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香梅周年祭

2021-01-10 澎湃新聞
陳香梅周年祭

錢漢東

2019-04-05 17:18 來源:澎湃新聞

日前,上海歷史博物館開館一周年慶典會上,我代表陳香梅女兒陳美麗教授將傑出華裔陳香梅生前穿過的一件紅色鑲嵌珠寶傳統經典旗袍和飛虎隊的軍人魂匕首,一同捐贈給上海歷史博物館珍藏並永久展出,滬上各界人士參加並見證這一時刻。華僑領袖、美國飛虎隊司令陳納德將軍夫人陳香梅女士逝世已整整一周年了,人們不會忘記這位為溝通中美關係和兩岸交流所作出貢獻的人物。記得她最後一次回祖國大陸是2015年,應邀赴京參加抗日戰爭70周年的閱兵式,接受習近平主席頒發的抗日紀念章。

陳香梅生前穿過的旗袍

飛虎隊的軍人魂匕首

我與陳香梅交往已有整整27年,成為忘年交,每次來滬她再忙,總會安排與我見面,她的言行直接影響我的成長。我第一次與陳香梅女士見面時,已是不惑初度,但在作為長者的陳香梅女士眼裡依舊是年輕人,她在華亭賓館接受我獨家採訪時,語重心長地告誡我:「年輕人要努力奮鬥,這個國家才有光明前途。」我一直牢牢銘記在心,成為工作學習的動力。我去大中學校演講時,常常會引用這句話,與學子分享。

2016年初夏,我去華府著名的水門大廈拜見並恭賀陳香梅91歲華誕。她說,上海是她最喜歡感情最深的城市。1947年,決定她人生命運的跨國跨年齡的婚禮就是在上海隆重舉行的。她的許多親友都生活在上海,特別是對她影響頗大並寵愛有加的外祖父家,就住在靜安寺附近。

陳香梅與女兒及本文作者

日前,陳香梅晚年身邊的工作人員鮑朝洪女士來滬向我介紹道,這件陳香梅旗袍是有來歷的,是當年她在上海與陳納德將軍結婚時穿的,存放在華盛頓水門大廈的貯藏室裡。她生前已將不少生活用品都捐贈給浙江大學陳香梅紀念館,僅留下二套衣物作為紀念,一套是陳納德將軍穿過的軍服,另一套就是這件旗袍,陳香梅特別喜歡這件旗袍留了下來,陳納德軍服陳美麗擬捐贈給美國五角大樓,因美國國防部懸掛陳納德將軍的照片。陳香梅旗袍捐給她喜歡的上海,也是符合陳香梅及其家人的心願的。

陳香梅與陳納德

鮑朝洪披露了陳香梅女士晚年生活,愛吃紅燒肉,而且喜歡吃肥肉,這大概與她牙齒老化有關。因患病,她的運動明顯減少,人顯得有點胖,行動越來越不便。晚年的陳香梅依舊對我很關心,我的文章和題寫碑刻,鮑女士經常朗讀給她聽,不時露出欣慰的笑容,特別是碑匾書法,陳香梅看得很仔細,誇讚道:好書法,字寫得漂亮。陳香梅也喜歡寫毛筆字。陳香梅生前反對過分治療,立下遺囑。她到生命最後一刻,飯慢慢咽不下去了,改吃流汁。最後就不進食,生命也隨之萎縮而自然離去,沒有插管子或掛水之類的。這之前她有過一次小中風,送到醫院搶救,沒有用特需病房,只是用布簾作一區隔而已,與普通病人一樣治療。這的確體現了她的人文理想和公平原則。

無巧不成書,在臺灣的當年美國飛虎隊老戰士後人胡為民先生,聽說陳香梅旗袍將捐贈上海歷史博物館,主動將收藏多年的伯父遺物短劍,也稱之為軍人魂匕首,贈送於我,令人感動。我也一併捐贈給上海歷史博物館,讓好事成雙。胡先生主動與臺灣文友古玉潔女士聯繫。短劍原持有者胡伯伯系湖北人,生於1906年,抗日戰爭時,投筆從戎為飛虎隊員,駐防芷江機場。胡為民的父親系臺灣陸軍將軍。這把短劍是飛虎隊員用來防身的,鑄造精美,短劍上刻字:「國土未復,軍人之恥。」背面有「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贈」等楷體,書法工整絹秀。胡為民先生認為此舉讓他非常高興,這把短劍回歸祖國大陸,是他多年的願望。

短劍上刻的「國土未復,軍人之恥」

陳香梅一生充滿傳奇色彩,她是美國抗戰英雄、飛虎隊司令陳納德將軍的夫人,憑自己的才幹,成為白宮甘迺迪、尼克森、福特、卡特、裡根、老布希、柯林頓、小布希等八任總統的親密朋友,各任總統都對她委以重任。數十年來,陳香梅女士在中美、兩岸關係中扮演過重要角色,知名度之高,活躍時間之長,恐無人出其右者。

記得去年4月我收到陳美麗的郵信,介紹陳香梅逝世的後事處理情況,說我母親生前是非常看重你的,認可你的才華和人品,希望由你來題寫墓碑。為一位偉大的傑出人物書寫墓碑,對我而言,實在是一件非常重要事情,徹夜難眠,感激涕零,這是我一生的榮耀,感恩無比。我聯想到當年鄉先賢元代文豪楊維禎逝世前,囑明初大學者宋濂寫墓志銘時,宋濂也是感激涕零,寫道:「濂既為位哭,復系其爵裡行系而造文。」這是我一生中第二次寫墓碑,第一次是應邀為秭歸中華詩祖屈原寫墓碑,一古一今,相距2300年,但有一點是相通的,他們身上的愛國情懷,閃爍著永恆的光輝,是後世不懈奮鬥的坐標。我立即用行楷書寫一遍又一遍,陳香梅是位卓越的美女子,也是一位剛烈俠義的女丈夫,在墓碑上努力加以體現,擬在娟秀中帶剛毅,直到自己滿意為止。發往美國去後,陳美麗表示感謝,並將原先的陳納德將軍墓碑照片發我。我一看當年陳香梅請書家為陳納德將軍墓碑用的是隸書,覺得書風擬保持一致才好,根據墓碑尺寸的大小,又重新書寫了整整一下午隸書,選擇了其中的三幅,第二天一早用快遞寄往美國。

如今陳香梅已與陳納德將軍合葬於阿靈頓國家公墓,這也是國家公墓中惟一的中文墓碑。陳香梅對祖國對上海懷有濃濃的深情,期盼祖國早日統一。我想這件珍貴的陳香梅旗袍和飛虎隊短劍是留給上海人民的文化遺產,實在是難得的緣分啊。

2019年3月26日於漢風東韻堂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陳香梅,旗袍,上海歷史博物館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陳香梅逝世
    昨日,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耿爽表示:「陳香梅女士長期以來為促進中美兩國人民友誼和交流合作做出了重要貢獻。中方對陳香梅女士不幸逝世深表哀悼,向陳香梅女士家人表示誠摯慰問。」    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陳香梅資料與研究中心主任陳紅民昨日接受南都記者採訪時表示,陳香梅的一生極富傳奇色彩,「她是一位傑出的社會活動家,女中豪傑」。
  • 陳香梅,全世界只有一個
    1984年,陳香梅與時任美國總統裡根在白宮會面陳香梅的一生,與風雲變幻的二十世紀歷史密切相融。她是中美關係幾十年風風雨雨的見證,更是兩國友好和文化交流的象徵。  從1981年以裡根總統特使身份訪華開始,陳香梅的腳步就未停止過,終身致力於中美兩國各方面關係的發展。 在官方,早在1979年中美建交時,就已經有了她的身影。1981年訪華期間,鄧小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為其舉行歡迎宴會,並用「全世界只有一個」,風趣幽默地盛讚陳香梅。《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主要報紙都在頭版刊登了鄧小平和陳香梅握手的照片。
  • 陳香梅再回「真光」唱校歌(圖)
    昨日下午,傳奇的美籍華裔女性、國際著名華人社會活動家陳香梅女士,第六次重返母校真光中學,與學弟學妹共唱校歌。陳香梅還表示,會「常回家看看」,明年再來。  下午4時許,陳香梅女士出現在真光中學校園,82歲的她依然神採奕奕。「還沒開課吧?」陳女士開口就詢問學弟學妹。當看到身著上世紀30年代真光中學藍色校裙的學生時,陳香梅被母校精心安排的現場感動了,「是啊,我以前就是這個模樣!」
  • 94歲陳香梅逝世丨鄧小平曾說:全世界就只有一個陳香梅
    起身,查見郵報官網寫訃聞欄的作者在此消息中還寫到,陳香梅女兒表示母親最近中風有併發症。隨後,陸續見消息連傳,中國僑網一篇報導稱陳香梅女兒表示,母親過世,非常難過,正積極籌辦後事。昨夜今晨至發稿前,記者幾次撥打當年曾三次越洋採訪陳香梅的辦公電話及傳真號碼,一直無人接聽。
  • 馬上評|陳香梅,全世界只有一個
    陳香梅是誰?前美國飛虎隊將軍陳納德(Claire L. Chennault)的遺孀,曾受甘迺迪賞識進入白宮,先後擔任8位美國總統的政策顧問。是極少數擔任政黨要職的亞裔美國人。陳香梅的一生,與風雲變幻的二十世紀歷史密切相融。她是中美關係幾十年風風雨雨的見證,更是兩國友好和文化交流的象徵。
  • 陳香梅數字館開幕
    6月23日晚10:00,華盛頓時間上午10:00,浙江大學通過視頻連線,遙祝遠在大洋彼岸的陳香梅女士90壽辰,並將現場開幕的陳香梅數字館作為生日賀禮,送給陳香梅女士。在華盛頓會場,陳香梅女士一身紅衣、精神矍鑠,微笑聆聽著這頭傳遞過去的真摯祝福,並對此表示感謝。
  • 陳香梅追憶鄧小平
    美籍華人陳香梅女士1980年底作為美國當選總統裡根的特使訪問北京,拜會了中國領導人鄧小平。已年近八旬的陳香梅女士對當時的會見情景仍然記憶猶新。她說,鄧小平是她最尊敬的中國領導人之一,在她後來和鄧小平的幾次會面中,鄧小平的遠見卓識和對中國社會發展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更令她由衷地敬佩,同時鄧小平的幽默風趣也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旅美導演拍電影憶陳香梅 致敬傳奇緬懷中美二戰友誼
    旅美導演拍電影憶陳香梅 致敬傳奇緬懷中美二戰友誼
  • 飛虎隊將軍陳納德遺孀陳香梅女士病逝 鄧小平曾贊她「全世界只有一...
    陳納德將軍與陳香梅女士【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3日報導,「飛虎隊」將軍陳納德的遺孀、美國著名華人社會活動家陳香梅女士因中風併發症,3月30日在華盛頓家中過世,享壽94歲。
  • 陳香梅:當過8位美國總統的顧問,「我的一生沒白活」
    在中美建交的一系列大事記中,也隨處可見她奔走的身影,陳香梅因此而享有「中美民間大使」的稱號,鄧老曾盛讚「全世界只有一個陳香梅」,2015年她被授予了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章,充分肯定了陳香梅對於國家形象與外交的助益。2018年3月30日,這位可敬的女性因中風併發症而在華盛頓的家中溘然辭世,享年94歲,屬於她的時代雖已過去,她所留下的故事卻歷久彌新。
  • 天津港爆炸五周年祭
    「太平本是烈士定,從無烈士享太平」1827天過去了,天津大爆炸再次進入我們的生活,原因是——今天是天津塘沽爆炸五周年祭。在5年前,一聲巨響,打破了天津港的寧靜,一場特大火爆炸事故重創天津塘沽。
  • 人物故事:陳香梅
    她,就是陳香梅。原來陳香梅的姐姐陳靜宜,正在十四航空隊當飛行護理,而她們的父親陳應榮時任中國駐美外交官,與陳納德將軍是故交,飛虎隊員到中國的籤證也都是他協助辦理的。這是他們的第一次相遇,那年陳香梅才19歲,而陳納德已經51歲了。
  • 陳香梅的幾位重要親友
    陳香梅和他通信多年,直到抗戰初期北平發生戰亂,他們才失去聯繫。陳香梅於1936年逃難到了香港,從此年到1942年,陳在香港讀中學,李老師還在孔德小學任教。兩人時常通信,一起談詩論文。他的書法很工整,而且每封信都有兩三頁,陳香梅可謂是其得意門生。1941年香港淪陷後,陳香梅和李老師失去了聯繫。
  • 一等女人陳香梅的五大愛好
    同理,看到陳香梅的名字,大家或許對於她是怎樣一個女子並不怎麼了解,卻不會不曉得她與二戰英雄、飛虎將軍陳納德的傳奇愛情故事。很多人都是因為這一點,記住的陳香梅這個名字。然而,陳香梅所書寫的傳奇,遠遠不止風花雪月。在《要做一等女人》中,她曾這樣寫道:「現代女性還必須要能適合時代的要求,對時代有所貢獻,為社會、為國家服務。
  • 追憶陳香梅:曾越洋親述心中永遠的遺憾、宋美齡反「臺獨」、為神六...
    昨晚臨睡看見消息:據美媒《華盛頓郵報》稱,94歲陳香梅於3月30日在華盛頓家中逝世。起身,查見郵報官網寫訃聞欄的作者在此消息中還寫到,陳香梅女兒表示母親最近中風有併發症。隨後,陸續見消息連傳,中國僑網一篇報導稱陳香梅女兒表示,母親過世,非常難過,正積極籌辦後事。
  • [華人世界]世紀傳奇 陳香梅(三)
    [華人世界]世紀傳奇 陳香梅(三)  在上期節目中,我們知道,陳香梅憑藉自己的力量,在美國政壇上贏得了一席之地。事實上,從甘迺迪到柯林頓,先後有八位美國總統都對她委以重任,那麼,她為什麼能贏得這麼多總統的重視呢?    陳香梅加入共和黨的第一個重要工作,是為該黨提名的總統頭候選人尼克森助選。從那時起,她就成了尼克森工作當中不可或缺的助手。    陳香梅:這個人比較保守。
  • 陳香梅——為祖國總計捐款3000萬元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朋友喆喆愛娛樂推動中國的教育發展,成為陳香梅80歲生日時最大的願望。從1980年陳香梅第-次踏上了故國的土地以後,她每年都要數度回國,為國家做事,尤其在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早在1992年,她就率先在廣州、.上海、 武漢等10大城市設立了「陳香梅教育基金」,獎勵優秀教育家、科學家、作家和學生。她還有一個計劃,就是要在國內捐建100所希望小學。近年來,陳香梅更多關注的是欠發達地區的教育狀況。從1998年開始,每年的教師節她都趕回來,把大西北的優秀教師請到北京,在人民大會堂為他們頒發獎狀和獎金。她說:「中國實現現代化,教育最要緊。
  • 陳香梅祝福連戰 憶往事嘆未竟全功
    在兩岸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肅殺年代,飛虎隊陳納德將軍的遺孀陳香梅以一介女流的姿態,低調而輕巧地在海峽兩岸之間穿針引線,擔任兩岸密使。其中影響最深遠的,就是為鄧小平和蔣經國傳話,促成開放大陸探親。  據陳香梅回憶,她到北京去的時候,鄧小平希望她跟蔣經國講一講,讓退役軍人能夠回到大陸探親。
  • 陳香梅憶戰火中的愛情:短暫卻刻骨銘心 (1)
    陳香梅,出身名門的一位中國知識女性。70多年前的中國,正陷入一場關乎民族存亡的戰爭中,而兩人卻在戰爭的硝煙中,相知相戀,最終喜結連理,譜寫了整個抗戰期間難得的一段愛情佳話。「我們的婚姻雖然短暫,但卻刻骨銘心。」年逾九旬的陳香梅,如今定居在華盛頓。在接受本報採訪時,如此回憶自己這段愛情。曾經親身經歷民族抗戰的歷史,讓陳香梅無比珍惜和平的重要。
  • 全世界只有一個陳香梅!真正傳奇的中國女兒!
    鄧小平曾自豪地說:「全世界只有一個陳香梅!」3月30日著名僑領、飛虎隊將軍陳納德遺孀陳香梅在位於美國華盛頓的家中逝世,享年94歲。回顧她的傳奇一生,不禁讓我們對她肅然起敬。讓我們通過《作家文摘·合訂本》239期登載的這篇文章,一起緬懷這位曾經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