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影中十大預言已成真
相信現在大家對黑科技這一詞彙肯定不會陌生了。長久以來凌駕於人類現有的科技之上的知識,引申為以人類現有的世界觀無法理解的獵奇物。黑科技是指遠超越現今人類科技或知識所能及的範疇,缺乏目前科學根據並且違反自然原理的科學技術或者產品。這些所謂的黑科技其實頻頻在電影或者遊戲中出現,讓我們覺得眼前一亮,大部分產品用現在的話總結就是「超酷炫,屌炸天!」。正因如此,小編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探討下,到底有哪些所謂的高端黑科技產物已經在現實生活中得到了映射。這些高端產物真的有那麼有用?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
全面回憶
《全面回憶》預言人體安全掃描:現在的安檢掃描並不需要像影片一樣掃描到骨骼,到皮膚層面就已滿足需求了。然而隱私保護團體一直反對這種儀器,認為掃描的圖像帶有色情性質,有損人格尊嚴。
回到未來2
《回到未來2》預言可穿戴電腦:在電影中,Marty的小孩使用著電子設備,就像我們現在一樣。也許在十年以內,我們的孩子們將戴著Google Glass在餐桌上吃飯。
霹靂五號
《霹靂五號》預言軍用機器人:在影片中,NOVA公司試圖說服軍方使用機器人作戰。而現在機器人已經不是什麼新鮮話題了,由政府製造的機器人(模塊化高級軍用機器人系統),可以進行機槍射擊,扔手榴彈什麼的。
有高智商的猩猩
《人猿星球》和《猩球崛起》預言智能猴子:這兩部電影告訴我們,人類並不是唯一的高級生物。來自維克森林大學,肯塔基州和南加州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了兩年的訓練試驗。當猴子在引導下做出正確的行為時,研究人員觀察它們的神經元的激發特點,然後使用相同的神經元激發信號,以改進猴子的行為。所以未來,我們是否能夠讓猴子在我們的指引下完成一些更高級的任務,就像機器人一樣擁有智能?
後天
《後天》預言自然災害:雖然像電影裡的世界末日還沒有來到,但目前的生態狀況的確不容忽視。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Kerry Emanuel表示,一個世紀只會發生一次或兩次的風暴,現在也開始變得普遍。
超世紀諜殺案
《超世紀諜殺案》預言超級食物:這部電影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更加現實的問題——食品短缺。Soylent集團通過製造人工食品滿足人類的需求。然而經常供不應求,因此而引發了一系列的暴動。而此前雷鋒網也曾報導過微軟投資食物公司的消息,看來轉戰食物領域,也是一個未來的方向呢。
回到未來
《回到未來三部曲》預言飛行汽車:Terrafugia飛行汽車已經成為現實,不過它的售價也令人咋舌,30萬美元。窮人表示看看就好。
星際旅行
《星際旅行: 復仇女神》預言機械人:電影裡的情節是設想用電子設備替換損壞的器官。而這一技術已經在2005年實現,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在老鼠的眼睛裡植入晶片,對光電二極體刺激形成紅外LED圖像,用它們充當代替受損細胞。如果這一技術得到發展,不少失明者便能重見光明了。
陰陽魔界
《陰陽魔界》預言未來生活:這部1959年到1964年播出的電視劇呈現了未來的很多暢想。有的劇集反映了政府利用技術監視及控制民眾的境況,而有的則反映了類人機器人步入人類生活後的一些場景。
越空狂龍
《越空狂龍》預言自動駕駛汽車:Google的無人駕駛汽車已經上路,蘋果也和政府進入協商階段,想來定是極好的。
2星際穿越?全息投影?科技已成真
1. 星際之門:Palm為原型的PDA
Palm(圖片來自:baidu)
作為老牌科幻系列劇集、電影的《星際之門》,在1997年首先於電視上播出了10季。由於影片最初基調為近未來,所以其中的軍事和消費電子設備基本上來自於當時的電子市場,並沒有太多新奇之處。此後,影片風格更多向科幻考慮,於是道具組基於Palm掌上電腦設計了一款彎曲的PDA,影片中的人物可以使用它來激活古老的衛星、控制能量反應堆、翻譯異形文字等。
2. 安德的遊戲:雷蛇Nostromo滑鼠
雷蛇Nostromo滑鼠
《安德的遊戲》改編自同名科幻小說,講述了在外星蟲族入侵的情況下,人類挑選並培養天才少年、成為領導者的故事。其中,訓練的形式為全息投影,看起來與電子遊戲很相似,天才少年們手中用於操作全息戰艦的單手鍵盤看起來很眼熟,實際上類似產品在現實中也可以找到,便是雷蛇的Nostromo滑鼠,集滑鼠、鍵盤、遊戲搖杆為一身的綜合PC遊戲控制器。
3. 黑衣人2:PS手柄方向盤
黑衣人2:PS手柄方向盤
《黑衣人2》中新型汽車的方向盤看起來非常眼熟,實際上就是索尼PS遊戲機的Dualshock手柄加上了一些額外的設計。
4. 星球大戰:視頻交換機
圖片說明
早期《星球大戰》中的一些道具,實際上也來自於現實生活。比如1977年首部影片中的死星雷射發射器控制面板,實際上便是導演喬治·盧卡斯改裝的視頻交換機。
5. 單身毒媽:投影鍵盤
投影鍵盤
《單身毒媽》中的一款概念手機非常吸引眼球,能夠在桌面上投射虛擬鍵盤,讓用戶更快速地實現文字輸入。但實際上,此類配件在市場中已經非常常見,並且支持眾多不同設備,如iPhone、Android手機、Windows電腦等。
3智能化機器人的大時代!
就和很多專家們預測的一樣,2015年已經成為了智慧機器人爆棚發展的元年。不同種類功能的智慧機器人紛紛登場。 其實對於智慧機器人的開發還是源於人類自身,人們總是希望創造另外的生命,成為他們的造物神。大部分機器人的外表還是和人類類似,不過就像機械公敵中說的一樣,機器人最終會給人類造成毀滅嗎?我們先來一起看看這些機器人吧!
萌萌噠的JIBO機器人(圖片來自:baidu)
Buddy則直接用了一休的造型,一臉無辜的大腦袋和憨態可掬的身形,萌你不商量。Buddy 的臉部是一塊平板電腦顯示屏,從視頻中可以看到,Buddy的面部表情非常豐富,比 Pepper 的萬年不變呆萌臉要有趣多了。Buddy身高56cm,重量為5Kg,正面使用8英寸平板來顯示它的面部和表情,內置16GB存儲,可續航8-10小時,內建WiFi和藍牙模塊。
Buddy安裝了三個電動尺寸,最高時速能夠達到每秒70cm,在正負差在1.5cm範圍內可以進行穩定行駛,可以平穩經過低臺階、地毯和線纜等等。
Buddy內置的豐富傳感器可以幫助實現多種功能,內置攝像頭、超頻率音響、紅外線和熱傳感器,測距傳感器、溫度計和地面探測設備,此外還包括麥克風、音頻輸出和揚聲器等輸入輸出設備。
具有自己表情的Buddy(圖片來自:baidu)
Pepper機器人主打智能陪伴。身高120cm,體重28公斤,胸前自帶一塊10.1英寸的觸控螢幕,其鋰電池可讓其持續工作超過12個小時。可以智能對話、發出嘆息等動作。
Pepper情感機器人(圖片來自:baidu)
Musio 可以利用語音控制功能,提醒您收到了新的郵件和你今天的工作安排,而且它還可以與其他設備相互連接,或進行互動,讓你的家實現智能化。
開心的時候萌萌噠的掉星星(圖片來自:baidu)
不過在此同時,霍金和埃隆馬斯特等人也發表了自己的觀點。機器人可能成為我們的威脅。 人工智慧已經成為霍金AMA的主題。霍金在今年夏天會同喬姆斯基和伊隆·馬斯克等人發布公開信,要求對人工智慧發展實施更大的監督,其中主要針對目標是美軍無人機。
智能AI機器人(圖片來自:Cnbeta)
今天,霍金擴大了這份公開信的範圍,霍金開始展望更遠的未來,霍金說,惡意的機器人和AI不會對人類造成威脅, 他擔心聰明能幹的AI會讓人類滅亡。霍金表示,一個超級聰明的AI可以非常好地實現它的目標,如果這些目標都沒有與我們人類一致,我們人類就麻煩了。
換句話說,如果AI確實消滅人類,它更可能是用間接傷害的方式,而不是一些科幻片當中的直接剷除人類的情節。這就是為什麼霍金等人繼續堅持人類對AI發展的監管和控制。
4運用在軍方的黑科技!
現在,機器人已經從夢想變為現實,擔負著從為人類提供舒適和便利到在戰場上防禦和攻擊敵人等多種多樣的任務。一方面,人的生命以及經濟方面的巨大代價迫使大國用「代理人戰爭」取代直接參戰;另一方面,這些國家正在打造機器人軍隊。而且,將人轉變成機器人甚至殭屍來充當戰鬥人員的研究也在進行中。軍用機器人是指用於軍事用途的自主裝置或遙控裝置,與用於工業生產的機器人不同,軍用機器人並不生產任何東西,而是參與作戰。比如說遙控的飛彈和飛行器,這些無人裝置要麼是無線電遙控的,要麼就是能夠在雷射束或者GPS衛星的引導下自動行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人使用了「哥利亞」(Goliath)移動地雷,這是機器人首次用於軍事用途,也是軍事機器人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在這場戰爭中,蘇聯人也使用了一種名為「Teletank」的無線電遙控無人坦克。後來,美國中央情報局(CIA)開始利用MQ-1「捕食者」無人機來搜集情報。現有的軍用機器人包括制導飛彈、軍用太空飛行器、無人機、無人地面車輛(UGVs)、遙控車輛(ROVs)、自主潛水器(AUVs)、智能彈藥、監視和導航衛星等等。洲際彈道飛彈本身就是配有制導系統的超大型火箭。飛彈有很多類型,人們根據目標的不同選擇使用不同類型的飛彈。目前,武裝無人機得到了廣泛使用。
美國海軍的「鷹爪3B」(圖片來自:baidu)
不管機器人如何發展,其目標總是將人的生命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並提高工作效率。從歷史上看,軍隊會利用所有可能對軍事工作起到支持作用的創新,而軍用機器人則是一種可以運用在戰爭和危險工作中的創新產品。我們必須重視機器人的研究和開發,以贏得未來的戰爭。印度的科學家必須要發揚他們的創造性和創新精神,以實現這一目標
全球聯網,未來科技再是說說,中國自主衛星系統
如果說北鬥衛星是為了從天上指揮地面,那麼天鏈衛星則是為了從地面指揮天上。衛星也好,載人飛船也好,空間站也好,如果離開了地面的監控,就等於是斷了線的風箏,只能聽之任之。對於載人航天來說,這是無法接受的。因為一旦太空中發生了任何意外,而地面無法及時獲悉和處理的話,很可能釀成事故甚至災難。陸基和海基的測控站只能照顧到其上方正對的區域,而處於地球同步軌道上的中繼衛星則能提供最大程度的測控覆蓋,並且不受地面氣候和政治因素的影響,可隨時對太空飛行器提供上傳或下載服務,相當於一條太空中的信息高速公路,使太空飛行器的效能成倍增加。
天鏈系統的潛在意義十分巨大,它使中國第一次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大容量全球數據通訊系統。以此為基礎,中國不僅可以實現無盲區的航天測控,而且能夠在全球範圍內向作戰單元之間、指揮中心和作戰單元之間、區域指揮中心和總部之間提供數據通訊支持,與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結合之後,就可以構建出海、陸、空、天一體化的全球作戰體系,使中國在全球進行軍事部署或軍事行動成為可能。
雷射炮也出現在世界中!
去年,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開始測試一種針對未來戰機的新型雷射炮塔。日前,這家公司披露,他們經過60次的飛行測試之後認定該炮塔系統具備了360度攻擊的能力,這意味著這種技術離實際部署又進了一步。據了解,雖然該領域研究人員將雷射視為具備穿透空氣的光線,但同時空氣也是它面對的最大問題之一。比如說在湍流效應的下雷射就只能打擊正前方的目標。
飛機攜帶雷射武器
5生物黑科技聯盟?未來人類?
如果你有一個 NFC 讀寫器(許多手機都有NFC功能,單獨買也不難買到),你可以讀出晶片中的信息或者將信息錄入到NFC晶片中,你甚至可以用它來取代密碼或圖形碼來為你的手機解鎖。如果你的公司支持NFC打卡,你甚至可以用它來打卡。一個叫 Drew Anderson 的同好甚至還能用他的手來啟動汽車。
這聽起來是一項瘋狂的身體改造項目,但在上個星期日舉行的,由 Zoltan Istvan 發起的 「生物黑客」(Biohacking)大會中的其他人相比,我這個就不算什麼了。其他人有的將磁鐵放進指甲、內耳道中,移植過程將造成開放性的傷口。與他們相比,我的這點小傷真的不值一提。
「生物黑客」峰會在一個架70 年代的棺材狀的旅行車中睡了一覺之後,我們一行人來到了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個小城鎮 Tehachapi,此處距洛杉磯只有兩小時車程。
雙手中植入了晶片(圖片來自:Cnbeta)
微創的傷口(圖片來自:Cnbeta)
生物黑客運動,是由 Zoltan 提出的一種行為藝術。Zoltan 曾經撰文談到:「超人類主義」的目的是利用科技對身體深度改造以提升身體機能。生物黑客們的確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這項運動的一大挑戰即是,科技的進步還遠未能達到我們的理想狀態:
我們需要高效的電子心臟以對抗衰老;
強大的腦電波讀取及交流裝置,使我們能通過心靈感應與同伴們交流;
讓電視與電影裡的畫面直接刺激視覺神經;
強大有力的機械手可以使我們工作得更為高效。
宏大的願景尚未成為現實,人工心臟的研發也還處於早期階段,法國公司 Carnat 曾在早期試驗中致使兩名志願者在數月之間相繼死亡。機械手臂的成熟更是遙遙無期,用腦電波聊天也還遠未實現。
所以,最激進的「超人類主義者」都還只是處在實驗階段,因為這些試驗目前並無太多實用價值或者不夠安全。而在公眾領域為其宣傳的 Zoltan 等人,卻將其擺到了一個很高的位置。Zoltan 承諾,將窮盡一生來推進這項偉大的事業,他相信他的努力將在數十年之後開花結果。
這就是「生物黑客」峰會存在的意義。參與峰會的愛好者們並不期待這項運動能夠讓他們延長 50 年的壽命,但他們正在通過改造身體以探索更多的可能性。他們是距離成功的最後一公裡。「人們常常空談人工智慧將使動畫片中的場景成為美好的現實「,」不遠千裡來到加州參加會議的愛好者Laird Allen說,「但他們從未對此付諸行動」。
這並不是外科手術
Tehachapi 小鎮的生物黑客基地由兩棟建築組成:一處供成員們休息,還有一個車庫是活動的主要場所。在車庫裡面,有兩張拼接在一起的大桌子,上面布滿了各種焊接器材、刻度尺、鉗子及眾多電子器件。參與活動的成員們皮膚上都有大小從米粒到一美元硬幣不等的傷口。
Jeffrey Tibbetts是Tehachapi 實驗室的主人,正是他的熱情邀請讓我們有了這次奇妙的旅程。有一些人在進行有蓋培養皿的「細菌競賽」:競賽者從自己身體上的傷口上刮下細菌,放進培養皿裡,看看誰的培養皿中細菌數量增長的最快。
在車庫的右側,有一個操作室,這是實驗進行的真正區域。從外觀看,這個操作室像一間醫生的辦公室,有一個黃色的多功能醫療椅、一個水槽、一個安全注射器處置盒;此外消毒劑、麻醉藥、繃帶等也是一應俱全——這是一個 DIY身體的絕佳場所,當然,至少比其它車庫好多了。
但 Tibbets 不喜歡將其稱為手術室。他說:「這不是外科手術。我們不看病,更不治病,這是人體改造。」打耳洞和紋身不算手術,同樣,對人體更深層次的改造也不能算。
植入了磁鐵的手指
除了像我一樣往手裡植入 NFC 晶片,最流行的項目是用針頭往指尖裡注入磁鐵。據我所知,這樣做有兩種用處。當你的身體擁有磁性時,如果有人和你過不去,你可以用手指吸引回形針這種「超能力」來震懾對方。以後甚至還可能利用它在六尺外開槍射擊,這是後話。
這當然是開玩笑啦,他們對此的正經解釋是:磁鐵在你身上可以為你帶來第六感。不少實驗者告訴我,他們可以感應哪裡有磁場,這是一種從未有過的新奇體驗。但這也帶來一些副作用,有人就抱怨他的筆記本具有通過磁鐵感應屏幕是否處於合上的功能;而他的手靠近筆記本時,筆記本的屏幕就關閉了。
第三種人體改造項目是內耳道改造。在耳屏——耳道前面的小突起裡面植入一個微小的磁鐵,通過磁鐵震動達到欣賞音樂的效果。
生物黑客狂熱者Rich Lee是上述第三種人體改造項目的發明者,他在幾年前率先在內耳道植入了磁鐵,儘管過程複雜,但著名科學家 Joey Carmicheal 給予了其細緻的理論指導。在脖子上佩戴一個金屬線圈(附帶揚聲器),音頻信號在傳輸到磁場之後,就會引發植入磁鐵震動——你就可以欣賞音樂了!
更酷炫的項目還在研發之中,比如Justin Worst把他手上的 「北極星」 炫耀了一番。北極星是一個硬幣狀的晶片,能夠識別手勢。可惜在目前,它還只是一個樣品。但北極星 2.0 將植入你的手背皮膚之下,你可以動動手指就能打開特定的應用程式,省去了繁瑣的步驟。
在某些方面,「生物黑客」們則非常有自信,人體改造工程將給你的身體帶來巨大的益處。Lee 就談到他越發糟糕的視力情況促使他對「生物黑客」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如果能通過改造身體達到完全的視力,或者通過回聲定位感受外界環境,那將是一件十分偉大的事情。
然而,最大的挑戰來源於人們的傳統觀念:人們不願意成為與科技過分緊密結合的「生化人」。他們不希望被科技綁架,不希望成為介於人與機器之間的生物。這就是「生物黑客」們存在的重要價值。他們在用自己的行為告訴人們:成為「生化人」並沒有那麼可怕。「我們是生化人,我們是半人半機器的特殊生物,這種感覺很棒!」
其實這就是我們未來的發展方向,黑科技在生活中已經無處不在,我們希望可以看到的目標,那就是人類更好的超越自己,突破無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