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政人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九大理論體系

2021-01-21 澎湃新聞
問政人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九大理論體系

2018-02-24 09: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要論述和在實踐中形成的以新發展理念為主要內容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構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的基本遵循。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體系可以概括為以下九個方面。

一、歷史方位和理論自信理論

在科學分析中國經濟發展大背景的基礎上,要正確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歷史方位,明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形成、發展和重大意義,增強理論自覺和理論自信,並進一步增強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二、主要矛盾和人民共享理論

把握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新變化,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要理論支撐。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立場,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價值追求。要堅持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作為經濟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三、總體布局和戰略布局理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是在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大背景下進行的,要注重在「五位一體」統籌推進中研究經濟建設問題;注重在「四個全面」協調推進中研究經濟發展與改革、推進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等問題。

四、基本經濟制度理論

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基本分配製度,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的邏輯起點,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核心和基礎,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各個環節和各個方面。「要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同時,要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分配製度。

五、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核心和鮮明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的。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辯證法、兩點論,繼續在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與市場經濟的結合上下功夫,把兩方面優勢都發揮好。

六、發展階段、特徵、理念和目標理論

新時代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要正確分析和把握我國經濟發展階段,認識、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要準確把握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的基本特徵,按照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要求,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努力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目標。

七、發展路徑、戰略和調控理論

要堅持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道路。堅持創新驅動戰略,加快構建創新型國家。堅持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努力形成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實施精準扶貧,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堅持綠色發展戰略,加快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理論。

八、改革理論

堅持以改革創新不斷完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堅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全面深化改革。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同時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九、開放理論

要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以主動開放戰略融入經濟全球化,善於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大力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以上內容來源於《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

內容簡介

該書立足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重點圍繞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黨的十九大報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新發展和2017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豐富內涵,從歷史方位論、理論自信論、主要矛盾論、人民中心論、總體布局論、戰略布局論、基本制度論、要素分配論、市場經濟論、發展階段論、發展質量論、發展理念論、全面小康論、經濟體系論、創新驅動論、「四化同步」論、區域協調論、鄉村振興論、精準扶貧論、生態文明論、宏觀調控論、全面改革論、「一帶一路」論、全球治理論等24個方面,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指導下,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最新發展進行系統探討,努力構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和話語體系.

(原題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九大理論體系》 來源:《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新發展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升華
    原標題:新發展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升華 在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的歷史節點上,習近平總書記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戰略全局的高度,以辯證思維看待新發展階段的新機遇新挑戰,從以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為主構建新發展格局,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以深化改革激發新發展活力,以高水平對外開放打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 「新發展格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大理論創新
    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人努力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道路,把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同中國經濟建設實際相結合,提出了發展社會主義經濟的一系列獨創性理論觀點,創立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
  • 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特徵
    與此同時,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建構問題,並多次做出重要論述,強調要總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實踐,形成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經濟學理論,指導中國經濟繼續向前發展。因此,有必要科學概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特徵,並據此對中國經濟發展作出前瞻性思考和籌劃。 基本特徵是事物本質的體現,是一事物區別於其他事物的質的規定性。
  • 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話語權
    提煉經濟新現象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有兩個堅實的支撐」,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研究員侯為民表示,一個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科學理論體系,另一個是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現實經濟生活的具體材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
  • 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來源
    二、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著作 儘管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著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當然理論來源,但是,要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系統化學說」,仍然有許多工作要做,其中最重要的是論證馬克思對資本主義批判的理論體系,這依然可以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理論基礎。
  • 趙月枝|社會主義跨文化傳播政治經濟學:理論與現實
    在國際社會主義運動和跨文化傳播雙重視野中探索社會主義跨文化傳播政治經濟學的理論路徑和問題意識,能夠為開拓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貢獻中國智慧以及信息、傳播與文化領域的思考。由此,我們需要對國外傳播政治經濟學進行有全球視野和中國立場的批判分析,進而在融通中外的基礎上對其進行跨文化創新,發展出21世紀的社會主義跨文化傳播政治經濟學。
  • 趙月枝 | 社會主義跨文化傳播政治經濟學:理論與現實
    在國際社會主義運動和跨文化傳播雙重視野中探索社會主義跨文化傳播政治經濟學的理論路徑和問題意識,能夠為開拓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貢獻中國智慧以及信息、傳播與文化領域的思考。由此,我們需要對國外傳播政治經濟學進行有全球視野和中國立場的批判分析,進而在融通中外的基礎上對其進行跨文化創新,發展出21世紀的社會主義跨文化傳播政治經濟學。
  • 深刻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科學內涵
    黨的十七大的一個重大理論貢獻,就是明確提出並系統闡發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改革開放新時期的產物,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內涵豐富而深刻,意義重大而深遠。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必須深入學習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 維護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安全的四個關鍵
    二、維護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安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能否做好意識形態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我們要堅持正面宣傳和輿論鬥爭並重,通過中國特色和國際比較相結合等方式方法,積極維護新時代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安全。1.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世界意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我們黨的理論創新成果。黨的十三大第一次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的概念,黨的十四大明確提出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黨的十五大報告提出兩次理論飛躍的概念,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主要創立者是鄧小平,黨的十六大深入闡述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的十七大在對改革開放以來偉大歷史進程回溯的基礎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
  • 從基本方略中透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要旨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中國共產黨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徵程中的指導思想,蘊含著中國共產黨對新的歷史條件下治國理政規律的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標誌著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新的升華。
  •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價值、要素和構成體系
    在新的起點上,筆者意在廓清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價值、要素和構成體系,為進一步加強協商民主制度建設,形成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參與實踐,保證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廣泛持續深入參與的權利提供理論支撐。
  • 秦宣: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的幾個問題
    秦宣:我認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主題不是虛的,這個主題之中包括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這「三大基本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圍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主題,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新觀點系統回答了「三大基本問題」。
  • 爭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動範例
    海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2018年4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鄭重宣布黨中央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並分步驟、分階段建立自由貿易港政策和制度體系。
  • 深刻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原標題:深刻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黨的十九大報告鮮明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們黨準確把握我國發展新特點新要求作出的一個重大政治判斷,對於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是十九大報告立論的重要依據,也是貫穿報告全篇、具有統領性作用的重大理論創新亮點。
  • 論經濟學的發展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建設
    已有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也是在解決中國經濟發展問題的過程中發展的。並以探討經濟學發展所需要的條件為基礎,提出中國經濟持續穩定發展需要進一步解決的深層次問題。進而指出應通過對這些問題的科學而深入的研究,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豐富和發展。
  • ...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一個系統完整、邏輯嚴密的科學理論...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 習總十三問:如何看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科學性
    黨的十八大要求全黨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其根本原因就在這裡。  第二,深刻領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由道路、理論體系、制度三位一體構成的。黨的十八大闡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科學內涵及其相互聯繫,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途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行動指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統一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鮮明特色。
  • 讀創讀書|政治經濟學研究的標誌性成果
    在這一思想的指引下,我國經濟學界積極探討,掀起了政治經濟學研究的新高潮,發表和出版了大量論著。中國人民大學劉偉教授的新著《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探索》(以下簡稱《探索》)就是其中一部高水平、高質量的標誌性成果。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慕課登錄國際知名慕課平臺edX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慕課登錄國際知名慕課平臺edX清華新聞網10月11日電 繼2015年秋季學期《毛澤東思想概論》登錄麻省理工學院與哈佛大學合辦的國際知名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平臺edX之後,9月19日,由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馮務中副教授講授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也在edX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