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和大家——記濟南高新區未來城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陳靜

2021-01-07 澎湃新聞

本文來源:濟南日報

「一個瞬間,

留下一個感人的背影。

她是那麼從容,

社區大事小情都裝在她的心中。

連垃圾分類,打掃衛生,民生困難,

都要落實得清。

啊!

這一刻的回眸

是千家萬戶對她的親近,

是無數老百姓對她的愛戴!(節選)」

2020年9月,濟南高新區未來城社區居民張興明在小區散步,偶然捕捉到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陳靜忙碌的背影。回到家後,張興明感慨萬千,提筆寫下了散文詩《一個感人的背影》。

陳靜今年55歲,從事社區工作10年零10個月。2010年2月,陳靜跟隨丈夫自部隊轉業落戶濟南,進入高新區舜華路街道工作。彼時,她45歲,在國營企業、電視臺工作多年。十年間,因一個小家而來到濟南的陳靜,融入了有著7000居民的未來城社區「大家庭」,服務近3000個小家庭。

她說,為了這個大家庭嘔心瀝血是她這輩子最正確、最幸福的一次選擇。

十年彈指一揮間,多少溝溝坎坎

陳靜進入舜華路街道,最初的工作崗位並不在未來城社區。根據組織的安排,她先後參與高新區最早誕生的城市社區——盛世花城社區(後更名:會展中心社區)、新生活家園社區居委會的籌建。2011年7月,陳靜參與高新區第三個城市社區——未來城社區居委會籌建,從此紮根未來城,做了居民的貼心人。

社區工作不是人人都想幹,也不是人人都能幹。未來城社區由未來城小區、小鴨集團宿舍和水晶東座三部分組成,分別是商業住宅、企業老舊宿舍和商業公寓。2011年7月,由於未來城小區交付使用,街道適時成立居委會為居民服務。到了11月中旬,陳靜他們立足未穩,就遇到一件難題:作為新小區,入住當年沒有供上暖氣,居民們十分著急!

據了解,當時,小區的入住率達不到50%,不滿足供熱條件;而且,城區供熱存在熱源缺口,需要鋪設管線將章丘熱電廠的剩餘熱源引過來。「居委會給大家承諾,一定千方百計想辦法做工作,供熱問題會解決的。」陳靜和同事們苦口婆心勸說居民,穩定大家的情緒。

居民情緒穩定了,工作得抓緊做。高新區管委會、街道、居委會組建工作組,與供熱公司反覆交涉協商,半個月後,居民家裡的暖氣熱了,問題解決了。

到了2014年,居委會又遇到一道坎兒。開發商逾期三年沒給辦房產證,多次交涉無果後,憤怒的業主圍住了售樓處,還把開發商一位副總堵在了辦公室。「陳主任,你快點來看看!售樓處出事了!」接到電話的陳靜感覺耳邊仿佛響起一個炸雷。她扔下電話就往售樓處跑。

「這個副總60多歲了,有嚴重的糖尿病,咱不能扣著她,不能把佔理兒的事辦成不佔理的。」「街道有法律顧問,咱們要藉助法律途徑解決問題。」陳靜擺事實講道理,先安撫好業主的情緒,又立即找到開發商,嚴明立場:「小區居民幾次三番找你們,你們不當回事,導致事情惡化到這個地步。居委會堅定地站在居民這邊,我們幫業主聘請律師,走法律途徑,維護居民的權益。」看到陳靜斬金截鐵地表態,業主們冷靜下來,陸續離開了售樓處。

風波暫時平息了,陳靜馬不停蹄,立即向街道匯報,延請業務能力過硬的律師團隊,幫助小區居民發起集體訴訟。最終,不但幫居民辦理了房產證,更拿到了違約金。

一件件難事扛下來,一道道難關「攻」下來,居委會贏得了居民的擁戴與信任,有困難找居委會逐漸成了居民的共識,大量的矛盾被化解在最基層。

抓住黨建「牛鼻子」,形成為民服務合力

未來城社區共有在管黨員101名,其中小鴨宿舍的退休黨員有57人。接到上級「退休黨員納入社區管理」的通知後,陳靜調查發現,退休黨員的情況極為複雜,有的早已搬離社區,在別處居住;有的聯繫不上;還有的十幾年沒交過黨費。社區人手少、業務多,但陳靜始終堅定一個信念:必須先把黨員隊伍理順了。她帶領同事們歷時三個多月,通過聯繫失聯黨員的鄰居、親友,周末走訪、多方打聽,挨個摸清所有黨員的情況,將隊伍重新組建起來,並建立健全檔案。

隊伍融合進來後,陳靜又帶領支部成員利用下班後、節假日的時間,遍訪所有黨員,聽取他們對社區黨委、居委會工作的意見建議,讓他們不僅在關係上加入組織,更在情感上貼近組織。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陳靜通過開展送學上門,切實讓學習教育覆蓋到每一個黨員。

陳靜認為,社區黨員覺悟高,在居民中有威望,有必要廣泛動員他們參與社區治理。因此,在每個月的集中學習活動中,學習黨章、黨的重要會議精神、方針政策、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等內容之後,陳靜設置一個「匯報環節」,向黨員們介紹一個月來社區開展的各項工作,面臨的各種問題,發動大家出謀劃策。通過種種努力,黨組織的凝聚力不斷增強,黨員們不僅積極主動參與黨組織活動,還成為社區工作的好幫手,真正發揮了共產黨員的示範帶頭作用。

社會參與是社區建設的核心,社區共建是加強社區建設的有效途徑。近年來,舜華路街道各城市社區充分利用社區資源,深入開展社區共建活動。「上級黨組織社區共建的思路真是太好了!」陳靜告訴記者,這幾年,社區黨委聯繫片區企業黨支部,在社區管理、困難群眾幫扶等方面做了很多實事。以優仕科技為例,這家企業承擔了兩戶困難群眾的救助工作。四年來,除了過年過節的走訪慰問,優仕科技黨支部每月向兩戶困難家庭各支付500元救助金,改善了困難群眾的生活,讓他們感受到黨組織的關懷。

自2011年居委會成立那會兒開始,陳靜和同事們一直在一個半地下室辦公,而開發商把居委會辦公用房違規租給了一家餐飲企業。由於半地下室潮溼,居委會牆皮滲水,辦公桌常年長滿綠毛,每到夏天廁所就往上溢水。2018年,市國土資源局成為未來城社區的共建單位,陳靜及時反映了辦公用房的問題。得知這一情況後,市國土資源局很快聯合城管執法部門查閱規劃文件,給開發商發函督辦。經過對接,開發商同意在社區範圍內置換一處辦公用房交給居委會使用。陳靜就在社區到處轉悠,終於被她找到一處合適的沿街房。到2020年8月,這處黨群服務中心裝修投用,陳靜和同事們已在半地下室工作了9年。

煥然一新的黨群服務中心裡,居委會只使用了兩間小辦公室,餘下的空間變身書法教室、聲樂教室、烘焙課堂、心理懇談室……全部成了居民的活動空間。依託黨群服務中心,社區打造「睦鄰之家+四心服務」項目,為居民提供貼心、暖心、開心、愛心四大類服務,群眾更受益了。

「啃」下老舊小區「硬骨頭」,為群眾遮風擋雨

小鴨集團單位宿舍建設於上世紀60年代,是高新區有名的老舊小區,多年沒有實現集中供暖,而且,由於樓宇老舊,不具備進行外牆保溫改造的條件。小區裡居住的多是退休職工,一到冬季,老人們日子難捱。陳靜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她找到街道領導,申請「特事特辦」。在她的多方奔走之下,2018年,小區終於實施集中供暖改造。在這期間,仍有23戶居民覺得設施改造及後續取暖費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加之習慣燒煤取暖而沒有參與供暖改造。

三年來,燒煤取暖的居民一直是陳靜的掛心事。每到取暖季,她都製作《冬季取暖安全常識》,挨家挨戶送到這23戶居民家中,平時還要隔三差五打電話、上門走訪,提醒大家嚴防一氧化碳中毒。這23戶居民中,劉玉榮大姐是最讓陳靜懸心的。劉大姐年近古稀,與智力殘疾的兒子相依為命。今年入冬以後,陳靜走訪發現,劉大姐家的爐子內膽早就破了,勉強用泥巴糊著,煙囪是一根簡易的塑料管,家裡煤煙瀰漫,老人用一個破抽菸機排煙,效果很差。考慮到母子倆生活困難,陳靜當即決定,墊上錢為劉大姐更換全套的取暖設施。

可是,跑遍市區五金市場,陳靜也沒找到銷售蜂窩煤爐的商店,最後,她通過網絡找到周邊區縣的一個廠家,經過協商,對方同意上門送貨安裝。在廠家上門安裝前的那幾天,陳靜每天都給劉大姐打電話,反覆叮囑她,把廚房窗戶打開一條小縫,保持空氣流通,晚上睡覺前務必檢查一下煤氣爐並關好廚房門。三天後,嶄新的煤爐安裝好了,陳靜懸著的一顆心終於放了下來。

在基層工作十年多,處理過的大事小事千千萬,小鴨宿舍是曾經讓陳靜最為煎熬的一道「坎」。

作為一個開放式老舊小區,多年來,小鴨宿舍私搭亂建嚴重,到處都是私墾菜地,連路面都沒硬化。2017年5月,高新區掀起創城高潮,陳靜卻不幸患病。5月26日,她在醫院進行了手術。

清理整治私搭亂建是創城的一項重要指標,而小鴨宿舍是高新區創城工作一大「堵點」。陳靜住院期間,同事們清理私搭亂建的工作推進得很不順利,有的同事被群眾罵哭了,有的不敢上門。病床上的陳靜看出了端倪,躺不下去了。手術後第17天,陳靜不顧「至少臥床一個月」的醫囑,又奔波在創城一線。她挨家挨戶做群眾工作;登記靠違建房做小生意為生的群眾名單;聯繫社區共建單位提供工作崗位;向上級申請幫扶資金……眼看著陳靜拖著病體、咬牙奔波在現場,原本惡言相向的群眾放軟了說話的語氣,願意坐下來協商了;看到政府積極給聯繫工作、尋找鋪位,沒有扔下困難群眾不管,原本堅決不拆的群眾心軟了,陸續同意拆除違建。

此後,在街道辦事處的支持下,借著拆違拆臨、創建文明城市等契機,居委會先後給小鴨宿舍硬化路面;修建車棚、安裝充電樁;清理私墾菜地、清運垃圾;整理電線電纜;將旱廁改建為現代化公廁……集中清運垃圾那一次,街道、居委會集體出動,前後在小鴨宿舍勞動一星期,清運垃圾及廢棄物200多車,小區面貌大為改觀。如今,小鴨宿舍還被納入垃圾分類試點,居民真切感受到文明城市創建帶來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有事沒事來拉拉,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多年來以社區為家,陳靜心裡有一本民情帳:哪家有黨員,哪家居民有文藝特長,哪家有殘疾人、重病病人,哪些家庭是困難戶,她一清二楚。作為社區的大家長,居民的事就是她的心事,他們遇到困難,陳靜心裡就一直惦記著。

有一回,一位刑事犯罪人員轉入社區矯正。剛到社區時,他表現出明顯的自卑和逆反心理。陳靜一邊邀請法律專業人員和心理輔導老師為他授課;一邊主動與其談心,關心他的生活。得知到他生活有困難,陳靜多方聯繫,為他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並不斷鼓勵他卸下包袱、從頭開始。陳靜用一顆真心和熱心融化了他的戒備心,燃起了他的感恩之心。他主動參加社區公益勞動和志願服務,參與掃黑除惡、創城宣傳、煙花禁放巡查等活動,逐漸從一個曾經對社會有害的人蛻變成服務社區、貢獻社會的人,他的積極轉變更讓他收穫愛情,如今順利成家立業,獲得新生。

還有一回,陳靜接到一個12345轉辦件。社區有位女子離婚後卻沒有離家,與前夫同居五年後,兩人再次鬧翻。陳靜了解情況後,立即聯繫上這名女子,告訴她,「街道婦聯有法律援助熱線,如果需要維權可以求助」,同時,建議她「與前夫冷靜下來談一談,若能在一個屋簷下好好過,就去把結婚證領了,同居關係沒有婚姻效力,是不受法律保護的。若是日子過不下去,要果斷分手,重新開始新生活。」陳靜反覆叮囑女子,有問題隨時來電話。後來,這名女子重拾生活信心,開啟了新生活。

還有一回,社區一對老兩口找陳靜訴苦。原來,老兩口的兒子在外地工作,他們與兒媳住在一起,兩代人逐漸有了矛盾。老兩口讓陳靜幫忙找兒媳「出出氣」,還要打電話給兒子,讓兒子馬上與妻子離婚。陳靜聽聞哭笑不得,但仍耐心開解老兩口,說服他們不要介入年輕人的婚姻生活,與他們交流和小輩共同生活的溝通技巧。一番春風化雨的攀談下來,老兩口氣消了,回家繼續與兒媳相處時開始講究方式方法,日子越過越和睦。

「社區裡面沒大事,只有操不完的心。我特別樂意大傢伙兒有事沒事地找我拉拉,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陳靜說。

只要群眾能快活,再苦再累都值得

未來城社區1080平方米的辦公用房中,居委會辦公使用不足50平方米,餘下場地全部利用起來,打造成志願者服務站、書畫室、談心室、練功房、棋牌室、烘焙室、多功能活動廳等場所。活動室的鑰匙都在居民手中,各團隊自發組織活動、管理設備,在呼朋喚友的志願活動中,激發居民興趣,引導居民參與自治,提升了社區品質。社區文化活動豐富多彩,陳靜和同事們始終是默默無聞的幕後服務員。

那一年,社區豫劇團的服裝太舊了,陳靜向街道申請了兩萬元置裝經費。可是,戲服商店一轉悠,兩萬塊只能買兩件龍袍。有位團員就說了,「陳主任,我有個主意,不知道你怕不怕辛苦?」

「我不怕苦,你說。」

「河南省有個戲服集散地,那裡的價格也就咱濟南的幾分之一。你看河南遠不遠?」

「我看不遠,明天咱們就租個車跑一趟。」

就這樣,一趟河南跑下來,兩萬塊經費把豫劇團該換服裝差不多都換了,大家唱起來可帶勁了,而陳靜整天腳不沾地,連坐下來聽會兒戲的功夫都難找。

今年66歲的蔣建新是社區的入黨積極分子。她和老伴大半生在夏津縣工作生活,退休後為了離女兒近一些而到濟南購房安家。住過來沒過久,老兩口的文藝特長就被陳靜挖掘出來,雙雙成為社區文藝團體的帶頭人。2015年重陽節,未來城社區舉辦第一場大型群眾文藝演出。那臺晚會可不是廣場舞水平,居民們獨唱、合唱、舞蹈、戲曲樣樣拿手,演出轟動了未來城和周邊小區,被大家稱作「二環東NO1!」至今仍被居民津津樂道。打那以後,每年重陽節社區都舉辦群眾文藝匯演,給居民一展身手的舞臺。

2020年,年初抗擊新冠疫情,接著復工復產、創城創衛,再接著是垃圾分類、人口普查,「急難險重」的任務一茬接一茬。陳靜帶著志願者樣樣工作幹在街道前列。

蔣建新發現,陳主任有個特點,任務再難、工作再急,看不到她著急發脾氣。人口普查要求「一戶不落」,可入戶填表時總有人家敲不開門,不論上午、下午還是晚上,去幾趟家裡都沒人,普查任務有截止時間,志願者們心急火燎。每次入戶結束碰面總結,陳靜臉上笑呵呵的,第一句話都是:「敲開了幾家的門?還剩幾家?」「其實她心裡很著急,但她總能穩住心神,帶著大傢伙兒把困難克服掉。有時候就奇怪,『咱陳主任到底會不會發脾氣?』」。蔣阿姨說,有一回,她忍不住問陳靜,陳靜就笑著說,「誰沒有脾氣?我在家裡偶爾也發洩發洩。可在社區裡不能情緒失控,群眾權益受損的時候,我得保護他們;群眾有困難的時候,我得幫助他們,我是個大家長。」

在社區黨支部的影響帶動下,蔣建新申請入黨,成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沒想到我60多歲還能向黨組織靠攏。我每天都期盼著,早日在紅旗下宣誓,成為一名共產黨員。」蔣建新鄭重地說。

77歲的張俊芳是小區合唱團成員,還是骨幹志願者。「陳靜這個居委會主任,管天管地,工資不高,事兒不少。」張阿姨說,她是個老濟南,這輩子搬了7次家,唯有在未來城住的這10年最快活。她是社區合唱團成員,平時在烘焙班、書法班上課,每個月還有黨員活動日,日子過得很充實。從抗疫執勤到創衛、創城,再到垃圾分類、人口普查,回回志願活動她都衝在前面,有時候報名晚了,沒撈著去還很失落。當志願者沒有一分錢酬勞,大家這麼積極,皆因陳靜這個大家長帶著社區越來越好,大家願意為這個大家庭伸把手、出把力。

「陳靜來未來城的時候也就45歲,大眼睛,說話利利索索。在我們這幫退休老人眼裡那是個年輕人。這些年,她天天爬樓、轉巷子,沒見她穿過皮鞋。拆違拆臨、創城任務一重,經常忙得她蓬頭垢面,更別提打扮打扮了,她為社區的奉獻,大傢伙兒看在眼裡、疼在心裡。」張俊芳說。

在陳靜的帶領下,未來城社區的各項工作爭先創優,社區先後榮獲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先進單位、山東省級文明社區等榮譽稱號,陳靜也在2018年被評為濟南市擔當作為「出彩型」好幹部。她說,「社區居民經常說,我為社區付出了很多,因為我的付出,居民獲得感不斷增強。其實,在為社區服務的這十年,我深深感覺到幫助他人、服務社會的幸福。每次開展志願活動,一聲吆喝就來了一群人;老姐姐們蒸了包子、烙了餅也想著給我拿過來嘗嘗,那都是我最幸福的時刻。」

編審:濟南高新區黨群工作部

原標題:《小家和大家——記濟南高新區未來城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陳靜》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王宏志任濟南市委常委、高新區管委會主任
    原標題:王宏志任山東濟南市委常委,接替徐群任高新區管委會主任據山東《濟南日報》消息,9月30日,山東工業技術研究院創新中心授牌暨項目籤約儀式舉行。市委常委、副市長、濟南高新區管委會主任王宏志出席籤約儀式。
  • 市委常委,濟南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王宏志:創新引領開放...
    市委常委,濟南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王宏志:創新引領開放圖強 2020-11-23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王宏志任山東濟南市委常委,接替徐群任高新區管委會主任
    據山東《濟南日報》消息,9月30日,山東工業技術研究院創新中心授牌暨項目籤約儀式舉行。市委常委、副市長、濟南高新區管委會主任王宏志出席籤約儀式。據了解,這是王宏志首次以濟南市委常委、濟南高新區管委會主任身份公開亮相。
  • 徐群上任濟南高新區管委會主任
    ,宣布山東省委組織部和濟南市委關於徐群同志任職的決定。徐群同志任濟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主任(試用期一年)、濟南綜合保稅區管委會主任、中共濟南市委濟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工作委員會副書記。  濟南市委常委、組織部長李剛在講話中指出,近年來,面對複雜嚴峻的經濟社會發展形勢,濟南高新區領導班子團結帶領幹部群眾,緊緊圍繞「形成全市經濟增長極,建設全國一流高新區」的目標,解放思想,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奮力進取,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 濟南高新區管委會與農行濟南分行籤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
    與此同時,農行濟南分行在開發區支行基礎上更名遷址成立自貿區支行,進一步集中優勢資源,持續加大對濟南高新、自貿「兩區」的金融支持力度。中國農業銀行山東省分行黨委書記、行長益虎,濟南市委常委、濟南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王宏志等相關領導出席籤約儀式。據了解,近年來,農行濟南分行持續加大信貸投放力度,積極優化營商服務環境,傾力支持濟南經濟社會建設,各項業務保持了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 濟南調整3位區縣領導職務 徐群擬任高新區管委會主任
    齊魯網訊 8月7日,山東省委組織部幹部考察組發布幹部考察預告,濟南高新區黨工委書記馬玉星、商河縣長孫斌擬任縣(市、區)委書記,濟南市科技局局長徐群擬任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公告全文:根據《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規定,在民主推薦的基礎上,經研究,確定馬玉星、孫斌同志(按姓氏筆畫排序)為擬擔任縣(市、區)委書記人選考察對象,徐群同志為擬擔任濟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主任人選考察對象。為進一步增加幹部工作透明度,現予以公告。
  • ...徵程——專訪市委常委,濟南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王宏志
    「濟南高新區將認真貫徹、有效落實全會精神,緊緊圍繞『打造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核心增長極』奮鬥目標,聚力提升科技創新、產業集聚、開放帶動『三大能力』,加快形成科技創新重要策源地和成果轉化核心示範區,為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貢獻高新力量。」市委常委,濟南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王宏志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 創新之城 跳躍發展--訪濟南國家高新區管委會主任王世敦
    2002年,是濟南國家高新區實施「二次創業」的關鍵一年。在新的世紀,如何開始新的起點,如何繪寫新的創業篇章,近日,本報記者在山東省高新技術工作會議剛剛結束之際,見到了濟南國家高新區管委會主任王世敦。
  • 蘇州醫工所山東創新研究院正式籤約落戶濟南
    ,與濟南市委常委、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王宏志等進行了交流。  王宏志表示,濟南高新區目前規劃形成了一區兩城兩谷的產業發展布局,在生物醫藥、醫療器械與大健康、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與高端裝備等產業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發展優勢。希望雙方通過此次合作,促進優質資源的有效銜接,實現雙方互利共贏。
  • 追憶齊魯時代楷模陳葉翠:她這樣促成一個人和樂居的社區
    齊魯網濟南11月24日訊在泉城濟南有這樣一個社區,佔地僅有0.4平方公裡,居住著近3000戶、10000多名市民,是濟南市人口最為稠密的社區之一。這裡沒有寬闊的馬路和高大的樓房,有的是老舊的房屋和窄窄的小路,但是當你走近它,就會被這裡濃濃的人情味包圍。「人和樂居」——歷下區甸柳街道第一社區濟南市甸柳街道第一社區居民說:「環境好,人緣好。
  • 德州這些個人和集體擬獲表彰
    、副局長塗相柏  平陰縣人民醫院呼吸內分泌科主任,主任醫師鄭元新  商河縣委辦公室副主任郭振芳  商河縣人民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趙世巖  濟南高新區遙牆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副主任中醫師孟祥勇  濟南市歷城區人民醫院副院長張洪震  濟南市先行區孫耿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副主任醫師張憲軍  濟南市萊蕪高新區鵬泉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
  • 抗疫在社區|居委書記沒時間回愛人微信、業委會主任捐津貼買口罩...
    2月4日下午,古龍一村黨總支書記徐華來到望族新城小區一位前幾天剛結束隔離的居民家中慰問。這位老先生因為上個月自駕路過湖北,回滬後主動與居委會聯繫,一個人進行居家隔離。隔離期間,徐華每天都會打電話關心老先生的生活,有次晚上9點還為他送菜,老先生說:「有了居委的關心,消除了我『與世隔絕』的孤獨感。」圖說:古龍一村黨總支書記徐華詢問志願者防控工作。
  • 禹城市黨政考察團來濟南高新區考察
    禹城市黨政考察團來濟南高新區考察 2020-07-24 17: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京市社區建設開放課堂首期開班 齊話社區安全
    (主辦方供圖) 人民網北京1月30日電 (尹星雲)1月25日至26日,來自東城區、西城區、朝陽區、海澱區的20多名社區居委會黨委書記、社區居委會主任、社工和社區安全專家匯聚在群山環抱的密雲區城市驛站,通過「圓桌論壇」的形式開展了一次別開生面的課堂。大家圍圓桌而坐,然而課堂上卻沒有講臺、沒有PPT、甚至沒有看到講師,有的是大家各抒己見,直抒胸臆的表達。
  • 關於表揚在疫情防控一線表現突出的 戰「疫」先鋒團隊和個人的通報...
    、董    事長    史鵬程寧波交投公路營運管理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副    董事長、總經理    李 爾海曙區口腔醫院黨支部委員、院長,區衛生健康    局石碶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團隊負責人    王小菲海曙區高橋鎮高橋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    馮永法海曙區石碶街道馮家村黨委書記
  • 山東擬表彰和宣傳的先進典型公示公告
    6月24日,大眾日報發布中共山東省委組織部《全省擬表彰和宣傳的先進典型公示公告》。公告指出,根據省委常委會會議研究的意見,擬對315名同志和310個班子進行表彰和宣傳。為增加工作透明度,接受群眾監督,予以公示。
  • 劉斌任陝西省國資委黨委書記 王海鵬任黨委副書記、主任人選
    據陝西省國資委官方網站消息,10月26日上午,陝西省國資委召開幹部大會,宣布省委關於省國資委主要領導調整的決定:劉斌同志任省國資委黨委書記;王海鵬同志任省國資委黨委副書記,為省國資委主任人選。  曾任陝西省國資委主任、黨委副書記等職務。  現任陝西省國資委黨委書記。
  • 關於表彰江西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的決定
    鄒致滿安義縣黃洲鎮黨委書記楊小梅(女)南昌市東湖區豫章街道聆江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戴 軍南昌市西湖區朝陽洲街道朝陽小區社區幹部劉水龍(女)南昌市青雲譜區岱山街道水榭灣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劉 丹(女)南昌市青山湖區青山路街道人大工委專職副主任、潘坊社區黨委書記陳 霞(女)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蛟橋鎮黨委委員
  • 濟南科創城進入中科院發展戰略,分三期建設,具體規劃出爐
    11月27日,在濟南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時代」發布會上,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呂建濤介紹了相關情況。目前,我市已落地14家「中科系」科研機構,一批中科院重大項目順利推進,電工所、理化所、工程熱物理所等項目正在加快施工建設和產業布局,蘇州醫工所、上海植物逆境中心等項目正在加快建設研發平臺或產業園區,一批科技成果快速轉移轉化,初步實現了多領域、多產業、多主體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