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琦
她,以13歲的年齡出道唱歌,四年後便成為「中國第一搖滾天后」;她,18歲在歌唱事業最巔峰時失去左眼,卻選擇堅強,迅速重新崛起;
正如她的離開一樣,2004年她又風一般地重返中國,復出樂壇。今年,她作為《我是歌手》第二季選手之一,成為話題焦點。她,就是羅琦。
她,1997年在南京被爆出吸毒醜聞,一夜之間便成為國內第一個被揭露吸毒經歷的明星;她,1998年突然選擇遠赴德國柏林定居,從此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
就在1998年大家還在為羅琦年少成名,卻跌宕起伏的人生唏噓感嘆不已之時,她已悄悄地退出歌壇,移居德國。從此,幾乎沒有傳來半點關於她在德國的消息。
羅琦究竟是怎樣度過在德國的這六年的呢?原來在這段時間裡,她雖然沒有出現在國內媒體的報導中,但曾經在柏林接受德國《滾石》雜誌專訪,也曾經上德國某電視臺訪談節目。記者約德國作者追尋著羅琦在德國生活過的點滴片段,同時參考了她在2004年回國後接受部分國內媒體採訪回憶起的德國經歷,希望能重現她在異鄉這些年的故事。
1998年1月 機場 一下飛機就被德國警察攔下
1997年,羅琦在南京演出時毒癮發作,被計程車司機帶到派出所。一時間,全中國都知道了羅琦吸毒的醜聞。那一年,她22歲。三個月的法定戒毒結束後,羅琦以旅遊者的身份去了德國。2004年回國後,她曾對音樂人張阿牧坦承,吸毒醜聞曝光是她出發去德國的主要原因,「剛好有這麼個機會,朋友讓我過去散散心。但當時不是因為壓力,而是自己的狀態,因為當時覺得在國內大家都在盯著這件事情,新聞炒得也比較大」。
1998年1月18日,羅琦乘坐的飛機降落在德國法蘭克福機場,下了飛機,羅琦卻在機場被德國海關的警察攔下。「雖然他們覺得我的護照和籤證是真的,卻不相信我的照片是我本人。」就這樣,沒有水,沒有麵包,沒有翻譯,剛從中國戒毒所「逃離」出來的羅琦還未踏入異鄉,就在機場被扣押了24個小時。
從那天開始,羅琦在德國一待就是6年。因為什麼呢?可能這其中有許多原因。但羅琦說,「因為愛吧」。因為在到達德國兩個多月後,她就認識了她的老公Jan。「在國內的有些人眼裡,一個吸毒的人可能比一個殺人犯還要可恨,不會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在德國,大家覺得每個人都有犯錯的時候,當誰犯錯時,應該拉他一把,而不是把他推得更深。」
1998年7月 婚姻 德國政府懷疑他們是「假結婚」
由於當時籤證類別的限制,羅琦不能離開這個城市。在柏林的一家中國餐館裡,通過朋友的朋友,羅琦認識了Jan。Jan當年36歲,從事企業諮詢顧問工作,剛從漢堡遷居到柏林,準備改行做電影製作助理。「兩天以後,」羅琦在接受《滾石》雜誌採訪時笑著說,「我問他:你想要什麼?」「我想要和你在一起!」「我也想和你在一起!」這段聽起來只會在電影劇本裡出現的對話真實地「發生」了。兩個還無法用同一種語言交換甜言蜜語的異國情侶,在相識三天後便訂立了婚姻之盟。
做出了結婚的決定,但迎接兩人的卻是漫長而繁冗的結婚手續辦理過程。「假結婚」是所有政府部門對他們的一致判斷。「他們苛刻地把所有關於我們之間的問題都問盡了。」在《滾石》雜誌採訪中,Jan說道,「問我為什麼偏偏要和一個中國女孩結婚。」
1998年7月,羅琦和Jan終於完滿結婚,還擁有了一個舒適溫馨的公寓。有了溫暖的家就等於有了靠山,羅琦開始迎接新的挑戰。
幾乎短短的一年後,羅琦借著Jan和美沙酮的幫助,完全戒掉了毒癮。羅琦對音樂人張阿牧透露,丈夫在還未與她結婚時就知道她吸毒的事實,「他覺得我是一個病人,一個需要幫助和愛的人,而不是歧視」。2004年回國後,她在Jan的陪同下,回到自己曾經待過的南京戒毒所探訪,感謝該所工作人員對自己的幫助和照顧。
1998年—1999年 陷阱 重新出發卻險被騙籤賣身契
在羅琦和Jan剛結婚的幾個月裡,她認識了一個製作人,他表示被羅琦的聲音深深打動,更是許下諾言會馬上為她在德國發行第一張專輯。「必須用英文歌詞,因為中國式搖滾在這兒沒有人會感興趣!」羅琦開始編織一個美夢。
可那個所謂的製作人,實際上只是個招搖撞騙的門外漢,只想把羅琦套牢到一份陷阱合約中。「我差點就和他籤下長達八年的合約。」為什麼要重新選擇回到音樂這條路?羅琦的解釋是,「好像忘記了一件很重要的東西,就是我的話筒」。音樂人張阿牧在一篇文章中寫道,羅琦說,「在歐洲,沒有人會期待或等待一個從中國來的歌手,所以需要自己去給自己創造機會。等於所有的一切都是從零開始,很難。慢慢地才找到音樂人,和他們在一起製作。我也開始嘗試用英文演唱自己的歌曲,這在當時對我來說都是一個挑戰和突破。」
2000年 曙光 第一次在柏林唱英文歌
羅琦的音樂事業停滯不前,經歷了一段生活的低潮。「我甚至想重新接受那份陷阱合約,或是悄無聲息地又回到中國去。」畢竟,她覺得,在中國,人們還沒有忘記她。
1999年,羅琦在葡萄牙結識了前任德國搖滾樂隊Spliff的成員Manne Praeker,事情才出現了轉機。Manne一通打給德國大眾汽車音樂才華推广部門的電話,讓羅琦有機會認識了德國知名製作人Moses Schneider(曾和為電影《羅拉快跑》插曲獻唱的女歌手Susie Van Der Meer合作)。Moses Schneider為德國眾多搖滾歌手和樂隊製作過唱片,繼而將羅琦介紹給了一支來自漢堡的搖滾樂隊Pornomat,他們的主唱剛好離開了。於是,羅琦和樂隊的三位成員見了一面,大家計劃要在2000年一起推出一張新專輯。羅琦甚至幻想著9月便能帶著新的樂隊一起回到北京開一場演唱會。
在羅琦的個人官方網頁上,我們從一篇採訪報導中得知,她在德國的第一場演出,是她作為德國另一位音樂製作人漢諾(Hanno Bruhn)的朋友和嘉賓,在柏林一間爵士酒吧QUASIMODO裡,演出非常成功,在場的德國人都被她的聲音深深折服。「我記得第一次演出時,那個場地所有的人只有我一個人是亞洲人。當時也是第一次用英文公開演唱,但唱完第一首歌之後,反響很好。在那一瞬間,我就覺得其實我也可以用英文唱歌。」此後,她經常在這間1975年成立的爵士酒吧中進行一些表演。但終究,她還是選擇回到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