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打造三個高地 建設現代化示範區

2021-01-10 星沙時報

◎長沙市委常委、長沙經開區黨工委書記、長沙縣委書記、長沙高鐵新城黨工委書記 沈裕謀

時序更替,華章日新。當新年的曙光躍出地平線灑向星沙大地,我們沐浴著這個偉大新時代的浩蕩春風,闊步邁向全面開啟現代化建設的2021年。在此,我謹代表長沙縣、長沙經開區、長沙高鐵新城,向縣區城廣大黨員幹部和150萬星沙人民,以及所有關心支持參與長沙縣、經開區、高鐵新城建設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致以誠摯的問候和美好的祝福!

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在奔湧不息的時間長河中,極不尋常的2020年留下我們逆勢奔跑的身影。站在歷史鐫刻的時間坐標軸上,深情回望這一年的風塵僕僕,我們既有砥礪前行、爬坡過坎的堅毅,也收穫了千帆競渡、寥廓江天的豪邁。

時間是最偉大的書寫者,總會忠實地記錄下奮鬥者的足跡。回顧過去的一年,我們不會忘記:習近平總書記親臨長沙縣、長沙經開區考察,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給予鼓舞、寄予厚望;我們不會忘記: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那些舍小家、顧大家、為國家聞令而動的逆行者、奮進者,令人動容、尤為感動;我們不會忘記:高位運行的長沙縣,頂住壓力盡顯擔當,穩居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百強第4位、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和中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第5位,經開區穩居全國經開區17強……續寫了高質量發展奇蹟。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多少細浪盡收眼底,多少泥丸走在腳下,多少夢想持續放飛。回望一年跋涉,成績來之不易。這是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下,敢為人先、謀變創強的星沙人牢記囑託、真抓實幹,堅持穩健但不保守、求進但不冒進,因勢而謀、乘勢而上、順勢而為,用奮鬥重塑發展自信和雄心,用敢爭能爭善爭集體榮譽的擔當匯集而成的碩果。

這一年,戰疫情抓生產交出優異答卷。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縣區城齊心合力,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取得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決戰疫情、搶抓生產做法被省委內刊推介,黃花機場疫情防控指揮部榮獲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嘉獎。

這一年,四大戰略紮實推進。圍繞「強園富縣、優二興三、轉型升級、融合發展」戰略,以「聚焦高質量、星沙在行動」為抓手,上項目、興產業、強實體。全年鋪排市級以上重大項目141個,預計完成投資340.2億元。專利質押融資排名全省第一,蟬聯國家智慧財產權強縣工程示範縣。經開區獲批全國首個省級「5G+工業網際網路」先導區、首批「上雲上平臺」先進園區。

這一年,三大攻堅成果豐碩。堅持過「緊日子」,把牢債務「風險關」,防範化解政府債務風險考核獲得優秀;答好疫情影響「加試題」,貧困村全部摘帽、貧困戶全部脫貧;守住環保「生命線」,守護星沙藍,瀏陽河創建國家首批示範河流。

這一年,改革開放勇攀新高。強園富縣改革有效推進,星沙產業基地體制改革順利完成。自貿區獲批建設,啟動實施「113+X」項制度試點,全省投資規模最大單體項目——長沙機場改擴建暨綜合交通樞紐工程開工開建。

這一年,一核三城加速打造。發力右岸經濟,強推長株融城,主城區進入地鐵時代;北部生態服務城編制完成總體規劃和產業規劃,東部臨空產業城運行質效大幅提升,南部國際會展城18個月完成長沙國際會議中心建設,成為省會新打卡地標。

這一年,鄉村振興持續升溫。美學經濟蓬勃興起,全域旅遊如火如荼,集體經濟越來越好。全縣公路密度361.1公裡/百平方公裡,遠高於省市水平。影珠山、高橋老街、路口大山衝、瀏陽河金洲段新晉網紅打卡地。「農村有景看,農業有錢賺,農戶有活幹」的願景照進現實。

這一年,兩有兩富凝心聚力。深入開展精準惠民微建設行動,紮實推進人民滿意的現代化教育強縣、醫衛健康強縣、充分就業強縣建設。實施公辦學校安裝空調「爽心工程」,惠及近10萬學生。基本構建30分鐘內縣域住院、15分鐘內到達最近就醫點的全覆蓋網絡體系。為30萬產業工人提供公租房、廉租房,為23名「無名氏」流浪者落戶。「廳官做村官」朱有志、最美志願者「小飛」等典型人物,為好人之城給力加持。連續14年蟬聯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縣級),首次獲評企業家幸福感最強縣。「在星沙,都挺好」人文理念得到社會各界廣泛認同。

這一年,黨的建設全面加強。積極配合省委第九巡視組工作,確保了政治大局穩定、經濟發展強勁。持續推進「三化」賦能的「智慧五零」建設,打造「五零」先進村(社區)60個。

歲月不負有心人,星光不負趕路人。我們深刻體會到,目標凝聚力量,謀變才能創強;民生連著民心,共建才能共享;團結就是力量,實幹才能興縣。

新時代,更需擔當新使命、演繹新輝煌。立足「十四五」、面向2035,當2021年的大幕開啟,站在建設現代化新湖南先行示範的新起點,我們要牢記「率先打造『三個高地』、建設現代化示範區」的奮鬥誓言,拿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膽識魄力,吹響勇奪第一、誓創唯一的衝鋒號角,緊扣「邁向現代化,星沙在行動」主線,主攻強園富縣、堅持人智驅動、推動產城共興、實現融合升級,用心辦好民生實事、用智幹好民生事業、用情做好民生關懷,讓「在星沙,都挺好」持續扣人心弦,在忠實踐行「三高四新」戰略中勇開新局、走在前列。

歷史長河奔騰向前,時代使命時刻召喚。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率先作為、率先領跑、率先示範,以幹出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使命的優異成績獻禮建黨100周年!

相關焦點

  • 國網安徽電力建設分公司總經理李衛國:打造三個高地 創建一流公司
    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實踐,提出了堅持黨建引領,著力打造「電網精品工程建設高地、電網建設領域創新高地、電網建設人才成長高地」的發展路徑,助力一流公司的建成。「一個引領、三個高地」(黨建引領、電網精品工程建設高地、電網建設領域創新高地、電網建設人才成長高地)發展路徑的提出,將公司業務特點同發展目標有機結合起來,實現了電網高質量建設與公司高質量發展的同頻共振、同步提升。
  • 加快推動福州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
    市發改委將堅持創新驅動引領,打造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三創」高地;將在扶引大龍頭、培育大集群、發展大產業上持續發力,通過龍頭引領,以商招商,推動產業鏈補強補齊;將加快補齊民生短板,實施收入倍增計劃和就業優先政策,構建優質均衡全面的公共服務體系,實現發展紅利共享。十九屆五中全會吹響了「十四五」開局的號角。
  • ...查志強:以新發展理念引領對外開放現代化先行 | 三個地·理論周刊
    「重要窗口」、奮力譜寫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新篇章奠定堅實基礎。《中共浙江省委關於制定浙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要實現「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基本形成,在更深層次改革、更高水平開放方面走在前列」,為我省高水平對外開放提供了現實路徑。加快建設「一帶一路」重要樞紐。當今世界國際格局發生深刻調整,不穩定性因素進一步增多,使我國開放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更加複雜。
  • 學位建設加速 龍崗全力打造深圳教育民生高地
    基於此,近些年來,龍崗區始終將學位建設作為重大的民生工程來抓,學位數量每年以五位數的數量增加。筆者從龍崗區建築工務署了解到,僅在2020年,龍崗區建築工務署共負責實施學校項目達37個,其中在建項目28(包括完工的)個、前期項目9個,在建的學校項目數量達到「史上最多」。
  • 為忠實踐行「三高四新」戰略、建設現代化新湖南不懈奮鬥
    要以這次憲法宣誓為新起點,將鏗鏘誓言付諸於依憲辦事、履職盡責的實際行動,以更加昂揚向上和奮發有為的精神鬥志,忠於職守、勤勉工作,不辱神聖使命,不負人民重託,為實現「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為忠實踐行「三高四新」戰略、建設現代化新湖南不懈奮鬥。會議書面傳達了中央和省委、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 打造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 為工業網際網路之都建設提供人才支撐
    打造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為工業網際網路之都建設提供人才支撐 青島電子學校 崔西展   摘要:  教育部山東省率先共建國家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印發《教育部 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整省推進提質培優建設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的意見》。
  • 打造美麗中國「深圳樣本」
    中央支持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意見》也要求深圳建設成為可持續發展先鋒,率先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典範。,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接下來,深圳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生態環境部的指導支持下,以獲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為新起點,努力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先行示範,加快打造可持續發展先鋒,率先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努力為美麗中國建設作出深圳新的更大貢獻。  一是全力以赴推進生態環境領域綜合授權改革。
  • 周青:打造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窗口」丨三個地·理論周刊
    面對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趨勢,浙江「網際網路+」、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創高地建設需要在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構築科技創新大平臺、加快創新鏈產業鏈融合發展、強化高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協同發力。著力突破建設三大科創高地的關鍵核心技術。堅定不移地走自立自強的科技創新道路,突破建設三大科創高地的關鍵核心技術,構建完善的自立自強的科技創新體系。
  • 打造綠色發展新高地 加快推動普洱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範區建設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推動綠色發展作為中國參與全球治理、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世界經濟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的偉大實踐。無論是「一帶一路」建設,還是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長江經濟帶建設,綠色發展都是主題主線。中國推動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取得的顯著成就,贏得了世界各國的普遍讚賞。
  • 前海:打造先行示範區核心引擎區域
    自《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下稱《意見》)發布以來,前海以「走在最前列」的標準,加快了開發開放步伐,全速打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核心引擎區域。●南方日報記者 張瑋探索建設先行示範區前海經驗《意見》發布後,前海迅速展開一線深調研,探索建設先行示範區的前海經驗,形成了《關於前海打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核心引擎區域的調研報告》,明確了前海打造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核心引擎區域」的新定位。
  • 深圳市檢驗檢測認證協會成立 助力鵬城打造檢驗檢測認證技術示範區
    深圳新聞網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王志明)11月23日上午,由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深圳市檢驗檢測認證協會(以下簡稱深檢會)承辦的「打造檢驗檢測認證技術高地助力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高峰論壇暨深圳市檢驗檢測認證協會成立大會在深圳召開。
  • 《解放日報》整版聚焦金澤:致力打造世界級濱水人居文明典範
    金澤鎮結合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的發展規劃和市委、區委「十四五」規劃部署,緊緊圍繞區委對青西發展提出的「五個率先」——率先打造世界著名湖區、率先打造創新經濟中心、率先打造生態價值高地、率先打造江南水鄉典範、率先打造鄉村治理樣板的目標,以更加開闊的眼光、更加昂揚的精神、更加紮實的工作,發揚「搶、拼、實、善」作風,堅持「掛圖作戰」工作模式,站在「十四五」的起點,在融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的關鍵時期全力推進落實各個重大項目
  • 湖南日報瀏陽河文章丨乘勢而進打造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高地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鮮明提出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推動先進位造業集群發展。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將打造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高地作為實施「三高四新」戰略的主攻方向,是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精神的重大舉措,旨在擦亮湖南製造名片,使之成為建設現代化新湖南的強大支撐。 行棋觀大勢,落子謀全局。當今時代,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風起雲湧,搶佔製造業制高點就會贏得發展主動權。
  • ...體系研究中心:爭當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排頭兵 | 三個地·理論...
    資料圖省委十四屆八次全會審議通過《關於制定浙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號召全省上下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推動以人民為發展尺度的現代化。要以人民為價值標尺,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三個有利於」的評價原則,「人民高興不高興」「人民滿意不滿意」「人民答應不答應」的取捨原則,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保證現代化建設的社會主義方向。
  • 打造率先轉型 新路的「火箭軍」
    省委、省政府高瞻遠矚,站在未來產業發展高度,深度謀劃資源型地區轉型發展,優化國有資本布局,將陽煤集團更名為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對於匯聚創新資源要素,形成規模集群效應,打造新材料領域領軍企業,推動全省經濟高質量轉型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對於我市打造七大產業板塊,重塑競爭新優勢,傾力打造晉東區域中心城,在轉型發展上率先蹚出一條新路來具有深遠影響。
  • 河南省發改委產業研究所研究室主任:支持鄭汴洛三城聯合打造國際...
    【大河財立方消息】胡美林省委十屆十二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河南省委關於制定河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指出我省正處於戰略疊加的機遇期、蓄勢躍升的突破期、調整轉型的攻堅期、風險挑戰的凸顯期,並提出了建設「四個強省、一個高地
  • 浙江「十四五」規劃:加快5G、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中心等建設
    經濟高質量發展邁上新的大臺階,人均生產總值力爭達到發達經濟體水平,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農村現代化,建成高水平創新型省份和科技強省、人才強省,建成全球先進位造業基地,建成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形成浙江特色現代化經濟體系;基本實現省域治理現代化,高水平建成整體智治體系和現代政府,建成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成法治中國示範區;率先實現教育現代化、衛生健康現代化,建成體育強省,文化軟實力全面增強
  • 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徵程
    「三個作用」和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要指示要求,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切實擔當新發展使命,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安定和諧,確保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徵程開好局
  • 吳惠芳代表: 2022年率先實現農業農村基本現代化
    現代快報訊(記者 鹿偉 安瑩)5 月 24 日晚,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蘇代表團舉行決勝高水平全面小康、"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再出發專題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