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隻15米長的巨型抹香鯨,在阿根廷銀海市北20公裡遠外的海灘擱淺死亡。雖然,這隻抹香鯨很早就被發現了,但是附近區域無法讓大型的機械設備進入,由於體型巨大,工作人員以及圍觀人員共同努力,也無法把它移動分毫,最終這隻抹香鯨擱淺而亡。
小學的時候上自然課,老師提問到「海洋中最大的魚是什麼?」,很多小夥伴們直接搶答「藍鯨」,當時老師說答案是錯誤的,最大的魚是「鯨鯊」,像藍鯨等物種都是海洋中的哺乳動物,並不屬於魚類。魚特殊的地方在於離開水就會死亡,因為它們的呼吸需要通過鰓。
那麼就需要不斷地遊動讓水流過鰓,之後過濾掉水中的氧氣供自己使用,如果漏出水面或者乾脆在水中靜止不移動,魚也是會被淹死的窒息而亡。因此很多小夥伴們都特別的好奇,擱淺的鯨魚更加有利於它們的呼吸,為什麼會死亡哪?這個問題,我們可以慢慢來看一下。
哺乳動物屬於地球上比較重要的一大類生物了,在各方面性狀上是物種進化的代表。在6500萬年前,恐龍因為一顆直徑10公裡的小行星撞擊到地球表面,從而讓統治地球大約1.6億年的恐龍家族滅絕。
在恐龍滅絕之後,哺乳動物迎來了發展的巔峰時期,無論是生存資源和生存空間都非常充足,在1000萬年左右的時間內,就快速的佔領填充了恐龍滅絕後留下的生態位。當然主要的部分都是在陸地上,海洋中有一少部分,而在空中只有蝙蝠的存在。
海洋哺乳動物主要包括鯨目 (Cetacea)、鰭腳目(Pinnipedia)和海牛目(Sirenia)下的各個成員,簡單來說就是鯨魚類、海獅海豹、海牛等,這些物種雖然生活在海洋中,但是都用肺呼吸屬於哺乳動物,因此要時常的露出水面進行呼吸。
鯨魚主要分為兩大類:齒鯨和鬚鯨,典型的代表就是藍鯨是鬚鯨,體型巨大。像虎鯨和大多數海豚都是齒鯨,當然最大的齒鯨還要屬抹香鯨。雄性抹香鯨體長最長可以達到18米,重量超過50噸。並且兼具著遊泳冠軍和潛水冠軍的頭銜,它們最快每小時可以達到30公裡,最深的時候一口氣下潛到2200米,並可以持續2個多小時。
抹香鯨喜歡在深海活動,因為那裡有它們喜愛的食物-大王烏賊,經常吃這類食物也是它們會產生龍涎香的原因。抹香鯨的由於體型巨大,一般都不會有天敵的存在,但是虎鯨對大部分鯨魚威脅性都很大,抹香鯨也不例外,存在抹香鯨幼體被虎鯨捕殺的案例。
鯨魚擱淺一般都是因為追逐獵物誤入淺灘,有的時候也因為定位失誤出現大規模的鯨魚擱淺。
那麼擱淺的鯨魚為什麼會死亡?
首先自然不是因為離開水無法呼吸,實際上抹香鯨離開水後可以更好地呼吸,但是因為體型巨大,上岸後所有的重量都壓在自己的身體上,它的肋骨胸骨等會被直接壓斷,從而刺破心肺。同時各個器官之間也會相互的擠壓,長時間下抹香鯨自然會死亡。
同時抹香鯨雖然是哺乳動物,但畢竟是在進化之路上重返海洋,它們離開水後新陳代謝的熱量釋放,無法很好地排出,因為水也是可以給它進行降溫的。但是離開水後,身體逐漸的乾燥,同時受到太陽的直曬,最終加速了擱淺鯨魚的死亡。
一些鯨魚擱淺死亡後由於腐爛會釋放出各種氣體,這些氣體會封存在鯨魚的體內,因此是非常危險的,看見肚子鼓鼓的擱淺鯨魚要躲避遠遠的,它的威力堪比炸彈。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