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是塊大陸,而環繞它的水體,一般情況下公稱為南大洋而非南冰洋,而南大洋就像「華北」、「華南」一樣,不是一個地理或者行政意義上的獨立體,而是南太平洋、南大西洋等水體的特定區域的集合。
南冰洋也稱為南大洋,是指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靠近南極洲的一片水域,面積約為20300000平方公裡。南大洋是從海洋學的角度上(不是地理學)劃分的,因為它具有自成體系的環流系統(如南極繞極流)和獨特的水團結構,是世界大洋的底層水團的主要形成區,且同時對大洋環流起著重要作用。
起初國際航道測量組織認為是四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但是長期以來,南大洋也被人接受,直到2000年國際水文地理組織確定其為一個獨立的大洋。
南冰洋(SouthernOcean或AntarcticOcean),也叫南大洋或南極海,位於環南極洲的海洋,其範圍是南緯50°以南的印度洋、大西洋和南緯55°-62°間的太平洋的海域(大致為南西風帶及其西南的海洋),是地球上第五個被確定的大洋,也是地球上唯一完全環繞地球卻未被大陸分割的大洋。
「南冰洋」平均水深4000米~5000米,海洋總面積約7700萬平方千米,因為海洋學上發現南冰洋有重要的不同洋流,早在2000年時國際水文地理組織就將其確定其為一個獨立的大洋,成為地球上五大洋中排名第四的大洋,但在學術界中因對大洋的判定標準不一,認為「南冰洋」無對應的「中洋脊」而不予以承認「南冰洋的存在」。
南冰洋以寒帶氣候為主,海洋最深處為南桑德韋奇海溝,水深達7235米,海水平均溫度為-2℃~10℃之間,海洋南邊為南極洲,北周邊主要有智利、阿根廷、紐西蘭、澳大利亞等國。
「南冰洋」環繞南極大陸,是北邊無陸界的獨特水域,由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各一部分,連同南極大陸周圍的威德爾海、羅斯海、阿蒙森海、別林斯高晉海等組成。海洋以「副熱帶輻合線」為其北界,但輻合線是一條水文界線,是一條海水等溫線密集帶,平均地理位置隨季節不同而變化於南緯38°-42°之間,故南大洋的面積也不固定,一般而言面積約為7700萬平方公裡,佔世界大洋總面積的22%左右。
你認為有沒有必要將南冰洋獨立劃出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