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美麗中國「深圳樣本」

2020-12-03 深圳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堅決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讓深圳的水更清、天更藍、環境更優美。

  11月30日,「2018-2019綠色中國年度人物」、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表彰授牌活動在京舉辦。深圳市獲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獎牌,南山、寶安、龍崗、龍華和光明5個區獲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獎牌。至此,全市10個區已全部建成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在實現全域創建基礎上,深圳成為全國第一個也是唯一獲此殊榮的副省級城市。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指出必須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實現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中央支持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意見》也要求深圳建設成為可持續發展先鋒,率先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典範。

  過去40年,深圳經濟特區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幹,創造了世界發展史上的一個奇蹟,去年實際管理人口超過2000萬,本地生產總值達到2.7萬億元。在城市快速發展的同時,深圳也較早遇到了資源空間趨緊、環境汙染、發展不平衡等「大城市病」問題。為此,深圳市委市政府以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為抓手,強化生態優先的發展導向,努力走出一條有時代特徵、中國特色、深圳特點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踐行新發展理念實施「生態立市」戰略

  深圳堅持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落實「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重點任務來抓,踐行新發展理念,實施「生態立市」戰略,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

  城市是千百年的,創造良好生態環境、建設和美宜居家園是對子孫後代負責。深圳市委市政府一方面牢固樹立「綠色政績觀」,在全國率先開展領導幹部生態文明建設考核和任期生態審計試點,出臺建設美麗深圳的決定,制定了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實施城市生態產品價值(GEP)核算體系,引導廣大黨員幹部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來推動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堅持生態保護區應保盡保、能留則留、必調才調,率先在全國實施基本生態控制線制度,儘管深圳土地面積只有2000平方公裡,但是我們將全市近一半的土地納入基本生態控制線,依法實施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嚴守生態紅線,嚴格保護海岸線,切實加強生態保護、生態修復、生態利用。

  突出問題導向堅決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

  深圳堅持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破解「大城市病」的重要突破口來抓,突出問題導向,堅決抓好中央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堅決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努力讓深圳的水更清、天更藍、環境更優美。

  一手集中力量抓水汙染治理。深圳堅持治水與空間規劃、城市更新、景觀建設等相統籌,全面推行河長制、湖長制,推進全流域、全鏈條綜合治理。2016年以來,深圳累計投入治水資金超過1200億元,在全國率先實現全市域消除黑臭水體,成為全國水環境改善最明顯的城市之一。

  一手鞏固提升大氣環境質量,深圳滾動實施「深圳藍」可持續計劃,推動空氣品質達到全球先進城市水平,PM2.5平均濃度從2015年的30微克/立方米下降到今年1-10月的17微克/立方米,「深圳藍」成為城市靚麗名片。

  同時,深圳加快打造「無廢城市」,全面推進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基本實現全量焚燒和趨零填埋,垃圾分類成為城市新風尚。

  堅持科技創新體制創新引領超大型城市可持續發展

  深圳堅持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的重大工程來抓,堅持以創新引領超大型城市可持續發展,更好地統籌經濟發展、社會治理和生態建設。

  著力抓科技產業創新。深圳高舉好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這面旗幟,充分發揮深圳創新先發優勢,構建低消耗、低排放的現代產業體系,努力建設全球科技和產業創新高地。去年,深圳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比重達到4.93%、居全球城市前列,戰略性新興產業佔GDP比重達到38%,萬元GDP能耗、水耗處於全國最低水平,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著增強。

  著力抓體制機制創新。深圳完善綠色發展和社會治理的體制機制,推動城市低碳發展、精明增長,努力破解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對不足等突出問題,引領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雙提升」。

  為美麗中國建設作出深圳新的更大貢獻

  新時代、新徵程,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深圳不僅要把特區辦得更好、辦得水平更高,而且要建設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接下來,深圳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生態環境部的指導支持下,以獲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為新起點,努力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先行示範,加快打造可持續發展先鋒,率先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努力為美麗中國建設作出深圳新的更大貢獻。

  一是全力以赴推進生態環境領域綜合授權改革。重點針對納入第一批綜合授權改革事項清單的氣候投融資機制改革和區域空間生態環境管理環評改革項目,緊抓快幹,協同生態環境部、廣東省生態環境廳等加速推進,同步統籌推進生態領域其他10項改革事項。同時,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主動謀劃第二批、第三批授權事項。

  二是深入打好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以打好打贏攻堅戰作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解決群眾關切問題的核心舉措。持續提升大氣質量,初步遏制臭氧汙染上升勢頭;實施精細化治水,強化面源汙染、黑臭水體管控,建設生態美麗河湖,確保考核斷面全面達標;完成「無廢城市」建設試點任務;嚴格實行環境違法「零容忍」,紮實開展「利劍」系列專項執法行動。

  三是紮實推動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典範。圍繞「雙區」建設,高標準編制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儘快印發實施《深圳率先打造美麗中國典範規劃綱要》。在發展目標上,提出了深圳生態環境領域「三個臺階」的目標願景:到2025年,生態環境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到2035年,生態環境質量達到國際一流水平;到本世紀中葉,城市生態環境治理範式全球領先。在實施路徑上,深圳將重點布局高水平建設都市生態、高標準改善環境質量、高要求防控環境風險、高質量推進綠色發展、高品質打造人居環境、高效能推動政策創新和高站位參與全球治理「七大領域」,實施「六個標杆+一個窗口」的重點任務,努力打造優美生態、清新環境、健康安全、綠色低碳、宜居生活、改革創新的城市標杆,並深度參與全球環境治理行動,打造國際交流合作窗口。

相關焦點

  • 創建美麗圩鎮 | 天堂鎮:全力打造美麗圩鎮「天堂樣本」
    創建美麗圩鎮 | 天堂鎮:全力打造美麗圩鎮「天堂樣本」 2021-01-05 11: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松山湖科學城:打造美好生活樣本
    科技與自然深度融合,首次入圍《2020影響中國人生活方式TOP10》榜單松山湖科學城打造美好生活樣本松山湖生活節奏滿意度排名高新區第三「生活榜」於2016年在廣州創立,由暨南大學成立生活方式研究院發起,並聯合海內外跨學科專家學者,建立起了中國生活方式體驗指數與標準體系,打造了國內首個生活方式產學研內容運營平臺。今年,生活榜活動首次來到松山湖科學城,重磅發布六份生活方式報告與四份影響生活方式榜單。
  • 深圳人大代表孫喜琢:加快實現「病有良醫」打造健康中國「深圳樣板」
    駱文智表示,「十四五」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起步期,也是深圳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攻堅期,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和視察廣東深圳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推動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實現「病有良醫」,打造健康中國「深圳樣板」。
  • 5年5億 深圳打造大灣區「貝爾實驗室」
    時代周報記者 陳佳慧 發自深圳深圳再添高水平基礎科研平臺。4月13日,深圳計算科學研究院(下稱「研究院」)在深圳大學正式揭牌,重點進行以大數據為代表的計算科學基礎理論研究,致力打造原創基礎軟體品牌。「中國的『貝爾實驗室』這個稱謂是對研究院的鞭策。研究院也會以建設國際一流的計算科學創新平臺、建設中國的貝爾實驗室作為長期目標。」深圳計算科學研究院執行院長毛睿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 嘉興:全力打造全域旅遊「林埭樣本」
    原標題:全力打造全域旅遊「林埭樣本」 坐擁千年莊橋墳良渚文化遺址、「平湖九彩龍」「搖快船」非物質文化遺產,拓展特色棒球運動基地、芒果小鎮、九畝灘百草園、老平湖生態園等休閒遊發展空間……近年來,擁有豐富旅遊資源和區位優勢的嘉興平湖市林埭鎮找到了以全域旅遊發展引領經濟轉型升級的路徑和方向。
  • 南崗區 高舉「科技創新」旗幟 打造深哈合作「南南樣本」
    改革開放看深圳,創新發展看南山。近年來,南山區堅持創新發展,區域孵化創新能力排名全國第一,綜合實力跨入全國三甲。  南崗區被譽為冰城「龍脊上的寶地」,名列中國中小城市「雙創」百強區第14位,以南通大街-東西大直街-學府路為軸打造的「高科技產業經濟帶」,集聚了省域最優質的科教人才資源、最活躍的研發創新資源和最完備的配套服務條件。
  • 向海而生:深圳加速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惠爾海工的HYSY936式自升式鑽井平臺設計項目,也是由中國首個針對深水自升式鑽井平臺的完整設計。   在海洋產業載體方面,深圳正在加快海洋新城的建設步伐,推動海洋中心城市的建設步伐。作為承載國家戰略的稀缺性增量發展空間,深圳面向全球徵集設計方案。未來的海洋新城將成為深圳展現海洋生態、海洋產業、海洋文化、濱海景觀的代表性區域。
  • 深圳中行組織黨員參觀深圳國家基因庫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關於「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精神指引,以及中行「建設新時代全球一流銀行」戰略目標,深圳中行金融機構部組織黨團員到深圳國家基因庫參觀學習,旨在提高員工科學認知和創新意識,促進身心發展,助力健康中國。
  • 深圳打造全國最優創新生態鏈
    ,以創新引領超大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為主題,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核心引擎。」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要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和產業創新高地。 「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為深圳科技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增加了前進動力。」
  • BBC與央視聯手打造高清《美麗中國》(圖)
    通過網友間的口碑傳播,《美麗中國》很快成為網際網路上的搜索熱詞。  《美麗中國》在內地未播先熱的背後,是大眾對高質量自然人文紀錄片日益見漲的需求,以及高清時代的到來的訊號。早前曾有傳央視會在奧運期間播映《美麗中國》的消息,但記者向央視總編室詢問確切時間時,央視總編室就回應說現在還沒有定出具體時間。  雖然《美麗中國》目前在內地的播出計劃還未最後確定,但它從製作之日起就承載了許多的關注,英國BBC自然歷史製作小組和中央電視臺影視製作主力中視傳媒合作製作,也是BBC和中國電視臺的首次合作。
  • 厚植生態文明 耕耘美麗中國
    這是美麗中國的生動樣本,也是生態文明建設久久為功的累累碩果。  2003年,在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的部署和推動下,「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全面啟動。15年辛勤耕耘,15年接力奮鬥,截至去年底,浙江97%的建制村完成村莊整治,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實現建制村全覆蓋,九成村實現生活汙水有效治理,造就了萬千美麗鄉村。
  • 打造兒童友好型城市 深圳舉行世界兒童日亮燈活動
    近日,深圳舉辦世界兒童日亮燈活動。亮燈活動在紅嶺小學學生管樂團演奏的「童話地球」和「召喚英雄」以及螺嶺外國語實驗學校合唱歌曲《我的創意我的夢想》中拉開序幕。新華網發  20名羅湖區兒童代表和20名深港跨境學童代表用象徵兒童友好的藍色之光點亮了京基100、平安銀行大廈、地王大廈等多個深圳地標建築。「40年再出發 點亮兒童未來」的活動主題和「打造兒童友好型城市」等字樣呈現在地標建築上。  深圳市自2017年以來,每年在11月20日的世界兒童日點亮深圳市主要地標建築。
  • 廣州:逢教師節深圳觀瀾湖植美麗樹種
    中國園林網9月11日消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昨日正值教師節,深圳觀瀾湖在景區內又種下了火焰木、國慶花、秋楓、紅花風鈴木、黃花風鈴木等美麗樹種。
  • 逾千萬生物資源樣本在這裡「安居」
    近期,科技界最大的新聞之一,無疑是有深圳科學家參與的「酵母基因組人工合成項目」,這一系列成果形成了7篇論文,於3月10日以封面專題的形式在《科學》上發表,其中4篇論文主要由中國科研團隊完成,第一作者、通訊作者均為中國科學家。這意味著,中國科學家正從「讀懂生命」向「再造生命」邁進。
  • 開爾賽鴿俱樂部第一批信鴿DNA羽毛樣本到達深圳國家基因庫
    留存信鴿DNA羽毛樣本,建立DNA檔案,讓比賽更放心!2020年開爾大小棚及俱樂部所有參賽信鴿將全部進行DNA羽毛樣本留存,2020年「開爾杯」信鴿職業聯賽第一次幼檢於3月24日開始,同時所有賽鴿進行DNA樣本採集,採集後直接寄送到深圳國家基因庫保存。
  • 「深圳家家母嬰」董事長戴子雄做客《崛起中國》
    戴子雄,深圳家家母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他擁有十多年的行業經驗,多年的企業管理經驗,獨到的經營理念以及敏銳的市場洞察力。深圳家家母嬰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打造母嬰網際網路服務平臺的企業。「家家母嬰」一貫堅持「關愛母嬰的健康與幸福」的企業使命,秉承「讓天下媽媽便捷找到放心月嫂,讓家家月嫂成就幸福大愛人生,讓家傢伙伴共同實現自我價值」的經營理念,逐漸形成了「以月嫂服務為切入口,多業態共同繁榮」的產業格局,現已全面延伸到育嬰師、催乳、小兒推拿、母嬰護理培訓、母嬰攝影、母嬰保險、產後修復、早教,幼兒園對接等母嬰服務及母嬰產品,呈現多元化的母嬰行業發展趨勢,形成一個母嬰生態平臺,致力於打造中國最放心的母嬰服務平臺
  • BBC與央視聯手打造高清《美麗中國》未播先火
    BBC與央視聯手打造高清《美麗中國》未播先火 2008年08月21日 13:21 來源:信息時報 《美麗中國》展示了外國人眼中的詩意又遼闊的中國生態環境。
  • 深圳國家基因庫調研山西疾控生物樣本庫、重點實驗室工作
    >begin--> 8月28日,深圳國家基因庫主任、華大集團董事王韌教授、華大集團山西分公司總經理高鵬博士一行蒞臨我中心調研生物樣本庫及重點實驗室工作。省衛健委副主任、一級巡視員、省疾控中心主任馮立忠、相關科室主任參加了座談會。
  • 深圳最具投資潛力的區終於被發現!深圳東部宣布打造13座城,已低出...
    ,龍崗區可謂是可圈可點,除了在龍崗設有國際大學園(大運國際科教城)外,文化軟實力正走出了差異化之路,比如:大芬村已走向原創藝術高地,2020如期舉辦的在全國、甚至國際上開始揚名;華僑城集團斥資300億元在龍崗的甘坑小鎮去打造中國文創第一城;龍崗已變身深圳首個集賽事、演藝、會展、商業、文娛五大功能於一體的公眾文體公園。
  • 打造科學中心,深圳要做什麼
    原標題:打造科學中心,深圳要做什麼深圳商報2019年01月17日訊 不久前市委全會提出,深圳今年將實施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共建行動,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增強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核心引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