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全世界只有一個陳香梅!真正傳奇的中國女兒!

2021-01-14 中國國家歷史


全文共4479字 | 閱讀需要9分鐘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作家文摘

(ID:zuojiawenzhai)


她出生於書香門第,是國民黨中央通訊社的第一位女記者,在上海灘名噪一時。她是在白宮工作的華裔第一人,1972年,被選為全美70位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從甘迺迪到柯林頓,先後8位總統都對她委以重任。鄧小平曾自豪地說:「全世界只有一個陳香梅!」


3月30日著名僑領、飛虎隊將軍陳納德遺孀陳香梅在位於美國華盛頓的家中逝世,享年94歲。回顧她的傳奇一生,不禁讓我們對她肅然起敬。讓我們通過《作家文摘·合訂本》239期登載的這篇文章,一起緬懷這位曾經的傳奇。


陳香梅的畫像



1925年6月23日,陰曆端午節,陳香梅在北京協和醫院出生。


陳家祖籍福建,後遷徙至廣東南海。陳香梅的祖父陳慶雲年輕得志,才不過三十出頭,就做了中國招商局局長。後在廣州投資電車公司失敗,自殺身亡,年僅38歲。


陳香梅的外祖父廖鳳舒是革命家廖仲愷的胞兄,廣東惠陽人。民國時期,他先後在北京政府和南京政府任職,是一位精明強幹的外交官,出任過古巴公使和日本大使。


早年,廖鳳舒與陳慶雲結為莫逆之交,兩家指腹為婚。其後天從人願,遂結為秦晉之好。


陳香梅的父親陳應榮是英國牛津大學法學博士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算得上是讀書種子;母親廖香詞從小深受西洋文化的薰陶,曾赴法國、義大利學習音樂和繪畫。


陳香梅的外祖父廖鳳舒


廖香詞知書達理,心地善良,生下六個女兒,廖鳳舒將她們依次命名為:香菊(後改名靜宜)、香梅、香蓮、香蘭、香竹、香桃。


年少喪母,正趕上抗戰初期,在父親首肯下,六姊妹進了香港的聖保祿女中。1941年12月8日凌晨,日軍機群轟炸香港啟德機場,全島陷入極度恐慌之中。


1942年4月,陳家六姊妹拿到了離港證,離開血氣氤氳的孤島。1942年6月初,六姊妹從香港乘船到澳門,後到了桂林,總算獲得喘息之機,美國十四航空隊司令陳納德受好友陳應榮之託,派兩名副官將六姊妹接往昆明。


年輕時候的陳香梅


飛虎將軍陳納德與陳香梅的父親陳應榮在美國相識,成為朋友,香港淪陷後,六姐妹去了昆明,陳應榮便請求陳納德就近照顧六朵金花。巧的是,陳香梅破天荒地進了中央通訊社,與陳納德接觸頻繁,便造就了一段驚世良緣。


在47歲之前,飛虎將軍陳納德到處流轉,一事無成。1937年,受中華民國航空委員會秘書長宋美齡之邀,陳納德到中國訓練空軍飛行員。


陳納德的性格堅忍不拔,軍事指揮才能出眾,在他的領導下,「飛虎隊」駕駛著美制戰鬥機,屢戰屢捷,創造了以少勝多的空戰神話。陳香梅由敬生慕,由慕生悅,由悅生愛,遵循的是美人愛英雄的標準路徑。


陳納德與陳香梅


他是她心中的太陽,橫亙在他們中間的三十五度春秋又算得了什麼?然而,要讓外祖父母欣然接納飛虎將軍——一位五十多歲、臉皮比樹皮還要粗糙的外國人——做外孫女婿,可不容易。


陳香梅絞盡腦汁,想出一條妙計,叫陳納德陪外公外婆玩橋牌,送花,輸籌,談天說地,陪外公喝上兩杯,鐵打的羅漢善解人意,巧結歡心,真是難能可貴。


1940年代,中國人普遍不贊成異族通婚,何況是中國少女嫁給美國老頭。即使是長期受西方文明影響的陳應榮,聽說老朋友陳納德要尊他為嶽父,也感到吃不消。


陳香梅自然也希望自己的婚姻大事能夠得到父親的祝福,但父女之間根本談不攏,最終還是飛虎將軍親自出面,疏通了她繼母貝茜的關卡,事情才柳暗花明。


婚前還有一事,陳納德請求準新娘與他一同赴南京覲見蔣先生和蔣夫人。陳香梅有點不高興,退堂鼓敲得咚咚響,但考慮到陳納德還要在中國做事,只好勉為其難。她與宋美齡的初次見面是愉快的。


宋美齡與陳香梅


1947年12月21日,在美國將軍陳納德的私寓,23歲的中國新娘披上了雪白嫁衣,58歲的新郎身穿美國空軍中將軍服,在1000朵白菊花的花架下,彼此許願終生相守。婚前,蔣介石和宋美齡祝福了這對新人,大喜之期又派外交部次長葉公超專程從南京到上海致賀,給足了面子。


陳納德一直支持國民黨政府,終其一生竭心盡力,尤其是在內戰時期,連美國政府都已拋棄了朽木不可雕的國民黨政府,陳納德的民航空運公司仍一如既往地為其輸血輸氧,因此深得蔣介石的信賴和感激。


1948年,美國特使馬歇爾三次來華調停,均告失敗,國共和談破裂,內戰繼續升級,隨著蔣家軍隊兵敗如山倒,陳納德的民航事業也像一塊巨冰迅速融化。


好在兩個女兒的相繼出生給了他莫大的安慰,他還笑稱自己會像陳香梅的父親那樣擁有六朵金花。宋美齡主動提出做這兩個女孩的教母,經常贈送禮物和玩具。



二戰後,英勇仗義的飛虎將軍陳納德聲名大噪。1949年遷居臺北後,陳香梅如魚得水,做了「午飯糰」(臺北名流聚餐會)的核心會員,「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她不僅從那些著名教授、著名報人、著名藝術家、著名政要身上受益良多,而且充分鍛鍊和展示了自己的社交才能。


1958年,身患肺癌的陳納德病重不起,宋美齡專程飛赴美利堅探望,10天後,陳納德去世,宋美齡參加了葬禮。


陳納德去世之後,陳香梅決定向美國首都華盛頓進軍。


飛虎將軍生前一直是南方保守派民主黨員,他去世後的第二年(1959年),陳香梅加入共和黨陣營。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美國尚未根除種族歧視,陳香梅深受困擾,連本該屬於她的車位也被他人(白人)得去,她感到既窩火又無奈。


好在陳香梅才能出眾,共和黨和民主黨都想將她羅致旗下。於是陳香梅提出一個先決條件,誰能夠把車位給她拿回來,她就加入哪個黨。


共和黨辦事效率更勝一籌,幫她搶回了車位,她就信守諾言,宣誓加入了共和黨。


1959年美國總統大選,陳香梅替共和黨搖旗吶喊,雖然尼克森與洛克菲勒最終落敗,但她在美國政界的處子秀卻相當成功。


其後,華盛頓教堂大道4201號屋頂公寓,陳香梅的住所,成為了共和黨高階層人士經常聚會的地方,都喜歡到她那兒喝咖啡,飲酒,討論政策和方略。



1967年,尼克森再度出馬,任命陳香梅為全國婦女支持尼克森競選委員會主席。前總統艾森豪的夫人為榮譽主席。然而,尼克森登上寶座後,在亞洲事務上撇開她,轉而信任亨利·基辛格博士。


一個人遊戲政壇,做超級票友,最重要的仍是把握好若即若離的分寸感,陳香梅秉持的「參政不入閣」的個人原則就很好地體現了她的覺悟。


尼克森曾問過陳香梅願不願意出任美國駐馬來西亞、新加坡或泰國的大使;福特曾請陳香梅入閣出任財政局長,專管發行美國公債和籤訂新鈔票;不管是不是令人垂涎三尺的香餑餑,她都婉言謝絕,出任的多半是閒職。


從甘迺迪到詹森、尼克森、福特、卡特、裡根、布希和柯林頓,每位總統都有一份有職無薪的工作派給她,這是一份難得的榮譽。


尼克森訪華前與陳香梅的合影


1980年底,闊別中國大陸32年後,陳香梅乘風歸來。


作為裡根總統的親善特使,她接受鄧小平邀請,前往北京訪問,她與鄧小平親切握手的照片立刻成為中、美兩國各大報章的頭條新聞。鄧小平的堅毅、沉著、詼諧和機智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外,她再次見到舅舅廖承志,暢述親人之間的別情,也是快事一樁。


1981年元旦,鄧小平在釣魚臺國賓館設宴款待美國代表團,特意安排陳香梅坐在美方首席位置,參議員泰德·史蒂文斯坐在美方次席位置。他幽默地解釋道:「美國有一百來個參議員,而陳香梅嘛,不要說美國,就是全世界也只有一個。」


1980年鄧小平會見陳香梅


陳香梅此次中國之行另有收穫。宋慶齡自料不久於人世,希望美齡來中國見上最後一面,若無可能,則希望美齡把中山先生的私人文件交還給她。


宋慶齡在病榻上口述,由廖承志代筆,宋本人籤名,給暌違30多年的宋美齡寫了這樣一封信,託陳香梅轉交。書信沒有封口,內容並不保密。


但宋美齡最終沒有回信,只對陳香梅說了一句話:「告訴慶齡,信收到了。」這對青史留名的姐妹,既被大洋隔開,又被政治隔絕,至死也未能見上最後一面。陳香梅對此愛莫能助。


早在1975年蔣介石去世時,美國6名專使去臺北弔唁,陳香梅是核心成員,為了隆重起見,她親自出馬,說服了美國副總統洛克菲勒出任團長。這件事令宋美齡心生感激。



陳香梅為兩岸關係解凍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1989年初,她在臺灣組團赴大陸訪問,開風氣之先。


陳香梅是全球著名的華僑領袖和社會活動家,被譽為「中美民間大使」。除了文化交流,還設立教育基金會,資助貧困學生。


「人不可有驕氣,也不可有暮氣」,這句話由陳香梅來說,絕對令人信服。


掃碼加小編微信,即刻邀您入群哦


相關焦點

  • 全世界只有一個陳香梅!真正傳奇的中國女兒!
    她是在白宮工作的華裔第一人,1972年,被選為全美70位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從甘迺迪到柯林頓,先後8位總統都對她委以重任。鄧小平曾自豪地說:「全世界只有一個陳香梅!」3月30日著名僑領、飛虎隊將軍陳納德遺孀陳香梅在位於美國華盛頓的家中逝世,享年94歲。回顧她的傳奇一生,不禁讓我們對她肅然起敬。
  • 陳香梅,全世界只有一個
    陳香梅所經歷過的那些戰亂和分離的歲月,終會離我們日趨遙遠,但她的名字和那些傳奇的故事,會永遠被歷史銘記。
  • 馬上評|陳香梅,全世界只有一個
    據澎湃新聞報導,一代傳奇陳香梅女士,於3月30日在家中逝世,享年94歲。陳香梅是誰?前美國飛虎隊將軍陳納德(Claire L. Chennault)的遺孀,曾受甘迺迪賞識進入白宮,先後擔任8位美國總統的政策顧問。是極少數擔任政黨要職的亞裔美國人。
  • 陳香梅:女人中的女人,全世界只有一個她!
    她是一個如梅花般的女人,既有梅花的香氣也有梅花的傲骨;她是抗日烽火中的戰地記者,見證了一代飛虎傳奇;她是走上美國政壇的第一位華裔女性,被譽為「傳奇鋼鐵蝴蝶」;她是全美70位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曾被美國8位總統委以重任;她是美國各界了解中國的一扇窗,是中美破冰外交家;她是中國幾任領導人的座上賓,鄧小平誇她「全世界也只有一個她」。
  • 94歲陳香梅逝世丨鄧小平曾說:全世界就只有一個陳香梅
    起身,查見郵報官網寫訃聞欄的作者在此消息中還寫到,陳香梅女兒表示母親最近中風有併發症。隨後,陸續見消息連傳,中國僑網一篇報導稱陳香梅女兒表示,母親過世,非常難過,正積極籌辦後事。昨夜今晨至發稿前,記者幾次撥打當年曾三次越洋採訪陳香梅的辦公電話及傳真號碼,一直無人接聽。
  • 人物故事:陳香梅
    >19歲就成為中央社的第一位戰地女記者;她有著一段大膽的異國忘年戀,她是走上美國政壇的第一位中國女性,她是全美七十位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美國八位總統都對她委以重任,她促進了臺灣和大陸的兩岸合作,她是中國幾任領導人的座上賓,鄧小平誇她:全世界也只有一個她。
  • 飛虎隊將軍陳納德遺孀陳香梅女士病逝 鄧小平曾贊她「全世界只有一...
    1925年6月23日生於北京的陳香梅畢業於香港嶺南大學,1944年加入中央社。因為英文出色,陳香梅被派去採訪當時正率領美國「飛虎隊」幫助中國抗戰的陳納德將軍,兩人一見鍾情。1947年22歲的陳香梅與54歲的陳納德結婚,婚後育有兩個女兒陳美華和陳美麗。兩人之間的愛情故事後來一直被廣為傳揚。
  • 一等女人陳香梅的五大愛好
    同理,看到陳香梅的名字,大家或許對於她是怎樣一個女子並不怎麼了解,卻不會不曉得她與二戰英雄、飛虎將軍陳納德的傳奇愛情故事。很多人都是因為這一點,記住的陳香梅這個名字。然而,陳香梅所書寫的傳奇,遠遠不止風花雪月。在《要做一等女人》中,她曾這樣寫道:「現代女性還必須要能適合時代的要求,對時代有所貢獻,為社會、為國家服務。
  • 陳香梅逝世
    據外媒4月3日報導,美籍華人、飛虎隊將軍陳納德遺孀陳香梅於3月30日在美國華盛頓家中過世,享年94歲。其女兒陳美麗說,母親前不久中風導致併發症。    陳香梅祖籍廣東南海,生於北京。過去幾十年間,她活躍於美國政界和外交界,致力於促進中美友好。鄧小平曾贊「世界只有一個陳香梅」。
  • 陳香梅:當過8位美國總統的顧問,「我的一生沒白活」
    在中美建交的一系列大事記中,也隨處可見她奔走的身影,陳香梅因此而享有「中美民間大使」的稱號,鄧老曾盛讚「全世界只有一個陳香梅」,2015年她被授予了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章,充分肯定了陳香梅對於國家形象與外交的助益。2018年3月30日,這位可敬的女性因中風併發症而在華盛頓的家中溘然辭世,享年94歲,屬於她的時代雖已過去,她所留下的故事卻歷久彌新。
  • 一等女人陳香梅:以靠自己的努力,而創造自己的天空為傲
    她,就是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主人公——「陳香梅」。鄧小平曾說:「陳香梅坐第一,參議員史蒂文斯先生坐第二,因為參議員在美國有100來個,而陳香梅嘛,不要說美國,就是全世界也只有一個。」陳香梅曾在《要做一等女人》中,這樣寫道:「現代女性還必須要能適合時代的要求,對時代有所貢獻,為社會、為國家服務。
  • 旅美導演拍電影憶陳香梅 致敬傳奇緬懷中美二戰友誼
    旅美導演拍電影憶陳香梅 致敬傳奇緬懷中美二戰友誼
  • 陳香梅與將軍的忘年戀:夫死後她陪伴過8位總統,只深愛一個英雄
    1947年陳納德與夫人陳香梅的婚禮在上海簡單而隆重的舉行。他們一個是極為轟動的美國將軍,一位是中國女記者,一段相差32歲的的忘年之戀,受到了世界性的關注。受祖父輩影響,陳香梅從小喜愛文學,英語極好,這也為她後來在華盛頓立足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陳香梅的父親陳應榮,一連生了6個可愛的女兒,也不見一個男丁,而她排行老二。1937年七七事變後她隨全家流亡香港,但依然過著遭飛機狂轟濫炸的日子,那時她的父親遠赴美國任職,母親去世後她就和幾個姐妹隨著流亡隊伍,行走千裡來到了昆明。
  • 陳香梅周年祭
    日前,上海歷史博物館開館一周年慶典會上,我代表陳香梅女兒陳美麗教授將傑出華裔陳香梅生前穿過的一件紅色鑲嵌珠寶傳統經典旗袍和飛虎隊的軍人魂匕首,一同捐贈給上海歷史博物館珍藏並永久展出,滬上各界人士參加並見證這一時刻。
  • 陳香梅憶溝通兩岸民間交往秘辛 以一個中國人為傲
    盧溝橋事變後,母親廖香詞帶著6個女兒避難香港。慈母病逝,陳香梅年僅15歲,稚嫩肩頭挑起生活重擔。香港淪陷,又隨嶺南大學輾轉遷移大後方,長途跋涉3000裡,飽嘗戰火離亂之苦。  國難當頭,陳香梅違抗父命,拒遷美國,在昆明當了一名戰地記者,邂逅援華抗戰的美國「飛虎將軍」陳納德,與他相戀、結婚,不過短短10個寒暑。臺北是婚後小窩,將軍謝世後,何處是她的家?
  • 陳香梅:丈夫是「飛虎將軍」,被8位美國總統重用,希望中國強大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陳香梅和陳納德在相處中對彼此越來越了解,慢慢地,他們便走到一起,不久之後,他們二人便結婚了。沒過幾年,陳香梅便跟隨著陳納德到了美國居住。和陳納德在一起的那段時間,是陳香梅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陳香梅還和陳納德有兩個女兒,一個名叫陳美華,一個名叫陳美麗。
  • 陳香梅的幾位重要親友
    陳香梅女士2018年3月30日,一代傳奇女性陳香梅不幸逝世。這不僅讓人想起其生命中的幾位重要人物——他們有的是其至親,有的是其初戀情人,有的給她帶來最快樂的時光。陳香梅父母共生下六個女兒,作為外祖父的廖鳳舒給她們分別取名為:香菊、香梅、香萍、香蘭、香竹、香桃。外祖母是華僑,陳香梅童年時跟著她居住於北京,抗戰勝利後,又在上海同外祖母居住,所以彼此感情很深。廖鳳舒很有骨氣。抗戰時期,已經退休的他避居上海。
  • 逝者/多重身份的陳香梅,人生波瀾壯闊不止「一千個春天」
    陳香梅與陳納德的姻緣,正是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下展開的。在昆明,當年輕的女記者陳香梅遇見和自己父親同年出生的陳納德,她看到的不但是一位採訪對象、一位大英雄,更是一位理想人物的化身。而對於已經年過50的美國老兵陳納德來說,這位英文名字叫作「安娜」的中國女記者則充滿迷人的東方氣息與青春活力。兩人初見甚歡,之後更日久生情。
  • 逝者|多重身份的陳香梅,人生波瀾壯闊不止「一千個春天」
    陳香梅與陳納德的姻緣,正是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下展開的。在昆明,當年輕的女記者陳香梅遇見和自己父親同年出生的陳納德,她看到的不但是一位採訪對象、一位大英雄,更是一位理想人物的化身。而對於已經年過50的美國老兵陳納德來說,這位英文名字叫作「安娜」的中國女記者則充滿迷人的東方氣息與青春活力。兩人初見甚歡,之後更日久生情。
  • 陳香梅追憶鄧小平
    美籍華人陳香梅女士1980年底作為美國當選總統裡根的特使訪問北京,拜會了中國領導人鄧小平。已年近八旬的陳香梅女士對當時的會見情景仍然記憶猶新。她說,鄧小平是她最尊敬的中國領導人之一,在她後來和鄧小平的幾次會面中,鄧小平的遠見卓識和對中國社會發展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更令她由衷地敬佩,同時鄧小平的幽默風趣也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