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是南京最美的時候,秋天的落葉五彩斑斕,一陣秋風吹過,像蝴蝶一般翩翩起舞,在空中不斷地盤旋,又慢慢地降落到了地面。南京絢麗奪目的秋色,不僅讓人眼花繚亂,樹木隨風搖擺,發出沙沙作響的旋律,也同樣令人陶醉。南京滿目秋色讓沒去過的人無比憧憬,而領略過人卻又意猶未盡,或許這就是南京的魅力。
此刻南京最美的不過是那條「梧桐大道」,十米多寬的馬路上,被兩邊一字排開的梧桐樹枝完全覆蓋,抬起頭映入眼帘的並不是蔚藍的天空,而是那密密麻麻的梧桐樹葉,不管是開車還是走路,那沁人心脾涼意,都在無時無刻包裹著人們。而這美麗的背後,還蘊含了一個無比浪漫的傳說。
南京的「最美項鍊」想必也是人盡皆知,而著所指的其實就是紫金山的美齡宮。紫金山是江南的四大名山之一,素有「金陵毓秀」的美譽,秋季的紫金山更是為我們詮釋了什麼叫做「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美齡宮就藏在樹林的深處,被兩側種滿的法國梧桐樹緊緊環繞,此刻金黃色的梧桐樹額外顯眼,高空的俯視下,一條美麗的寶石項鍊映入眼帘,而美齡宮也正是那顆璀璨奪目的寶石。
傳言,美齡宮是當時蔣介石送給愛妻宋美齡的禮物,因為宋美齡特別喜愛法國梧桐,愛妻如命的蔣介石便從法國引進了兩萬多顆法國梧桐樹,以寶石項鍊為原型種植,來送給自己心愛的人,對此不少人感嘆道:蔣介石愛江山更愛美人。雖然這個故事頗為浪漫,但其實這也只是一個美麗的誤會,事實卻並非如此。
美齡宮真正的名字其實是叫做「國民政府主席官邸」,在1934年正式竣工,原先是作為國民政府主席的寓所,隨後又改成中山陵的謁陵的高官休息室。在1946年國民政府遷回南京之後,這裡才成為了蔣介石的官邸,蔣介石與宋美齡經常會在這裡休息、禮拜,因此才會被稱為是「美齡宮」,並且蔣介石還在美齡宮接待過多次外國賓客。
現在南京所種植的梧桐樹以美國梧桐、法國梧桐,還有英國梧桐為主,但嚴格來說這三種樹並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梧桐樹,而應該稱作「懸鈴木」。此外法國梧桐和法國也扯不上任何的關係,而之所以會被稱為是「法國梧桐」,是因為原先這種樹是種植在上海的法租界上的,這些樹的葉子又恰巧酷似梧桐,於是就有了後來的稱呼,它的原產地實際上是來自印度。
而蔣介石所引進的2萬顆法國梧桐,其實在是1928年,為了迎接孫中山先生的安奉大典而種植的,與蔣介石並沒有實質上的關係。南京真正進行大規模種植法國梧桐,其實是在解封之後,在當時整個南京種植的梧桐樹大約有10萬棵,而現在南京的法國梧桐,可能只有2%是在民國時期種的。
雖然諸多證據都證明了這一串「項鍊」,並非蔣介石為宋美齡而種,但在美齡宮的琉璃瓦屋頂上,雕刻了1000多個鳳凰雕塑,欄杆或是門柱上也刻有很多鳳凰的圖案,可以說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鳳宮」,處處彰顯著女性的特徵。樓陽臺上的34根漢白玉欄杆,正好與宋美齡的生日3月4日相符,孰不知這是純屬巧合,還是有心之舉。
如今人們來到美齡宮也只是為了欣賞它的美景,早已經對它的來歷和用途失去了興趣,將不再會去注重其中的真相,所幸就將這個美麗的誤會繼續將錯就錯,畢竟在這個故事的薰陶下,紫金山才突顯的更為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