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齊魯時代楷模陳葉翠:她這樣促成一個人和樂居的社區

2021-01-13 齊魯網

齊魯網濟南11月24日訊在泉城濟南有這樣一個社區,佔地僅有0.4平方公裡,居住著近3000戶、10000多名市民,是濟南市人口最為稠密的社區之一。這裡沒有寬闊的馬路和高大的樓房,有的是老舊的房屋和窄窄的小路,但是當你走近它,就會被這裡濃濃的人情味包圍。

「人和樂居」——歷下區甸柳街道第一社區

濟南市甸柳街道第一社區居民說:「環境好,人緣好。我們現在,你看也朝陽了,也通風了,也採光了,真好。上我們家去看看真好。」

甸柳街道第一社區始建於1984年,是濟南市城市拆遷的集中安置區,主要由拆遷置換房和周邊單位公房組成,人員複雜、管理難度大。1988年,陳葉翠作為駐地單位選派的街道副主任來到這裡,為了走訪摸底,她就帶著五歲的女兒挨家挨戶跑。

陳葉翠的女兒楊歆說:「我可以說是從社區長大的孩子,90年代初小女孩兒都穿那種紅頭的網鞋,我的網鞋穿壞了好幾雙。」

陳葉翠很快就發現,居民對社區普遍缺乏認同感和歸屬感。為了讓大家融入社區大家庭,她決定發揮自己的宣傳特長,組織開展文化活動來帶動社區文化建設。

濟南市甸柳街道第一社區黨委副書記劉紹霞回憶,「當時我們花了5萬塊錢修了個文化廣場,但是一年過去了還是沒人來活動,倒是看著好多居民帶著樂器到其它地方去活動。」

硬體有了,但沒有能領頭的文藝骨幹,活動還是開展不起來。陳葉翠就自費買了臺攝像機,每天一大早就跑到濟南各大晨練場所偷拍錄像,回來再一遍遍回放,尋找從甸柳社區出去的文藝高手。

濟南市甸柳街道第一社區居民丁緒亭告訴記者,「我們也挺感動,這自己拿錢買相機。不過後來我才知道,她是用女兒的學費買的(攝像機)。」

在她的努力下,幾十名文藝骨幹被拉回了社區,成立了甸柳一居的第一個文化藝術團——星光藝術團。

社區活動慢慢熱了起來,社區鄰裡關係也熟了起來,每個人都感受到了身邊的變化。

濟南市甸柳街道第一社區居民亓登寶說,「人和人之間的小摩擦 ,現在有人專門給我們調解處理,就連我們現在演出的場所都沒人打掃。來早的,走晚的,都是黨員。」

社區裡這些小變化、小細節,都被陳葉翠一字不落地記錄在了工作筆記裡。小到幾號樓幾單元門口的垃圾亂堆亂放,大到社區黨委換屆、「七一晚會」編排,字裡行間,真情流露。

2003年9月,通過居民直選,陳葉翠全票當選甸柳一居社區居委會主任;2004年10月,又是全票通過,陳葉翠當選甸柳一居社區黨支部書記。

陳葉翠說:「得到群眾的支持,難事得到群眾的理解,好事一定辦到老百姓高興。」

以真心換真情,以黨心聚民心

2007年,陳葉翠在社區開展「零失業社區」創建活動,她對居民鄭重作出「不挑不揀,24小時保證就業」的承諾。就這樣,一家面向社區殘疾人、下崗職工和特困戶群體招工的手工作坊開業了。

濟南市甸柳街道第一社區居民馮蘭香說:「真是件好事 ,在家門口能掙錢。我們開業不久,就接了個大單子 ,老闆說3天做1萬個紙袋子。」

這單大買賣卻讓陳葉翠犯了難。因為作坊裡的社區困難戶沒有受過專業培訓,工作效率低,訂單很難如期完工。

濟南市甸柳街道第一社區居民說:「最後這不是發動全社區裡的(居民)嗎,各個隊,活動隊都來,居委會幹部也來,主任也領著,全社區裡的居民都來幫著幹。」

在所有社區黨員的幫助下,訂單終於如期交付,這讓所有在手工作坊裡工作的特困戶們重拾生活信心,也讓陳葉翠堅定了「以真心換真情,以黨心聚民心」的工作理念。

依託社區裡的黨員,陳葉翠逐步建立了一個社區黨委、3個社區黨支部和11個黨小組,實行「支部包片、黨小組包樓、黨員包戶」的網格化社區服務體系。社區41位樓長、112位居民小組長,90%以上都是黨員擔任。

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方雷:「一個黨員負責一個社區網格的工作做法。不僅有助於,發揮基層黨組織的號召力,而且有助於樹立我們基層黨員的威信,有助於改善我們黨在基層民眾中的形象。

忠於群眾,想在一起,幹在一起。

每當社區區民利益受到侵犯時,陳葉翠總是不畏困難,敢於碰硬。

2012年,小區內濟南第二汽車改裝廠片區改造項目正式啟動,陳葉翠卻和開發商拍起了桌子。

濟南市甸柳街道第一社區黨委書記陳葉翠說:「『咣』我就站起來了我就說,各位領導,你回家去量量你們的衛生間,回來設計老百姓的臥室,這個工作我就做了。」

在陳葉翠一再堅持下,開發商先後修改了20多次施工圖紙,得到利益保障的居民們這才籤了協議。動工後,陳葉翠又天天忙碌在工地,時刻監督施工質量,所有施工項目的驗收首先得過她這關。2016年247戶拆遷戶高高興興的整體回遷。

濟南市甸柳街道第一社區黨委書記陳葉翠:「快搬、快拆、快建、快回,這是我的「四快」。「拆遷戶滿意, 拆遷辦滿意, 主管部門滿意。」 這個「三滿意」。」

居民利益無小事

這是陳葉翠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在她心裡,不光本地戶籍的居民要關心,社區裡的外來打工者也要一視同仁。

清潔工張大爺老兩口,來自德州農村,一起在社區做保潔工作十幾個年頭了。因為經濟拮据 ,張大爺的兒子遲遲沒有舉行婚禮。她就號召社區居民,為這對新人在居委會操辦婚禮。從會場布置到司儀,陳葉翠像自家娶媳婦一樣精心籌備,社區藝術隊100多人敲鑼打鼓扭著秧歌把新娘迎進了社區。

濟南市甸柳街道第一社區居民張福型說:「還有那麼多居民來捧場,這是我印象最深刻,我確實是沒有想到。」

別人家孩子結婚親自操辦,自己的女兒出嫁卻無緣參加。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陳葉翠作為山東省的基層黨組織代表,進京參會。而就在十八大開幕當天,也是女兒楊歆出嫁的日子。

陳葉翠說;「所以有的時候,對家裡,對孩子不管是她工作還是生活,自己也覺得欠她們很多,但是她們從來沒有怪過我。」

在這張十八大會議期間拍攝的照片裡,陳葉翠精神飽滿、幹勁十足,但不為人知的是,在此之前陳葉翠剛剛接受了一次卵巢腫瘤切除手術和3次化療。

濟南市甸柳街道第一社區工作人員逄渤說:「化療完了直接回辦公室,誰也不跟誰說。」

濟南市甸柳街道第一社區副主任王娜說:「她太要強了,不讓說她有病的事,她這幾年一直在說我好了我好了,我身體真的好了,查血啊,查什麼的都沒事。」

老百姓心裡想啥,她就幹啥

雖然疾病纏身 ,但陳葉翠依然沒有停下為社區居民奔走的腳步。在甸柳社區一萬多名居民中,老年人佔十分之一,吃飯難是一直以來的一個問題。

陳葉翠女兒 楊歆說:「空巢老人,再加上是單親的老人,自己嘛 ,本身就湊合一口飯,再加上或者是,啃一口饅頭、吃個鹹菜。我媽說長時間不行啊,這樣長時間之後,身體也垮了,給兒女們還增加麻煩,她就把這個事一直想在心裡。」

為此,陳葉翠特地召集了30名居民代表進行民主協商會,其中28位認為,應該修建一個社區食堂。

濟南市甸柳街道第一社區食堂管理員張佳說:「大約有十幾戶個體戶,有理髮的,有這個賣服裝的,通過各個黨支部,只要是有關係的,和他們有親屬關係的,和他們有朋友關係的,發動全體黨員動員他們搬遷,不要看這十幾戶門頭房,居委會每年就少收入二十萬,但是呢,不要這個錢了,也要把這個食堂辦起來,所以說老百姓心裡想的啥,她就想我就必須幹。」

老年人的大拇指豎起來了,但是陳葉翠卻倒下了。

從2017年5月開始,她的病情不斷惡化,前後五次住院。山東省立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崔屹說:「大量的胸腔積液,縱膈 頸部淋巴結腫大,壓迫氣管,憋喘症狀相當明顯,已經不能放療,不能化療了,即便這麼虛弱,她還一直問我們,什麼時候能出院,什麼時候能工作,一直念叨,黨的十九大的召開。」

2017年11月11日,陳葉翠永遠地離開了我們。天氣轉涼,社區行道樹已由滿目翠綠化成一頭焦黃。明年夏天,這裡仍會是一片綠楊蔭裡。但這裡的老百姓,卻再也見不到那個為百姓奔忙、日漸消瘦的背影,那座心中的靠山。

陳葉翠說:「你把我這個胸剖開以後,裡面全寫著社區,社區,社區,全心的都是社區。我就把這個心掏給老百姓,老百姓會把心掏給我。我們的社區黨員,我們的老百姓,不能天天去見習總書記,也不能天天見我們省委書記,也不能天天去見我們市委書記、紀委書記。他每天見得就是我,天天都是見得我。我雖然沒有那麼高的職務,但是我就能代表我們的黨在行使為人民服務的這種權利。

相關焦點

  • 中宣部追授南仁東「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  新華社北京11月17日電 中央宣傳部17日向全社會公開發布南仁東的先進事跡,追授他「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南仁東是我國著名天文學家,是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工程(簡稱FAST)的發起者和奠基人。
  • 「時代楷模」南仁東先進事跡報告會舉行
    視頻:央視《新聞聯播》  時代楷模南仁東先進事跡報告會今天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南仁東生前同事、媒體記者等5人作報告,追憶南仁東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感人精神。南仁東是我國著名天文學家,是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工程的發起者和總工程師,他用22年時間,和同事們實現了讓我國擁有世界一流水平天文望遠鏡的夢想,為我國天文科學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中央和國家機關幹部、在京科技工作者和高校師生約800人參加報告會,本場報告會結束後,報告團還將赴全國多地進行巡迴報告。
  • 今夜,重慶的「封面」給了這位來自大山深處的「時代楷模」
    中宣部近日授予重慶巫山縣竹賢鄉下莊村村委會主任毛相林「時代楷模」稱號。今(18)日晚,重慶全城地標建築交相輝映的燈光裡,流動著毛相林在懸崖絕壁上鑿出脫貧致富路的光影故事。得知「時代楷模」是全國重大先進典型,毛相林也是我市第3位「時代楷模」,退休教師黃明清直言:「在毛相林身上體現的就是一心為了群眾的精神,遇到危險願意站出來,遇到難題也不退縮,所以才受到那麼多群眾的支持,時代楷模的榮譽他當之無愧。」
  • 精神燈塔點亮時代,年度盛典致敬楷模
    這些楷模均來自基層一線,行業、地域分布廣泛,覆蓋60後、70後、80後、90後等各個年齡層次,具有很強的代表性。發布儀式以「光耀新時代」為主題,用紀實短片、現場採訪等多種形式,再現楷模們的真情故事,感人至深。「荊楚楷模」推薦評選工作自2014年啟動以來,推出了一大批具有先進性、時代性的楷模,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榜樣的力量深深植入荊楚大地。
  • 2019廣東公務員考試面試模擬題:「時代楷模」彰顯時代精神
    2014年,王繼才夫婦被評為全國「時代楷模」。2018年7月,王繼才在執勤時突發疾病,經搶救無效去世,倒在了堅守32年的崗位上。他用堅守和付出書寫人生華章。總書記對王繼才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我們要大力倡導這種愛國奉獻精神,使之成為新時代奮鬥者的價值追求。   【題目預測】   「時代楷模」,平凡中彰顯偉大,行動中踐行信念。
  • 時代楷模 | 洪水到來,他們是擋在我們身前的最強提壩
    以下文章來源於時代楷模發布廳 ,作者時代楷模發布廳
  • 感動社區人物楷模獎|孔暉:給孩子們打開窗,看看外面的世界
    她在附近小有名氣,提起她,村民們會脫口而出,「哦,你說的是那位『鄉賢』啊。」大興「鄉賢」孔暉。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攝26年以來,孔暉在村子裡義務教學,給不同年級的孩子們上英語課。每到周六,孩子們都會準時到達,低年級和高年級分不同時間段上課,最多時候能有30多個孩子。
  • 「時代楷模」南仁東:人生最後22年只為「中國天眼」
    「時代楷模」南仁東:人生最後22年只為「中國天眼」 央視網報來源:央視網 2017年12月09日 16:35 A-A+ 12月8日上午9點,「時代楷模」南仁東先進事跡報告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
  • 2019「北京青年榜樣•時代楷模」人物揭曉(附名單)
    、市體育局、市青聯、市學聯、市青體聯等單位舉辦了2019「北京青年榜樣•時代楷模」主題教育活動。按照推選工作程序,通過組織網絡投票、專家評審等方式,選出入圍200人,提名60人,最終確定了30名事跡突出、感染力強、根植基層的「北京青年榜樣」人物,描繪出了當代青年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爭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接班人的時代楷模群像。奮鬥好青年:平凡崗位書寫青春華章他們敬業奉獻,具有高尚職業道德。
  • 中國有哪些人可以稱作女性楷模?宋美齡也配嗎?
    宋美齡是中國女性的楷模,說什麼胡話呢?她楷模在哪裡?是在理財方面給中國女性做出了楷模,告訴我們在戰爭年代,買飛機的錢可以存在銀行裡,先生著利息,等著開戰再談飛機買不買的問題麼?還是團結家族這塊,搞家族企業和夫妻店,吸整個國家的血?
  • 時代楷模黃大發 當代黨員的精神旗幟
    4月25日晚,中央宣傳部向全社會公開宣傳發布「當代愚公」黃大發的先進事跡,並授予黃大發「時代楷模」榮譽稱號。新區各鎮辦積極組織各級黨員集中收聽收看「時代楷模」發布儀式。黃大發的當代愚公精神激勵和鼓舞著新區黨員幹部不斷前進。
  • 中宣部追授盧永根「時代楷模」稱號
    新華社北京11月15日電 在全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之際,中央宣傳部15日在北京向全社會宣傳發布盧永根的先進事跡,追授他「時代楷模」稱號。他信念堅定、忠誠如山,入黨70年來,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對黨和國家忠誠不渝、矢志奮鬥,與共和國同成長、共奮進,是一名永葆初心的優秀共產黨員。他獻身科研、勇挑重擔,畢生致力於水稻遺傳育種研究,始終站在科學研究第一線,為國家農業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是一位傑出的農業科學家。他立德樹人、鞠躬盡瘁,長期奮戰在高等農業教育最前沿,關愛和支持優秀人才,培養了一大批高水平現代農業專家,是一名出色的教育工作者。
  • 凝聚於心、實踐於行的時代楷模
    《海魂:兩個人的哨所與一座小島》以王繼才夫婦從1986年上島至今32年的守島經歷為描述主線,詳盡再現了這一對秉持「家就是島,島就是國」樸素理念,以愛國情懷凝聚於心、以恪盡職守實踐於行的「時代楷模」和「愛國擁軍模範」的感人事跡。作為「時代楷模」,王繼才夫婦是一面彰顯愛國、敬業的鮮豔旗幟。
  • 2020寧夏省考申論積累:19年十大人物時代楷模
    【導讀】華圖寧夏公務員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寧夏省考申論積累:19年十大人物時代楷模,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時代楷模」是由中宣部集中組織宣傳的全國重大先進典型。時代楷模充分體現「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價值準則,充分體現中華傳統美德,是具有很強先進性、代表性、時代性和典型性的先進人物。   時代楷模事跡厚重感人、道德情操高尚、影響廣泛深遠。根據時代楷模的職業身份,以中宣部和有關部門名義發布。在中央電視臺設立「時代楷模」發布廳。
  • 「時代楷模」感人事跡 引發扶貧幹部強烈反響
    11月18日晚9點,央視《時代楷模發布廳》節目深入介紹了黃詩燕、毛相林兩位時代楷模的先進事跡,他們用新時代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為偏遠地區脫貧攻堅工作貢獻出自己的力量,甚至是生命。
  • 楷模家居|最好時代的紅利,屬於用心服務的群體
    無論是成品、定製,整裝,智能或是大家居,家居行業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有一個詞伴隨始終,那就是——服務。讓「好房子」與「好生活」等同起來 隨著市場消費升級,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促使家居行業進入品質時代,如何讓「好房子」與「好生活」等同起來,成為企業、代理商、團隊展現其內功修為的絕佳舞臺。
  • 「時代楷模——武漢精神踐行者」2015年度人物揭曉
    2015「時代楷模——武漢精神踐行者」年度人物事跡   一、先鋒榜 14年來,她心系窗口,用愛踐行著「情系百姓、服務群眾,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服務宗旨,以強烈的事業心和飽滿的工作熱情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地奉獻著青春和汗水,贏得了群眾的信任和掌聲。2011年4月,身患肺癌的王冠生老人在市二醫院楊汊湖分院接受治療,其兒媳想為老人辦理土地過戶手續,由於老人行動不便,陳慧麗同志第二天就帶領窗口工作人員上門服務,當天就為老人辦理了過戶手續,並送到該戶手上。
  • 讓稻香飄遍祖國大地——廣東各界黨員幹部熱議時代楷模盧永根事跡
    近日,中科院原院士、華南農業大學原校長盧永根被中宣部追授「時代楷模」稱號的消息傳回了他長期工作生活的廣東,在初冬的嶺南大地引發了熱烈反響。廣東各界,尤其是來自高校和農業農村系統的黨員幹部們,追憶著「布衣院士」矢志報國的初心,堅定了自己在新時代幹事創業的信心。
  • 戰疫英雄和時代楷模的握手!杜富佳的這束鮮花獻給黃大發
    9月11日晚,「戰疫——致敬新時代的平凡英雄」貴州抗疫英雄先進事跡報告會結束後,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同時也是報告人的杜富佳緊緊握住了 「時代楷模」黃大發的手。報告會開始前,聽說黃大發要來現場觀看報告會,杜富佳非常高興。「黃爺爺是我們的的榜樣!他來看過我哥哥,可惜那次我不在,我十分想見他!」
  • 一代人的奮鬥,一個時代的擔當——學習時代楷模
    「時代楷模」南仁東南仁東是勇擔民族復興大任的「天眼」巨匠,他為科學事業奮鬥到生命的最後一刻,用無私奉獻的精神譜寫了精彩的科學人生。中共中央宣傳部2017年11月17日向全社會公開發布南仁東的先進事跡,追授他「時代楷模」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