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齡是中國女性的楷模,說什麼胡話呢?
她楷模在哪裡?是在理財方面給中國女性做出了楷模,告訴我們在戰爭年代,買飛機的錢可以存在銀行裡,先生著利息,等著開戰再談飛機買不買的問題麼?
還是團結家族這塊,搞家族企業和夫妻店,吸整個國家的血?
自己打開書去看看,我不說別的,城市平民女性的生活,看看老舍的《月牙兒》《駱駝祥子》,農村平民女性生活看看《生死場》,去看看魯迅帶領下的鄉村文學作家群,王魯彥等。這些都沒看過,高中語文書裡總看祥林嫂吧。
自己去看看三座大山下的女性過得什麼日子,居然有人以吸血者作為楷模?
君不見,娼妓合法化和鴉片正當流通,正統不在荷蘭,正統在民國。
是不是晉江甜寵文看多了,天天都自我代入自己是宇宙的中心,時代的嬌花,所有男性的掌心寵,在各類平行宇宙裡都是事事無憂,整個世界在你的美貌前都要讓步。
如果不是,這個時代裡,尤其是在中國,很難想像誰會和宋美齡這類人有共鳴?
當下兩性群體裡都有一個現象,就是躺在祖宗功勞簿上吃肉,還嫌棄肉塞牙,前輩沒有把纖維理順了放到自己的嘴裡。
人均楊朱轉世,國家發展的任何問題,就是我頹廢自棄的緣由。
國家有一點不好,就是欠了我這個年輕人一個道歉,是我人生失敗的主因,是我無法奮鬥的理由,是沒有給我這個人才發展的良好環境。
如果我要說女性楷模,那我就說秋瑾。
原因簡單,她在一個國家最噁心,最不堪入目,最飽受欺凌,最沒有給女性一點點權益的時候,沒有當受害者,而且選擇成為第一個建設者,用鮮血和生命去建設,至死不旋踵。
秋瑾有兩重身份,一個是革命先鋒,一個是女權先鋒。
她在革命期間,所做的努力,開女校,倡導平權,搞政黨,發動運動等,在我們現在這些年輕人眼裡,似乎老生常談。
她的身影就活在歷史書的一道題目裡,簡簡單單就過去了。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秋瑾最值得關注的是,她是在一個時代之先做得這些。
當代社會,讓一個女性走出家庭,自立自強都有困難,全職媽媽話題下,簡直哀鴻一片。
秋瑾可是在清朝末年,換男裝,學新學,離開丈夫,拋去兒子,遠渡重洋,捨生取義。
思想之先和行動之先令人嘆服。
我能從她身上學到的東西,不僅是女性怎麼對待自己。而是一個時代裡,一個人如何應戰時代問題?
女性楷模,前提是她的楷模性質是跨性別的,絕不是穿個旗袍,保持身材之類的,前提她是真正國民楷模。
當下網際網路裡,一片996,內卷,兩性對立等的哀嚎,我自己最初看了也很氣憤於自己的被傷害。
但是轉念一想,難道只有我們這個時代有問題麼?時代問題是不是我們自己不前進和頹廢自棄的理由?
後來我翻看了解放戰爭史,看了抗日戰爭戰爭史,終於還是想起來一句話,「一時代有一時代的問題」,上下五千年,就沒有一個無暇的時代。
當代中國,較之過去之昏昏暗暗的百年,已經是陽光燦爛到刺眼奪目了。
女性腳下的路,我們腳下的路,不是平白來的,是過去那些受時代桎梏的年輕人,用性命打破而鋪就的。
每一個時代都有問題,但是時代問題是限制,它也恰恰是突破口。
如果在我們這個時代裡,我們面對的問題是資本的捲土重來,女性主義的落潮,西方輿論的壓力,房價的壓榨,那唯一能解決的關鍵點,仍舊在於去深挖,思考,建設,打破,而不是恨國,恨秋瑾這樣的先烈死得還不夠慘烈,沒有把你的路給你鋪得更平。
初中課本裡,有一位被996和帝都物價傷害的年輕人,他叫駱駝祥子。放到現在,我們可以叫這個故事為奮鬥逼不得好死。
在馬哲批評的視角下,語文課本給出的祥子的唯一出路,是兩個打破。
第一,對內打破自己的認知。如果一直以落後觀念指導自己的行動,那就只能只知被侵害,一味頹廢墮落下去,而不知為何被侵害。
第二,對外去改變世界。如果正確認知到世界的問題所在,那就是發揮主觀能動性去建設它,讓它成為能庇佑老馬,小福子和祥子的世界。
而從秋瑾,到埋骨長徵的革命者,到鄧穎超女士,到當代的張桂梅校長。
她們最大的特點就是,不僅看見了,而且又出來了,不僅走在前面,而且做在前面。
女性楷模,不楷模在自己外表光鮮亮麗,一時雍容華貴,而是楷模在一直回應時代的症狀,終成為頭頂的星辰,為一群人指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