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系研究中心:爭當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排頭兵 | 三個地·理論...

2021-01-10 浙江在線

2020-12-14 07:11 |浙江新聞客戶端 |浙江省委黨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編輯 周宇晗 章忻

資料圖

省委十四屆八次全會審議通過《關於制定浙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號召全省上下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會議明確了「十四五」時期乃至未來更長時間我省現代化建設的重大戰略目標、「五大歷史使命」和「十三項戰略抓手」,吹響了浙江高水平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集結號。

現代化是歷史進步的旗幟

在波瀾壯闊的世界近現代歷史中,不同國家、不同民族從自身實際出發,探索了各具特色的現代化實現路徑,展現了豐富多彩的現代化圖景。理解世界現代化的一般規律和內在要求,有助於增進對我省現代化的基本認識。

基於歷史演進的現代化。歷史唯物主義認為,在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中,人類社會逐步從低級向高級演進。以新航路開闢為起點,人類歷史發生重大轉折。隨著工業革命的進程,工業化的強大動力和市場機制的奔騰活力驅動著人類社會前進,國家制度、社會結構、文化觀念、世界秩序被現代化潮流重塑。二戰後,越來越多的國家邁向現代化,現代化本身也越發成為一國的變革指向標和國際的趕超參照系。現代化的歷史展現出分布不均衡、進程不同步甚至狀態不自主、結果不遂意等事實,也促使人類對現代化本身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索。

基於社會價值的現代化。現代化實際上體現了不同時期的理念追求,也是推動社會持續發展的原動力。文藝復興確立了以人為中心的價值觀,啟蒙運動用理性引導人們從愚昧中覺醒,工業革命激發了追求科學的社會風潮。二戰後民族獨立、國家自立觀念推動了社會進步,20世紀60年代後尊重自然、可持續發展理念逐漸成為人類共識,新世紀以來人類命運休戚與共的價值觀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這些社會價值觀的衍生發展,體現了人的思想觀念、心理狀態和思維方式從傳統向現代轉化,也是樹立符合時代要求並與現代化相適應的觀念的過程。

基於道路選擇的現代化。現代化沒有定於一尊的模式。不同路徑、不同模式的現代化,恰恰符合現代化開放包容的本質。不同國情、不同時代的大國崛起充分說明了現代化的豐富內涵與多元途徑,也充分印證了在現代化道路的選擇上,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越是結合國情的獨特道路,越是光明大道。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競相跨過現代化門檻的宏大篇章,充分展現了人類社會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進的現代化發展姿態,也充分說明了現代化是社會發展的內在規律,是歷史大趨勢,人類社會必將以多樣化的姿態,競相走向現代化。

現代化是民族復興的旗幟

現代化理想寄託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希望。百年來,中國現代化與國家命運息息相關,與世界外部環境緊密相連,激勵無數仁人志士為之奮鬥。

中國從近代以來,現代化召喚偉大民族覺醒。中國現代化的始端,既非「自發」亦非「自覺」,面對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和野蠻徵掠,中國從「天朝之夢」中醒來,步履蹣跚地走進了近代史。各式各樣的救國方略亂花迷眼:改良主義、社會達爾文主義、無政府主義、實用主義、民粹主義、工團主義等輪番登場。在各階層探求「理想之中華」的激烈博弈和艱難選擇中,思想迷霧被日漸廓清,道路選擇日趨理性,先進力量日益成熟。經過各種試錯探索後,被先進思想武裝起來的現代化力量開始覺醒,承載著民族復興夢想的現代化之光出現在東方天際。

中國共產黨誕生和新中國成立以來,現代化指引偉大民族站起來。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為中國送來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共產黨誕生是中國現代化受阻之後的一次巨大突破,它標誌著中國在世界潮流的影響下,找到了通向現代化的新道路——社會主義道路。經過數十年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我們黨領導人民建立了社會主義新中國,構築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制度基礎和行政體制,構建了獨立的、較完整的工業化體系,塑造了新的社會關係和文明價值取向,極大地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地位,為改革開放提供了歷史、思想資源和物質準備。

改革開放以來,現代化引領偉大民族富起來。改革開放是建立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所取得的諸多成果,並深刻汲取了其中的經驗教訓基礎之上的一次偉大革命。40餘年來,幾代中國共產黨人開拓創新、接力攀登,持續探索建設什麼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現代化根基,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使擁有5000多年文明歷史的中華民族全面邁向現代化,讓社會主義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

進入新時代以來,現代化擘畫偉大民族強起來。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斷深化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的認識和把握,將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任務,將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關鍵內涵,明確了分兩步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安排。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理論更加成熟、道路更加定型,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也為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一種全新選擇。

現代化是人民幸福的旗幟

在現代化進程中,人既是實踐主體,也是價值主體。中國的現代化除具備現代化一般屬性外,還包含著鮮明的社會主義元素,是全體人民所共建、共治、共享的現代化,是在增進人民福祉、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過程中追求天下大同的現代化。省委全會提出更加突出以人為核心的現代化,對此,我們要深刻理解、準確把握。

推動以人民為發展主體的現代化。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推動歷史進步的真正英雄。中國現代化是億萬中國人民自己的事業,實現亙古未有的現代化最基礎、最根本的推動力量來自廣大人民群眾。面對現代化建設的新形勢新任務,堅持人民群眾的發展主體地位,就是要既保障人民依法治國、依法管理的主體地位,又保障人民社會監督、權力監督的主體地位;既保障人民改革開放的實踐主體地位,又保障人民治理創新的主體地位,努力營造鼓勵人民幹事業、支持人民幹成事業的良好氛圍,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匯聚起現代化建設的磅礴力量。

推動以人民為發展目的的現代化。要弘揚人文精神,推動人的生活方式和發展狀態的歷史轉型,促進人的思想觀念現代化、思維方式現代化、能力現代化、行為方式現代化和社會關係現代化,實現「傳統人」向「現代人」跨越。要強化人本原則,通過深入落實以人為本、以民為本的執政理念,深化改革、提升獲得感,加快發展、提升幸福感,確保穩定、提升安全感,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實現「生存人」向「生活人」跨越。通過摒棄功利原則和工具理性,消除「勞動活動本身的畸形發展」,祛除資本對人的異化,實現「經濟人」向「自由人」跨越。

推動以人民為發展尺度的現代化。要以人民為價值標尺,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三個有利於」的評價原則,「人民高興不高興」「人民滿意不滿意」「人民答應不答應」的取捨原則,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保證現代化建設的社會主義方向。現代化要以人民為演進標尺,通過生產關係與生產力的良性互動,梯次實現以理念現代化啟迪民智、以器物現代化促進民富、以制度現代化保障民權、以治理現代化激活民力的目標。現代化要以人民為成效標尺,把人民的發展程度、人民的素質提升作為檢驗現代化實踐效果、理論成效和成敗得失的衡量標準,豐富現代化建設的人本內涵。

現代化是浙江前行的旗幟

在現代化進程中,浙江一直走在前列。在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的新徵程中,我們要按照「十四五」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建議》,聚焦10個方面現代化先行的要求,率先探索構建新發展格局,落實新發展理念,開闢高質量發展新境界,繼續擔當起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領頭雁和排頭兵的歷史重任。

重點突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科學把握自然規律、經濟規律、社會規律,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彰顯了生態文明時代新的發展理念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智慧。在推進現代化建設的新徵程中,我們要深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真理力量和時代內涵,持續深化省域生態文明建設的規律認識,堅持生態保護優先,堅持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堅定推動生態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把綠水青山做成最大財富、最大優勢、最大品牌,努力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

重點突出「省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一戰略任務。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人類在全球化時代新的政治發展趨勢,也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關鍵環節。在推進現代化建設的新徵程中,我們要加強黨對省域治理的全面領導,扭住區域發展治理、創新治理、城鄉融合發展治理、社會治理、公共安全治理、生態環境治理、黨政機關治理等重點領域,突出「利民為本、法治為基、整體智治、高效協同」的理念,突出「數字賦能、改革破題、創新制勝」,持續加強實踐探索推進自我革新,不斷提升省域治理現代化的能力水平。

重點突出「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這一實踐要求。沒有精神世界的成熟與開放,就不可能建成真正的現代化。秉持與時俱進的浙江精神,是實現習近平總書記賦予浙江建設「重要窗口」新目標新定位、打造現代化浙江的動力源泉。在推進現代化建設的新徵程中,要始終按照「幹在實處永無止境、走在前列要謀新篇、勇立潮頭方顯擔當」的新期望,不斷豐富和發展浙江精神的時代內涵,進一步調動各級幹部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激發浙江人民的無窮智慧和磅礴力量,構築浙江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的強大支撐。

【執筆人:陳曉熊、王甲】

1607901085000

相關焦點

  •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時間表」、「路線圖」_新聞中心...
    全面依法治國涉及到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等各領域,必須要有一個工作的重點和中心,這個重點和中心就是各項工作的「總抓手」,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全面依法治國必須要圍繞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這個「總抓手」進行,不能貪大求全、沒有章法,要選擇在不同時間段、不同領域內抓住工作重點和中心,這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鄭權:以鬥爭精神奮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徵程丨三個地·理論周刊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兩個重要發展階段。兩個發展階段各有側重,但在旗幟、方向、精神狀態上卻又一脈相承。良好的精神狀態,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一、奮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精神底色從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作為一個戰略構想被提出,到黨的十九大再次強調到建黨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小康社會」是中國改革開放「三步走」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階段性目標。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以什麼樣的精神狀態來實現這一目標,可以說是貫穿也是影響小康社會建設全過程的一個重要問題。
  •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深刻內涵
    將原來的「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進行調整,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引領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有機銜接。對此,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劉尚希從三個維度來闡釋「現代化」的含義、從不同發展階段解讀「現代化建設」的目標,深入分析「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所蘊含的深刻內涵,一起來看。
  • 秦宣: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的幾個問題
    如果說鄧小平理論圍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主題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初步回答了這三大基本問題,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基本內涵,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那麼,「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則進一步回答了這三大基本問題,從而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 「推進治理現代化 加快建設川渝地區副中心城市」 理論研討會在...
    7月29日上午,由四川省綿陽市行政學院、中共綿陽市委黨校、綿陽市社會主義學院主辦,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會、市哲學學會、市政治經濟學會、安州區委黨校協辦的全市黨校系統 「推進治理現代化 建設川渝地區副中心城市」 理論研討會在四川省綿陽市委黨校召開。
  • 深刻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科學內涵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要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不斷拓展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道路、以社會主義民主法治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以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發展道路,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是新時代「兩步走」重大戰略思想的最新發展,為我們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發出了振奮人心的總動員。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握好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與落實「十四五」規劃的關係,將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穩步向前推進。
  • 問政人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九大理論體系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體系可以概括為以下九個方面。一、歷史方位和理論自信理論在科學分析中國經濟發展大背景的基礎上,要正確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歷史方位,明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形成、發展和重大意義,增強理論自覺和理論自信,並進一步增強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 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的演進歷程
    他指出,我們今後發展國民經濟的主要任務,「就是要在不太長的歷史時期內,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社會主義強國,趕上和超過世界先進水平」。同時他提出,要在20世紀內分兩步實現「四個現代化」,即第一步,建立一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第二步,全面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使我國經濟走在世界前列。
  • 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發揮作用
    要充分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特徵和優越性,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要充分認識和理解人民政協制度在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重要作用,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最大限度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更好地適應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求。
  • 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習近平在講話中強調,我們黨歷來重視法治建設。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明確提出全面依法治國,並將其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予以有力推進。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專門進行研究,作出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充分根據和現實條件
    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勝利在望舉世矚目,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的一大步鏗鏘有力,社會主義中國屹立於世界東方的身姿更加雄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成就,是增強「四個自信」,凝聚人心力量,繼續向著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昂首進發的強勁動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行穩致遠的堅固軌道、抗擊衝擊的牢固堤壩。
  • 加快推動福州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市發改委將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以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為目標,圍繞「雙循環」,統籌謀劃一批重大舉措、重大項目,實現城市、人口、經濟規模「三個躍升」。城市是實現現代化發展的空間承載。「十三五」期間,我市GDP連續跨越4個千億級大關,建成區面積增至301平方公裡。
  • 經濟大家談 |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深刻內涵-新聞...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做出新的表述:「協調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將原來的「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進行調整,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引領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有機銜接。
  • 馬曉暉:順勢而為 乘勝前進 展示湖州獨特魅力|三個地·理論周刊
    省委十四屆七次全會指出,「重要窗口」植根於「三個地」的深厚基礎,同時又彰顯了「三個地」新時代方位。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湖州人民在時代潮流中高歌猛進,推動改革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今年是「兩山」理念提出15周年,這是湖州重整行裝再出發的標誌性節點。
  • 做好滇池治理主力軍 爭當高質量發展排頭兵 滇池藍藻打撈處置工...
    做好滇池治理主力軍 爭當高質量發展排頭兵 滇池藍藻打撈處置工職業技能競賽正式開幕 2020-11-05 17: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經濟大家談 |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深刻內涵
    將原來的「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進行調整,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引領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有機銜接。對此,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劉尚希從三個維度來闡釋「現代化」的含義、從不同發展階段解讀「現代化建設」的目標,深入分析「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所蘊含的深刻內涵,一起來看。
  • 為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貢獻力量
    原標題:為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貢獻力量 日前,杭州、寧波、溫州三地市委常委會分別召開會議,傳達學習省委十四屆八次全會精神,研究部署貫徹落實工作。大家表示,全會指出浙江必須擔負起「五大歷史使命」,必須抓緊抓牢抓實具有牽動性、創新性、突破性的「十三項戰略抓手」,全體黨員幹部要強化實幹擔當,真正把省委全會精神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有關部委和研究...
    全會全面總結「十三五」發展經驗,準確體察中國國情,深刻把握髮展大勢,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擘畫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新藍圖。全會引起有關部委和研究機構專家學者的熱議,大家一致認為,全會高屋建瓴、高瞻遠矚,為「十四五」中國發展把脈定向,必將匯聚起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強大力量。
  • 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的中國特色與世界意義
    新中國的成立揭開了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序幕。70年來,中國共產黨帶領全黨和全國人民,圍繞「實現什麼樣的現代化,怎樣實現現代化」這一基本問題,勇敢推進道路創新、理論創新和制度創新,開創出了一條既順應世界現代化的時代大勢,又蘊涵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路,為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貢獻了可資借鑑的中國經驗、中國方案、中國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