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朋友們大家好。俗話說得好,北京的鐘聲吊兒郎當,南京的鐘山上全是房。(我說的你能把我怎的)
鐘山是南京的「整景一霸」,幾乎承包了南京半數以上的名勝古蹟(靈谷寺、明孝陵、中山陵、紫金山...)。文化人來了都控制不住自己要吟詩作對。
著名的《鐘山詩文集》就記錄了這段歷時千年,書畫與詩賦雙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文藝生活。
鐘山太大了,太龐雜,脈絡太複雜,讓人一時抓不到重點。但自從1934年之後,鐘山就有了一個小巧典雅,令人讚嘆的結構性「點睛之筆」。
01
遠東第一別墅——美齡宮
如果你跳出三界外,在宇宙揚起帆,你會看到鐘山氣勢磅礴的四排法桐,優雅地連成了三個美妙的弧度,中間裹挾著一抹翠綠。好似一串血珀項鍊,下面墜著一塊雍容的金鑲玉。
中間那抹翠色,就是1934年的建成的,國民政府總統官邸美齡宮。
這個這設計不得了。遠看是一串美麗矜貴的項鍊,近看有點像神秘的荷魯斯之眼。一個不小心與它對視,撞色處充滿了靈氣,我差點就以為亞斯蘭帝國又犧牲了一個王爵。
就因為這幅航拍圖,讓只緣身在此山中的舊都人民沸騰了一把。各種網站爭相報導。在這些報導裡,哥們兒看到個哭笑不得的信息。關於美齡宮的由來,最流行的一種講法是:浪漫委員長送給夫人宋美齡的禮物。
醒醒我的homie,《戀戀筆記本》看多了吧?委員長天天忙的焦頭爛額,累得放屁扶牆,還有空整這些有的沒的?而且,國民黨是總統共和制,委員長不是皇上,隨便就中飽私囊?
其實,美齡宮一開始並不叫美齡宮。
據《南京民國建築》記載,1929年6月1日,宋美齡與委員長一起參加國父的奉安大典。她看見明孝陵東邊的小紅山霧氣蒼茫,林海徜徉,就覺得這是個好地方,可以蓋房。
於是一年後,委員長正式對總理陵園管理委員會提出:「擬建陵園小紅山建築別墅」的書面請求。
1932年,小紅山別墅竣工。
起初,因為建於梅嶺,所以這棟建築叫「梅嶺宮」,也叫小紅山官邸。它的職能原定為國民政府主席的寓所,後來改作中山陵謁陵的高級官員的休息室。
這座房子共有3層,佔地2000多平方米,外觀非常中式古典:
整個建築,呈現出一種皇宮式的雕梁畫棟,牆面是白裡透黃,屋頂綠色琉璃瓦,瓦上雕鳳凰。小範圍內可以說金碧輝煌。
建築周圍栽滿了宋美齡最喜歡的法國梧桐,幾排栽下去,連成一串項鍊的模樣,而中間的「寶石」則是建築。
整個設計匠心獨到,無比精緻。不僅如此,小紅山別墅的內部裝修,也屬於當時的最高級別。
好多當年來過此地的人,都對內裡的豪華表式隨喜讚嘆。比如,小諸葛白崇禧當年就是帶著老婆兒子一起來參觀的。
多年以後,白先勇面對美齡宮,不由地回憶起他第一次見識衝水馬桶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商業互吹適可而止,說點正經的。這棟房子這樣設計,哥們兒覺得原因有二。
其一,人盡皆知小紅山別墅的「緣起」是蔣夫人,而房子建成後,主要也是用來服務委員長和夫人的「課餘」生活。所以在設計的時候,很刻意地給它搞出了一個性別。
其二,是這棟別墅的設計師,是時任南京市政府工務局局長趙志遊。趙家,是寧波軍分府參謀部部長。趙家與蔣家關係好。而趙志遊留學法國巴黎中央工藝學校,審美良好,資質過人,設計總統「行宮」,當仁不讓。給朋友蓋房子,能不藏點私心嗎?
建這棟房子,發費巨大。但其實,宋美齡與蔣公並未在這裡住多久。委員長在南京當總統時,很忙,假少,難得出遊。且1937年底,國民黨政府遷都重慶,47年才回歸。
48年委員長被迫逃亡臺灣,前前後後,蔣宋二人住在這的時間,也只有兩年左右。
但是兩年時間,也足以給這座建築鍍上一層閃耀的24k彩金,只要打出「美玲」的旗號,人們就想去一睹它的風採。
02
精緻girl宋美齡
眾所周知,宋美齡是宋家三姐妹中活的最滋潤的一個。
滋潤意味著奢華,而奢華意味著銀子可勁兒花。
宋美齡是個嗓嗨nin,蔣、宋、孔、陳,號稱民國四大家,宋美齡的家族就是其中之一。蔣宋聯姻,財權在手,從此他家的門就是煊赫門,他家的梁就是民族脊梁,他家的人都是人中龍鳳。
宋美齡早年留學米國。接受西式教育,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邏輯,給她很深的影響。
所以她面上是一個端莊賢淑的中國美女,裡子其實是個紙醉金迷的newyork city queen。很適合去《了不起的蓋茨比》裡客串一把。
她信仰基督,打高爾夫,啜咖啡,配泡芙,精緻非常入不敷出。跟宋美齡比,現在的網紅都是白雲黑土。
宋美齡的西裝,都是高檔料子,米國進口。在南京的時候,有專門的旗袍師日夜不停給她做好看的衣服。
她手指塗著紅色指甲油,腿上穿著透明長絲襪,腳蹬別致高跟鞋。相傳,她有雙鞋上綴著一顆從慈禧太后鳳冠上取下來的大珍珠。
而且宋美齡習慣吃西餐,每餐必喝牛奶。嫁給老蔣之後迫不得已吃中餐,最喜歡的是烤鴨和豬排。(抱歉上大學前我真沒吃過豬排,沙縣的不算!)
為了保持身材,保證永遠儀態萬方,宋美齡的減肥事業永遠在路上永遠熱淚盈眶。她每天都要吃新鮮的水果,而且跟楊貴妃有同樣的嗜好,喜歡嗑荔枝。
在那個全世界都沒幾個人知道飛機和荔枝到底是啥的時候,宋美齡已經在吃空運的荔枝了。
而且,宋美齡菸癮很大。相傳閒來無事她就會一根接一根地,吸那種你上高中的零花錢絕對買不起的薄荷細煙。
可以說宋美齡的一生,沒有受過難。蔣介石去世之後,她也淡出政壇,常年居住在臺灣的士林官邸。寫字、畫畫,有外甥女孔令儀照顧。晚年定居美國,104歲在紐約的寓所裡安詳辭世。
03
拋開爭議的美齡宮
從某些意義上來說,美齡宮與宋美齡如出一轍。
與美齡宮同一時期,小紅山上建有一個達官貴人的別墅區,叫陵園新村,據說汪精衛、陳果夫、張學良等都在其中有別墅。可惜,後來全部被日軍炸毀,只有美齡宮得以倖存。
1991年,美齡宮被國家建設部、國家文物局評為近代優秀建築。92年,美齡宮被列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根據它的修繕工程又正式開工,維修經費為2000萬元。
美齡和美齡宮,她們都有一個非常中國風的外表,和一個非常西式現代化的內部,都儀態萬方,充滿爭議,輸也輸的有模有樣。她們都出身高貴,終生有人「罩著」,在鮮花、愛戴和略顯平淡的起落中度過了漫長的歲月。
從建成始,美齡宮的爭議就頗大。一是因為戰時全國「通貨緊縮」的艱苦條件下,這座建築花費巨大。二是因為它太諂媚了,房簷瓦礫間,仿佛還留著封建皇權的毒素。
但拋開這些不談,這座建築本身比流言蜚語來的更為有價值。
對宋美齡與這座美麗建築的評價,已經有太多太多。好的壞的獵奇的,真真假假,眼花繚亂。
歷史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美齡宮是一個歷史,美齡也是一個歷史。她們存在過,活過,製造過一些什麼,我們看著,思考著,偶爾評價著。就這樣,挺好的。
本文圖片源自網絡
參考資料
秦風、宛萱 《宋美齡圖傳》
李新、孫思白主編 《民國人物傳》
劉丹、趙峰《圖說民國系列:民國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