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24 09: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要論述和在實踐中形成的以新發展理念為主要內容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構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的基本遵循。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體系可以概括為以下九個方面。
一、歷史方位和理論自信理論在科學分析中國經濟發展大背景的基礎上,要正確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歷史方位,明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形成、發展和重大意義,增強理論自覺和理論自信,並進一步增強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二、主要矛盾和人民共享理論把握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新變化,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要理論支撐。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立場,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價值追求。要堅持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作為經濟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三、總體布局和戰略布局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是在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大背景下進行的,要注重在「五位一體」統籌推進中研究經濟建設問題;注重在「四個全面」協調推進中研究經濟發展與改革、推進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等問題。
四、基本經濟制度理論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基本分配製度,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的邏輯起點,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核心和基礎,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各個環節和各個方面。「要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同時,要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分配製度。
五、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核心和鮮明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的。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辯證法、兩點論,繼續在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與市場經濟的結合上下功夫,把兩方面優勢都發揮好。
六、發展階段、特徵、理念和目標理論新時代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要正確分析和把握我國經濟發展階段,認識、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要準確把握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的基本特徵,按照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要求,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努力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目標。
七、發展路徑、戰略和調控理論要堅持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道路。堅持創新驅動戰略,加快構建創新型國家。堅持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努力形成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實施精準扶貧,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堅持綠色發展戰略,加快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理論。
八、改革理論堅持以改革創新不斷完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堅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全面深化改革。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同時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九、開放理論要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以主動開放戰略融入經濟全球化,善於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大力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以上內容來源於《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
內容簡介該書立足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重點圍繞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黨的十九大報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新發展和2017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豐富內涵,從歷史方位論、理論自信論、主要矛盾論、人民中心論、總體布局論、戰略布局論、基本制度論、要素分配論、市場經濟論、發展階段論、發展質量論、發展理念論、全面小康論、經濟體系論、創新驅動論、「四化同步」論、區域協調論、鄉村振興論、精準扶貧論、生態文明論、宏觀調控論、全面改革論、「一帶一路」論、全球治理論等24個方面,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指導下,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最新發展進行系統探討,努力構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和話語體系.
(原題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九大理論體系》 來源:《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