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2021-01-13 中國社會科學網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是新時代「兩步走」重大戰略思想的最新發展,為我們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發出了振奮人心的總動員。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握好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與落實「十四五」規劃的關係,將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穩步向前推進。

  以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為目標

  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從根本上說,也是為了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讓人民過上好日子。中國共產黨百年來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鬥,歸根到底都是為了實現這一偉大目標。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到2035年,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將大幅躍升,建成文化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體育強國、健康中國,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使得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成為我們努力奮鬥的目標,充分說明黨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進行近期規劃和遠景謀劃;生動詮釋了中國共產黨一貫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深刻彰顯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人民中心的根本立場。這要求我們必須繼續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以人民憂樂為憂樂,以人民甘苦為甘苦,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

  加強頂層設計和堅持問計於民相統一

  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離不開一個一個階段性目標的逐步達成,「十四五」規劃的制定和落實就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十四五」規劃的各項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和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與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可以說,謀劃發展,最了解實際情況的是人民群眾。我們必須自覺拜人民為師,向人民求教,向人民問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開門問策、集思廣益,把加強頂層設計和堅持問計於民統一起來,鼓勵廣大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以各種方式為『十四五』規劃建言獻策,切實把社會期盼、群眾智慧、專家意見、基層經驗充分吸收到『十四五』規劃編制中來,齊心協力把『十四五』規劃編制好。」習近平總書記親力親為,為「十四五」規劃建議稿的起草把握大方向、確定大思路、提出大戰略,同時多次到地方和基層深入調研,召開多場問計會,親自聽取廣大人民群眾意見建議。100多萬條網上留言,將人民的所思所盼、所急所難反饋到「十四五」規劃的編制工作中,創造了中央全會文件起草工作的新歷史。這充分說明只有緊緊依靠人民,堅持群眾路線,才能正確認識我國發展環境面臨的深刻複雜變化,將群眾意見集中起來形成正確的決策和科學的遠景目標,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

  堅持人民主體地位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中蘊含著豐富的智慧、無限的創造力和無窮的力量。要如期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不能也不可能僅靠少數「精英」「英雄」,而是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充分激發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尊重人民群眾在實踐活動中所表達的意願、所創造的經驗、所擁有的權利、所發揮的作用,充分激發蘊藏在人民群眾中的創造偉力。」這是我們必須長期堅持的基本經驗。同時,要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團結凝聚廣大人民群眾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而不懈奮鬥。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和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是否實現,實現的質量怎麼樣,最終都要看人民生活水平是否再邁上新的大臺階,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是否得到充分保障,人民是否生活在文化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體育強國、健康中國。總而言之,人民生活是否更加美好,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否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是評判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是否真正實現的根本標準。在作出具體工作決策和執行決策時,要充分體現民心民意,堅持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確保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如期保質保量地實現,向歷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優異的答卷。

  面對著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要深刻認識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緊緊依靠人民,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同心同德,頑強奮鬥,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當代中國研究所)

相關焦點

  •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深刻內涵
    將原來的「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進行調整,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引領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有機銜接。對此,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劉尚希從三個維度來闡釋「現代化」的含義、從不同發展階段解讀「現代化建設」的目標,深入分析「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所蘊含的深刻內涵,一起來看。
  •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充分根據和現實條件
    制度優勢是一個國家的最大優勢,治理效能是制度優勢的重要體現。制度穩則國家穩,治理強則國家強。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以成熟定型的制度為條件,必須以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支撐。從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到十九屆五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步步推進,緊緊扭住完善制度、推進治理這個總目標,旨在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打好基礎、鋪好軌道,是著眼根本、著眼長遠的戰略工程。
  • 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推進全面依法治國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從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實際出發,圍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總目標,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以解決法治領域突出問題為著力點,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 ...體系研究中心:爭當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排頭兵 | 三個地·理論...
    40餘年來,幾代中國共產黨人開拓創新、接力攀登,持續探索建設什麼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現代化根基,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使擁有5000多年文明歷史的中華民族全面邁向現代化,讓社會主義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進入新時代以來,現代化擘畫偉大民族強起來。
  • 經濟大家談 |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深刻內涵-新聞...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做出新的表述:「協調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將原來的「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進行調整,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引領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有機銜接。
  • 經濟大家談 |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深刻內涵
    將原來的「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進行調整,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引領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有機銜接。對此,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劉尚希從三個維度來闡釋「現代化」的含義、從不同發展階段解讀「現代化建設」的目標,深入分析「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所蘊含的深刻內涵,一起來看。
  •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有關部委和研究...
    全會全面總結「十三五」發展經驗,準確體察中國國情,深刻把握髮展大勢,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擘畫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新藍圖。全會引起有關部委和研究機構專家學者的熱議,大家一致認為,全會高屋建瓴、高瞻遠矚,為「十四五」中國發展把脈定向,必將匯聚起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強大力量。
  • ...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他強調,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精神,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法律保障。這一重要思想,是在黨的十八大以來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實踐中形成和豐富發展的,是順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要求應運而生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最新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 「四史」為建設現代化國家奠定思想基礎|求知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建議》指出,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引領廣大黨員加強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教育。這些重要表述是指導我們在「四史」學習中汲取力量,在新發展階段堅定理想信念,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奠定思想基礎。
  • 用青春作槳 以夢想為帆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力量
    用青春作槳 以夢想為帆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力量 2020-11-26 16: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習近平  這次全會聽取了中央政治局工作報告,分析了當前形勢和任務,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 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的中國特色與世界意義
    新中國的成立揭開了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序幕。70年來,中國共產黨帶領全黨和全國人民,圍繞「實現什麼樣的現代化,怎樣實現現代化」這一基本問題,勇敢推進道路創新、理論創新和制度創新,開創出了一條既順應世界現代化的時代大勢,又蘊涵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路,為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貢獻了可資借鑑的中國經驗、中國方案、中國智慧。
  • 「教育強國」王炳林: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的思想,體現了黨的理想信念、性質宗旨、初心和使命。這一立場已鮮明地體現在我國的教育方針之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明確規定,「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教育「為人民服務」,這是從國家立法角度明確了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的根本立場,規定了我國教育改革發展的目標和方向。
  • 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的演進歷程
    相關數據顯示,2002年中國GDP世界排名位居世界前十水平,綜合經濟現代化指數世界排名上升到第69位;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7700多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接近2500元。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儘管距離世界先進水平差距非常大,但人民生活已經實現從溫飽到總體達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現代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 【地評線】民法典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打牢法治根基
    民法典是一部體現中國社會主義性質、符合人民利益和願望、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的民法典,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實踐特色、時代特色,對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依法維護人民權益;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都具有裡程碑式的重要意義。
  • 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中黨的戰略部署能力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對此,應把發揮和提升黨的戰略部署能力置於重要地位,以有序、有效推進這一建設進程。  首先,中國共產黨領導國家的制度體系為發揮戰略部署能力提供了制度支撐。重大戰略規劃一般來說要通過國家政治制度提出和推進,中國亦然。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特色國家發展規劃制度基本形成了黨中央領導—全國人大審議—各職能部門分工執行的運行機制。這種機製得以把黨的戰略主張經法定程序轉化為國家意志,實現了黨的領導、依法治國和人民當家作主在政治建設戰略規劃方面的有機結合。
  • ...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青春力量 2020-11-26 16: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 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徵程
    ■全面從嚴治黨取得重大成果■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開局良好,成渝地區發展駛入快車道當前,全市政治生態持續向好,幹部群眾精神面貌持續向上,高質量發展動能持續增強,社會和諧穩定局面持續鞏固,「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總體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為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徵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 ...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
    1.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我們黨確立的偉大目標(50)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我們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鬥,歸根到底都是為了實現這一偉大目標。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行了艱辛探索。
  • 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徵程
    「三個作用」和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要指示要求,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切實擔當新發展使命,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安定和諧,確保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徵程開好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