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香梅憶宋美齡:歷史長河扮演多姿多彩的角色

2021-01-10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1月2日電 106歲的宋美齡紐約時間10月23日晚11時在其寓所去世,各界人士均對這位走過三個世紀,在中國近代史上有影響力的女性深表哀悼。香港大公報今日轉載了著名美籍華人陳香梅的紀念文章,她在該文中詳細地介紹了與其夫陳納德將軍和宋美齡的一些交往活動,以及他們是如何成為數十年朋友等內容。該文主要內容如下:

  蔣介石夫人宋美齡女士於2003年10月23日在美國紐約私寓逝世,享齡106歲,真是出奇的高壽。她輝煌地走完了充滿神奇而又不少爭議的一生,可說沒有白活,也可說上蒼對她也特別照顧,讓她在歷史的長河扮演了多姿多彩的角色,而在她晚年的生活中雖然已是「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景況中仍能有不少中外人士對她關懷,真是夫復何求。

  我和宋美齡女士相識始於1947年,說來也有半個世紀了。1947年我答應了陳納德將軍的求婚,答應下嫁比我年長30多歲的美國空軍飛虎司令,他要求我和他一同自上海去南京見蔣夫人。我對我的未婚夫說:「你該自己一個人去,若要我同行似乎有點徵求蔣夫人的意見,我認為不妥。」陳納德當時認為我太孩子氣,也太傲氣,但終於同意自己一人去南京。宋美齡大概當時沒有料到一位青年記者竟然如此傲岸,因此不但對我們的婚事表示祝福,並指派了當時的「外交部副部長」葉公超先生代表蔣介石夫婦到上海來參加我們簡短的婚禮。其後宋美齡也做了我們兩個女兒的義母,由蔣介石取名陳美華和陳美麗。我們家居臺北時,宋美齡曾到我們家中作客多次,最初是由當年的省長吳國楨的夫人陪同來訪,其後又由「副總統」陳誠的夫人陪同,在我們中山北路武昌新村的私宅用茶點,看望兩個四五歲的義女,常帶些小玩具給她們。1958年,外子(陳納德)在美國病重,宋美齡專程自臺灣來美看望他,並在病院逗留甚久,10天後外子去世,宋美齡親自參加他在美國華盛頓軍人公墓的隆重葬禮。

  宋美齡和陳納德的交情當然有一段當時可圈可點的歷史。話說從頭,1937年春,在美國航空界已享有盛譽的飛行教練陳納德上尉,接到蔣介石和宋美齡的邀請,希望他到中國訓練中國空軍。當時7月的盧溝橋戰事還未爆發,但戰火已箭在弦上。1937年5月,陳納德乘坐郵船自美國抵達上海,為了保密,他護照上職業一項填寫的是:農人。中國當年根本沒有空軍可言,一切情況比陳納德所想像的還更糟。在杭州有一所筧橋空軍訓練學校,但沒有設備,只有幾位來自蘇聯和德國的教官,他們的目的是把舊飛機賣給中國,這是陳納德親自告訴我的。

  1937年7月7日悲痛的歷史時刻發生了,日本軍在北京近郊的盧溝橋動武,中國軍隊反抗,驚天動地的中國抗日戰爭展開了序幕,這就是全世界矚目的中國8年抗戰,陳納德本來準備在中國停留半年,但基於義憤和蔣氏夫婦的要求,他留下來了,協助中國抗日。

  (當時的)政府遷入抗戰大後方的四川重慶後,陳納德多次自中國回美,到美京華盛頓爭取美援,又獲得羅斯福總統的特準,讓他組織美國援華空軍志願隊,到中國協助抗日,這個志願隊發揮了無比的功能,在陳納德的領導下保護了中國大後方的天空,中國人稱之為「飛虎隊」。從此結下了宋美齡和陳納德數十年的友誼。

  宋美齡可說得天獨厚,一輩子在物質生活上沒有缺陷,在精神生活上的得失我想只有她一人能夠回答。對年輕的一代而言,美齡女士的一切是如此遙遠而近乎神秘。但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中國近代史的風雲人物沒有一位能和她一較雌雄,在國際政壇,在中國權力圈中她都扮演著重要角色,許多人都相信假如蔣介石沒有宋美齡的內助,他的成敗將另有不可預測的變數。

  1927年她和已有妻子的蔣介石在上海結婚,在當時引起了不少爭議,她的姊姊宋慶齡又是孫中山的夫人,真是新聞人物。在抗戰8年的艱難歲月中,宋美齡到美國白宮作客,又在美國國會發表精採的演說,備受推崇贏得無限掌聲,爭來美援,功不可抹。那可以說是她一生中最輝煌的歲月。宋美齡沒有兒女,她曾對我說過,中國是她的兒女,她在中國建立了保育院,照顧了千萬孤兒,這是她的愛心行動。

  1949年雖然蔣氏夫婦退守臺灣,但她始終堅持一個中國,不與「臺獨」有任何接觸。1975年蔣介石世去後,時任美國總統福特特派6人小組去臺北弔唁,我是團員之一,我並且親自負責說服了當年的美國副總統洛奇當團長一同去臺北。這事宋美齡內心是相當感激的。

  蔣介石辭世後當然宋美齡的影響力也隨之減退。這期間宋美齡和蔣經國的「母子」關係也開始有不少流言,蔣經國的生母毛福梅終生居住在奉化溪口,蔣介石和宋美齡婚後也曾回到那兒探視,並和毛氏相見。蔣經國自蘇聯回國後事母至孝,1939年毛氏在日軍空襲溪口時罹難,蔣經國的夫人蔣方良是俄國人,是蔣經國留俄時結識的,我認為蔣方良是一位悲劇性人物,她的一生根本從來沒有當過中國的「第一夫人」,在經國先生去世後她的三個兒子也相繼因病辭世,在俄國她也沒有親人,晚年在臺灣過著寂寞的歲月,和宋美齡相比真是天淵之別。

  早期的中國人多有三妻四妾,蔣經國在抗戰時期在江西贛南也有外室章女士,就是章孝嚴和章孝慈的生母,中國現代史的家族關係真是充滿了傳奇。還帶點神秘的色彩。

  本年10月上旬,上海宋慶齡基金會舉辦紀念宋慶齡110歲忌辰,上海領導多人參加了在宋慶齡故居舉行的新聞發布會。我應邀出席講話,我回憶到宋慶齡逝世前交了一封私人信件請我親交在臺北的宋美齡。她在信中寫述姊妹深情,但分隔海峽兩岸,希望有生之年能有緣再敘,並望臺灣當局把孫中山先生的一些文件寄還上海紀念館保存。宋美齡回話說:「信收到了。」當然沒有下文,也不可能有下文。如今宋家三姊妹,宋靄齡、宋慶齡、宋美齡都已辭世,曾經叱吒風雲的宋氏家族也隨著大江東去,為現代史留下了不少回顧與追憶。

  陳香梅2003年10月27日於美京華盛頓

相關焦點

  • 追憶陳香梅:曾越洋親述心中永遠的遺憾、宋美齡反「臺獨」、為神六...
    昨夜今晨至發稿前,記者幾次撥打當年曾三次越洋採訪陳香梅的辦公電話及傳真號碼,一直無人接聽。 靜夜中,找出三次採訪她的記錄,看到她所傳來「香梅用箋」上一字字寫下的筆跡,想起電話裡她活潑帶笑的音調口吻,時隔多年之後更加深有感觸於她親述的那些歷史細節,及她對中國對上海的熱情。
  • 陳香梅祝福連戰 憶往事嘆未竟全功
    中國臺灣網4月27日消息 翻開兩岸交流的歷史,陳香梅絕對是一個無法磨滅的名字。這位美籍華裔傳奇女性此間在華府接受臺媒專訪,回憶她當年擔任兩岸密使,為國共領導人傳話的往事。  在兩岸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肅殺年代,飛虎隊陳納德將軍的遺孀陳香梅以一介女流的姿態,低調而輕巧地在海峽兩岸之間穿針引線,擔任兩岸密使。
  • 陳香梅憶溝通兩岸民間交往秘辛 以一個中國人為傲
    陳香梅詼諧地說,「我講個笑話麼,我在喬治亞城大學編中英文字典,是一個小部門主管,本該由校方給我用的車位,卻給了我的白人助理。當時,民主黨跟共和黨都爭取我,我說,哪個黨把我該有的停車位解決了,我就參加誰的黨。」  陳香梅加入了共和黨。她研讀美國歷史,學習英文演講,為的是進一步打入美國社會,參與政治。
  • 94歲陳香梅逝世丨鄧小平曾說:全世界就只有一個陳香梅
    ,大約半小時,記者路過傳真機,瞥見兩張紙有些異樣,彎彎曲曲密密麻麻,仔細一看,「香梅用箋」赫然紙上,一句句都是她與宋美齡的非常事:是宋美齡力邀飛虎隊來華,是宋美齡成就了她的萬裡姻緣,是宋美齡做了她女兒的乾媽……趕緊再次聯絡,不久接通電話,陳香梅熱情客氣,有問必答,雖然所談都是她自己有著深刻記憶的親歷見證,依然認真思索,以求話語確切。
  • 全世界只有一個陳香梅!真正傳奇的中國女兒!
    陳香梅自然也希望自己的婚姻大事能夠得到父親的祝福,但父女之間根本談不攏,最終還是飛虎將軍親自出面,疏通了她繼母貝茜的關卡,事情才柳暗花明。  婚前還有一事,陳納德請求準新娘與他一同赴南京覲見蔣先生和蔣夫人。陳香梅有點不高興,退堂鼓敲得咚咚響,但考慮到陳納德還要在中國做事,只好勉為其難。她與宋美齡的初次見面是愉快的。
  • 人物 | 全世界只有一個陳香梅!真正傳奇的中國女兒!
    陳香梅自然也希望自己的婚姻大事能夠得到父親的祝福,但父女之間根本談不攏,最終還是飛虎將軍親自出面,疏通了她繼母貝茜的關卡,事情才柳暗花明。婚前還有一事,陳納德請求準新娘與他一同赴南京覲見蔣先生和蔣夫人。陳香梅有點不高興,退堂鼓敲得咚咚響,但考慮到陳納德還要在中國做事,只好勉為其難。她與宋美齡的初次見面是愉快的。
  • 旅美導演拍電影憶陳香梅 致敬傳奇緬懷中美二戰友誼
    旅美導演拍電影憶陳香梅 致敬傳奇緬懷中美二戰友誼
  • 陳香梅周年祭
    日前,上海歷史博物館開館一周年慶典會上,我代表陳香梅女兒陳美麗教授將傑出華裔陳香梅生前穿過的一件紅色鑲嵌珠寶傳統經典旗袍和飛虎隊的軍人魂匕首,一同捐贈給上海歷史博物館珍藏並永久展出,滬上各界人士參加並見證這一時刻。
  • 陳香梅憶戰火中的愛情:短暫卻刻骨銘心 (1)
    陳香梅,出身名門的一位中國知識女性。70多年前的中國,正陷入一場關乎民族存亡的戰爭中,而兩人卻在戰爭的硝煙中,相知相戀,最終喜結連理,譜寫了整個抗戰期間難得的一段愛情佳話。「我們的婚姻雖然短暫,但卻刻骨銘心。」年逾九旬的陳香梅,如今定居在華盛頓。在接受本報採訪時,如此回憶自己這段愛情。曾經親身經歷民族抗戰的歷史,讓陳香梅無比珍惜和平的重要。
  • 人物故事:陳香梅
    考察快結束時,抗日戰爭全面爆發。而蔣介石和宋美齡,無意中成了陳香梅和陳納德的媒人。每次見到陳香梅的外祖母,他就送上美麗的玫瑰花,見到陳香梅的外祖父,他就陪他喝酒聊往事。他還是個橋牌高手,陳香梅的外祖父母也都喜歡玩。於是,他就天天陪兩位老人打牌,每次還都不著痕跡地輸了。
  • 一等女人陳香梅:以靠自己的努力,而創造自己的天空為傲
    陳香梅的執拗,讓作為父親的陳應榮不得不最終接受這個比自己還大的美國女婿。1947年,他們的這段感情終於得到親人的祝福。結婚時,兩個人用日本戰俘的佩刀切開了蛋糕,寓意著對國家戰勝的喜悅和對新生活的渴望。她和陳納德育有兩個女兒,分別為陳美華、陳美麗。宋美齡是她們的乾媽。婚後兩人遷往美國生活,那時候的陳香梅順風順水。
  • 逝者|多重身份的陳香梅,人生波瀾壯闊不止「一千個春天」
    陳香梅是一個有著多重身份的人。在維基百科關於她的詞條裡,她首先是一名記者,也是一位卓越的美國共和黨員;在國外的不少人眼中,她是華盛頓的社交名媛;在中國,她又是著作等身的作家、愛國人士。不過,無論陳香梅自己是否喜歡,她最為人所熟知的角色,仍是「飛虎隊」領袖陳納德遺孀。
  • 逝者/多重身份的陳香梅,人生波瀾壯闊不止「一千個春天」
    著名美籍華人陳香梅女士也是這裡的一位老住戶。自1967年首次搬入這座綜合體最早建成的東座,陳香梅一直在此居住生活,直至今年的3月30日離世。 按照陳香梅自己的說法,她當年搬到此處,是想在「新的環境中找到一點城市煩擾中的安寧」。但實際上,她在這裡買下的頂層公寓,沒用多久就成了內閣議員、外交官、各國政要以及各類政治掮客觥籌交錯的密室。
  • 長江後浪推前浪 近代十大角色扮演遊戲
    【17173專稿,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角色扮演遊戲(Role Playing Game,縮寫RPG)可以稱得上是最古老的電子遊戲類型之一了。很多角色扮演遊戲如《仙劍奇俠傳》、《勇者都惡龍》以及《博得之門》等等都在老玩家的記憶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隨著時間的推移,當這些遊戲大都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時,近幾年又有哪些讓我們眼前一亮的角色扮演遊戲大作呢?
  • 陳香梅與將軍的忘年戀:夫死後她陪伴過8位總統,只深愛一個英雄
    面對這次任務,陳香梅既緊張又興奮,因為等待著她的將是一段「奇緣」。那天陳香梅走進了一間會議室,裡面已經坐著清一色的男記者,接著一個滿頭黑髮的美國將軍,昂首闊步的走了進來。這個臉上稜角分明,眼睛炯炯有神的男人,一下子就吸引了陳香梅的眼光,直到招待會結束,她都沒有想到一個合適的問題。
  • 陳香梅:當過8位美國總統的顧問,嫁給了比父親還老的飛虎隊將軍
    輕輕一陣風,喚醒沉睡了千年的軀體;輕輕一陣風,拂去歷史神秘的面紗。站在時間的肩膀上,我與歷史對話。 一直以來,提到陳香梅,人們總會在她的名字前加一個前綴——飛虎隊將軍陳納德的遺孀。
  • 陳香梅:當過8位美國總統的顧問,「我的一生沒白活」
    今天,讓我們來一起回顧陳香梅縱橫政界的傳奇一生。出身書香世家,與異國將軍上演忘年之戀陳香梅出生于于上世紀20年代,這是一個動蕩不安的時期,所幸出生於書香門第的外交學者之家,小小的陳香梅順利度過了安穩的童年與求學時光。
  • 陳香梅,全世界只有一個
    陳香梅所經歷過的那些戰亂和分離的歲月,終會離我們日趨遙遠,但她的名字和那些傳奇的故事,會永遠被歷史銘記。
  • 一等女人陳香梅的五大愛好
    讀歷史,大家或許對於劉邦與項羽的大戰不太清楚,但總不會忘記楚霸王與愛人在烏江自盡的一段故事;大家對於唐明皇的政績也許不甚了解,可是不會不知道白居易的《長恨歌》所講述的他與楊貴妃的戀愛故事:「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同理,看到陳香梅的名字,大家或許對於她是怎樣一個女子並不怎麼了解,卻不會不曉得她與二戰英雄、飛虎將軍陳納德的傳奇愛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