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夜晚的神秘靜謐,清晨的途居龍山露營地多了一份令人沉醉的風情:薄霧朦朧中,踩著露水打溼的青石板小徑一路蜿蜒向前,房車、樹屋掩映在鬱鬱蔥蔥的樹木之間,不時有清脆的鳥鳴聲傳來……
這是途居露營布局的首個直營營地。「我們目前擁有途居黃山、鎮江圌山、南通開沙島等8個直營營地,以及52家加盟連鎖營地,可以說是各有特色、各具風情。」途居露營總經理翟海博介紹。
在圍繞汽車主價值鏈做強主業的同時,瞄準未來產業高地創新培育、孵化新興產業——途居露營正是奇瑞培育的眾多產業「喬木」之一。
以2010年10月奇瑞控股成立為標誌,奇瑞正式拉開「集團化發展」序幕。經十年悄然布局,奇瑞已不再僅僅是當初的車企奇瑞,而是一路成長為擁有七大產業、270餘家成員企業的集團公司,業務範圍遍布海外80餘個國家和地區。自2017年以來,奇瑞控股集團年營業收入連續三年突破千億元。
「我們充分利用體制機制優勢和品牌效應,整合多種社會資源,推進集團化發展,形成了汽車、汽車零部件、汽車金融、地產、現代服務、船舶、智能化七大業務板塊。」奇瑞控股集團總經理助理金弋波介紹,汽車板塊仍是奇瑞集團的核心產業,目前集團擁有全資的奇瑞汽車、奇瑞商用車,以及合資的奇瑞捷豹路虎、凱翼、瑞弗特種車等10餘家汽車製造企業。
梳理奇瑞集團的七大產業,不難發現,其中大多數都與汽車息息相關。以汽車金融為例,做強汽車主業離不開金融的支持,奇瑞集團自2009年正式布局汽車金融產業,板塊主體企業奇瑞金融,是中國銀保監會批准的、第一家由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公司與中國本土銀行合資成立的專業化汽車金融公司。與此相似,奇瑞選擇地產(露營地)進行布局,同樣是希望結合自身製造業優勢,實現汽車生態圈、汽車後服務市場與汽車製造業務的資源共享和相輔相成。
圍繞汽車主價值鏈,奇瑞敏感地抓住前瞻技術發展的機遇,自2010年起研發汽車智能互聯技術,並在2019年將智能化正式上升為集團第七大業務板塊。作為奇瑞集團「最年輕」的產業板塊,智能化板塊擁有「奇瑞雄獅-CHERYLION」智能化戰略品牌,實現了奇瑞在研發、製造、營銷、用戶服務等全生命周期的數位化、智能化布局。
善弈者謀勢,大格局決定了「頂層設計」的高起點——奇瑞集團創新產業孵化和資本運作模式,成為安徽和蕪湖當地新興產業和上市公司的「孵化器」。依託奇瑞,蕪湖孵化衍生出工業機器人、通用航空、現代農業裝備、智能互聯等新興產業,安徽省12個戰略性新興產業中,4個新興產業源於奇瑞。
蕪湖市首個科創板上市公司——埃夫特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奇瑞設備部下面不到10人的裝備製造科。當時,國內汽車生產線上的工業機器人幾乎完全依賴進口,與其仰人鼻息,不如自己造工業機器人,立志掌握汽車高端裝備核心技術的奇瑞成立蕪湖奇瑞裝備有限責任公司,自主研發「中國造」工業機器人。隨著技術實力和業務發展壯大,2007年8月,工業機器人業務從奇瑞體系中獨立出來,埃夫特智能裝備有限公司應運而生,成為蕪湖新興產業的骨幹企業,並迅速成長為我國工業機器人行業第一梯隊企業。2020年7月15日,埃夫特在上交所科創板成功掛牌上市。
「招才引智」是奇瑞產業孵化的另一種創新模式。奇瑞吸引高端海外人才回國創業,給予資金支持和產業培育,實現了核心技術產業化,培育出一批「小巨人」企業。奇瑞集團孵化的首個主板上市企業伯特利,就是「招才引智」模式的典型代表企業。2004年,奇瑞從美國引進袁永彬博士團隊,並與其合資成立伯特利公司,起始投資1000萬元,專業從事汽車制動系統方面的研發、生產,被評為最具競爭力中國零部件百強企業。2018年4月,伯特利在A股成功上市,目前市值140億元。
起步於汽車製造,成長為千億級產業集團——回望奇瑞發展歷程,旺盛的生命力、勇於改革的銳氣,使其成為眾多企業創新發展的一個樣本。
對於奇瑞來說,這還遠遠不是終點。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亦是奇瑞誕生之初就確立的遠大理想。錨定目標,奇瑞的產業森林必將更加枝繁葉茂、綠樹成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