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香梅的幾位重要親友

2021-01-18 團結報文史e家


陳香梅女士


2018年3月30日,一代傳奇女性陳香梅不幸逝世。這不僅讓人想起其生命中的幾位重要人物——他們有的是其至親,有的是其初戀情人,有的給她帶來最快樂的時光。那麼,他們和陳香梅之間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出身書香仕宦之家陳香梅是位天主教徒,祖籍福建漳州,客家人,曾祖父遷居廣東南海,後來祖父陳慶雲(陳曉雲)由南海遷至廣州荔灣。


陳慶雲是一位晚清秀才,未在仕途進取,改業經商,在廣州居住,常往返香港,有幾條商船,在香港算是大商賈,30歲時任中國最大的洋務企業輪船招商局的總裁。36歲時,因為經商失敗,大年三十債主上門討債,惡語傷人,陳慶雲從五樓跳下自殺身亡。


祖母是位書香之家的小姐。祖父死後留下寡妻二妾及未成年的孩子。為了還債、度日,將田產、珠寶等值錢的東西差不多典賣殆盡。她含辛茹苦,撫育遺孤,設法讓兩個兒子赴英美留學。



廖鳳舒


陳香梅的外祖父廖鳳舒(廖恩燾)是廣東惠陽客家人,是廖仲愷的親哥哥,一同參加革命。


民國時期,他先後在北京政府和南京政府任職,是一位精明強幹的外交官,講一口流利的英語,出任過中華民國駐古巴公使和駐日本大使。


早年,廖鳳舒與陳慶雲結為莫逆之交,居然上演了指腹為婚的傳統劇目。其後,果然天從人願,陳家弄璋(得子),廖家弄瓦(得女),遂結為秦晉之好。


陳香梅父母共生下六個女兒,作為外祖父的廖鳳舒給她們分別取名為:香菊、香梅、香萍、香蘭、香竹、香桃。


外祖母是華僑,陳香梅童年時跟著她居住於北京,抗戰勝利後,又在上海同外祖母居住,所以彼此感情很深。


廖鳳舒很有骨氣。抗戰時期,已經退休的他避居上海。儘管他與汪精衛早年為至交,但在汪氏叛國投日後,即不再與之來往,並斷然拒絕汪氏要他出任偽職的一再遊說,顯示出可貴的民族氣節。



右二為陳應榮


陳應榮13歲赴英國留學,他是英國牛津大學的法學博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哲學博士。1923年回國後,曾任北京師範大學教務長,北京大學教授、英文系主任,並擔任過北京英文《華北郵報》的主編。後來轉外交部工作,曾任駐緬甸領事、駐美國領事、駐墨西哥公使等職。他性格內向,常以教書為樂。


抗日戰爭後,陳應榮閒居美國,1978年在美去世。


因為陳香梅是女孩子,加上不太聽話,所以她對父親敬而遠之。



中間為廖香詞


廖香詞從小接受歐洲文化的薰陶,在法國和義大利學習過音樂和繪畫,她曾結識英國上流社會一位貴族青年,芳心暗許,對於父親訂下的盲婚抱有極大的反感和牴觸情緒。


其時,廖鳳舒膺任古巴公使,深信「女大不中留」的古訓,就將陳應榮和廖香詞分別從美國和英國召到古巴首都哈瓦那,為他們完婚。


陳應榮與廖香詞的婚姻在世人眼中算得上十分般配,哪知他們的性格天差地別,始終未能達到靈犀相通。父親少年失恃,個性沉靜,不多言笑;母親達觀豪爽,個性好動,富有風趣。


為此,廖香詞整日鬱鬱寡歡,悶悶不樂,即使在微笑的時候,也現出悲哀的神色。宛如一顆粉紅的鑽石,從各個角度散發出美麗迷人的光芒。她是一位真正的淑女,知大節,識大體,心地善良。


1938年,廖香詞身患子宮癌死於香港,年僅45歲。


當時陳香梅14歲,長姐20歲,下邊還有4個未成年的妹妹。所有後事全由姊妹們自理。而父親陳應榮一直未回來看望,並在廖香詞去世不久就在美國續弦。



廖承志是其母親的堂弟,所以陳香梅稱他為舅父。


小時候陳香梅見到廖承志的時候,他正當壯年。因為他行蹤不定,忽隱忽現,所以在陳香梅姐妹的幼小的心靈中,舅父是一個神秘的人。其母親告訴女兒,舅父在打遊擊。他十分健談,但絕對不談其工作,只是天南地北說些無關緊要的事情,尤其喜歡和小孩胡鬧。


鄧小平接見陳香梅


1980年,陳香梅帶著美國總統裡根的親筆信訪問北京,下榻北京釣魚臺國賓館,除夕夜,鄧小平和廖承志陪她吃年夜飯,一邊吃一邊講笑話。陳香梅如同天真的少女般地模仿鄧小平講四川話,「你可曉得,你的舅舅是『妻管嚴』來子……」模仿得惟妙惟肖。


廖承志


1983年6月,廖承志逝世時,她曾親往我駐美使館,籤字弔唁。後來回國時又到廖承志家裡祭奠。



陳香梅心懷感恩地說:「我一生小有成就,要感謝小學、中學和大學的老師和教授。這些師長對我的影響可說用之不盡,刻骨銘心。我能在40年中出版45本中英文書籍,而且有10多本是暢銷書,首先要歸功於李潔吾老師。」


陳香梅在北京的孔德小學(今北京六十七中)讀的小學,一年級的老師是李潔吾。李老師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有很好的國文根基,教育學生有方,而且對學生關愛有加。他在一年級就訓練學生多讀多寫。他要學生先從寫日記開始,開始寫時只說天氣情況,但到了三年級就要寫讀後感。李老師要學生每天寫小楷,每月至少要有一篇課外讀物的讀後記。


李老師終年穿著陰丹士林布的深藍色長褂,戴著眼鏡,在陳香梅幼小的心目中,他是一位值得人尊敬的老師。


寒暑假學校不上課了,他鼓勵學生和他通信。陳香梅和他通信多年,直到抗戰初期北平發生戰亂,他們才失去聯繫。


陳香梅於1936年逃難到了香港,從此年到1942年,陳在香港讀中學,李老師還在孔德小學任教。兩人時常通信,一起談詩論文。他的書法很工整,而且每封信都有兩三頁,陳香梅可謂是其得意門生。


1941年香港淪陷後,陳香梅和李老師失去了聯繫。


1980年冬,陳香梅以美國裡根總統特使的身份,被派往中國和鄧小平、廖承志見面。


這是陳香梅離開大陸30年後,第一次以貴賓身份回到祖國,而且是回到其出生地。她被安排住在國賓館所在的釣魚臺。


一天,服務員說孔德小學的師生歡迎陳香梅回母校參觀。到了校門口,她竟然在校門口看到了分別40多年的李潔吾老師。因為要給她一個驚喜,所以孔德學校未事先告訴她。陳香梅和老師緊緊握手,激動得說不出話來。


從此,師生兩人又開始通信了,直到1990年李潔吾逝世為止。



1941年夏天,剛高中畢業、已經考上嶺南大學中文系的陳香梅,和女同學哥哥的好友伍耀偉相識,而且彼此一見鍾情。


伍耀偉,生於1915年,比陳香梅大10歲,從唐山交通大學(今西南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工程師。他既瀟灑又富有,父親是香港著名的中藥店、珠寶店的老闆。


第一次見面的當天,伍耀偉便單獨邀請陳香梅星期天去聽音樂會,陳香梅欣然答應。之後,二人成為戀人。香港淪陷後,伍耀偉帶領陳香梅來到桂林,他去了重慶工作,陳香梅在桂林嶺南大學中文系求學。伍要陳香梅和他一起去重慶,但陳香梅有幾個未成年的妹妹要照顧,她們已經無法承受顛簸流離之苦了,她離不開妹妹們。


兩人分手,各奔前程。分手的時候到了,別意離情充滿他們的心間,但湧到嘴邊只是悽然一句:「不要忘了我,常來信!」


此後,陳香梅與伍耀偉通了很長一段時間信,終因兵荒馬亂失去了聯繫,彼此的浪漫史也宣告結束了。



陳納德與陳香梅


當他們再見面時,已經是在抗日戰爭勝利後的上海了。那時,陳香梅已經是陳納德夫人。他們的房子需要裝修,找了一家建築公司。有道是無巧不成書,建築公司的代表上門了,陳香梅打開門,站在她面前的竟是久違了的伍耀偉。當時他已經成家。初戀情人重逢,十分感慨,一言難盡。兩人默默無言地對視了幾分鐘後,他說:「我感到很遺憾。」她答道:「我也感到很遺憾。」戰爭就這樣改變了人們的命運。



1944年,陳香梅加入中央通訊社昆明分社,成為中央社的第一位女記者。憑著她熟練的英語和良好的素質,1945年8月上旬,她被派往採訪陳納德,兩人由此認識。


陳納德


抗戰勝利後,陳香梅回到上海,在一次採訪中認識了聶光坻。他是中央信託局的高管,40多歲,離異,有子女,但英俊瀟灑。


聶光坻對21歲的陳香梅一見鍾情,此後窮追不捨。追求的辦法就是帶她去玩。幾乎每天下午,聶光坻都會到其單位接她下班。帶她去吃晚飯,飯後,或是看電影,或是跳舞,或是去看話劇,或是去聽音樂會。這段時間是她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聶給她帶來的快樂甚至超過了初戀情人伍耀偉。


然而,陳香梅最終未和聶光坻走在一起,因為他提出結婚,而陳香梅還未想好,她對聶有好感和感情,但還未到結婚這一步,婚約的提出讓事情複雜化了,而且出現了一個更理想的男人——陳納德。


1946年,陳納德與陳香梅重逢於上海,並且加大了對她的進攻。陳納德出生於1893年,和陳香梅母親同齡,比她大32歲,而且陳納德是新教徒,而她是天主教徒。為此,她糾結了一段時間,但最後接受了陳的求婚。


陳納德與陳香梅


1947年12月21日,22歲的陳香梅嫁給了54歲的陳納德,二人在上海虹橋美華村5號的寓所舉行了婚禮,在中美引起轟動。


聶光坻儘管是中國金融界的高管,但與抗戰英雄、美國三星中將、擁有一家航空公司的陳納德相比,卻稍遜一籌。所以。陳香梅最終選擇了陳納德。事實上,陳香梅後來承認,如果陳納德沒有回到上海與她重逢,她可能就與聶光坻結婚了。


作者: 賴晨

編輯:陳曉燕 李臣


文史e家原創內容

如需轉載,

請聯絡我們獲取版權

相關焦點

  • 陳香梅周年祭
    2016年初夏,我去華府著名的水門大廈拜見並恭賀陳香梅91歲華誕。她說,上海是她最喜歡感情最深的城市。1947年,決定她人生命運的跨國跨年齡的婚禮就是在上海隆重舉行的。她的許多親友都生活在上海,特別是對她影響頗大並寵愛有加的外祖父家,就住在靜安寺附近。
  • 陳香梅與將軍的忘年戀:夫死後她陪伴過8位總統,只深愛一個英雄
    陳香梅興奮的告訴她自己已被調到了上海分社,兩人的手再也沒分開過,一直牽著到了上海南京路上的國際飯店。陳納德貼心的為陳香梅點了她喜歡的粵菜,隨後陳納德的雙眼久久的深情凝望著陳香梅說道:安娜,我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告訴你,而且我想你也一定知道,我愛你,我要你嫁給我!
  • 陳香梅:當過8位美國總統的顧問,「我的一生沒白活」
    陳家祖輩都是顯赫人物,祖父曾中清朝秀才,後棄文從商,積攢下了殷實的家底,陳香梅的父親因此而得到了留學英國的機會,並順利拿到了牛津大學法學博士的學位。其母也非凡俗女子,精通六國語言,且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陳香梅與眾姐妹正是在這樣嚴格清正、中西合璧的家風下逐漸長大,雖然父母都是受過西式教育的人才,陳香梅卻實實在在受中國教育成才,直至隨夫遠赴美國後才開始苦學英文。
  • 一等女人陳香梅:以靠自己的努力,而創造自己的天空為傲
    那段流亡的日子簡直是陳香梅的噩夢。整日除了豆類幾乎沒有東西可充飢的,以至於她發出這樣的感嘆:「這輩子,再也不想吃一口豆類了!」途中,陳香梅不幸還感染痢疾,日夜受到病痛的折磨。所幸憑著幾帖中藥和頑強的求生意志,她活了下來。很多年以後,兩岸三地,各黨派的人都說陳香梅女士是一個堅強、寬容、平和的人。
  • 陳香梅:丈夫是「飛虎將軍」,被8位美國總統重用,希望中國強大
    陳香梅便是人如其名,她無論何時,總是以堅強的姿態出現在人們眼前。她曾為丈夫守寡60年,也曾被八位美國總統重用。而她唯一的心願,是希望中國變得強大。飛虎將軍的遺孀陳香梅出生於上個世紀,是廣東佛山人。陳香梅出生於一個書香世家,她的爺爺是清朝的秀才,他的父親曾在英國留學,後來成為了一名外交官,她的母親更是能夠說六門外語。
  • 陳香梅:當過8位美國總統的顧問,嫁給了比父親還老的飛虎隊將軍
    一直以來,提到陳香梅,人們總會在她的名字前加一個前綴——飛虎隊將軍陳納德的遺孀。 可事實上,作為第一位進入白宮工作的華人,陳香梅先後與8位美國總統關係極好,還曾作為裡根的親善大使到訪中國。就連鄧小平都曾說:「美國有一百位參議員,但只有一個陳香梅!」
  • 陳香梅,全世界只有一個
    陳香梅是誰?前美國飛虎隊將軍陳納德(Claire L. Chennault)的遺孀,曾受甘迺迪賞識進入白宮,先後擔任8位美國總統的政策顧問。是極少數擔任政黨要職的亞裔美國人。從1981年以裡根總統特使身份訪華開始,陳香梅的腳步就未停止過,終身致力於中美兩國各方面關係的發展。 在官方,早在1979年中美建交時,就已經有了她的身影。1981年訪華期間,鄧小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為其舉行歡迎宴會,並用「全世界只有一個」,風趣幽默地盛讚陳香梅。《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主要報紙都在頭版刊登了鄧小平和陳香梅握手的照片。
  • 全世界只有一個陳香梅!真正傳奇的中國女兒!
    她是在白宮工作的華裔第一人,1972年,被選為全美70位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從甘迺迪到柯林頓,先後8位總統都對她委以重任。鄧小平曾自豪地說:「全世界只有一個陳香梅!」3月30日著名僑領、飛虎隊將軍陳納德遺孀陳香梅在位於美國華盛頓的家中逝世,享年94歲。回顧她的傳奇一生,不禁讓我們對她肅然起敬。
  • 陳香梅逝世
    昨日,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耿爽表示:「陳香梅女士長期以來為促進中美兩國人民友誼和交流合作做出了重要貢獻。中方對陳香梅女士不幸逝世深表哀悼,向陳香梅女士家人表示誠摯慰問。」    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陳香梅資料與研究中心主任陳紅民昨日接受南都記者採訪時表示,陳香梅的一生極富傳奇色彩,「她是一位傑出的社會活動家,女中豪傑」。
  • 陳香梅數字館開幕
    6月23日晚10:00,華盛頓時間上午10:00,浙江大學通過視頻連線,遙祝遠在大洋彼岸的陳香梅女士90壽辰,並將現場開幕的陳香梅數字館作為生日賀禮,送給陳香梅女士。在華盛頓會場,陳香梅女士一身紅衣、精神矍鑠,微笑聆聽著這頭傳遞過去的真摯祝福,並對此表示感謝。
  • 馬上評|陳香梅,全世界只有一個
    陳香梅是誰?前美國飛虎隊將軍陳納德(Claire L. Chennault)的遺孀,曾受甘迺迪賞識進入白宮,先後擔任8位美國總統的政策顧問。是極少數擔任政黨要職的亞裔美國人。陳香梅的一生,與風雲變幻的二十世紀歷史密切相融。她是中美關係幾十年風風雨雨的見證,更是兩國友好和文化交流的象徵。
  • 人物故事:陳香梅
    來源:時局看熱點她是一個如梅般的女人,既有梅的香氣也有梅的傲骨,她出身名門世家,19歲就成為中央社的第一位戰地女記者;她有著一段大膽的異國忘年戀,她是走上美國政壇的第一位中國女性,她是全美七十位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 一等女人陳香梅的五大愛好
    同理,看到陳香梅的名字,大家或許對於她是怎樣一個女子並不怎麼了解,卻不會不曉得她與二戰英雄、飛虎將軍陳納德的傳奇愛情故事。很多人都是因為這一點,記住的陳香梅這個名字。然而,陳香梅所書寫的傳奇,遠遠不止風花雪月。在《要做一等女人》中,她曾這樣寫道:「現代女性還必須要能適合時代的要求,對時代有所貢獻,為社會、為國家服務。
  • [華人世界]世紀傳奇 陳香梅(三)
    事實上,從甘迺迪到柯林頓,先後有八位美國總統都對她委以重任,那麼,她為什麼能贏得這麼多總統的重視呢? 進入[華人世界]>>     CCTV.com消息(華人世界):        主持人:歡迎收看華人世界。
  • 94歲陳香梅逝世丨鄧小平曾說:全世界就只有一個陳香梅
    起身,查見郵報官網寫訃聞欄的作者在此消息中還寫到,陳香梅女兒表示母親最近中風有併發症。隨後,陸續見消息連傳,中國僑網一篇報導稱陳香梅女兒表示,母親過世,非常難過,正積極籌辦後事。昨夜今晨至發稿前,記者幾次撥打當年曾三次越洋採訪陳香梅的辦公電話及傳真號碼,一直無人接聽。
  • 嫁給美國中將,進入白宮輔佐8任總統,陳香梅:中國永遠是我的根
    有一位出自北京的華人女性在美國政壇大放異彩,一生輔佐過8位總統卻仍不忘中國心。第一位進入白宮工作的華人女性、第一位任職美國航空公司的女副總裁、第一個以亞裔面孔進入美國大銀行的董事、她就是美國七十位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陳香梅。家學淵源 書香門第陳香梅——世界著名華人領袖,出生於1925年的北京。
  • 陳香梅:女人中的女人,全世界只有一個她!
    ,曾被美國8位總統委以重任;她是美國各界了解中國的一扇窗,是中美破冰外交家;她是中國幾任領導人的座上賓,鄧小平誇她「全世界也只有一個她」。那年陳香梅才19歲,而陳納德已經51歲了。當時,陳香梅被派去出席記者招待會,但青澀而緊張的陳香梅,在記者招待會上並沒有機會向陳納德提出問題。就在她轉身將要離開會場的時候,陳納德卻主動叫住她,寒暄了起來。原來陳香梅的姐姐陳靜宜,正在十四航空隊當飛行護理,而她們的父親陳應榮時任中國駐美外交官,與陳納德將軍是故交,飛虎隊員到中國的籤證也都是他協助辦理的。
  • 奇女子陳香梅「輔佐」了8位美國總統,為祖國捐款超3000多萬
    ——科林伍德(英)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707,閱讀約2分鐘陳香梅是北京人。他1925年出生在一個外交官家庭。他的父親是牛津博士,母親精通六種語言。1935年,她隨父母移居香港。1941年,她來到廣東求學。畢業後,她成為一名記者,採訪了很多人。飛虎隊隊長陳納德就是其中之一。兩人早在1941年就見過面,1944年再次見面。
  • 陳香梅追憶鄧小平
    美籍華人陳香梅女士1980年底作為美國當選總統裡根的特使訪問北京,拜會了中國領導人鄧小平。已年近八旬的陳香梅女士對當時的會見情景仍然記憶猶新。她說,鄧小平是她最尊敬的中國領導人之一,在她後來和鄧小平的幾次會面中,鄧小平的遠見卓識和對中國社會發展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更令她由衷地敬佩,同時鄧小平的幽默風趣也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人物 | 全世界只有一個陳香梅!真正傳奇的中國女兒!
    她是在白宮工作的華裔第一人,1972年,被選為全美70位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從甘迺迪到柯林頓,先後8位總統都對她委以重任。鄧小平曾自豪地說:「全世界只有一個陳香梅!」3月30日著名僑領、飛虎隊將軍陳納德遺孀陳香梅在位於美國華盛頓的家中逝世,享年94歲。回顧她的傳奇一生,不禁讓我們對她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