF-100)超音速巡航飛彈火箭軍列裝的「東風十號」(DF-10)巡航飛彈火箭軍列裝的「東風十號」(DF-10)巡航飛彈火箭軍列裝的「東風十號」(DF-10)巡航飛彈
  • 安徽電信牽頭打造五大5G創新實驗室,助力經濟社會數位化轉型
    為深化新基建戰略,加速5G在行業場景中的應用,打造5G生態合作圈,推動產業轉型升級,2020年12月23日,由安徽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安徽省通信管理局指導,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主辦,安徽新媒體集團有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協辦的「5G賦能未來·共建數字江淮」2020年中國電信安徽公司5G行業應用場景發布暨生態合作大會在合肥隆重召開,本次大會還通過視頻會議的形式設置了
  • 跨越千裡相會 火箭軍101對新人集體婚禮扮靚軍營
    穿越大半個中國,跨過十年異地戀長跑,6月20日,在火箭軍某部,劉佳和沙紅園與另外100對火箭軍新人,在親人、戰友的祝福中,完成了夢寐以求的婚禮。  20日,一向肅穆的火箭軍某部軍營,在大紅喜字、彩色氣球拱門、甜蜜照片牆的映襯下顯得十分喜慶,連每個房間都張燈結彩、披紅掛綠。戰士們裡裡外外都在為一件事忙活——101對新人的集體婚禮。  這是該部連續四年為官兵舉辦集體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