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揭牌,全面開啟專攻新材料產業的新徵程。這是省委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在轉型發展上率先蹚出一條新路來」的殷殷囑託,聚焦「六新」突破的重大實踐,實施「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的重大戰略舉措。
省委、省政府高瞻遠矚,站在未來產業發展高度,深度謀劃資源型地區轉型發展,優化國有資本布局,將陽煤集團更名為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對於匯聚創新資源要素,形成規模集群效應,打造新材料領域領軍企業,推動全省經濟高質量轉型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對於我市打造七大產業板塊,重塑競爭新優勢,傾力打造晉東區域中心城,在轉型發展上率先蹚出一條新路來具有深遠影響。
回望歷史
陽煤集團的發展變遷是共和國發展變化的一個縮影。幾乎與新中國同時誕生的陽煤集團,始終與共和國同呼吸、共命運,走過了70年的不平凡歷程,承擔和完成了黨和人民交給的各個階段的歷史使命。從新中國成立之初到1998年,我國經歷了從單一全民所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渡的艱辛探索。陽泉礦務局從計劃經濟時代,到改革開放初期實行經濟承包和經營責任制;從步入市場經濟後推行以產權為紐帶的改革改制,到實現工廠制向公司制的蛻變。於1998年公司制改制為陽泉煤業集團公司,實現了生產技術由落後到先進、產業結構由單一到多元的歷史性跨越。從1998年到本世紀前20年,黨中央全面深化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和改革創新動力,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發展道路,國有經濟加快布局優化、結構調整、戰略重組,步入高速發展時期。在市場經濟的浪潮中,搶抓機遇,一手抓老礦技改挖潛、新井建設和地方煤礦重組改造,一手抓非煤產業的規模化建設和兼併重組,煤炭產能億噸,煤化工形成支柱產業,現代工業新業態、現代物聯網大數據、現代智慧服務業、現代金融蓬勃發展,「中國納谷」、以「六統一」為鮮明特點的氣凝膠科創城園區成為開放的高地、政策的窪地、創新的噴泉,5G智慧礦山、氣凝膠、石墨烯、鈉離子電池、飛輪儲能、相變材料蓄熱、金剛石、節能環保等一批新興產業項目落地投產,成為推動高質量轉型發展的新動力源,陽煤集團逐步發展成為擁有三家上市公司,位居世界企業500強的跨國、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巨型企業航母。
實施「127」發展戰略
陽煤集團整體更名為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專攻新材料產業,標誌著企業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被賦予了新的歷史使命。這是落實省委、省政府「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的戰略布局,是實現「一煤獨大」到「八柱擎天」的有效舉措,是資源型地區率先轉型蹚新路的解決方案。華陽集團將傳承「同心做人、合力做事」核心理念,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以「合作、合資、合夥」為體製革命,創建「核心競爭力、核心生產力、核心盈利模式」,大力實施「127」發展戰略,「127」賦予了新的內涵:「1」即一個方向,聚焦轉型蹚新路這一戰略方向,「2」即兩條路徑,堅持走碳基材料和數字資產兩條路徑,「7」即七個支撐,形成氣凝膠綠色節能建築新材料、功能性纖維新材料、新能源蓄能新材料、石墨烯新材料、鋁鎂合金新材料、大數據物聯網、5G智慧礦山七大支撐協同發展的產業集群,推動新材料產業集群向高端、綠色、節能、環保邁進,打造世界一流的「火箭級」新材料產業集團。
轉型蹚新路
省委書記樓陽生指出:「創新是新材料之本,研發是新材料之根,把華陽打造成率先轉型蹚新路的火箭軍」。華陽集團將以建企70年來雄厚的文化積澱為依託,聚焦新材料這一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藍海產業,整合省內其他優質資產,保持資產規模不變,推動負債率降到合理水平,持續提升企業盈利能力和核心競爭力。作為省屬一級企業集團,華陽集團將始終把誠信作為企業發展的生命線,以同成長、共發展為目標,共享國資國企改革紅利,共創合作共贏新局面,交出一份無愧於歷史、無愧於使命、無愧於時代,經得起考驗、可複製、可借鑑的合格答卷!
新材料項目掠影
氣凝膠科創城
氣凝膠生產車間
氣凝膠科創城是集團公司傾力打造的新材料產業園區,佔地5.4平方公裡,以現有氣凝膠產業為基礎,聚集上下遊產業鏈資源,以構築平臺為思路,打造全球規模最大、應用最廣、鏈條最長、產品最全的氣凝膠行業龍頭企業。
氣凝膠被譽為「改變世界的十大神奇材料」之一,集「超輕、防火、防水、保溫、隔熱、耐腐、高吸附、高彈性」等特性為一體。最早應用於航天和軍事領域,目前已經廣泛延伸至工業節能、建築保溫、安全防護、民用紡織等領域。
煤層氣製備 金剛石項目
金剛石多晶產品
煤層氣製備金剛石項目是華陽集團與太原理工大學合作的煤層氣高值利用的開發項目。該項目位於礦區神堂嘴煤層氣工業園區,佔地面積約2.6萬平方米。項目投資估算3.5億元,建設有150臺金剛石生產設備,年產45萬克拉高品質金剛石。第一階段建設50臺金剛石設備生產線,製備15萬克拉金剛石,第二階段建設100臺金剛石設備生產線,製備30萬克拉金剛石。目前第一階段50臺金剛石生產設備正在陸續投用,首批試驗產品培育金剛石生產正常。
山西碳烯科技石墨烯項目
項目由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與杭州高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採用國際原創的全單層石墨烯技術和宏觀石墨烯材料應用技術。總規劃用地面積6.6萬餘平方米,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項目為100噸全單層氧化石墨烯及萬噸級石墨烯複合錦綸聚合及紡絲項目,建設周期為1年;二期項目為10萬噸石墨烯複合錦綸切片項目,建設周期為1年。新建生產廠房及配套工程包括:石墨烯生產車間、石墨烯複合錦綸聚合、紡絲車間、倉庫、動力站等。
飛輪儲能
飛輪部件生產場景
飛輪儲能是一種機電能量轉換的儲能裝置,利用電動機帶動飛輪高速旋轉,在需要時再用飛輪帶動發電機發電的儲能方式。
這種物理儲能方式突破了化學電池局限,具有綠色環保、儲能密度高、瞬時功率大、使用壽命長等優點,可廣泛應用於數據中心、精密製造生產線、UPS後備鉛酸電池替代、電網儲能調頻等領域。
項目主營產品為飛輪儲能軌道再生能量回收系統和電動汽車飛輪儲能式大功率充電裝置。
廠區規劃佔地17.3萬平方米,規劃投資25億元,年產儲能產品2500MW,分3期建設,一期實現產能2000套飛輪系統,產值40億元;二期實現產能5000套飛輪系統,產值70億元;三期實現產能10000套飛輪,產值100億元。
中國陽泉時尚科創產業城
由市政府、華陽集團、山東如意控股集團三方合作投資建設,瞄準新材料領域,打通現代煤化工全產業鏈,建設中國陽泉時尚科創產業城。本項目是目前全國唯一從煤炭原料做到終端產品的新材料鏈式產業。產品工藝路徑主要為煤炭-PTEMG-乙二醇-氨綸-滌綸-紡織-印染-品牌服裝等。該項目將建設纖維新材料、綠色印染、產業技術研究院三大類投資項目,進一步發揮如意集團和萊卡集團毛紡、棉紡、色紡、色織、化纖、針織、家紡、牛仔、服裝、數碼等11個品牌技術研究工作室、院士工作站、中科院-如意新材料聯合研究中心、清華美院-如意智能穿戴工作室等科研機構的優勢,設立萊卡纖維新材料產業研究院、陽泉時尚學院等,推動全產業鏈新材料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中國納谷
中國納谷產業園
中國納谷是氣凝膠科創城下屬的新型產業集聚區和「雙創」項目孵化基地,以納米新技術、新材料為核心技術高地,以「納才、納智、納新」為宗旨,以「市場化、高端化、國際化」為原則,著力打造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政策鏈、資金鍊深度融合的開放高地、政策窪地、創新噴泉。
率先轉型 勢在必行——寫在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揭牌之際
任志青
材料改變世界,科技成就未來。10月27日,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揭牌儀式隆重舉行!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歷史使命,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路徑選擇。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發出「在轉型發展上率先蹚出一條新路來」的進軍號令,賦予華陽集團新的重大歷史使命——率先轉型,勢在必行!
勇擔「在轉型發展上率先蹚出一條新路來」的歷史使命,聚焦新材料產業,推動新材料產業向高端、綠色、節能、環保發展,逐步形成以碳基新材料為主業的戰略格局,打造世界一流的新材料產業集群——未來華陽,大有可期!
率先轉型,彰顯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堅定信心
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總結國內外發展經驗教訓、深刻分析國內外發展大勢的基礎上提出的,是新時代解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指引和重要遵循。
新發展理念中,創新居於首位。因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發展動力決定著發展的速度、效能和質量。對於一個有著70年歷史的大型國有企業來講,如果動力問題解決不好,就難以實現高質量發展。
10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又將「必須堅持創新是第一動力」歸納為特區建設10條寶貴經驗之一。
5個多月前,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山西視察,提出「大力加強科技創新,在新基建、新技術、新材料、新裝備、新產品、新業態上不斷取得突破」的重大要求。
「六新」,代表著先進生產力變革趨勢,代表著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發展方向。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是技術和產業的高度融合,具有創新性、超前性、先導性、引領性和基礎性特徵,發展前景無比廣闊。
而「六新」中,新材料居於戰略性、基礎性地位。
從石器時代到矽時代,材料一直是人類文明的推進器,材料的使用改變了人類的生活與世界。進入21世紀,材料更是被視為現代科學技術的支柱之一,某種意義上來說,未來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人們將過上什麼樣的生活,這都與材料的發展密切關係。
當前,我國正處在經濟轉型和結構提升的關鍵期,加快發展新材料,對推動技術創新、支撐產業升級、建設製造強國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實踐證明,守穩求成、亦步亦趨,只能落於人後;必須前瞻性探索、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堅持創新驅動,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培育新動能,提升新勢能。
可以說,抓住了創新,特別是抓住了材料領域的創新,就抓住了牽動未來發展的「牛鼻子」。從能源產業向新興產業轉型,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彰顯華陽集團落實中央精神、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堅定信心。
率先轉型,展示踐行省委重大改革決策的奮進姿態
道路決定命運。
省委十一屆十次全會指出,回顧山西經濟發展歷程特別是工業結構的演變過程,資源型經濟積累的結構性、體制性、素質性矛盾,不僅造成了過度依賴煤炭產業、過度倚重煤炭價格的粗放發展方式,而且擠出了改革、擠出了創新、擠出了人才、擠出了山西發展的綜合競爭力。
轉型發展是山西發展的根本出路、唯一出路,舍此別無他途!
國資國企改革,是決定山西轉型前途的關鍵一招。重塑山西國企的競爭力和話語權,始終是省委省政府謀劃的重中之重。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轉型發展上率先蹚出一條新路來」的重要指示,我省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擂響戰鼓,以深化國資監管體制改革為牽引,推動國資國企改革實現重大突破、根本突破。
按照新的改革方略,我省用好中央賦予的先行先試尚方寶劍,科學優化國有資本布局,採取更名重組、整合新設、聯合重組、吸收合併、分立設立、調整充實等方式,集中實施14大板塊的專業化重大改革重組,省屬企業數量從28家調整至21家,煤炭企業從7家集團調整為1家煤企、1家能源集團,新興產業企業大幅增加,從「一煤獨大」到「八柱擎天」加速轉變。
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以及萬家寨水控集團、華遠國際陸港集團、華艦體育控股集團等,就是承載轉型發展使命、聚焦「六新」突破而精彩亮相的一批新興產業公司。
新材料,是我省重點發展的14個新興產業之一。省委書記樓陽生指出,新材料產業是國民經濟戰略性、基礎性產業,是裝備和製造業的基石,是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支撐,要把新材料產業擺在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突出位置。
時間推回7月27日。樓陽生書記在氣凝膠科創城調研時,看到氣凝膠產業初具雛形,十分高興。他說,新材料產業空間很大、潛力無限,要力爭把氣凝膠產業打造成陽煤的拳頭產業、陽泉的拳頭產業、山西的拳頭產業。
日前,《山西省支持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出臺,明確實施27條支持政策,力推新材料產業成為山西轉型發展支柱產業。
以敢為人先的勇氣膽識和換道領跑的競爭姿態,奮力在新材料產業上佔據主動、把握先機,是踐行省委重大決策、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具體行動!
率先轉型,扛起蘊蓄70年積澱大型國企的使命擔當
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是省委、省政府以「六新」建設、發展新材料產業為導向,對陽煤集團進行優化轉型和整合升級後、整體更名而來的創新型國有企業。
發揮國企平臺作用,匯集全球創新資源,全力構建集科研、產業、資本為一體的新材料協同創新生態系統,推動新材料產業向高端、綠色、節能、環保發展,形成「以碳基新材料為主業」的戰略格局,打造主業突出、業績優良、市場競爭力強的「火箭」級現代化新材料產業集團——這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具體踐行,是省委、省政府賦予華陽集團的重要使命,是一個大型國有企業的責任擔當!
回望走過的70年,作為共和國的長子,集團公司始終勇於承擔並圓滿完成黨和人民交給的各個階段的歷史使命,生產技術不斷迭代、產業結構更加多元、經營體制走向現代法人治理結構,一個位居世界企業500強的跨國、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巨型企業航母生機勃發。
近年來,集團公司更是高度重視創新驅動,與全球40多所頂尖高校院所合作,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等數十個創新平臺鑽堅研微。在新基建上搶灘佔先,在新技術上彎道超車,在新材料上換道領跑,在新裝備上勇當標杆,在新產品上精準發力,在新業態上先行先試,下好創新「先手棋」,打好發展「主動仗」。
10月10日,中國陽泉時尚科創產業城、山西碳烯科技石墨烯項目開工奠基;10月12日,數字資產(山西)研究院、山西連結數字工業科技有限公司揭牌;10月19日,參與建設的山西數據流量生態園揭牌……一個個堅實腳印,記錄轉型鏗鏘步伐。
華陽選擇了創新,時代選擇了華陽!
今天,站在70年歷史積澱、70年豐厚底蘊、70年文化傳承、70年精神賡續的基礎之上,有中央、省委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正確思想做指引,有「率先」上搶先機、「蹚出」上下苦功、「新路」上勇探索的堅定意識,有世界500強企業這個產業平臺、投融資平臺、創新平臺、孵化平臺,有「核心競爭力、核心生產力、核心盈利模式」和「合作、合資、合夥」作為轉型方法,華陽集團將開啟更加壯闊的航程!
知重負重,馳而不息,從陽煤到華陽,不辱使命!
同心合力,盡銳出戰,新起點新徵途,篤行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