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匠原創,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提到貴州,大家最先想到的應該就是貴州茅臺和老乾媽吧。
一個被尊稱為「國酒」,一個是調料界的傳奇。
而除了這兩件享譽全國的特產之外,貴州還擁有極為豐富的礦產資源,是礦產資源大省。
目前,在這裡已經發現的礦產資源就多達110多種,其中,有多種礦產的儲量都排在全國前列。
今天,J先生就帶領著小夥伴,一起領略一下貴州的特產寶玉石。
與翡翠撞臉的貴州貴翠
貴翠,單從名字上看,莫非是「價格昂貴的翡翠」的簡稱?
保利香港2017年53,094,690RMB天然翡翠手鐲
但實際上,並非如此,雖然名字中帶翠,但與翡翠並沒有半毛錢關係哦。
貴翠,俗稱貴州玉,又稱綠色石英,產於貴州晴隆縣大廠鎮,是一種具有玉石特性的石英巖,質地較為堅硬,與翡翠的硬度十分相似,在6.5-7左右。
那麼,貴翠是如何形成的呢?
這就要追溯到2.3億年以前,貴州晴隆縣地處貴州高原的中段,這裡地勢較高,地形起伏較大,是典型的高原峽谷區域。
在二疊紀晚期時,一次大規模的海退事件,使得海底的石灰巖裸露地表,常年受到風雨的侵蝕。
小課堂:二疊紀:古生代的最後一個紀,也是重要的成煤期。二疊紀開始於距今約2.99億年,延至2.5億年,共經歷了4500萬年。二疊紀的地殼運動比較活躍,古板塊間的相對運動加劇,陸地面積的進一步擴大,海洋範圍的縮小,自然地理環境的變化,促進了生物界的重要演化,預示著生物發展史上一個新時期的到來。
後來,隨著火山爆發以及各種地質災害的發生,這些裸露在地表的巖石,再一次被掩埋到地下。
在地下,存在一種叫做地開石的黏土礦物,它在含礦流體作用下,被二氧化矽置換,逐漸形成了「貴翠」雛型。
後來,經過上億年的氣候以及地質的共同作用,在鐵、銅等金屬陽離子的滲透作用下,逐漸形成了今天的貴翠。
雖然貴翠形成的時間較早,但被發現的時間則相對較晚。
直到20世紀50年代,貴翠才開始被人們大規模的開採,2011年時,貴翠作為一種新興的品種,出現在市場上。
雖然,貴翠與翡翠之間沒有任何關係,但是,貴翠卻同翡翠一樣,擁有十分絢麗的色彩,包括紅色、白色、杏色、藍色等多種顏色。
其中,海水藍是貴翠中最為優質的品種,不僅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同時還具有一定的收藏性。
雖然貴翠的顏色十分豐富,但是由於顏色分布不均勻,通常含有較多的雜質。尤其是長期暴露在陽光下,很容易造成脫水,變得暗淡無光。所以,在價值方面,自然與翡翠不能相提並論。
一些品質較好的貴翠,常常被加工成手鐲、玉雕等物件,而一些品質較差的貴翠,則被加工成觀賞石。
在2012中國玉(石)器百花獎中,貴翠作品《山路》獲得金獎,《秋實》獲得銀獎。
在2012中國海派玉雕藝術大展第五屆玉(石)雕神工獎中,貴翠作品《生存》獲得金獎。
羅甸玉?和田玉?
羅甸玉到底是不是和田玉?
這個問題,有時就連和田玉資深玩家都會感到疑惑。
小課堂:2020年6月份,新出臺的《和田玉鑑定與分類》(GB/T38821-2020)對和田玉的定義是:「由自然界產出,具有美觀、耐久、稀少性和工藝價值,可加工成飾品的透閃石礦物幾何體,次要礦物可為陽起石,可含有少量方解石、透輝石、石墨、黃鐵礦、鉻鐵礦、磁鐵礦、石英、蛇紋石、綠簾石、磷灰石和石榴石等礦物。」
羅甸玉產於貴州省羅甸縣,玉質較為細膩,成塊狀,2015年時,獲批成為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根據成分來看,羅甸玉屬於廣義的和田玉,是由透閃石為主要成分的軟玉礦所組成。
但貴州羅甸出產的和田玉,與新疆、青海、俄羅斯等地的和田玉有比較大的差別,最主要就是體現在透閃石含量上。有的羅甸玉中透閃石含量都夠不上和田玉的標準,因此也無法出具和田玉證書。
左:新疆羊脂白籽 中:青海料煙紫手串 右:羅甸玉手鐲
和田玉以結構老熟細膩、脂感瑩潤為美,尤其是白細油糯的料子,更是其中的珍品,十分難得。
而羅甸玉普遍質地發乾,光澤較差,以蠟狀光澤和弱油脂光澤為主,透明度多呈現出微透明—不透明狀,從而使得這種略帶灰調的白色,呈現出較為死板的瓷白色。
沒見過這種白?
拿自家的瓷碗看看就知道了,雖然看著白,但是脂份不夠,缺乏一絲的靈動感。
從顏色上看,羅甸玉的顏色十分豐富,包括白色、灰白、青白、青色及褐色等多種,其中略帶灰調的白色羅甸玉最為常見。
左:和田玉吊墜 右:羅甸玉吊墜 圖源:廣州日報
不過就像我們常說的,玉質為王,不以產地論英雄,籽料也有垃圾料,羅甸玉也有高品質的料子。好的羅甸料顏色潔白,質地細膩,也頗有賞玩價值。
去年米達料火熱一時,市場上還出現過很多用羅甸料冒充米達料的事情,如果玩家遇到,需要小心分辨。
比雞血還紅的貴州雞血石
關於雞血石,J先生曾在文章(相關閱讀:尋寶浙江|瘋狂的紅色寶石,6000年的青田石,走出國門的諸暨珍珠 )中提到過,昌化雞血石被譽為「印中皇后」。
其實除了浙江昌化,在貴州省銅仁市,同樣盛產雞血石。
和傳統的雞血石一樣,貴州雞血石也是由「血」和「地」兩部分組成。
其中,「地」的部分指的是,除紅色外剩下的雜質區域,以方解石為主,並含有一定量的石英、黃鐵礦、雌黃等物質。
而「血」的部分則指的是,地殼中的硫化汞溶液(含有硃砂的溶液),常年累月的對地殼中的方解石等礦物進行滲透、侵蝕,慢慢的便形成了如雞血般鮮紅的紅色;
傳統的雞血石,「血」的部分通常以暗紅或淡紅為主,鮮紅的雞血石則被稱為「大紅袍」,屬於十分珍貴的品種。
而貴州雞血石則較為特別,大多數的雞血石均呈現嬌豔的鮮紅色,並以雲霧狀、片狀、團狀、細脈狀等形狀分布在「地」上,質地極為細膩,顏色上乘,是難得一見的佳品。
與有著近千年歷史的昌化雞血石不同,貴州雞血石到了明朝時,才開始被大規模的開採出來。
近年來,在貴州三都水族自治縣也發現了雞血石,這裡出產的雞血石,顏色飽滿濃鬱、硬度較硬,十分適合雕刻成各種擺件。
在第三屆中國美術精品博覽會上,用三都雞血石創作的作品《潞河三月桃花水》,獲得銀獎,2008年,三都縣政府將三都雞血石送到北京奧運會上進行展覽。
自此,三都雞血石受到行內人士的關注,吸引了不少雞血石愛好者前來「淘寶」。
但即便如此,與知名的昌化雞血石、巴林雞血石相比,貴州雞血石,無論是從知名度上,還是價格上,一直都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
而造成這種局勢的主要原因,一是貴州雞血石較為年輕,缺乏歷史,沒有歷史名人的加成。
二則因為貴州雞血石「血」的部分顏色較為濃厚,但是「地」的部分雜質較多,與昌化、巴林等地的雞血石在品質上仍然有所差距。
J先生說:今天,J先生為大家介紹了貴州的特產寶玉石,當然,除了文中提到的這些,當地還有很多豐富的寶玉石資源,你還知道哪些?歡迎留言補充哦~
參考資料:
貴州羅甸玉礦物巖石學特徵及成因機理研究—楊林
三種典型軟玉的比較研究——以貴州羅甸玉、青海玉和韓國軟玉為例—楊紅
貴州都市報:村莊「坐落」在雞血石上
貴州都市報:貴州雞血石 比硃砂還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