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記者李曉夢 鍾洲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李輝
昨日,2018「荊楚楷模」年度人物發布儀式在湖北廣播電視臺舉行。全省9名個人、2個集體當選2018「荊楚楷模」年度人物。
2018「荊楚楷模」年度人物是在2018年96人(組)「荊楚楷模」月度人物的基礎上,經過提名推薦、網絡投票、綜合評審、公示等層層選拔而來。這些楷模均來自基層一線,行業、地域分布廣泛,覆蓋60後、70後、80後、90後等各個年齡層次,具有很強的代表性。
發布儀式以「光耀新時代」為主題,用紀實短片、現場採訪等多種形式,再現楷模們的真情故事,感人至深。「荊楚楷模」推薦評選工作自2014年啟動以來,推出了一大批具有先進性、時代性的楷模,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榜樣的力量深深植入荊楚大地。
2018「荊楚楷模」年度人物名單
一、個人(8人,按姓氏筆劃排列)
劉貴斌 生前系荊門市京山縣公安局交警大隊一中隊副中隊長
蘇柳英 鄂州市殘聯副調研員
李年邦 三峽蟻工生態環保志願者協會發起人
沈永祥 勁牌有限公司高級釀酒師
沈阿利 應城市中醫醫院麻醉科主任
胡洪煒 國網湖北檢修公司輸電檢修中心帶電二班班長
袁 輝 恩施州巴東縣清太坪鎮白沙坪小學支教老師
陶忠虎 潛江市水產局總工程師
二、集體(2個)
武漢兒童醫院「守護新生兒」醫療轉運團隊
湖北文理學院格桑花支教隊
三、特别致敬人物(1人)
黃 群 生前系中船重工集團760所副所長
披荊斬棘 奮鬥之光
勇攀高塔,踏破禁區,領舞世界前沿;創新技藝,敢為人先,終立行業之巔。高質量發展,全方位突破,他們在荊棘中淬鍊心性,他們用碩果回饋人間。
胡洪煒:工匠精神守燈火
十九年風吹日曬,十九年翻山越嶺,十九年寒冬酷暑。國網湖北檢修公司輸電檢修中心帶電二班班長胡洪煒,2000年退伍後,十九年如一日紮根基層,始終奮戰在湖北超特高壓輸電線路帶電檢修、搶險保電一線,用工匠精神守衛著祖國「電網心臟」的安全運行,被譽為「全球特高壓帶電作業第一人」。
沈永祥:技術創新釀新酒
創新,是為了更好地繼承傳統。勁牌有限公司高級釀酒師、中國白酒「158計劃」委員沈永祥,19年來帶領勁牌團隊研發固態法小麯酒釀造機械化、信息化等專利技術百餘項,顛覆千年釀酒傳統,將白酒釀造優秀率由過去的20%左右,提高到80%以上,實現產能7萬噸,產值突破20億元。
陶忠虎:蝦稻共作破瓶頸
潛江市水產局總工程師陶忠虎,長期堅守農村科技陣地,成功探索出蝦稻共作技術等4項實用性新技術,從根本上解決了稻田單一種植水稻的傳統習慣,為潛江市成功打造「中國小龍蝦之鄉」,推動潛江乃至全省以蝦-稻產業為核心的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步開展,發揮了關鍵的核心技術支撐作用。
心有大愛 情懷之光
時刻準備衝刺,與死神賽跑,生命火苗映照仁心大愛;接力傳續薪火,悉心栽培幼苗,在雪域高原播撒知識和希望的種子,終會迎來爛漫花開,心有情懷,無問西東。
武漢兒童醫院「守護新生兒」醫療轉運團隊:臨時爸媽護患兒
武漢兒童醫院新生兒內科8名醫生、42名技術護士,組成「守護新生兒」醫療轉運團隊。他們平時是溫箱旁的守護天使,一收到求救信號便化身轉運先鋒,以精湛的技術爭取生命機會。2年來,他們成功轉運救治近400名危重患兒,被稱為孩子們的「臨時爸爸媽媽」。
湖北文理學院格桑花支教隊:青春之花登高原
格桑花被藏族同胞視為幸福花。2014年,湖北文理學院組建格桑花大學生支教隊,首赴西藏山南市瓊結縣中學支教。5年來,共有7批31人次接力支教,當地中學中考成績由該地區第10名躍居第1名。這些90後大學生,在雪域高原書寫了一份漢藏情深的青春答卷。
袁輝:支教深山撒愛心
畢業於南京大學的袁輝,2012年到巴東縣清太坪鎮姜家灣小學支教。2014年,志願服務期滿的他,繼續支教至今。雖然條件艱苦,但袁輝用他的善良、自信、陽光,感染著大山裡的孩子們。在他看來,支教不是體驗生活,而是一份不能輕易停下的事業,他要儘自己的能力多為孩子們辦一些實事。
百折不撓 信念之光
扶殘濟困,善舉無悔,知心大姐熱忱相幫;同結同心,眾木成林,螞蟻搬家美容長江;一聲斷喝,捨己救人,警徽閃爍熠熠光芒;三代援非,賡續接力,醫者譜寫大愛無疆。信念至上,他們百折不撓,無憾於行。
蘇柳英:扶殘助殘揚風帆
三十八年來,鄂州市殘聯副調研員蘇柳英把殘疾人當成親人,為殘疾人排憂解難,扶殘助殘故事不勝枚舉。在蘇柳英看來,與其說是她幫助了殘疾人朋友,不如說她從殘疾人身上認識到自己生命的價值,感受到更多生活的樂趣。未來的日子裡,她要爭取為殘疾人事業做出更大貢獻。
劉貴斌:危難之時顯擔當
2018年4月30日晚,面對失控轎車,京山縣公安局交警大隊一中隊副中隊長劉貴斌奮力推開身邊的群眾,自己英勇犧牲。面對困難和危險,他總是挺身而出;面對人情和關係,他總是立場堅定;面對困難家庭,他總是慷慨解囊。劉貴斌的生命定格在50歲,他閃亮的形象也永遠定格在百姓心中。
李年邦:三峽蟻工扮江灘
在宜昌市濱江公園江灘上,總能看到這樣一個人:穿著運動鞋,戴著手套,在泥土裡翻撿垃圾,打包帶走。他是「三峽蟻工」志願者團隊發起人李年邦。2015年至今,本職是髮型師的李年邦,帶領志願者開展160多次撿拾江灘垃圾活動,參與市民近2萬人次,撿拾垃圾近700噸。
沈阿利:三代接力援非洲
沈阿利,應城市中醫醫院麻醉科主任。2015年,他醫療援助阿爾及利亞2年,參與3000多臺手術,無一起醫療事故。他的爺爺沈冬升曾於1979年參加援阿醫療隊,叔叔沈紅星也在10年間先後5次參加湖北援非醫療隊。沈阿利一家祖孫三代譜寫了接力援非傳遞大愛的國際主義讚歌。
特别致敬
黃群:海洋勇士譜壯歌
「為官避事平生恥,在位更須有擔當。」這是中船重工集團760所副所長黃群,生前在工作中經常說的一句話。在近30年的工作中,憑著對黨的無比忠誠和對工作的無限熱愛,黃群帶領同事們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取得了一項又一項科研成果,為國防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2018年8月20日,強烈颱風「溫比亞」來襲,黃群為保護國家某重點實驗平臺,奮不顧身衝在搶險一線,不幸因公殉職,用寶貴生命踐行了共產黨員「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初心和誓言。
評論:平凡追夢路上 大樹屹立成林
楚天都市報評論員屈旌
又一次,這些平凡卻又不凡的名字,鐫刻在時代的光榮榜上,深印在我們的腦海之中,詮釋著腳踏荊棘、捧獻鮮花的艱辛和榮耀。
又一次,我們眼含熱淚,為他們獻上掌聲和敬意,表達真摯的感動和敬佩,感受無比熾熱、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
又一次,一個個鮮活的故事,宛如一面面明鏡,映照出人心的純粹與美好;不斷湧現的楷模,展現最美的風採,樹起荊楚大地上光輝的道德旗幟。
動人片斷繪就生命亮色,崇高品格引領時代風尚。他們本來都是我們身邊的普通人,兢兢業業工作,認認真真生活,大公無私的正直、崇善向美的堅持、不怕犧牲的勇毅、憐貧恤弱的愛心……這些可貴的品質,讓他們心底的光強烈地散發出來,驅散暫時的陰霾,照亮天真的眼睛,溫暖了整個世界。
他們歷經風雨,信念不改,揮灑青春熱血,鑄就理想豐碑。面對艱難險阻,挺身而出,不畏犧牲;拼卻血肉之軀,守護群眾安寧,保衛家國利益,將自己燃燒成一支光明的火炬。
他們揮灑汗水,忘我開拓,以求真務實的態度,銳意創新的活力,攀登高峰的勇氣,書寫著新時代奮鬥的華章,成為各個行業夯實基礎、突破技術難關的中流砥柱。
他們付出真情,傳遞愛心,給黑暗中悲泣的眼睛點亮一盞燈,為病痛中顫抖的雙手送上一片暖,給大山裡彷徨的夢想插上一對翅膀。將愛的種子散播在人間處處,讓更多希望飛翔在廣闊藍天。
他們就像一棵棵青翠挺拔的大樹,根系深埋地底,在人們看不見的地方鑽研探索;枝葉高聳雲霄,永遠嚮往著崇高的理想和追求。驕陽如火,他們展開臂膀,撒下綠蔭;風雨驟來,他們櫛風沐雨,迎來彩虹。最初的最初,他們沉默堅守,任歲月刻畫年輪;最後的最後,他們回歸本真,化作春泥更護花。
在跟隨時代前行的路上,我們都是努力奔跑的追夢人。前路註定會有步步驚心的坎坷險峻,有突如其來的雨雪風霜,有沉重的壓力,有難熬的孤單,但是,在前方,在身旁,有這些大樹堅定的身姿,我們的方向就會更清晰,心靈會更強勁,步伐會更堅定!
這就是平凡成為偉大的過程,這就是榜樣讓我們振奮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